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指標的正確使用方法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只能挑一個指標來選股,他會選擇淨資產收益率(Roe)。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通常用歸屬母公司股東所有淨利潤和歸屬母公司股東所有淨資產口徑。

小編同意巴神這個觀點,始終選擇投資高Roe公司。假如忽略互摸腰包,將所有股東看成一個整體,這個“人”能否賺錢,只能取決於企業能否持續地經營獲利。無論是否參與互摸腰包,或者互摸腰包的戰果如何,選擇站在高Roe企業裡,類似在享受補貼的情況下去玩互摸腰包遊戲,總比付費互摸結果會好一點點。

但除了金融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賬面淨資產並沒有什麼關注價值。並由此對一些拿pb過高來批判諸如茅臺、騰訊、海康等企業投資價值的言論,嗤之以鼻。

那麼,既然認為賬面淨資產關注意義不大,那為何又特別看重以此作為分母的淨資產收益率指標呢,這豈非自相矛盾?

注意,這裡涉及到一個對Roe指標的正確運用方法。

我們都知道資本和勞動不是兩個階級的對立關係,只是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合作(例如炒股和打工)。金錢可以是資本,勞動力可以是資本,創意可以是資本,容顏可以是資本,巨乳童顏大長腿同樣可以是資本……它們都是可能帶來未來收入的資源。

資本和勞動是合作關係,既然是合作,一定是意圖和你合作的人越多,你的資源價值越高。反之,和你提供同類資本的競爭對手越多,你的資源價值就越低,無論這資源是金錢、勞動力、創意或者巨乳童顏——意圖「剝削」你的公司越多,你越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待遇,而不是相反。同樣,導致你待遇降低的人不是僱你的老闆,而是資歷能力背景和你差不多,卻比你萌一丟丟的另一位同志。

當我們明白所有能產生未來收入的資源都是資本時,我們就應該明白,當我們看見一家公司財務報表裡用很少的淨資產就創造了很高的利潤(即Roe很高),它的含義並不是這家公司的資產有什麼神奇之處,而是代表它家一定有些什麼能帶來收入的東西,沒有被記錄在財務報表上。

又或者,反過來,當我們看見一家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很低時,也並不意味著這家公司資產不爭氣,而是代表這家公司部分資產的價值,遠遠低於賬本記錄的賬面值。

舉個極端的例子,在北京長安街上設一根收費的杆兒,與在撒哈拉大沙漠設一根收費的杆兒,如果比建設成本或者比「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後者可能更多。然而,前者會具有巨高無比的Roe,後者卻有著近於零的Roe,原因為何?

很明顯,是前者賬本上沒有記錄「收費權利」這項價值非常巨大的資產;而後者的賬本上忘記記錄「愚蠢決策」這筆費用,該投資在完成時,價值已經歸零。它帶不來收入,只是零資產狀態下的正常結果。

因此,淨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要倒過來看,是看到高淨資產收益率,去想這家公司有些什麼資產沒有記錄在賬面上?看到低淨資產收益率,去想這家公司的什麼資產已經損毀了,卻沒有從賬面上去掉?

當企業甲和企業乙拿著同樣的資產,收入和利潤卻有云泥之別時,我們難免會問:這部分收入是從哪裡來的?於是會計學就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商譽。

若一家企業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淨資產的正常獲利能力,超出的部分,一定是另外一種資產帶來的,這個資產就被叫作“商譽”。

商譽是個奇妙且容易被忽略的東西。自創商譽不允許記錄在報表上。因而,沒有進行過收購的企業,商譽欄目就是0。記錄為0,並不意味著沒有商譽。它實實在在是企業獲得盈利的重要資源,只是會計假裝看不見而已。

巴菲特這麼評價商譽:“直接和間接的企業分析經驗,使我現在特別傾向於那些擁有金額很大的、可持續的經濟商譽,卻對有形資產需求很少的企業……在通貨膨脹時期,經濟商譽是一份不斷創造豐厚回報的大禮。”股神這是直白地告訴你選股標準,投資者千萬別忽略了這句話。

簡單粗暴的解釋,高Roe指標是指引巴菲特尋找“商譽”的入口。他為什麼要去尋找商譽呢?

資本永不眠,資本日夜都在追逐超越市場平均回報率的投資項目。一種獲取高額利潤的手段,如果只是投入金錢就可以複製,那麼它一定會被複制。結果就是對手產生、競爭加劇、利潤率降低、Roe縮水。

在《資本論》裡引用的名言來表述,更驚心動魄一些:

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資本論》第一卷第24章第7節。

所以,歸結為一句話,凡是靠金錢可以買到的資源,其獲利能力的可持續性是存疑的。所以我們才要找那些不是靠錢可以買來、卻能給公司帶來收入的獨特資源,也就是巴菲特說的經濟商譽——注意,和財報裡的資產科目“商譽”並不等同。財報上的商譽是溢價收購行為的差價,裡面可能是經濟商譽的全部或部分,也可能只是愚蠢的全部或部分。

高的Roe,一定代表著某種資產沒有被記錄在資產負債表裡,這就是淨資產收益率指標所告訴我們的。而常見的、不在資產負債表裡,用金錢也很難買到的資產類型,直接截圖。

ROE指標的正確使用方法

巴菲特說如果只讓他選一個指標,他會選擇roe。因為roe指標可以指引他快速找到那些可能具有某種經濟商譽的企業。那是不是找到以後,就可以直接投資了呢?

非也非也,這只是第一道關口,距離做出投資決策,還有很遠的距離要走。投資者接下來要思考:①那些沒有被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卻能給企業帶來收入的資產是什麼?②這種資產未來會消亡、會增長還是會維持不變呢?③它的存在或者增長,是否需要投入資金去維護。與新增產出相比,投入資金是否具有較高性價比?

這就是小編心目中認為的Roe指標的正確使用姿勢。

不過,使用Roe作為篩選企業的第一關,是在學霸裡尋找未來的學霸。它註定有個死結:會錯過逆襲為學霸的原學渣。而逆襲才恰恰是公眾最津津樂道的傳奇。

這些“學渣”,可能處於某新領域,前景遠大,只是出於某種戰略考慮,主動放棄利潤,依賴其他來源的資金維持企業的生存和擴張,比較典型的如巴菲特所放過的亞馬遜。對此,我暫時也沒想出什麼好方法,只能被動接受,當它是自己為確定性付出的代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