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迁都,赵匡胤失败了,燕王却成功了,是不是宋太祖不如明成祖?

娃儿我热饭


当然不能以“迁都”这一件事来评价赵匡胤和朱棣的能力,其所在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肯定不一样。军事专家出身的宋太祖想迁都洛阳,甚至最后的目的地长安,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他认为开封地势平坦开阔,在抵御外敌上确实是挺被动,况且开封处于黄河下游地区,属于“地上河”,时常受到黄河泛滥,更加不利于都城的稳定和繁荣发展。但宋太祖的想法受到了层层阻力,特别是其弟赵光义的强烈反对,这其实与宋朝建立时的背景有关,赵匡胤从后周接过了权力棒,基本属于和平过渡,上层权利机构,名门望族的很多人,都是后周转移过来的,他们的财富和权利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一旦迁都,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肯定受损失,所以肯定会阻挠迁都,再就是宋太祖本人虽然有想法,但迁都意志和欲望并不是极为强烈,还是有一些摇摆不定。

而燕王朱棣之所以迁都成功,主要是因为北京本来就是他的大本营,迁都北京可以说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且据说朱棣本人十分不适应南京闷热的气候,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认为北京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对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乃至经营东北地区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春天的小小菠菜


同样迁都,赵匡胤失败,燕王成功的原因:



首先,最大原因赵匡胤没有朱棣活的时间长,赵匡胤从开宝九年赵匡胤提出巡视洛阳到赵匡胤去世同年十月赵匡胤去世,之间不足半年。迁都是件大事,牵涉众多,半年时间,让赵匡胤根本没有时间付诸于行动。而实际情况赵匡胤迁都之议在群臣反对下胎死腹中。而朱棣迁都之议从永乐元年就开始准备,虽然这时并未明确提出迁都,但朱棣开始提升北京地位,并打通漕运,在之后几年陆续修建北京皇宫,增加人口,最终在永乐十八年下诏迁都北京。所以,历史没有给赵匡胤的迁都留下太多时间,而留给朱棣充足的时间。



其次,赵匡胤和朱棣面对的阻力不同。赵匡胤迁都之议可以说面对整朝文武的阻力,当时开封群臣大多在开封根植多年,特别是晋王赵匡义兼任开封府尹,在开封更是根深蒂固,竭力反对迁都。而明成祖朱棣因为通过靖难之役登基,在进入南京后,对建文朝大臣给予毁灭性打击。明朝南京政治势力能够在永乐朝发挥影响的,已经微乎其微。而且朱棣倚仗的也是自己原有的北京班底,所以面对迁都朱棣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



第三,客观条件不同。就洛阳与开封相比,建都洛阳确实比开封弊大于利。此时洛阳进过唐末战乱已经破败不堪,除了防御交通物资都成问题。而开封经过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修建,有着便捷的水陆交通,而且作为天下中枢可以临制四海,便于顺利出动军队,控制叛乱。就北京和南京来说,当时南京与北京都是形胜之地,朱棣考虑迁都更多出于政治考量,但是还有明朝面对边地蒙古强大压力,而朱元璋为了抵御蒙古设的宁、谷而王,被朱棣都迁至内地。为了有效抵御蒙古,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以国都当敌,就当时明朝面临形势,无疑这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


一壶清茗品春秋


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比较,首先要考虑他们并没有生活在同一时代背景,比较也只能从这些历史人物,各自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安史之乱”后200余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混战,加强了华夏地区的统一,让人民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的治国之道,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使宋朝文化空前繁荣。“宋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巨大影响。

明成祖朱棣(1360----1424)也就是我们说的永乐大帝。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曾亲征蒙古,收复安南,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派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命人编撰的《永乐大典》更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枚瑰宝。

在迁都上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宋太祖认为,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不如西迁洛阳然后再迁长安。因为汴京位于平原地带,地势平缓,不易防守。黄河在此已属地上河,经常黄水泛滥。和北方的金距离太近,金无时不在虎视眈眈。而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宋太祖是陈桥兵变时被黄袍加身做的皇帝,并没有动一刀一枪,朝廷里的王公大臣在经济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旦迁都,必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所以大臣们都是竭力反对。因为宋太祖提倡的是以文治国,文治的核心是民主制度,既然大家都反对,他只好作罢,并在洛阳呆了两个月才返回汴京。

朱棣的迁都就容易多了,永乐帝原来的府邸就是在北京,他长期在北京生活,早已适应那里的气候环境。

靖难时,当时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遭到严重破坏。当时对大明帝国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北方的蒙古。强化北京的防卫势在必行,同样北京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定都北京也完成了“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墉上闲人


赵匡胤死于烛影斧声,迁都之前就死了。肯定失败啊,后续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开封府尹当了十几年,势力都在汴京,也不会迁都。

朱棣永乐元年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永乐七年把自己的陵寝建在北京,十四年建设紫禁城,十九年正式迁都,活着的时候就迁完了,后续的明仁宗,宣宗也在北京即位理政。


