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劉備死後,為啥孫權還統一不了三國?

魚魚魚__出沒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此時的曹魏已經一統了北方。劉備死於公元223年,蜀漢擁有了益州、漢中。然此時的孫權只有42歲,不得不感嘆孫權的厲害之處,能夠與兩位年齡閱歷相差近三十多歲的兩位老狐狸能夠從容不迫的周旋。問題來了為什麼天資聰穎的孫權沒有能在這兩位死後一統三國呢?原因如下:

1、東吳內政

孫權當時根本沒有精力去一統天下,內政已經夠孫權煩的了。孫魯班是孫權的長女,此女太過強勢,想要與孫和、孫霸爭權。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孫權是非常頭疼的,也正是在此時一向機智聰慧的陸遜亂了方寸選擇了干涉這件事情。


按照常理來說這是孫權的家事,外臣本沒有資格干涉。這件事情讓他非常的生氣,陸遜的一再催促,導致孫權多疑的一面完全的展現出來,不久後逼死了陸遜。陸遜可以說是東吳後期戰爭必不可少的儒將。


陸遜一死東吳想要出戰再也沒能拿得出手的統帥,然孫權並沒有顧及這些,對子女爭權他率先選擇了大力的鎮壓,強烈表示大權只能在自己一個人手裡。孫魯班、孫霸這些人想都不要想。不過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制止這種為了爭權兄妹之間大打出手的情況發生。

2、整體實力

東吳的實力相比於曹魏是弱很多的,這個眾所周知。不過比起蜀漢還是要強一些的,不過最要命的問題來了,東吳大多都是水軍,可想要進攻曹魏與蜀漢騎兵才是最重要的,東吳是可以自保的,想要出征攻打他人是非常費力的。


孫權曾經發動了四次合肥之戰,次次大敗而歸。這些都是孫權親自領兵去的,由此可見孫權統帥能力一般,據《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記載:


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這段話是孫策臨死前告訴孫權的,大意為:打天下你不如我,坐天下我不如你。言外之意就是說孫權的政治能力很強,不過沒有軍事能力非常一般,但是可以從他的用人上就能看出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總結:孫權不能一統天下,完全取決於東吳的地理位置以及強勢的兵種大多都是水師,而且騎兵非常少,甚至不如蜀漢。當時的內政也是讓孫權疲憊不堪自然沒有經歷去一統天下。


慕容鑑史


孫曹劉三家,蜀漢是劉氏皇室後人,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旗號與曹魏死磕,曹魏以正統自居討伐不臣,二家都有統一天下的志向,獨孫吳一方,自始至終,死守一畝三分地,不但無統一意圖,還一直致力阻礙統一,這與孫吳的先天后天劣勢分不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一,名份。曹魏(行文方便泛指,全文同)先挾天子,後有獻帝禪讓,程序上若符節拍,名正言順的正統;蜀漢劉氏宗親,當天下傾危則挺身建國,維持漢祚不滅,血統上說得過去。而孫吳政權,從孫堅孫策至孫權及後,一直以地方割據勢力出現,受過漢朝與曹魏賜封,嚴格說,它是正統王朝的亂臣賊子,利用國家分裂苟安。就算有實力統一,讓孫權們當大忠臣絕不可能,取代卻又後遺症太大。所以,孫權不但無統一之志,還致力打斷曹劉統一進程。主觀意識上不想。(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二,地利。常說孫吳據地利,但這地利不外乎長江天塹易守難攻,是割據的地利而非統一的地利。中國地形北高南低,冷兵器時代適合陸地兵種特別是騎兵自北向南推進,自南向北仰攻並且沒有養馬地的政權,後世除朱元璋外無一成功(有其特殊性)。孫權重兵進攻合肥多年無果,容觀上也說明實力上的不能。(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三,經濟。全國經濟重心南移要到南北朝才開始,在此前,北方的人口、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全方位領先,江東地區並不富庶,不具備支撐打統一戰爭的實力,再者,山越等族時服時叛,江東大家族根深蒂固等,後方不穩。

從政治、軍事、經濟而言,孫吳均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南方鵬



三國之所以讓人熱血沸騰,其中最重要的是這些亂世豪傑能夠視死如歸,把天下統一視為自己的責任。周瑜不顧箭傷發作還要振作起來工作,諸葛亮不顧身體虛弱還要堅守陣地,黃忠不顧年邁還要堅持上戰場,鄧艾不顧山道懸崖兇險還要奇兵奔襲,這一個個鮮活的面孔,一幕幕動人的情節背後,讓人想起了曹操和劉備未競的統一大業,他們應該多少帶有一絲的遺憾離開了世間。那麼世人不禁要問,曹操和劉備死後孫權為啥還不能一統三國呢?

