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美國都說英語,是不是意味著英國人或美國人去了美國英國就交流無障礙?為什麼?

偶遇偶遇123


不做回答只想糾正一點:不是所有美國人都說英語,不信你去問問美國人。


英語幫幫


我在英國呆了3年,我覺得有些發言權,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差別確實存在,但是都能聽懂,除了口音明顯不一樣(但其實英國也有很多方言,英國南北口音差距也很大)對某些事物的叫法也有點差別。比如英國人叫褲子trousers美國人叫pants,英國人叫卡車lorry美國人叫truck等等。但是就算叫法不一樣,英國人和美國人也可以無差別順暢溝通,不存在任何問題,就像臺灣省稱網絡為網路。都聽得懂。


老闆別加香菜


我隔壁鄰居是個找了箇中國老婆定居國內的老外,標準的英式口音。日常交流我覺得英式用詞比較正規,而美式更口語化更隨意。比方說我跟鄰居說隔壁102,美式就是one o two,他就是one zero two基本不太用o代替0,美式口語語法其實不是啥大問題,英式大體上要更嚴謹一點,比方說英式英語說吃午飯就是have lunch,但美式口語不用have用eat lunch也可以,另外詞彙上略有區別,但是都聽得懂交流上不存在問題


虹攝紅星


本來不想說話的,看到千篇一律都在說沒有障礙。→_→

我就不明白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了。[what]

我大學時候的外教,有一個北愛爾蘭人明確表示過,她聽不懂一個美國人(德克薩斯州人)說話,需要另外一美國人(具體是哪裡的記不清楚了,大概是美國北部)作翻譯。


青衣江畔夜讀書


這樣說吧,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的區別在哪兒?就好像中國人學會了普通話,普通話即為基礎音,無論你夾雜著廣東地方音,還是重慶地方音,東北地方音,只要是說普通話大致都能聽懂!



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區別?

語音上的區別:

英式英語聲音洪亮,鏗鏘有力,給人一種不拖泥帶水的感覺,表現出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優越感。

美式英語語氣平緩,語音柔順,給人一種吳儂軟語的感覺,表現出輕緩柔和的印象。

語法上的區別:

在拼音環節,美式英語會將英式英語中的組合省掉,例如英式裡的“our"的“u"省掉。美式英語常用“z"代退英式英語裡的“S";一些在英式英語裡中用“re"結尾的單詞,美式英語裡會用“er"結尾。

英式英語會將a和o弱讀;美式英語卻將a和o所在的音節重音。

……。

語速上的區別:


在語速上,用英式英語一分鐘能說200個單詞;用美式英語一分鐘,只能說150多個單詞;典型的英式英語中沒有轉舌音“r",而在美式英語中通常會有“r"轉舌音。


老狼48440790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之間的區別,恐怕要遠低於我們江蘇省內江淮方言與吳方言的區別!作為在江淮方言區長大的我,對於蘇州、無錫人所講的吳方言,不說一句也聽不懂吧,起碼沒幾句能夠完全聽明白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兒子這個詞在本人老家叫小夥(huo讀輕音,就是沒有音節的那種)或阿(a讀第二聲)子,而吳方言區卻叫尼(ni讀第三聲)子……相比而言,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中兒子的單詞卻是一致的、都是son,只是讀音略有差別,不影響相互理解。

美式英語的由來

所謂美式英語的根源,說白了就是英國鄉下人的方言。在大英帝國殖民世界的過程中,最先去美洲大陸謀生的並不是貴族、官僚,而是一些在英國生活得不好、甚至活不下去的貧民、鄉下人。為了討生活,這些人不得不背井離鄉、踏上異域的土地,以期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帶去先進文化、技術的同時,這些英國鄉下人也給美洲大陸帶入了具有濃重鄉下口音的英語,而這恰恰成了美式英語的根源。

記得高曉松先生在一期節目裡說過,英國人出了倫敦之後,口音就變味了,不少地方甚至將but讀成[but]。最後,高先生還開玩笑地說到了髒話fuck,居然可以被讀成[fuk]……說白了,所謂美式英語,最初就是源自於把fuck說成[fuk]的這幫人!

