英國一走,歐盟缺口就幾千億人民幣,歐盟為什麼那麼費錢?

知行1010


英國脫歐一事,來來回回折騰了近三年,其實這一切脫歐計劃早在卡梅倫時期便有了醞釀的態勢,但作為一個聯合王國,英國的任何決定都需要協調各地區之間的利益關係,要平衡這一利弊天平的工作著實需要耗費一些時間。

英國脫歐是就英國本國而言,有利有弊的一個決定,從有利方向看,英國發展的獨立性進一步提高,其任何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將更大程序的取決於自身的利益需求;其次,近年來,國際形勢的動盪,讓各個地區聯合體的整體政治經濟運作能力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如果能離開原有的地區聯合體,或許能在這混亂中走出一條新路。再者,歐洲近年來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且向好趨勢並不明朗,英國作為能夠發行不同於歐元區的獨立貨幣英鎊的國家,擺脫消極狀況中的歐盟各國的影響,使得英國能夠發揮自有貨幣的優勢,謀取本國的經濟發展機會。就其弊端而言,首先,此次脫歐前後耗費了將近三年時間,在此期間,卡梅倫,梅姨相繼下臺,成為英國脫歐的犧牲品,同時葬送了自己的仕途;其次,英國自從發出脫歐信號之後,英鎊的貨幣兌換價便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會處於動盪期,忽高忽低的價格既不利於外匯的儲備,更會帶來對內國人生活成本上升的風險;再者,此次脫歐是無協議脫歐,這意味著什麼,當一月底,英國正式脫歐的那一天,先前英國在歐盟內部建立達成的經濟政治等一系列國際關係便必須要推倒重來,先前的任何投入無異於石沉大海,而再度建立盟約的時間與投入卻不會比之前少,甚至會隨著時代發展有一定的提高。這些都是英國脫歐之後必須要承擔的後果。

作為歐盟內部的老牌強國,英國的離開表面上只是歐共體的成員的正常增減,事實上,這一決定,卻也讓經濟本就不景氣的歐洲地區蒙上又一層陰影,出走的英國輾轉多年,如今終於得償所願,自然不會再走回頭路。

而歐盟一個帶有紐帶性質的國家間政治經濟組織,要協調歐洲各種關係的運作,本就倍感壓力,此時老牌強國的出走,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協調難度,但事實上,本就需要依靠各國共同維繫的歐盟關係,會因為成員國的減少承受更大的經濟壓力,這無疑讓經濟下行的歐洲地區雪上加霜。


農村土豆妹


筆者認為,這就是英國脫歐的真正原因,英國2018年,向歐盟預算貢獻為174億英鎊,除去除去退稅補貼的約52億英鎊返款,實際淨支出約122億英鎊,平均至每週有3.4億英鎊,再平均到每一位英國公民身上,相當於每一位英國公民,每年要向歐盟支出大約2.3萬元人民幣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才會出現大多數英國人支持脫離歐盟;


然而,在今年的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了歐盟,英國脫歐後,留下的預算缺口,就成為了歐盟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畢竟,英國曾經是歐盟的三駕馬車之一,對於歐盟的財政預算 貢獻是巨大的,英國的脫歐,直接導致了歐盟財政預算出現了非常大的缺口;

據相關媒體報道,2月20日至2月21日,歐盟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期間就歐盟2021年至2027年的財政預算尋求共識,此次峰會的主要議題就是,如何填補英國脫歐留下的750億歐元的空缺問題;



很顯然,此次峰會就是要討論,歐盟27個成員國,如何分攤英國留下的750億歐元空缺的問題,是按經濟體大小分攤?還是按所有國家平均分攤的方式?這都牽扯到各成員國的實際利益,因此,這次峰會開的也是火藥味十足,各成員國領導人,都在為自己國家訴苦,希望少分攤一些預算;


至於說,歐盟為什麼那麼費錢?筆者認為,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體規模是巨大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歐盟內部的開支必然很大,比如,未來的發展規劃,如何促進歐盟內部經濟一體化發展,除此之外,還要應對難民問題,就業問題,這都需要佔用大量資金,所以,像英國,德國,法國這樣的三巨頭,在歐盟內部所承擔的會費 也是非常高的,英國一走,留下的預算缺口,自然就成為了歐盟內部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如果美國或中國退出聯合國,聯合國是否會缺錢呢?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眼前的一個階段。因為原先的經費預算就是根據大家說好的比例分攤的,如今少了一個分攤的大頭,缺口自然出來了。

