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光武帝刘秀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史海闲聊


这个问题,着实让人有点如坠五里雾中的感觉。光武帝刘秀是汉朝人,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近代才逐渐形成的,一个两千年的古人,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呢?

直到看了一些答友的回答才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想说的是东汉初针对匈奴的政策,有些人把300年后的永嘉之乱都归咎于光武帝,然后给他扣上了“中华民族罪人”这个大帽子。

这个观点实在是值得商榷。

首先,时代上的风马牛不相及,正如前面所说,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并不是汉晋时期就有的,即便你把匈奴刘渊起兵的事儿上溯到东汉初,那么刘渊的举动,所伤害到的也是当时的西晋政权和治下的百姓,我们可以称之为“汉人”,但是彼时之汉,跟今天的汉族、中华民族并不能划等号,更何况匈奴等“五胡”的后裔也早已跟“汉人”融合,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其次,放在历史环境里来看,光武帝的对外政策存在其合理性。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发生内乱,分裂为南北两部。光武帝没有抓住这个时机去攻打匈奴,反而接纳了南匈奴,把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给他们提供粮食和其他的生产、生活物资。从此南匈奴就在内蒙、陕西、山西北部生活繁衍,至今陕北地区发现的一些同时具备汉式风格和匈奴风格遗物的画像石墓,被认为是汉化的南匈奴上层人物之墓葬。

很多人拿光武帝跟汉武帝相比,觉得光武帝的政策过于保守,就该仿效汉武帝出兵,毕其功于一役。

可是,当时的环境以及汉光武帝所拥有的资源,跟汉武帝完全两样。建武这个年号虽然用的挺早,但是实际上直到建武十二年,也就是匈奴分裂之前12年,汉光武帝才消灭了巴蜀地区的公孙述割据政权,大的战役暂告一段落。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东汉就完全安定了,就在建武十三年,武都参狼羌还发动了暴动。建武十七年,交阯女子征侧、征贰又组织叛乱,光武帝不得已派遣老将马援远征。就在建武二十四年,岭南的五溪蛮又不服汉朝统治,爆发了叛乱。

可以看出,这12年间,东汉王朝并不太平。而在两汉之际的全国性大战中,大量人口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又岂是区区12年能够恢复元气的?12年,连一代人的时间都没有啊!所以汉光武帝不得不效仿西汉开国的君臣,也推行与民休息的国策,尽量节省,就连人家进贡给他的千里马和宝剑,也被他送去驾车或赐给武士。


而当年汉武帝接手的时候又是何等局面呢?“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即便如此,几场大规模战役打下来,西汉也够呛,汉武帝最后都得发布罪己诏,罢轮台之役。

两相比较,光武帝确实很难拿出人力物力,来支持另一场旷日持久的远征,他也不是与预言家,看不到三百年后的事情,只能根据当时的条件作出最好的选择。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强求古人?


考古军中马前卒


刘秀

但是,不是每个人知道,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在他晚年时的一个错误的外交政策却使他成为了汉民族的千古罪人。

光武帝刘秀有着杰出的军事技艺和才能以吸引有才之士来共举他的大业。并且他对自己要求甚严。他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善于识人;而且还是一个精明的政客,因时制宜,视情况需要既能慷慨大方,也能冷酷无情。或许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权利对他的影响,使他又是一个固执和迷信的人;他对批评往往作出过分的反应,他不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且很难预见他行动的后果。他最大的弱点表现在外交政策和名族政策方面。

东汉建立后,匈奴依然是东汉面临的威胁。但是,作为新兴政权,尽管东汉有能力向匈奴发起进攻,就像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做的那样。而光武帝的军事姿态却是完全防御性的,虽然随着公元36年内战的结束,他强大得足以有能力采取攻势。那一年他却建筑了新的防御工事,以封住进入山西的传统入侵路线。光武帝热衷于修建长城,来保护自己不受匈奴的侵染,然而最好的防御永远是进攻。

但历史还是给了东汉王朝一个机会,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的南匈奴和郅支单于的北匈奴之间相互攻伐。