圖省事的美國人

因為與英國本土相隔萬里,早年去美洲大陸討生活的英國人也很快融入了異國他鄉,尤其是這些人的後代。久而久之,這些人不再像本土的英國人那麼“嚴謹”、那麼講究“紳士風度”,而這一點體現在語言上就是“圖省事”。如飛機這個詞,英式英語寫作aeroplane,美國人圖省事,直接寫成了airplane。後來更是圖省事,口語中直接用plane算了……再如顏色,英式英語寫作colour,美國人則索性省略成了color……

新名詞的出現

隨著英國和美國的分家,一些新名詞的拼法和意義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也出現了差異。最典型莫過於football了,英式英語中這個詞和soccer是同義詞,但美式英語中football卻是特指橄欖球!

再如汽車後備箱, 英式英語叫boot,而美式英語卻叫trunk。地鐵這個詞英式英語叫undergroud train,而美式英語卻叫subway……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情況,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這裡面有地域差異、也有美國人圖省事的原因,美式英語中很多新名詞往往更側重事物本身的功能,一目瞭然。如美式英語電梯lift,提拉之意、一目瞭然,而英式英語卻叫elevator,顯然美國人更加省事、更加直白!

那麼,英國人和美國人之間有理解障礙嗎?基本上不存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語法沒有本質區別,充其量也就是倒裝之類的區別。最大的差異主要還是口音和一些英美分家後出現的新名詞,作出必要的解釋之後,不影響相互交流。至少比我們江淮方言區的人聽吳方言要好太多太多!當然,英語也同樣有方言,口音過重時,也未必能夠全聽懂。最典型不是英美之間的差異,而是印度英語。印度人那一口帶著濃郁咖喱味的英語,恐怕英國人和美國人聽起來都很夠嗆!但好歹比我們聽吳方言要好很多,總體還是能聽明白的。


農民工歪說歷史


這個問題可以簡單回答一下你,首先告訴你英國美國交流90%是完全無障礙的,這個所謂的無障礙就是比我國地區之間方言的差距還要小很多。

首先,英語是一個語音型的語言,發音就會很重要,當然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口音,比如英國粗略大概就有17種口音,但是呢這種口音幾乎不會造成交流的困難(個別單詞除外),所以你可能聽說過印巴口音、美國口音、澳洲口音、日本口音南非口音這樣的英語,但是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交流的,起碼對於英語為母語的人是沒有障礙的(反而一些英國的蘇格蘭人他們母語是蘇格蘭語,聽英文還有障礙),當然對於我們這些外語者,再當地生活一段時間以後也能無障礙聽懂(曾經在英國看到一箇中國人無障礙與一位印巴口音很重男子對話,當時才去英國,直接看呆了我)。

其次,英語是一門國際性語言,所以他並沒有標準化口音,並不能以一國的標準口音作為英語的標準口音(哪怕是英國)。說通俗點也就是英語沒有普通話這一說。很多地區的人以他們的口音為驕傲。

第三,各國口音除了口音之間也會有一些詞彙用法不一致,但是差距很小,據一個例子,holiday在英國就是指假期不管長短哪怕是週末或者聖誕節或者復活節這樣的長的都可以用,但是在美國holiday就僅僅指的是較短的假期,vacation才表示休長假(這一點的出處除了我的個人經歷,還有美劇《反擊》第四季第一集有所講到)。

第四,我認為,如果是學習英語的話,首先我們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口音進行模仿和練習,不一定都是英美口音(我就見過喜歡澳洲或者印巴的口音),在學會英語對話以後,我們應該要去適應各種口音,曾經就看到一些同學在學習的時候因為不懂外教的口音而抱怨的同學,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因為在使用英語中,是會遇到不同口音的。記得我在讀書時能聽到不少英國口音、印巴口音。後來工作中也遇到了東歐口音和東南亞口音的英語,所以不能一味的認為好像只有英美口音才是英語。