當然,缺口和費錢是兩碼事。英國離開歐盟了和不交錢也是兩碼事。

先說後一個問題:英國脫歐了,但並不想就此脫離歐洲共同市場,否則經濟上既不合算,也不方便,直接後果是物價上漲,出口受阻,間接後果是自我隔離,公司遷移。所以英國肯定要申請“搭夥”,歐盟也肯定會讓英國支付“搭夥費”,否則麼,大家就把邊境攔上,關稅收起來,護照查起來。這麼一來,英國肯定受不了,所以,金額可以少一點,交是必須的,這就是“挪威模式”,挪威不是歐盟,但必須交“搭夥費”給歐盟。

再來說說歐盟費錢的事,歐盟的開銷無非是三大塊:

第一塊是歐盟機構的開銷,這個機構確實以官僚和低效著稱,馬克龍早就有心改革了,正好趁英國開溜,資金出現缺口,可以動動刀子;

第二塊是回撥款,就是你英國交了200億英鎊的會費,總有一塊撥回去的(中央財政返還),如今沒有進項,出項自然也免了,當然,英國是富國,這塊差額不小。

第三就是歐盟的轉移支付,補貼南歐、東歐那些窮國家,接下來,這一塊也必然會調整。

英國脫歐,歐盟財政出現赤字不可避免,但如果下決心改革,說不定壞事變好事。


洋楊大觀


反覆穿了脫,脫了穿的英國,終於擺脫歐盟的負擔,獲得了“自由”,而在這次英國的脫歐中,英國的小算盤,算計的不光是歐盟,從長遠看,脫歐也給英國自己的將來,埋下了衰落的伏筆。

英國之所以蹦著跳著急於脫歐,就是感覺在歐盟中,並沒有太多的話語權,而法德卻是歐盟政策的主要決策者

,而英國在法德面前,只是一個“陪襯者”,所以,一向傲慢的“大英帝國”感覺,在歐盟的“身份”,和自己在世界的影響力相比,很不相符。而且留在歐盟,英國每年還要繳納鉅額會費,所以,英國交這筆錢,感覺就是“怨大頭”一樣,為歐盟“扛活”。所以,英國認可繳納鉅額分手費,也不去填歐盟這個“無底洞”。
那麼歐盟為什麼這樣“費錢”呢?這是因為,做為高度一體化的國際組織,歐盟每年都需要鉅額的資金,來維持運轉。這筆錢,主要用於扶植各國的農業生產,貧困國家的救助,科教文事業的發展,以及各種對外援助等開支,再加上歐盟行政機構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費用,確實是一筆數目龐大的開支。所以,以上這些費用,都得由各會員國分攤,而根據歐盟規定,成員國每年要向歐盟繳納本國國內GDP的1%,做為會費。

若是按這個比例,英國每年最少要向歐盟上繳大約260億歐元的會費,因此,雖然英國脫歐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躲”會費,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海之波濤3


(英國脫歐以前,在歐盟成員國中,英國是僅次於法國、德國,位居歐盟第三。當然,繳納會費的數量也是第三位。從2013年起,英國每年對歐盟的淨財政貢獻達86億英鎊(摺合人民幣762億元)。後來趕上歐債危機,法國和德國這兩個“帶頭大哥”又搞了一個什麼“財政契約”,要求從事歐元交易業務的清算機構只能設在歐洲單一貨幣區,將兩大量金融機構的相關業務從倫敦金融城轉移到巴黎和法蘭克福。同時又加徵金融交易稅,這等於是明火執仗的打劫英國人,原先的86億英鎊會費平白無故又多了260億(摺合人民幣2306億)!

因為天量的會費再加上德國和法國分攤來的歐洲難民,導致英國的GDP自2014年以來不斷走低,從而成為英國脫歐的主要誘因。



從數據上來看,英國是歐洲名副其實的金融中心,歐洲對沖基金總部的76%、歐盟國家OTC衍生品交易的74%、PE基金的55%、歐盟養老基金資產的42%、風投的35%、美國投資公司在歐洲網點的90%都設在英國。

至英國發動第一次脫歐公投之前,英國年度GDP佔歐盟的比重高達17.2%,進口貿易額佔歐盟總額的9.7%!

因此,從經濟層面來說,英國脫歐對歐盟完全是一個沉重打擊!

至於歐盟為何費錢,這得問問他們那個令無數人“神往”的福利制度!

說到這個福利制度,歐洲的福利制度有個綽號叫“從搖籃到墳墓”,從醫療、教育、嬰幼兒撫養,都屬於國家福利的範疇。國家搞高福利不是白搞的,那是因為有高稅收作為支撐!也就是說生活在歐洲的中產階層和富人階層要承受巨大的個人所得稅,辛辛苦苦一年掙下的錢交完稅,到手的甚至不如失業吃福利的划算。比如移民俄羅斯的法國著名影星德帕迪約,2012年繳納的稅款佔其全年收入的85%!



