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今年的奧斯卡部部是大熱門。

魚叔陸陸續續介紹下來,只差兩部還沒說。

一部,是女性導演作品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婦人》;

另一部則是今天要說的。

因在金球獎上爆冷而一度被認為是《寄生蟲》最大對手的——

《1917》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1917》在上映前期並沒有多少動靜。

直到進入頒獎季,它才開始大範圍發力。

在金球獎上一舉拿下了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這兩個重量級大獎,直接成為了奧斯卡熱門。

雖然最終惜敗《寄生蟲》,但10項奧斯卡提名依舊中了3項。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1917》的故事並不複雜。

一戰時期,英國與德國在交火前線僵持不下。

德軍突然撤退,讓當時的英軍指揮官看到了機會,準備進行一次全面進攻。

但殊不知,德軍的撤退是有意為之。

在英國將會進攻的地方,德軍已經佈下了重重埋伏,就等著給對方一次沉重打擊。


後方得知這一情報後,在通訊全部被切斷的情況下,將送信任務交給兩名士兵。

要求他們必須在第二天天亮之前,徒步穿越無人區和敵人的防線,抵達另一支大部隊所在營地。

從而阻止這場註定傷亡慘烈的大進攻。

整部影片將近兩個小時,就是跟隨兩個士兵進行的一次緊急任務。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在本片斬獲的三項奧斯卡獎項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最佳攝影

因為這是一部看上去「全片只有一個鏡頭的電影」

鏡頭對士兵的前行進行了全程跟拍,製造了極強的沉浸式體驗。


不過,本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鏡到底」,而是靈活利用視覺弱點,通過遮蓋、黑屏、特效等方式進行巧妙拼接。

從而製造了「偽一鏡到底」的效果。


加之羅傑·迪金斯的攝影一貫以壯麗精美著稱。

此次再配合超高難度的場面調度,呈現效果相當之驚豔。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跟隨鏡頭,觀眾在片中成為了一個隱形的追隨者,跟著主角一起上路。

在危機四伏的無人區,穿過鐵網,跨過戰壕。

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被炮火轟炸出無數坑洞的地面上。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影片幾乎沒有正面交代前線交火,而是通過廢墟的慘烈側面去刻畫戰爭的殘酷。

斷壁殘垣佈滿炮火焚燒的痕跡。

已經成為骷髏的屍體,鐵絲網裡血肉模糊的殘軀。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到處是已經腐爛或正在腐爛的屍體,隔著畫面卻也能讓人想象四處瀰漫的惡臭。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手不小心摁進了旁邊的屍體裡

主觀視角、客觀視角來回切換。

又帶來了介於「成為主角」和「成為同伴」之間的微妙變化。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頭頂突然傳來飛機的轟鳴,主角立刻倒地匍匐。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提心吊膽。

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有某個敵人正躲在未知的崗哨突然射擊;

或是不小心踩到引雷線,當場斃命。

生死,就是一瞬間的事。

看得魚叔比玩《使命召喚》還緊張(而我偏偏又是那種瘋狂死亡完全無法推進任務的菜雞)。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觀眾能擁有這般身臨其境的情感濃度,影片高超的攝影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這種「剪接式偽一鏡到底」之前就有。

同樣拿下金球獎的《鳥人》就是代表之一。

更早期的還有希區柯克的《奪魂索》,在1948年就完成了這樣的拍攝效果。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還有喬·賴特的《贖罪》和阿方索·卡隆的《人類之子》,雖然非一鏡到底,但也都嘗試用超長鏡頭來表現戰爭的殘酷。

雖然在創意上不是先驅,但無可否認的,《1917》在技術上顯然完成度是更高的。

長鏡頭拍攝最難的,是場面的調度。

長達十幾甚至幾十分鐘的連貫鏡頭,需要整個團隊完美配合。

鏡頭掃到的所有細節處理都必須一絲不苟。

否則稍有差錯,就得推倒重來。

工作量非常之大。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

《1917》並不是實驗性質的影片,它獨特的拍攝方式依舊在為主題服務,沒有讓形式喧賓奪主。

戰爭題材的電影,永遠的核心都是反戰。

比起一般的反戰電影,《1917》最大的特點就是剋制。

執行任務的兩名士兵在半路上遇到雙方空戰,一架敵機被擊落。

兩人第一反應是去救被困在飛機裡的敵人。

然而對方恩將仇報,捅死了其中一名士兵。

這一切的發生都在長鏡頭之下,影片與現實時間的比例是1:1的。

沒有慢鏡頭,沒有特寫和音樂來作為渲染。

還沒等觀眾反應過來,一切都已經發生。


戰場更殘酷的,是連給你悲傷的時間都沒有。

倖存的另一位士兵,取下戰友的幾樣隨身物品,還沒來得及好好安頓屍體,就被正巧路過的友軍催著繼續上路。


《1917》的這種剋制,反倒比刻意的煽情更能讓人動容。

因為現實中的戰爭就是如此。

沒有主角光環,沒有一夫當關。

甚至犧牲的時候都來不及悲傷。

一條生命的逝去,對於一場戰爭來說,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說起來,本片的演員陣容其實堪稱豪華。