孫權有治世之能無創世之才

眾所周知,孫權年輕的時候,接替了哥哥孫策,掌管了東吳。大家應該對孫策臨終前的那兩句話記憶猶新吧,孫策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另一句是打天下你不如我,守天下我不如你。


正是知弟莫過兄,孫策後一句話可以說是十分的中肯。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搶佔江東之迅疾勇猛連曹操也自嘆不如。所以對於孫權來說,攻城掠地方面是他的一大短板。孫權的能耐在於治理方面,江東百官被他領導的服服帖帖,地方上也治理得井然有序。一生最大的亮點就是聯合劉備、授權周瑜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後來又授權陸遜夷陵之戰打敗了劉備。曹操生前統一了北方,劉備生前取得蜀地和漢中,而孫權的地盤大部分是接手過來的。孫權的保衛戰相當不錯,但在領土擴張方面作為不大,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孫權是一個守成的帝王。

孫權雖虎踞江東但實力不足

曹操死後,曹丕廢漢自立。作為曹魏帝王的曹丕,本身就是一個厲害的角色,曹丕手底下也是文臣武將高手如林,人才輩出。曹魏在曹操的時候就平定了北方,擁有北方大片土地,內部完成了從漢到魏的新陳代謝和過渡,正好休養生息,實行了屯田制,人口增加了,經濟逐漸好轉。三國中東吳、蜀漢和曹魏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在曹丕的時候差距反而拉大。曹魏對於孫權來說,就是一根啃不動的骨頭,在東吳對合肥發動的幾次戰爭也是匆匆收場。


劉備死後,夷陵之戰豔耗掉了蜀漢國力,其實也透支了東吳的國力,這是一個兩敗懼傷的結果。所以就不難理解,劉備死後不久,東吳又和蜀漢講和,面對強大的曹魏這是最明智的抱團取暖。蜀漢方面劉禪雖然稀裡糊塗,諸葛亮卻很精明。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諸葛亮大權在握,軍令政令皆出自諸葛之手,以諸葛亮的智慧不可能給東吳可乘之機。既然東吳收回了荊州,已經勉為其難,想吞併蜀漢之地恐怕孫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雖然曹操、劉備己經死了,孫權面對曹魏和蜀漢,既沒有稱霸天下的凌雲壯志,更沒有殷實雄厚的家底,憑啥統一三國的會是他。

本人頭條號《走著聊著》,歷史領域創作者,歡迎點擊加關注!歡迎轉發、留言!

走著聊著


的確在三國時代,吳國是最後一個滅亡的,那麼他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呢?原因很簡單,他沒有這個實力,其實在三國年代,應該說吳國和蜀國聯盟才能夠對抗魏國,魏國的實力是最強的,劉備死了以後,諸葛亮雖然幾次和魏國打仗,但始終不能取勝,反倒把蜀國的力量消耗殆盡,所以蜀國是第1個滅亡的。魏國在曹操死了以後,還有司馬懿這個軍事家,即便是司馬懿沒有親自滅了蜀國和吳國,但他的後代卻分別做到了,這說明魏國的根基還是有的,魏國在滅了蜀國以後,最後一個把吳國滅掉。

那麼這裡面為什麼說吳國是最後一個滅亡的呢,其實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蜀國和魏國始終在打仗,吳國得到了休養生息,屬於漁翁得利,再加上吳國自然條件非常好,孫氏家族統治的時間也比較長,所以吳國的發展一直不錯,但是吳國要想和魏國抗衡,也是不行的,只能說蜀國和魏國的戰爭,把矛盾集中化了,讓魏國空不出手來攻打吳國,但即便是這樣,吳國最後滅亡也是順理成章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其實,事實上孫權根本沒有統一天下的能力,孫權要是能統一天下,根本不用等曹操和劉備去世,孫權可以直接統一天下