▲德帕迪約移民俄羅斯,受到普京的接見

一個國家要養那麼多遊手好閒的人,不費錢才有鬼了!

再者就是近幾年來的難民危機。



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衍生了大量北非、中東難民。一開始,德國和法國天真的認為引入難民可以緩解本國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因為福利制度使得無數人不遠從事低端工作)。結果難民還沒轉化成勞動力,夾在在難民潮中的恐怖分子卻在繁華的巴黎、科隆搞事情了。而引入的難民能不能轉化為勞動力暫且不說,前期導致了歐盟各國財政壓力陡然增加!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拉斐爾旭申曾以100萬難民6年內融入勞動市場來計算德國需要付出的費用。得出的結論是,6年內100萬難民將要耗資1萬億歐元,相當於德國國民總收入的1/3多,納稅人每年則要負擔170億!

但是“難民數量限於100萬和6年內融入勞動力市場”,無論哪一條,都是特別樂觀的說法!


大將軍威武K


根據最新消息,歐盟在英國脫歐之後陷入了財政混亂,英國脫離歐盟給歐盟留下了750億歐元的財政缺口,如何補充這個缺口?成了各個成員國之間爭論不休的話題。在歐盟各國中,奧地利和丹麥還有荷蘭以及瑞典這4個國家被稱為比較有錢的,但是這4個國家拒絕填補這個財政缺口。

同時德國方面也對不斷上升的財政預算保持高度警惕,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對於讓有錢的國家來填補這個漏洞是很不合適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則支持反對歐盟削減開支的呼籲,通過削減開支來填補英國的離開也是不可接受的。而芬蘭總理馬林表示同員國之間的經濟水平是差別很大的。我們應該接受英國脫歐的現實。重新考慮歐盟的未來。

對於目前的糟糕情況,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回應現在要想達成一個妥協是很困難的,歐盟各國的預算來自各個國家的捐款,以及關稅和銷售削減,還有對公司徵收的罰款,因此現在歐盟正在尋找新的收入來源。歐盟官員們警告表示,如果今年年底不能達成協議,歐盟將不得不從2021年起凍結大部分項目。脫歐問題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就是錢的問題,這些財政缺口本來是英國自己填補的,因為英國之前算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能夠為歐盟帶來很多的捐款和收入,但是英國脫離歐盟之後,對歐盟會有一定的損失。那麼在脫歐協議中,英國應該來填補這個缺口,現在英國正在搞硬脫歐,所以說英國也正在與歐盟進行談判。

從歐盟的態度來說最終還是要英國多出一些錢,英國想要順利的脫離歐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為會面臨著鉅額的金錢的問題。


四十五度歷史


報團取暖,共謀發展,拿人家的錢,辦人家的事。

歐盟曾今的成員國包含最初創始人法、德、意、荷、比利時、盧森堡,後來陸續又加入了許多國家,一共是28個,這其中就包含英國。

這些國家加入歐盟,每年都要交一部分“會費”,數額很大,英國差不多每年是80多億英鎊。這一部分收入佔歐盟經費的3/4,是歐盟主要的經歷來源。

除此之外,歐盟成員國各自收的增值稅,每年都必須將大約1/100上交給歐盟。再加上關稅和產品進口的差價稅,這就又是歐盟的一大筆收入,大約佔14/100。

歐盟拿著這些錢幹嘛呢?

一是結合在一起提升歐洲國家的國際形象,這裡面會很多錢都會援助別的國家,比如說救濟難民。歐盟也有軍隊,會執行任務,打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幌子,實則是為自己謀取利益;

二是四處投資,拿賺的錢分給各個成員國,算是一種分紅。再就是拿賺的錢去救濟成員國當中遇到困難的國家,比如說希臘經濟危機的時候,歐盟就支援了很多錢;

三是歐盟自身的運轉也很需要錢,歐盟雖然是一個聯合體,但是形同於一個國家。歐盟主要五六個機構,全球員工幾十萬,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撐;

當然,歐盟的其他作用還很多,但總的目標還是建立歐洲共同體,通過報團取暖來取得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但是歐盟內部也有大哥和小弟之分,比如說法、德、意、英、荷等國家就明顯實力強一點,相應的出錢出力的地方也多一點。