科林·菲爾斯,本尼迪克特· 康伯巴奇 。

馬克·斯特朗,安德魯·斯科特。

隨便哪個都是觀眾中的熟臉,一水的男神級別。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但他們每個人在片中出場的時間卻都只有一次,時間也都只有幾分鐘

所有的配角人物的出場都是為了輔助主角完成任務,在與主角相遇的戲份完成之後便也就殺青下線。

頗有點遊戲NPC的感覺。

戲份簡略的配角沒有太多著墨,主角的人物塑造其實也算不得完整。

兩個年輕人,在這部戲中的意義,就跟在戰場上的意義一樣,是要衝鋒陷陣,抵達目的地。

觀感是非常被動的。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而這也是一鏡到底的潛在弊端。

為了加倍呈現特定的場景與氛圍,而不得不犧牲掉特寫、近景等對人物心理活動與性格塑造的功能性鏡頭。

這也就是本片為何沒有任何表演類獎項的原因。

人物是不突出的。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但即便如此,魚叔還是想要誇一誇兩位年輕主角。

第一主角喬治·麥凱。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因為《神奇隊長》,他飾演片中的大兒子。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神經質性格的演繹頗有點傑西·艾森伯格的感覺。

在《1917》裡則又完全不同,沉默、剋制,很恰到好處地抓住來那種時刻瀕臨崩潰但又拼命忍著的感覺。

表演方式很內斂。

等它上映,我一定會去三刷

第二主角迪恩·查爾斯·查普曼。

《權力的遊戲》裡的託曼國王。


此次執行任務仍有著稚氣感的些許莽撞,但很符合人物的設定。

本片中,他一直尋找的哥哥是理查德·麥登,《權遊》裡施塔克家族的大哥。


獅家和狼家成了兄弟,也算是個彩蛋吧。

雖然在這個奧斯卡表演類獎項豐年,和別的作品比起來,《1917》的主角表演不夠驚豔。

但單就片中的表現,其實也是相當成熟了。

後生可期。


從總體來看,把一戰作為題材的電影遠不如拍二戰的多。

拍二戰。

正面表現的,前有《拯救大兵瑞恩》,後有《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

側面表現的,更有《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這種影史級別的神作。


而描寫一戰的影片相比之下則寥寥無幾。

上一部能稱得上優秀的還是2011年斯皮爾伯格的《戰馬》。

甚至不光是電影,包括小說戲劇等其他藝術形式,也是二戰題材居多。


因為從兩次戰爭的歷史事實來看。

二戰法西斯與反法西斯有著鮮明的信仰對立,從而放大了人性善惡。

作為藝術作品題材,更有可以挖掘的「高光點」。

但一戰不同,它有一種從史實中自帶的荒誕。

一戰的主戰場在歐洲,本質是當時幾個帝國之間為了獲取更多利益產生的爭鬥。

但最後的結果是,龐大的資本消耗殆盡,無數民眾流離失所。

放眼歐洲,每個國家都是萬骨枯。

誰都沒有得到想要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

不論是協約國的貪婪,還是同盟國的野心,都是統治者的彼此傾軋。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人們不知為何而戰。

數不清的年輕人糊里糊塗的被抓上前線,願望只有早點回家。

代表榮譽的勳章也不過是一塊金屬牌,不如換一壺酒喝。


歷史的荒誕被融入進了電影中。

主角在同伴犧牲的情況下,一個人突破重重阻隔,終於成功將信息送達。

阻止了一場可能遭遇的埋伏,挽救了1600人的性命。

但這又能如何呢?

指揮官對主角說。

今天的進攻取消了,說不定下週新的進攻指令就會到來。

戰爭結束的唯一方式,就是戰死至最後一個人。


主角這次救下的這1600人,包括他自己,都很可能死在下一次的進攻裡。

他雖然完成了任務,但這卻不是一個阻止了災難的大團圓故事。

因為在一戰的四年時間裡,英國有大概90萬人死在了戰場上。

作為主戰場的西線根本沒有多少平靜的時刻。


士兵的任務完成後,影片也乾脆利落的戛然而止。

沒有感慨,沒有說教。

主角疲倦的走向一棵樹下小憩,是跟影片開頭一模一樣的場景姿勢。

這場任務只是戰爭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魯迅先生曾說過。

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論最後誰勝誰負,誰的損失多誰的損失少。

戰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的悲劇。

倘若有人對戰爭的性質依舊存有疑惑。

那最好的反戰方式,莫過於讓人隨著這些不曾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士兵,在這不該存在的戰場上。

親自走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