孫權實力和曹操差距太大

孫權曾經為了能夠向北擴張對曹操的領地合肥發起過進攻,領兵十萬卻被張遼八百餘人擊敗,孫權還差點被活捉,而合肥之戰,孫權一點好處也沒撈到,還損兵折將,最後無奈撤兵。

公元215年,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東吳大軍來勢洶洶,合肥岌岌可危,曹操並未做出過多的部署,只是交代了東吳大軍來攻張遼和李典迎戰,樂進守城。


但是三人合計覺得,與其坐等孫權的大軍圍攻,不如主動出擊,作戰破敵之機。

於是,張遼在當夜募集了願意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好酒好菜讓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和東吳的大戰。

天色剛亮,張遼披上戰甲手持長戟,首當其衝直陷敵陣,瞬間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張遼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直衝東吳的營壘。

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孫權大驚,這麼快就殺上來了,而東吳眾將士也被突然殺來的張遼嚇的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應付,孫權的衛兵帶著孫權等人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坡上,用長戟來自衛。防禦殺上來的張遼部下。


張遼見孫權跑到了山坡上,一時難以攻取,便叱喝孫權,挑釁孫權下來對戰。但孫權根本不上當,讓侍衛反擊張遼,雙方對峙不下,冷靜下的孫權發現張遼所率領的士兵非常少,於是開始聚攏東吳軍隊將張遼的部隊重重包圍。看著包圍過來的東吳軍隊,張遼知道此時不突圍,想再突圍就沒機會了,張遼調轉馬頭,向外突圍,張遼在吳軍陣中左衝右突,終於打開缺漏,率領部下們突圍。突圍出去之後,張遼發現只有幾十人突出了重圍。還有幾百人在包圍圈,張遼又調轉馬頭,殺向包圍圈救出了其他被包圍的士兵。

三國格局

三國是一個制約的格局,屬於二對一的局面,就是兩方交戰,那麼另一方,必然會根據局勢來對戰局進行擾亂,比如一方較弱,另一方快要攻破其主城時,第三方會考慮放下局勢出手,如果第三方也是弱國,那麼第三方會出手幫弱的一方解圍,如果第三方是強國,那麼他會根據弱方的出的利益出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曹操和劉備死了,孫權也統一不了天下,首先孫權就打不過曹丕,其次孫權和劉備的實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歷史黔


有很多原因,主因還是實力不濟,往大一點說就是當時南北方經濟差異的存在決定了他不可能做到一統天下。

實力因素

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源在黃河流域,在宋代以前,經濟、政治中心都一直在北方,中原地區平原眾多,一馬平川,物產豐富,人口稠密,經濟實力遠遠強於地勢崎嶇不平,以高原和山地為主的南方地區。所以在歷代的南北對峙中,基本上都是北方政權戰勝了南方政權。從當時綜合實力來看,曹魏無疑是最強的,東吳和蜀漢聯合起來才勉強能與之抗衡,論單打獨鬥,只有可能曹魏滅二者中的任意一個。

孫權個人原因

孫權雖然也算是雄才大略,但從性格上來說,他是典型的守業之主,擴張基業的能力不強。這點與他的父兄強勢傲然的性格完全不一樣。孫權雖然在雖然位足夠長久,比司馬懿還要晚死一年。但從曹操起到曹丕、曹睿。孫權面對的是曹魏政權整個最鼎盛時期,好容易熬到幼帝曹芳,對手又換成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跟這些人任何一個相比,孫權都未必佔有優勢。這些因素,也都決定了孫權很難有一統天下的時機。

名不正言不順

孫氏家族本沒有任何名分,通過父子三代苦心經營,才在江東站穩腳跟,已屬不易,所以可以說在人心向背上,孫權一點優勢都沒有。曹操出身名門,又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和優勢而一舉統一了北方。而劉備也是號稱帝室之胄,又打著“興復漢室”的正統之義,所以也取得了不少天下人的支持和同情。而看孫權,這些優勢他都沒有,興師則是無名之師,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所以只能偏安一隅,但求自保而已。