但是後來英國覺得在歐盟混還不如自己混,還省去了那些無謂的開銷,所以就脫歐了。英國一脫歐,損失的不光是80億英鎊的會費,還有各種來自英國的稅收和其他收入,選下來怎麼著也有上千億人民幣。

這還沒玩,以前英國承諾的那些建設項目,隨著英國的脫歐而泡湯。沒有這些項目,歐盟潛在的收入也大打折扣,少說又是上千億人民幣。開始歐盟死活不同意,但是英國已經舉行了全民公投,木已成舟,即使英國老百姓自己後悔都沒用了。


圍爐煮酒話春秋


歐盟是一個大型經濟體,整個GDP規模也是非常龐大的,而歐盟的作用就是想讓歐盟經濟發展的更好,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歐盟就需要經費來支持自身的發展戰略。

英國成功脫歐,歐盟缺了750億歐元經費

隨著英國成功脫歐,英國再也不用承擔歐盟的經費了,可以說這些經費也是英國下決心脫歐的一個重要原因。

英國脫歐以後,歐盟就面臨一個難題,因為歐盟下一個7年戰略預算一下子就少了一大筆經費來源。根據歐盟的預測,2021-2027年度預算總額是1.279萬億歐元,而英國就承擔了大概750億歐元。

現在隨著英國脫歐,將不再承擔歐盟經費,這樣歐盟就少了750億歐元的經費,大概摺合人民幣5713億元。

歐盟經費一下子缺口這麼大,可能也是讓歐盟很難受的一個事情了。

歐盟2021-2027長期總預算

根據歐盟公佈的預算提案,2021—2027年度長期預算承諾的資金總額為1.279萬億歐元,這個相當於歐盟27個成員國國民總收入(GNI)的1.11%。而上個長期預算,也就是2014—2020年度長期預算提案承諾總額為1.025萬億歐元,相當於歐盟國民總收入的1.05%。

歐盟的預算主要作用就是保障歐盟的戰略發展,加強歐盟經濟發展,促進歐盟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經濟體。

歐盟的預算主要是以下表格中顯示的7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單一市場方面,第二是凝聚力和價值。第三是自認資源與環境,第四是移民與邊境管理,第五是安全與防衛,第六是鄰國和世界,第七是歐洲公共財政。

其中第三項和第四項是支出很大的兩項,凝聚力和價值支出達到了4424.12億歐元,而自然資源與環境支出也達到了3789.2億歐元。


睿思天下


英國脫歐,對歐盟來說是一個打擊,今後還有沒有其他國家仿效,也不好說,其實說到底,英國脫歐主要就是錢的問題。

如果按GDP算,歐盟在全球排第二,大約為18.7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但是歐盟是多個國家的經濟綜合體,其中以德國,英國,法國產值最高,英國GDP大約為2.86萬億美元,佔歐盟的1/6左右。

縱觀歷史上所有的聯盟,幾乎沒有長久存在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約束性不強,大家自己算自己的賬,尤其是一些大國,總感覺自己吃虧了,於是就另起爐灶。

作為歐盟大國之一,英國也是感覺自己費用花的太多,而真正得到的卻很少,這次英國脫歐,給歐盟下個預算期留下了750億歐元的窟窿,需要其他成員國進行分攤,估計在歐盟內部也會引起不小震盪。

作為歐盟來說,英國是否脫歐對其費用影響不大,比如召開經濟會議,英國不參加了,對會務費能省多少呢?就像我們說的請客一樣,少一個人就是少雙筷子的事,費用上並減少不了多少,對歐盟來說也是這樣。

至於歐盟為什麼這樣費錢?因為它屬於第二大經濟體,承擔的國際責任比較多,但這同時也給了他比較高的國際地位,如果歐盟解散之後,除德國和法國外,每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都不是很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就非常低了。

由此可見,在國際社會上的競爭與合作,關鍵還是看你經濟實力怎麼樣,這也是歐盟存在的基礎,英國脫歐之後,如果歐盟不能妥善解決內部問題,將來有可能會面臨解散的可能。


互金直通車


歐盟每年都有投資項目,比如重點規劃。



此外,要對東歐新成員給予財政補貼。



另外,歐盟機構,比如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法院,歐洲議會,還有歐洲中央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歐洲審計院等一票機構要運轉。運轉當然就需要經費,各個機構的開支合計不是小數字。



歐盟幾十萬僱員還要支付工資福利養老金。

英國以前每年上繳近200億英鎊,財政返回一部分,還給英國分配項目,所以,英國前些年每年淨繳納歐盟大約80多億英鎊。這些錢再加上英國退出後不再承擔的項目承諾,那就是每年上千億人民幣的預算缺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