敌人内部的不和正是自己争取外交和军事主动性的机会。

此时南匈奴比较亲汉,表示愿意向汉朝臣服,共同进攻北匈奴。但是,光武帝可能已经老了,缺乏雄心壮志,比较保守。他犯了在位时期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也属于中国历史中最坏的一个。他本应与南匈奴联合,攻击北匈奴的联合体。公元51年中国的将领们极力主张这场征战,而且征战肯定会取得胜利。南单于就可以作为匈奴唯一的统治者返回戈壁之北的土地,而东汉就可以收复西北边陲的几个郡。或者也可以采取平衡政策,让匈奴与匈奴之间互相牵制,而东汉就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扶弱抑强,在草原上谁崛起就联合其他弱小打压他,让自己在这盘天下棋局中成为独大且富有的老大,长期享受着战略优势。

然而光武帝是怎么做的呢?

面对臣服自己的好意,他竟然让南匈奴迁徙到汉朝境内。而之后也没想到尽可能的同化他们,没有把他们打散,而是仍然让这些匈奴人集中居住,也没有解除他们的武装,他们还仍然保持着匈奴人的文化习俗。

光武帝刘秀采取的措施就是让相当多幕僚和一定数量军队的被称为匈奴中郎将的官员代表东汉驻于南单于朝廷。同时南单于的一个儿子在东汉朝廷留作人质,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用。

请神容易送神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匈奴的力量逐渐强大,而东汉王朝的力量逐渐变弱。

从公元93年起,南匈奴内部的关系和东汉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在以后的100年中,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捉摸,他们时而公开冲突,时而进行有限的合作。在公元2世纪末,南单于在山西南部居住,这里大大地靠近了东汉帝国的中央部分。他们的后代于公元308年就在这里起来反对西晋。西晋之亡,中国北部的丧失和持续到公元589年的分裂时期,是光武帝的目光短浅的政策的直接后果。他后来的几个皇帝由于没有更正他的错误,尽可能的以分散和同化的手段削弱南匈奴,所以也应该受到指责,但作为错误的源头,光武帝刘秀还是负主要责任。

一朝引狼入室,祸患不会一下而止。公元304年冬天,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汉赵,掀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太极0220


汉光武帝刘秀起义,打败了王莾,创立了东汉,其之罪也!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创立了东汉政权,他是汉高祖的第九代嫡孙,可谓是乱世出英雄,刘家兄弟“吞并“了”绿林军“,其之罪也!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兴国,皆不如西汉光武帝刘彻。开拓疆土,文艺复兴,并派出使者张蹇,开创造了陆地“丝绸之路",远至罗马帝国,埃及……!其之罪也!

汉光武帝刘秀,一生兢兢业业,深思熟虑并勤于朝政!其之罪也!

汉光武帝刘秀,还有更多……!不一一而数,总之,罪过太多!






何汉甫


作为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被誉为最完美的皇帝,然而偏偏有人给他扣上了一个民族罪人的帽子,原因便是他接纳了南匈奴的归附,而由此引发了两百多年后的五胡乱华。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认为完全是不可理喻。

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南下归附,光武帝刘秀将南匈奴迁于河套

匈奴自冒顿单于时期崛起,便成为了两汉北部的重要威胁,汉高祖刘邦北伐失败后对其采取和亲政策,历经汉高祖刘邦、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四代积累,这才于汉武帝时期拉开了汉匈百年战争的序幕。

△汉武帝拉开了汉匈百年战争序幕

汉武帝时期,西汉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先后收复河南地区和河西走廊,匈奴大败后被迫迁居漠北。然而汉朝也因连年用兵而国力损耗严重,因而汉武帝以后便暂停了对匈奴的用兵,而远避漠北的匈奴则趁机休养生息,实力得到了一定恢复,然而之后又爆发五单于争立,匈奴在内乱之下实力再度大为损耗。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之后,为了迅速恢复国力,对匈奴采取通好政策,但双方关系实际上并无明显改善。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统治阶级因争权夺利而发生分裂,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其中被匈奴留居漠北,而南匈奴则南下向汉称臣。