人才問題

江東雖然也號稱名士眾多、人才濟濟,但這些賢才大多是孫堅孫策去世後留下的舊部和北方到江東避難的非本土人才。到了孫權時期,四大都督先後短命而亡,陸遜更是因內耗黨爭憂憤而死。魏蜀兩國卻是人才輩出,尤其是曹魏佔盡地勢之利,接班的人傑層出不窮,孫權就是有進取之心,也無如周瑜、陸遜這般中流砥柱之才可用。


慣與長夜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夢想著統一全國。把劉備追到荊州,劉表小兒子劉崇不戰而降,蔡氏兄弟拱手讓出荊州。劉備無奈只得按照孔明之計,聯吳抗曹。孔明隻身入吳,舌戰群儒,計激孫權,終於建立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中,火燒曹軍80萬(號稱),曹操大敗,北歸。劉備趁機佔領荊州、長沙、零陵等郡,一路直取西川,三國鼎立之勢初步形成。

在此之後,曹操為了消滅孫權、劉備,也做了不懈努力。在孔明的輔佐之下,在劉備那裡沒有撈到好處;在與孫權的交戰中,互有勝負:基本上保持著原來的疆界。

直到關雲長大意失荊州,這種平衡被打破,孫權取得荊州、長沙等郡,東吳的領土面積達到了頂峰。在以後的三年中,曹操、劉備先後辭世。老哥仨只剩下孫權自己,正是大展宏圖之時,孫權卻沒能統一全國。

我們首先排除經濟基礎跟不上的問題。孫權稱帝后,設置農官,實行屯田,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此時的江南已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了。

其次排除的是孫權不好戰、無野心的問題。事實上,孫權在15歲時就跟著哥哥孫策 “南征北戰”。哥哥死後,19歲的孫權繼位,為了鞏固政權,剿撫並用安撫境內的少數民族,武力消滅黃祖。合肥之戰,偷襲荊州,都充分說明孫權為了擴展領土,還是敢硬碰硬的。

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孫權未能統一全國呢?

第一,東吳士族勢力非常強大。東吳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權主要受江東士族影響。這時江南已經出現了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佔有大量土地,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早在漢朝時就已經長居江南。為了爭取這些大戶的支持,孫家與江東名族多結成姻親,朝臣中有很多顧、陸、朱、張四姓的人士。這些士族大戶不願離開他們的勢力範圍。孫權對外擴張,得不到士族大戶的支持。

第二,劉備雖死,但諸葛亮、趙雲、馬超等智勇之士仍在,再加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況且孫劉要想共抗曹魏,必須走聯合之路。諸葛亮安居退五路,只派了一能言善辯之士鄧芝,就退了東吳一路。

第三,曹操雖死,但曹丕頗有乃父之風,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守衛著全國三分之二的領土,經濟實力強大,手下還有一批忠於曹氏的文臣武將。曹丕稱帝后,對外一向主張征伐,渴望早日實現統一山河的志向。曾兩次興師伐吳。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 ,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染病,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

第四,在晚年,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破壞了法制,廢長立幼,引起群臣黨政,朝局不穩。廢長立幼歷來都是取禍之源。此時的孫權已是自顧不暇,更不用說統一全國了。

綜上所述,雖然曹操、劉備已死,但孫權並沒有能力統一天下,作為在位最長的東吳大帝,能夠終老已然是最好的結局了。司馬氏掌權之後,西晉統一全國已是大勢所趨。







焦子說歷史


第一:孫權本人不擅長於軍事

他雖然多次御駕親征,有開疆拓土之野心,然而敗多勝少,幾次都是大敗而歸。在合肥之戰時,他曾被張遼以800破軍10萬,可謂是東吳巨大的恥辱。

孫權所擅長的,只是內政和用人,並不擅長對外擴張。所以他未能統一三國。

第二:江東內部權力分化

比起蜀國和魏國,其實江東內部才是最為混亂的。無論是從政治目標,還是個人歸屬上,都是爭論不休的。就拿赤壁之戰來言,當時大部分都是主和的,主戰的只有周瑜一部,可孫權害死聽了周瑜的話,與曹操決一死戰。

然而,東吳派系林立,特別是他哥哥孫策的派系,一直在朝中和自己的派系作對,自己是殺業殺不得,哄也哄不住,內部都如此,如何外徵呢?

