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8歲時,諸葛亮作出一預言,最終果然應驗:蜀漢在其手中亡國

談及諸葛亮之名,世人皆會想到他的足智多謀和算無遺策。儘管在正史中,諸葛亮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樣“多智而近妖”,但他的軍事、政治、經濟才能,依舊是遠超常人。而在唐人眼中,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更是堪比吳起、孫武等人,當列入武廟十哲之一。

兒子8歲時,諸葛亮作出一預言,最終果然應驗:蜀漢在其手中亡國

可惜的是,儘管諸葛亮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但他的嫡子諸葛瞻卻十分平庸。儘管諸葛亮生前曾寫下過《誡子書》,可依舊沒能“矯正”諸葛瞻的缺陷。而令諸葛亮萬萬想不到的是,諸葛瞻日後竟直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實際上,早在諸葛瞻八歲之時,諸葛亮便看出了他身上的一些缺點,他在與哥哥諸葛瑾的通信中如是說道:“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在諸葛亮看來,諸葛瞻雖然聰慧早成,但是沒有經歷過什麼大事,恐怕難以充當大任。誰又能想到,諸葛亮竟然一語成讖,最終蜀國正是因為諸葛瞻的一個錯誤決定而亡國。那麼在蜀國後期,諸葛瞻又到底做了哪些事呢?而他的所作所為,又對蜀國產生了哪些影響呢?不妨接著往下看。

蜀景耀四年(261年),諸葛瞻一步登天,被劉禪提拔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蜀國後期以來,諸葛瞻的升官速度算是最快的。話說如此,可諸葛瞻與董闕執掌國事以來,並沒能很好的盡到自己的責任。當時有宦官黃皓專權,儘管諸葛瞻看在眼中,可為了不觸怒劉禪,依舊是

“鹹共將護,無能匡矯”。

兒子8歲時,諸葛亮作出一預言,最終果然應驗:蜀漢在其手中亡國

到了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鍾會、鄧艾發動伐蜀之戰。鄧艾偷渡陰平小道,一路輕裝前行,竟然直入漢中腹地。得到消息之後,諸葛瞻像自己的父親諸葛亮一樣,臨危受命,急率大軍前往涪城拒敵。據《三國志·黃權傳》記載,黃權之子黃崇,當時為尚書郎,曾與諸葛瞻一同前往拒敵,“祟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祟至於流涕”。可以看到,黃崇建議諸葛瞻應當憑藉地利優勢,據險而守,令其不得進入平原作戰。但諸葛瞻猶豫不決,最終不予採納。

以筆者觀點,倘若諸葛瞻能採取黃崇之策,蜀國未必就此滅亡。理由有二:<strong>一是蜀中多險要,諸葛瞻首先需要防禦,隨後等待援兵,待蜀中精銳盡出,鄧艾二千人馬不足為懼。二是鄧艾入蜀,乃是輕裝前來,並無多少糧草,因此諸葛瞻堅持的越久,取勝的希望也就越大。

鄧艾進入蜀中平原之後,他率領的輕騎部隊展開優勢,一舉重創了蜀軍。諸葛瞻不敵,於綿陽一戰中殉國。自此之後,鄧艾長驅直入,直逼成都城下。劉禪見大勢已去,只好開城獻降。上述可見,諸葛瞻在這場滅蜀之戰中,應當負上一定責任。說到這,或許有讀者也覺得奇怪,諸葛亮才能突出,為何少時聰慧的諸葛瞻,卻如此不堪呢?

兒子8歲時,諸葛亮作出一預言,最終果然應驗:蜀漢在其手中亡國

答案很簡單,一句話總結便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諸葛瞻從小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他做事優柔寡斷,而且有著頗為“自得”的心理,這便導致他在日後無法能有效聽取他人的意見。而說起諸葛瞻生活的環境,又取決於兩方面原因的影響:

第一點,教育問題。諸葛亮46歲時,諸葛瞻才出生。當時諸葛亮整日忙於政務和北伐大業,難免對嫡子的教育產生了疏忽。而自小沐浴著父親光環長大的諸葛瞻,也沒能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所以諸葛瞻對戰爭的認識,遠不如鄧艾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

第二點,仕途太過順利。諸葛瞻不僅是諸葛亮的嫡子,而且還在十七歲時迎娶了公主,成了當朝駙馬。因此他的升官速度,絕對是蜀國最快的幾位。《三國志·諸葛亮傳》又說:“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在吹捧聲和洋溢之詞中長大的諸葛瞻,自然會養成一個“自視甚高”的個性。正因如此,黃崇向他獻策之時,後者才會堅持己見。

有意思的是,儘管諸葛瞻的表現十分平庸,但他的長子諸葛尚卻頗有諸葛亮當年的風采,年紀輕輕就擁有經天緯地之才,難道智商是隔代遺傳的?

據《資治通鑑》記載,在抗擊鄧艾的戰役中,諸葛尚表現出色,還單獨領兵擊敗了後者手下的大將鄧忠和師纂。在聽聞諸葛瞻自刎而死的消息後,諸葛尚無不悲憤道:“ 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顯而易見,諸葛尚對當時的朝局亦有著清楚的認識。只可惜,諸葛尚當時還年幼,雖然作戰勇猛、謀略過人,但依舊沒能得到很好的鍛鍊。諸葛瞻戰死後,諸葛尚率軍衝殺魏軍,不敵,亦戰死在此役中。

兒子8歲時,諸葛亮作出一預言,最終果然應驗:蜀漢在其手中亡國

諸葛亮鞠躬盡瘁,其子諸葛瞻雖然平庸了些,但依舊沒有給父親丟臉。綿陽一戰中,諸葛瞻與諸葛尚堅不投降,以身殉國,反倒是成全了諸葛氏一族的滿門忠烈之名。

東晉著名文學家,《搜神記》的作者幹寶對諸葛瞻的評價,可謂是一語中的:“瞻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而能外不負國,內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參考文獻:

《三國志》陳壽

《資治通鑑》司馬光

《華陽國志》常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