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说说“人均毛利”指标

自从几年前重回制造业做财务,就开始关注“人均毛利”这个指标。之前在服务业做财务,比较关注的“人均销售额”,通过人数和所在的行业基本能推算出企业的年销售额大概是多少,并多次测试过,有一定的可靠性。

但是对于制造业来说,虽然“人均销售额”指标不可少,但因为成本中有比重不小的原材料成本、能耗成本、折旧成本等刚性成本,单纯地考量“人均销售额”可能会陷入误区。

如果原材料等刚性成本占的比重比较高,即便看起来“人均销售额”比较高,实际上企业仍然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仍然缺乏竞争力。所以制造业关注“人均毛利”指标可能更为妥当些。“人均毛利”更能体现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效率等软性竞争力,这个指标越高,企业的竞争力越强,特别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有资金有人才,才可能有好的技术,有了好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特别是这些年,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企业没有较高的“人均毛利”很难吸引到人才(付不起高薪)。但如果只有好的技术,管理效率低下,新技术不能及时应用到市场或企业刚性成本居高不下,同样会降低“人均毛利”,丧失竞争力。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指标分析的计算口径可能和所处的行业、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人均毛利通常是毛利额除以非生产人员数量得出的,这个指标可以拿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的公开数据进行一些验证。国内企业正式提出“人均毛利”的企业好像是华为,如果能找到华为的年报数据,可以做一个计算,再找一些公众公司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新的发现。

国内制造业的年 “人均毛利”能到50万的应该算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了,这样的企业拿出30%—40%来支付人工薪酬,每人每年15—20万,对人才的吸引力会是什么样的?华为每人每年工资奖金60万,那“人均毛利”最少要超过120万,因为还有庞大的研发费用要支付,给股东的利润回报,给国家上交的税金。

所以“人均毛利”越高,可以支付的薪酬也越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强。反之,企业没有钱来支付比较高的薪酬,任何时候都不太可能股东自己掏钱出来给员工发工资,所以员工在想要获得更高薪酬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

前一篇写的 中提到人工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也提到人均费用占人均毛利的比例,也是基于“人均毛利”指标分析的一些个人观点。从老板的角度来说,自己企业的人工费高不高,看人均费用占“人均毛利”的比例即可。从员工角度来说,评判一家企业员工待遇高低,也去看看人均费用占“人均毛利”的比例。

随着企业对数据分析越来越重视、外部经营环境快速变化、行业跨界成为常态等等,分析指标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数据分析无处不在,也不是近些年的新事物,只是这些年大家都比较重视了而已。

小时候就听母亲说,她大概知道村子里大部分人家的年净收入(利润)和家底(资产)。我很奇怪地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又不怎么出去和别人聊天,母亲说是她自己算出来的,还给我说了一堆的算法,我是什么也没记住,事隔这么多年,才发现那就是数据分析呀。母亲仅仅读过小学,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居然也懂得使用数据分析,是不是那时候大家都是靠种地和养殖过日子,经济来源相对比较单一,分析起来比较方便?

所以数据分析不难,关键看是否有心去了解业务,先从“人均毛利”分析起来,相信每位财务同行都会有自己拿手的分析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