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說說“人均毛利”指標

自從幾年前重回製造業做財務,就開始關注“人均毛利”這個指標。之前在服務業做財務,比較關注的“人均銷售額”,通過人數和所在的行業基本能推算出企業的年銷售額大概是多少,並多次測試過,有一定的可靠性。

但是對於製造業來說,雖然“人均銷售額”指標不可少,但因為成本中有比重不小的原材料成本、能耗成本、折舊成本等剛性成本,單純地考量“人均銷售額”可能會陷入誤區。

如果原材料等剛性成本佔的比重比較高,即便看起來“人均銷售額”比較高,實際上企業仍然沒有什麼利潤可言,仍然缺乏競爭力。所以製造業關注“人均毛利”指標可能更為妥當些。“人均毛利”更能體現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效率等軟性競爭力,這個指標越高,企業的競爭力越強,特別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有資金有人才,才可能有好的技術,有了好的技術,產品在市場上才有競爭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特別是這些年,產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企業沒有較高的“人均毛利”很難吸引到人才(付不起高薪)。但如果只有好的技術,管理效率低下,新技術不能及時應用到市場或企業剛性成本居高不下,同樣會降低“人均毛利”,喪失競爭力。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使用的指標分析的計算口徑可能和所處的行業、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有很大關係。人均毛利通常是毛利額除以非生產人員數量得出的,這個指標可以拿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的公開數據進行一些驗證。國內企業正式提出“人均毛利”的企業好像是華為,如果能找到華為的年報數據,可以做一個計算,再找一些公眾公司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新的發現。

國內製造業的年 “人均毛利”能到50萬的應該算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企業了,這樣的企業拿出30%—40%來支付人工薪酬,每人每年15—20萬,對人才的吸引力會是什麼樣的?華為每人每年工資獎金60萬,那“人均毛利”最少要超過120萬,因為還有龐大的研發費用要支付,給股東的利潤回報,給國家上交的稅金。

所以“人均毛利”越高,可以支付的薪酬也越高,對人才的吸引力也越強。反之,企業沒有錢來支付比較高的薪酬,任何時候都不太可能股東自己掏錢出來給員工發工資,所以員工在想要獲得更高薪酬的同時,也要考慮自己為企業創造了多少價值。

前一篇寫的 中提到人工費用佔銷售額的比例,也提到人均費用占人均毛利的比例,也是基於“人均毛利”指標分析的一些個人觀點。從老闆的角度來說,自己企業的人工費高不高,看人均費用佔“人均毛利”的比例即可。從員工角度來說,評判一家企業員工待遇高低,也去看看人均費用佔“人均毛利”的比例。

隨著企業對數據分析越來越重視、外部經營環境快速變化、行業跨界成為常態等等,分析指標也會越來越多樣化,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數據分析無處不在,也不是近些年的新事物,只是這些年大家都比較重視了而已。

小時候就聽母親說,她大概知道村子裡大部分人家的年淨收入(利潤)和家底(資產)。我很奇怪地問她是怎麼知道的?她又不怎麼出去和別人聊天,母親說是她自己算出來的,還給我說了一堆的算法,我是什麼也沒記住,事隔這麼多年,才發現那就是數據分析呀。母親僅僅讀過小學,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文化,居然也懂得使用數據分析,是不是那時候大家都是靠種地和養殖過日子,經濟來源相對比較單一,分析起來比較方便?

所以數據分析不難,關鍵看是否有心去了解業務,先從“人均毛利”分析起來,相信每位財務同行都會有自己拿手的分析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