最後說一點關鍵的,口音是口音,發音是發音,兩者是有區別的,謝謝


UrbanGoose


蘋果、香蕉、梨子都是水果,但是彼此的味道各不相同,其所含維生素和糖分也都不一樣——它們之間可以類比,但是也同樣是各有千秋。

英語,是目前公認的世界語言;而英國和美國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當中受過正規教育的人,都有一個語言標籤,叫做“native speaker”(說母語的人)。

因此,從理論上講,兩國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互相交流應該沒有障礙;但是,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這幾個字,即“受過正規教育”;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有來自英語國家,也有來自非英語國家的移民;有老移民也有新移民,有會說英語的,也有大量(大約百分之十)的人根本就不會說英語,比如來自拉丁美洲說西班牙語的美國人與來自東亞日本的美國人之間就無法交流;

那麼,如果都是受過正規教育的英國人與美國人之間有障礙嗎?同樣存在障礙——

比如英國人無法與美國人就英國王室的一系列特權與美國人交流,因為美國根本就沒有經歷過“君主立憲”,所以現在的美國人也不明白“爵位”對英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同樣,都是熱衷於體育運動的兩國人,對“足球”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英國人瞭解的足球是soccer,而美國人說的足球是football,即我們眼裡的“橄欖球”或者“美式足球”;而英式橄欖球則是“Rugby”;它們的規則是完全不一樣的;

除了“足球”的理解不一樣以外,還有不少;比如朋友之間見面打招呼,美國人一般不分男女老少是否是熟人,都可以用“hi”;而如果一位美國留學生在英國對英國教授用完“hi”來打招呼,會被理解成“不禮貌”,目無尊長!

還有,即使是受過正規教育,英國人與美國人之間在文字表達上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英國人非常注重語法的正確性,比如“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區別;而美國人則比較隨意——常常用“一般過去時”來代替;

除了詞彙,語法不盡相同以外,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在語音方面也是不一樣的——同樣是受過正規教育的英國女王與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的口語是不一樣的——倫敦腔與紐約腔常常互掐!

這麼說吧,如果英國首相、大文豪丘吉爾能夠活到現在並且有幸與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會面,他們兩人之間的交流肯定會有諸多不便,障礙重重——

丘吉爾不明白為什麼“門”(gate)會困擾著川普(電話門、通俄門);而川普怎麼也弄不明白為什麼丘吉爾贏了戰爭卻丟掉了“相位”?


閒看秋風999


英語分為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在發音上有很大的差別,就像中國,除去少數民族,漢族人都說漢語,但是方言和地方話很多,所以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比如像蘇北人,能聽懂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或東三省的話,但不一定能聽懂上海方言或潮汕話,也不一定能聽懂閩南話和雲貴川方言,甚至同一個省內的蘇錫常地區的吳越方言、吳儂軟語都聽不懂!而英語方言(不算英語非母語的人說的英語,比如我們說的中式英語)中最大的有:新英格蘭方言(以所謂波士頓口音為代表,電視劇《Cheers》),紐約方言(電視劇《Seinfeld》),南方方言(有比較“土”的名聲,電影《阿甘正傳》,比爾·克林頓、小布什),中大西洋沿岸方言,中西部方言、西部方言(加州口音,美國英語的普通話)等等,所以,不一個地方的人,不一定能聽懂其他地方的方言。





荒村釣叟


一個美國田納西州的護士,可以完全聽懂一個英格蘭Hampshire麵包店老闆說的話。就好像一個大連的清潔工,可以隨便跟一個哈密的漢族司機交談一樣。

美國,加拿大,澳國新西蘭,印度巴基斯坦還有全世界學習英語的人都可以自由交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