△南匈奴内迁至河套地区

光武帝对于南匈奴的归降选择了接纳,并将其安置在河套地区,汉朝则设置匈奴中郎将率兵保护其安全,并每年给予其一定粮食、丝帛等物资,南单于则协助东汉政府共同讨伐北匈奴。

都说光武帝不打匈奴,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除了接纳南匈奴之外,光武帝为人所诟病的另一个原因,便是没有听从大臣建议趁机攻打匈奴,此事虽是事实,但却并未考虑到东汉当时面临的形势。

建武十七年(41年),大将军军臧宫和马武一起上书刘秀,“匈奴人贪利,没有礼节信义,困窘时向人低头,安定时纵兵抢掠。现在匈奴境内瘟疫流行,战斗力下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皇帝派人开赴边疆,联合乌桓等少数民族,一起讨伐匈奴。这样用不了几年,匈奴就能被消灭。”

臧宫和马武提出的“趁虚进军”并非没有道理,当时的东汉经过十余年的治理,的确已经有了一战之力,而且当时辽东边境的乌桓已经归顺东汉,再加上匈奴内部天灾人祸不断,局势对匈奴极为不利。然而光武帝刘秀却并未同意出兵,这又是为何呢?

△东汉初年的卢芳割据势力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东汉虽有一战之力,却并非出兵的良机,原因有三:一是内部并不稳定,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南郡蛮人叛乱,不久武陵蛮人也发生叛乱;建武二十五年(49年),辽东貊人侵扰边境。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自然不能轻易动兵。二是没有取胜把握,东汉初期,北部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经常袭扰东汉边境,东汉虽然曾先后多次与卢芳和匈奴援军交战,却是败多胜少,始终没能消灭卢芳,因此刘秀其实并没有击败匈奴的把握。三是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刘秀虽然在公元25年便已经称帝,但实际上直到公元36年才消灭川蜀统一全国,久经战乱的国家急需要休养生息,而消灭匈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刘秀自然不愿轻启战端。

因此,并非刘秀不愿攻打匈奴,而是当时的东汉并不具备开战的条件,此时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分化、孤立匈奴,为以后彻底将其消灭打下基础,而这想必也是刘秀接纳南匈奴的其中一个原因。

少数民族内迁是个长期过程,将责任推给刘秀显然不太合理

刘秀虽然接纳了南匈奴,但当时南匈奴南迁的不过四万余人,而五胡乱华时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主力南迁,均是光武帝刘秀之后发生的事情,将这个责任推给刘秀,显然不太合理。我们来看看,五胡乱华的主要力量,匈奴、鲜卑、羯、氐、羌都是什么时候南迁的。

△“五胡”内迁形势

1、匈奴:除了光武帝刘秀接纳的四万南匈奴之外,匈奴还有几次更大规模的南迁。例如东汉永元元年(89年),匈奴再起战端,北匈奴单于大败逃走,在汉军的追击下被俘杀一万三千多人,另有多达二十余万人归附汉朝。

2、羯族。羯族在两汉时期臣服于匈奴,因此有一部分羯族人随着匈奴东迁后在蒙古草原征战,之后又随着匈奴南迁,逐步内迁至上党武乡一带。

3、氐族:氐族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西戎,一直活动在西起陇西,东至略阳,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其曾在西汉至三国时期经历过两次大规模迁徙。第一次发生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氐族人反叛,汉武帝派兵镇压后,一部分氐族人迁徙到酒泉郡,另一部分则迁徙至关中水、陇山之间。第二发生于三国时期,由于氐族生存在曹操和刘备两大集团之间,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氐族于是趁机崛起,在武都地区形成四股势力,分别是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杨千万、下辨等地氐帅雷定等七部、河池附近氐王窦茂。建安十六年(211年)阿贵、杨千万等随马超反曹操,阿贵最终被夏侯渊所灭,一部分随马超入蜀投奔刘备,另一部分则投降了曹操,被曹操分别安置在扶风、美阳,以及天水、南安地区。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讨伐汉中张鲁,窦茂率众抵抗,被曹操攻灭。后来,曹操担心氐族为刘备所用,于是命雍州刺史张既迁徙氐族五万余人于扶风、天水二郡。