怒海归航


第一,宋太祖是想迁都没迁成,明成祖是迁成了。第二,两者都想迁到险要处卡住瓶颈,一个迁了另一个没迁。所以结果不同。

另外,宋太祖的真实迁都目标是长安,不是洛阳。长安必须先灭掉北汉後方可,他至死都没灭掉北汉,再加上太宗强烈反对迁都,自然没实践。宋太宗上台,偷梁换柱改了太祖的立国宗旨,才是宋朝命运的决定因素,不在太祖。

其实明朝和宋朝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坏在继任者手上,还又都不是传子造成。


TonyDeng


宋太祖想迁都洛阳,历史上记载过的反对人,主要有三个。

(宋太祖赵匡胤)

第一个是当他浩浩荡荡准备奔赴洛阳考察的时候,起居郎李符上书“陈八难”,也就是提出了不适合迁都的八条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听他的,而是一以贯之起行到达洛阳,并举行了郊庙祭天等等这样的仪式。有趣的是,当他正在准备祭天的时候,之前还是一片阴雨绵绵,在举行仪式的时候,突然阳光灿烂,万里无云,这让赵匡胤非常高兴,直说这是迁都的好兆头。不过也就只有他一个人那么说,没有人接他的腔。

第二个反对的人是都虞候李怀忠。因为李符上陈了八条,都没有被赵匡胤采纳。所以虽然大家对迁都这个事儿有意见,但是都不敢再说。李怀忠是赵匡胤的老部下,他说的话,是等到赵匡胤空闲下来,两人一起喝茶的时候说的。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赵光义)

当然了,听了就听了,赵匡胤并没有说什么,仍然继续做迁都的准备。不过他看到大家很不积极,心里面也有些犯怵,于是把晋王赵光义找来商量。他本来想让赵光义支持他,于是说了一通洛阳如何险峻,如何易守难攻,如何作为几朝古都,历史文化积淀很厚等等这样一些话。没想到他说完以后,晋王赵光义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他说:“在德不在险。”

这一句话一下就让赵匡胤卡住了,他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得取消迁都的打算。不过毕竟心里不服气,等赵光义出去以后,他对身边的人说,晋王说的有道理,但是百年之后,咱们开封就危险了。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有远见的,确实在一百多年以后,金兵南下,直杀开封。开封无险可凭,最后被金兵攻破,金兵把徽宗钦宗掳到北方。

赵匡胤迁都没有成功,这件事情在后世有过广泛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迁都没有成功的关键点,在赵光义身上。由于赵匡胤放任他的兄弟赵光义,并且给了他很大的权力,让赵光义在开封网罗了一大批死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强力的利益集团。包括之前反对迁都的李符、李怀忠,这些本来是赵匡胤身边的人(一个是起居郎,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秘书,一个是皇帝的老部下),都已经加入到了赵光义的利益集团之中。

(宰相赵普)

赵匡胤之所以想到迁都,除了洛阳比较险峻,有皇都气象这些外,还有就是想跳出赵光义的天罗地网,甚至逐渐削弱赵光义的权力,把皇位传到他的儿子身上。

这些说法虽然也有一些道理,不过有一点是说不服大家的,就是赵匡胤既然看出赵光义的权力太大,甚至还有废黜他王储的想法,那他就不可能仅仅只是做迁都这件事,还应该有其他一些做法。可是他从来没有做过想限制赵光义的任何一点儿事情,包括赵普跟赵光义闹矛盾,他首先就是批评赵普,把赵普的宰相之位给夺了。而且,果真赵匡胤迁都的目的是想打击赵光义,他就绝对不可能去问赵光义对于迁都的意见,更不可能因为赵光义表示反对,就取消了迁都的打算。

所以我认为,赵匡胤迁都是为了收拾赵光义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赵匡胤迁都为什么没有成功?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决心不够大,心不够狠。

(陈桥兵变)

我们看历史上最著名的两次迁都,一次是盘庚迁到殷,还有一次是魏孝文帝迁到洛阳。两个人下了多大的决心,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魏孝文帝从平城迁到洛阳的时候,他是使了一个计谋的。他先是对将军们说,走,咱们去攻打南方。等走到洛阳的时候,他说,哎,这地上湿滑难行,阴雨连绵,咱们干脆就在洛阳住下来。在洛阳住下了以后,他就不走了,就说他要迁都到这里。贵族们当然不干了,连他的太子也公开反对他。这种情况,和赵匡胤想迁都何其相似!但咱们看魏孝文帝是怎么做的?太子反对,把太子也给杀掉。杀掉太子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反对了。

赵匡胤这个人,厚道老实,从陈桥兵变开始,到杯酒释兵权,他没有杀前朝皇室的人,没有杀功臣,他的心一直是温暖的,手段一直是温和的。他何尝看不出赵光义已经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何尝看不出定都开封有多么大的危害,但是他不愿意流血,不愿意杀人,所以最后没有成行。

但是在极权社会,如果一个人心是温暖的,手段是温和的,他是不适合坐在皇帝这个高位上的。他对兄弟赵光义那么好,最后在斧声烛影中,和赵光义喝酒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就去世了,留下了千古慨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