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貨幣政策戰“疫”穩準狠

安 寧

金融戰“疫”,貨幣政策的槓桿力最強。

2月19日,央行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加大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貨幣信貸支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筆者認為,自疫情發生以來,貨幣政策的逆週期調節穩健有序,堅決不搞“大水漫灌”,貨幣工具的運用更注重“精準滴灌”,也更具針對性,通過優化信貸結構,不斷加大對企業的中長期融資支持力度,手法可謂“穩準狠”。

一方面,為了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央行加大逆週期調節強度。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穩定金融市場的政策意圖明顯。

2月20日,央行公佈的最新一期LPR報價中,1年期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降5個基點,兩個期限LPR出現非對稱下降。此前,央行2月3日下調7天、14天逆回購利率,17日下調1年期MLF利率10個基點,體現逆週期政策組合拳中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政策導向。

另一方面,創新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製造業的信貸支持,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相關地區的信貸支持。政策強調的是精準發力。

2月1日,人民銀行等五部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強化金融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重點是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人民銀行通過專項再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對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統計顯示,截至2月14日中午12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信貸支持超過5370億元。

此外,2月20日,央行公佈的1月金融統計數據再次印證了信貸支持的成果: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34萬億元,同比多增1109億元,同時,信貸不僅增量多,結構也有明顯改善。1月企業貸款較上月和去年同期都有所改善,新增人民幣貸款2.86萬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24356億元和2800億元。說明在逆週期調控政策下,信貸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增強。用“狠”來形容貨幣政策的力度顯然並不為過。

筆者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戰“疫”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接下來,疫情防控仍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具體來看,降準還有空間,也可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繼續引導LPR利率下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此外,對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旅遊和影視娛樂等服務業,也應加大金融服務與支持力度。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未來一段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會造成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將是短暫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這也是基於中國經濟長期以來持續穩定較快發展的實踐,以及對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