4、羌族:羌族源于古羌,周朝时期便有大量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的义渠国便是羌人所建,后在与秦国的170余年战争中逐渐融合,另一部分则依旧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此后,西北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分为越嶲羌、广汉羌、武都羌等。汉朝时期,羌人已经分布极广,部落繁多。为了隔绝匈奴和羌人的联系,汉王朝除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之外,归附的羌人也开始大量内迁,分为东羌和西羌,其中东羌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从事农业生产,逐渐步入封建社会;而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则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例如分布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的白马羌,分布在今甘肃武都市的参狼羌,分布在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的青衣羌,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冉駹羌等。

5、鲜卑:鲜卑早期受匈奴压制被迫退保鲜卑山,直到匈奴分裂战败之后,鲜卑这才开始崛起,并趁势占据草原。在鲜卑首领檀石槐去世后,鲜卑分裂为三部分,分别是云中、雁门一代的步度根集团;代郡、上谷的轲比能集团和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的东部鲜卑。三国时期,轲比能集团兼并其他鲜卑各部,最终统一漠南鲜卑,开始对曹魏北部形成威胁。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韩龙将轲比能刺死,鲜卑各部再度分裂为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而秃发部和乞伏部也先后从鲜卑分裂出来,并开始内迁中原。其中,秃发部由塞北迁居到河西,而乞伏部则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

综上所述,导致五胡乱华的少数民族内迁,实际上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且主要源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时期的长期战乱影响,由于中原人口锐减,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不足,曹魏、西晋不仅允许匈奴内迁,甚至对此采取积极鼓励,乃至招诱措施,从而使得大量北部游牧民族内迁,并就此造成汉人比例下降。将这个责任推到光武帝身上,显然不太合理。


香茗史馆


刘秀是光武皇帝,他创造的历史被称之为光武中兴,简而言之就是把他们老刘家丢掉的江山重新夺了回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但是,不是每个人知道,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在他晚年时的一个错误的外交政策却使他成为了汉民族的千古罪人。

东汉建立后,匈奴依然是东汉面临的威胁。但是,作为新兴政权,尽管东汉有能力向匈奴发起进攻,就像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做的那样。而光武帝的军事姿态却是完全防御性的,虽然随着公元36年内战的结束,他强大得足以有能力采取攻势。那一年他却建筑了新的防御工事,以封住进入山西的传统入侵路线。光武帝热衷于修建长城,来保护自己不受匈奴的侵染,然而最好的防御永远是进攻。

但历史还是给了东汉王朝一个机会,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的南匈奴和郅支单于的北匈奴之间相互攻伐。

敌人内部的不和正是自己争取外交和军事主动性的机会。

此时南匈奴比较亲汉,表示愿意向汉朝臣服,共同进攻北匈奴。但是,光武帝可能已经老了,缺乏雄心壮志,比较保守。他犯了在位时期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也属于中国历史中最坏的一个。他本应与南匈奴联合,攻击北匈奴的联合体。

公元51年中国的将领们极力主张这场征战,而且征战肯定会取得胜利。南单于就可以作为匈奴唯一的统治者返回戈壁之北的土地,而东汉就可以收复西北边陲的几个郡。或者也可以采取平衡政策,让匈奴与匈奴之间互相牵制,而东汉就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扶弱抑强,在草原上谁崛起就联合其他弱小打压他,让自己在这盘天下棋局中成为独大且富有的老大,长期享受着战略优势。

然而光武帝是怎么做的呢?