第三:正統問題

說起來,東漢是曹魏最沒有名義稱帝的一國。曹丕有理由是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劉備則說自己是皇叔,而孫權呢?稱帝什麼都沒有。所謂名不正言不順,自然不會有人趨之若鶩,歸順東吳了。

第四:曹魏和蜀漢還是很強大的。

雖然經過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後,魏國和蜀國都得到了極大的削弱,但經過了多年的恢復,兩國都恢復了元氣,曹丕和諸葛亮絲毫不亞於曹操和劉備,讓孫權有些力不從心。


愛歷史的三井壽


其實,孫權是最有自知之明的君主。統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沒有出現特別好的機會下,絕不輕易動刀兵,在東吳軍事實力明顯弱於曹魏的事實下,這是最最明智的國策。其實,孫權也是動過心的,當曹操西征馬超時,合肥之戰是孫權主動發起的,但在張遼騎兵軍團防禦下,大敗虧輸。可見,逐鹿中原要仰仗的騎兵作戰東吳太弱。縱觀三國全線,孫權真的很不容易。在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這兩場事關三國格局的命運之戰中,只要輸掉其中一戰,東吳可能就要覆滅,但孫權都能贏下來。其中,赤壁採用孫劉聯合,在當時也是冒巨大風險的,畢竟劉備是個弱者,孫劉聯合在曹操面前還是以弱勝強。而夷陵之戰,孫權更危險,從事後看,曹丕也是認定孫權會敗,然後一直做著準備,給孫權落井下石,加上一刀。如果劉備聰明一點,把夷陵之戰拖入持久戰,消耗戰,曹丕在合肥長江一線背後捅上一刀,孫權能不能扛得住真不好說。但孫權先是擊潰進攻的劉備,然後,又擊潰進攻的曹丕,讓東吳安全度過危機。三國中,能擊敗當時都如日中天的曹操和劉備的,也就是孫權了。所以,孫權確是英雄。如曹操所言,生子當如孫仲謀。


笑傲江湖161104


我們首先就要來看看孫權的出身與才能了。孫權是從父兄手中接管江山的。他是一個官二代。他不是一個創業者,僅僅只是一個守成者而已。他是體驗不到曹操、劉備那樣艱難創業打天下的苦與累的。作為守成者,他是合格的。但他的資質有限,缺乏曹操那樣的雄才大略,也不具備曹操那樣的一流政治軍事才能。跟曹操、劉備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複雜人生經歷不同,他的經歷相對平淡。好在他善於用人,有父兄為他打下的良好基礎,江東富庶,文臣武將人材濟濟。與揮軍南下意欲一統江南的曹操對峙,他不缺乏物質條件。也不缺乏人力資源。跟長期東奔西走,兵微將寡,勢單力薄,寄人籬下,實力弱小,尚無立錐之地的劉備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孫權也沒有劉備那樣百折不撓的雄心壯志。不具備諸葛亮那樣的戰略眼光,對於一統華夏,他的想法遠遠不如諸葛亮那麼強烈。除了對荊州的爭奪不願放手之外,對於魏、蜀兩國他就喜歡玩弄一些見風使舵的小聰明,使陰招,在背後搞一些親者痛,仇者快,背信棄義的小動作(在國家戰略上,他是一個典型的賭徒,抱有僥倖心理,喜歡下大賭注)。自相殘殺,互相削弱,完全不懂得報團取暖唇亡齒寒的道理。只圖眼前利益,進取心幾乎沒有。更多的想法就是守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吳軍的戰鬥力不強,對北方的魏國,他也發動過幾次北伐,但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全部都是以失敗告終,從來就沒有勝算。在強大的魏國身上撈不到便宜,他在就打擊、削弱蜀國這方面狠下功夫。對於西部的蜀漢,他奪取荊州是趁人之危搞偷襲得手。夷陵之戰更是贏得非常僥倖。對於諸葛亮的屢次北伐,東吳的呼應與配合都做得很不到位很不得力。也就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而已。所以無論從資質、氣魄,政治軍事才能還是戰略眼光,雄心壯志來說,孫權都不屬於能夠統一天下的雄主。相比於見多識廣的曹操、劉備,他從來沒有單獨統率過軍隊,沒有上過戰場,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與人生閱歷。即使曹操、劉備都不在了。他也不可能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