面对臣服自己的好意,他竟然让南匈奴迁徙到汉朝境内。而之后也没想到尽可能的同化他们,没有把他们打散,而是仍然让这些匈奴人集中居住,也没有解除他们的武装,他们还仍然保持着匈奴人的文化习俗。

光武帝刘秀采取的措施就是让相当多幕僚和一定数量军队的被称为匈奴中郎将的官员代表东汉驻于南单于朝廷。同时南单于的一个儿子在东汉朝廷留作人质,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用。

请神容易送神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匈奴的力量逐渐强大,而东汉王朝的力量逐渐变弱。

从公元93年起,南匈奴内部的关系和东汉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在以后的100年中,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捉摸,他们时而公开冲突,时而进行有限的合作。在公元2世纪末,南单于在山西南部居住,这里大大地靠近了东汉帝国的中央部分。他们的后代于公元308年就在这里起来反对西晋。

西晋之亡,中国北部的丧失和持续到公元589年的分裂时期,是光武帝的目光短浅的政策的直接后果。他后来的几个皇帝由于没有更正他的错误,尽可能的以分散和同化的手段削弱南匈奴,所以也应该受到指责,但作为错误的源头,光武帝刘秀还是负主要责任。

一朝引狼入室,祸患不会一下而止。公元304年冬天,匈奴贵族刘渊起兵,掀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在此期间,大量汉族人被杀,或是迁移到南方居住。


史海闲聊



刘秀被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毁灭华夏文明,把中国带入炼狱的秦皇汉武暂时不多说。先与隋文帝与唐太宗做对比吧。

隋文帝被欧美史学家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却选择了个失败的接班人。

唐太宗开疆扩土,创立贞观之治。晚年却诛杀谏臣。炼丹求长生。

汉光武帝刘秀整肃吏治,发展经济。开创光武中兴。刘秀不但没杀一个功臣。连废太子则得以善终。刘秀时期,儒家独尊,言论自由,没有一人因言被诛。

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蛊之祸诬陷皇族。致使阳石公主被灭门,诸邑公主被灭门,太子刘据被灭门,长公主被灭门,皇后卫子夫被灭门。皇族被屠戮殆尽。

汉武帝重用法家桑弘羊,创立平准法、算緡法。压榨盘剥百姓。致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汉武帝后期,人口减半,相当于今天死了7亿人。人人告奸,人性泯灭。

汉武帝几乎毁灭了大汉王朝。差点毁灭华夏文明。


杨朱学派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耗尽国力,天下分崩,内迁的五胡擒西晋两帝(怀帝,愍帝),陷长安,洛阳。中原士族南迁,史称永嘉之乱。五胡在北方建立十余个政权,同南方汉人政权对立,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才重新统一全国,结束近三百年乱世。如果,把五胡乱华的祸端,加在二百多年前的光武帝身上,是非常可笑的。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皇帝,军事能力远在汉高祖刘邦之上。他出身布衣,崛起于乱世,三十岁便登基称帝,重建大汉王朝,史称东汉,刘秀即光武帝。

东汉建立时,人口只剩下一千多万,二十多年后才恢复到二千多万,真正是地广人稀。刘秀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统一全国后,立刻时行休养生息政策,实行三十税一,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吏治,东汉经济逐步恢复,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初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已在边境地区生活,民族矛盾比较严重。刘秀一改汉武帝和王莽时期的大民族主义政策,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以"柔道"为指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对少数民族用友好,友善,自治,互助政策,主张以德治边,这是汉初严俊国内形式决定的。

东汉初期,人少国弱,没有实力对外发动战争,只有用怀柔政策才能维护边境的长治久安。光武帝允许少数民族进入长城内定居,以后几代皇帝,仍对少数民族友好政策,而且给东汉政权带来巨大好处。


公元73年和公元91年,东汉政权两次率南匈奴和鲜卑,乌桓联军讨伐北匈奴,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南匈奴和鲜卑成为维护边境稳定的重要力量,刘秀制定的民族政策非常成功。

西晋建立初期,国内形式同东汉初期差不多,人口只有二百四十多万户,一千六百多万人,同样面临人口严重不足问题。

当时,西晋民族问题也非常严重,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关中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对长安呈包围之势。

姜聪比较有长远眼光,他上书《平戎策》,主张把内迁的少数民族全部迁到长城以外,以免夜长梦多。

晋武帝司马炎没有采纳这个政策,一个是国内严重缺少人口,一个是强令少数民族外迁,将引起骚乱,既使把这些人强行趋赶到长城以外,边境地区忖永无宁日。

事实上,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个出色的帝王,文治武功兼备,继祖叔父之基业,统一天下,澄清吏治,发展经济,天下大治。

晋王朝很快走上富强道路,人口激增。五胡乱华的罪魁祸手是皇后贾南凤和八王之乱,导至天下分崩,五胡趁机在北方掀起建国热潮。

公元304年,巴氐人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建立前赵政权。此后百余年间,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十余政权。

在南方的汉佚政权先后数次北伐(祖逖,桓温,刘裕)都没有成功。直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才重新统一全国。

五胡乱华时期同光武帝时代已有二百多年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国情。光武帝不可能为二百多年以后的事情背黑锅。

在古代,游牧民族生存条件困难,总是骚扰边境,成为汉民族的恶梦。但是,中原王朝强大时,少数民族根本没有机会入主中原。

东汉末期,军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可以吊打乌桓,曹操拥半壁江山把匈奴分成五部,派刺史治理,甚至可以灭了乌桓,因为此时中原王朝军力比较强。

西晋王朝灭亡,是统治者治国无术,由内乱引发外患,究由自取。


关东侠客


刘秀是一代仁君,做到了勤政爱民,鞠躬尽瘁,对当时的内地百姓功德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严重失当的边疆措施,给后世造成了严重的边患。东北、正北、西北都有决策失误,其中造成严重后遗症的,在东北,非常严重。这个失误,最终导致了西汉的东北文明建设,付之东流,毁于一旦,最终导致平壤的以夷变夏。这个影响是绵延至今的。

西域诸国多次请求东汉朝廷,希望重置都护府,以保护西域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但都被刘秀用“不以夷狄苦中夏”的理由拒绝了。不过这个拒绝,只是暂时寒了西域人民的心,不久之后,他的儿子汉明帝,答应了西域的要求,重置了西域都护府,并在西汉的基础上又开拓了伊吾,也就是哈密地区。

在正北,让南匈奴内迁,为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但五胡乱华的时候,南匈奴已经严重汉化,冉闵杀胡都不杀他们,认为他们是自己人。五胡乱华造成危害最严重的是羯族和白匈奴,而这两种人都被冉闵彻底解决了。另一方面,五胡乱华从长远来看看并没有对中华民族造成不利影响,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亚民族的融合,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经历了这一次变故,中华文明依然灿烂,人种也没有混杂。

然而在东北,不利影响却是持续的。刘秀在东北的严重决策失误,就是撤销东部都尉和高句丽县。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刘秀的这个减小国防开支的决策,实在影响太大了。刘秀承认了高句丽的建国,让一个县变成了附属国,减少了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和文明建设,导致高句丽自由发展,任意扩充,野心越来越大,最终于隋朝时造成了严重的边患。而且趁南北朝混战时期,吞并了乐浪郡,将汉人聚居的平壤城,变成了濊貊人聚居的城市。

试想,如果刘秀如果在西汉的基础上,继续治理高句丽县,让东部都尉继续保卫海参崴,那经过东汉近200年的治理,东北的文明程度会有很大的提升,以后的朝代也会继承既得成果,一如既往的建设下去。高句丽要是能经过400年的郡县化建设,必然不至于到明朝末年的时候还是落后的部落制。如果没有高句丽吞并乐浪郡,平壤人到现在还在讲汉语幽州官话。

刘秀在东北的失误,就如同朱瞻基在交址的失误。朱瞻基弃交址,在《明史》里面遭到了强烈的感慨与惋惜。弃交址的新闻传开后,《明史》里对舆论的形容是“举国皆愤”。朱瞻基最后为了平息舆论,把交址省的省级官员全部治罪,让他们当了替罪羊,成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功过成败,盖棺论定。我们现在需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看待古人。以求古为今用,防止重蹈覆辙。不能像李斯那样,过度地扬善抑恶。知善不知恶,闻功不闻过,后果很严重。马克思哲学最辉煌的一点就是客观看待,客观分析。客观看待刘秀的功过,功不忘记,过虽已无法补救,但是也得知道,因为影响太深远了。有些决策,短期看有害,但长期看是有利的;而有些决策,短期看有利,但是长期看就祸国殃民了。刘秀的边疆决策就是利在短期,弊在长远。


秦客逸民


司马家的锅去要刘秀背,完全不顾这中间隔着二百多年,这历史玩的稀碎啊。


说刘秀是历史罪人的那篇文章的题目叫《为什么光武帝刘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大概意思是南匈奴想联合刘秀出击北匈奴,但是刘秀没答应,而且刘秀把南匈奴迁到汉地,给他们钱让南匈奴制北匈奴。


然后到了晋朝五胡乱华的那帮人,都是这些南匈奴的后代,所以文章的作者认为刘秀错失了北征匈奴的机会,又引南匈奴的狼入室,所以他是中华的千古罪人。

写文章可以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如评书演员说书那样:刘秀发十万大军,征匈奴去者。


但是现实的战争是要打消耗的,需要大量钱粮人员的投入的。


汉武帝时候对外作战,卫青北征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后世说起来是赫赫战功,但是汉武帝也把文景之治数十年的积累都打没了。


晚年汉武帝面对大汉王朝的千疮百孔,也不得不下罪己诏。


东汉初年,刚刚经历了天下大乱,稳定下来,群臣中也有人希望刘秀出兵北击匈奴:



及关东稍定,陇、蜀已清,其猛夫扞将,莫不顿足攘手,争言卫、霍之事。帝方厌兵,闲修文政,未之许也。



刘秀为何不愿意出兵呢?


东汉当时刚经过变乱,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刘秀面对战后的百业凋零需要的是百废待兴,不是折腾。


东汉每年拿出点钱,就能让匈奴打匈奴,何必自己出兵呢?


东汉每年拿多少钱出来呢?


东汉朝廷每年给南匈奴一亿七千万钱,这是汉朝每年收入的四十分之一。


匈奴争立,日逐来奔,愿修呼韩之好,以御北狄之中,奉藩称臣,永为外扞。


能花钱办成的事,都不叫事儿。


况且匈奴兄弟很实诚,觉得大汉皇帝的钱不能白花,于是每年都会给皇帝献上礼物,一开始是斩获北匈奴的牛羊,后来劫掠来北匈奴的牲畜人口,到了汉和帝时,东汉和南匈奴把单于他妈都给抓来了。


这说明刘秀这套策略还是有用的。


南匈奴因为有汉朝廷做后盾,有了底气和宿敌北匈奴死磕:



匈奴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仇衅既深,互同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至于陷溃创伤者,靡岁或宁,而汉之塞地晏然矣。


南北匈奴越是仇深似海,互相死磕,汉朝边境越是安稳和平。


除了抗击北匈奴外,南匈奴在抗鲜卑,平羌乱中也出力不小,南匈奴是保卫汉朝北疆的一股重要力量。


而且南匈奴被迁入汉地,定居下来后,是要服从汉朝中央管束的,驰中郎之使,尽法度以临之。


即使南匈奴想闹事,但是大多人都定居了,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大汉朝廷有的是办法治不听话的人,所以南匈奴被迁入汉地后,偶有不听话的人,但是没有太大的叛乱。


直到三国时,虽然天下大乱,南匈奴想要趁机崛起,依旧被曹操压得死死的,南匈奴被曹操分为五部,编入自己的军队中。


刘秀对匈奴采取了怀柔政策,出钱让匈奴制匈奴,南匈奴打北匈奴,是根据当时形势做的决策,后来李鸿章师夷长技以制夷大约是源于刘秀的策略吧。


刘秀怎么会想到后来出了司马家这样奇葩的王朝,司马家约束不住匈奴五胡,管人家刘秀啥事?


五胡乱华的晋朝距离曹操平定北方不过百年,当时人家曹阿瞒把南匈奴治的服服帖帖的,到了司马家咋就玩脱了呢?



薛白袍


此问纯属放屁。光武大帝国史帝王之典范。可谓:娶妻当娶阴丽华 ,此为家也。其昆阳大捷后百般忍耐九死一生。其以柔治理岂是公孙帝可比,此为公耶。中兴一词谓之公论。毛主席说:光武帝是最会有学问的皇帝,最会打仗的皇帝。此言不虚。阁下之问,不足为史家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