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隶书时控制不住毛笔怎么办,好苦恼?

夜獨傷144933704


看到书法家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羡慕不已。但是他们也有开始。

控制毛笔主要是练习悬腕和悬肘。第一步练习悬腕,以肘作支撑,练习腕部的力量。第二步练习悬肘。书法练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就像卖油翁的那一句“唯手熟尔”揭示了熟能生巧的规律,如果你想在学写毛笔字的路上走得顺畅长久,那就从提笔的时候就练习悬腕吧。





骑迹angel


相对于楷书,隶书对笔画粗细变化的把控,并没有楷书,那么严格,所以你不必担心,只要方法正确,坚持练习 常言"字无百日功"。不出几个月,这个入门基本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一 首先控不住毛笔,一个原因出在把控笔杆子上 。要在执笔上下功夫。练习掌 腕,肘的配合。"掌要虚",即手心要空虚,无名指,小指不要抠手心。因为手心一抠便不能运腕。容易随手部运动而颤抖,影响控笔 就不能很好控制住毛笔,自然难于写好隶书。

另外,开始学书法,就要按最正确方法姿势训练,不要按写钢笔字那样,写毛笔字 。要做到"掌竖"。腕部要离开桌面,即"悬腕",能练出悬腕写字的功底, 控笔能力就会随之增强,而且为以后运笔,行书,写大字等打好坚实基础。

按这样的主流的"五笔执笔"方法,开始不适应,一旦上手熟练了,就会熟能生巧,很容易控制住毛笔,听你指挥,写好隶书。

二 要明确隶书实际是篆书的方便快捷的写法,晋代卫恒《四书体势》说"隶书者 篆之捷也"。隶书的"捷",是改篆书圆转的笔画为方折 ,变弧线为直线,并截断了篆书的笔画,行笔中有停顿换笔,从而造成隶书的方正体势。所以,如果还不能控笔,就可以练习一下最简单的,篆书画线条方法。

按图中线条所示,练习中锋运笔过程技法,起笔要"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练习控制笔锋 使其在笔画里面运行,练到能稳住有劲书写这些线条,再写隶书,不但手部能控制住笔 还能一步到位,练好中锋行笔的能力。


张劲逸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回答前,我看了两篇前面朋友的回答,有关隶书的普通常识己讲得很多了,在此不再赘述,我只结合我近五十年的临习经验和近年来指导书法爱好者的体会给你简明扼要回答以下吧。

首先,要知道隶书从那里来的?因为隶书是从篆书逐渐演变而来,所以隶书的用笔就一定与篆书一脉相承。你控制不住毛笔一是练的时间短,二是不懂要领,也就是不知篆书用笔,把篆书用笔运用到隶书中去,就会好了!那么什么是篆书的用笔呢?有人说是调锋。没错!但如何调锋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在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一书中好像讲过,调峰的关键在捻管。抓住了“用笔千古不易(变)”的本质即中锋行笔。知道这一点,写任何字体都会触类旁通轻松很多了!其次,要选好毛笔。初学最好选择毛比较硬的狼毫或兼毫,笔杆不可太粗,也不可太细,根据个人手指大小选好笔杆。这些细节有时往往决定成败,不可小觑!第三就是加强练习。临帖或描红都可以,但不可急于求成,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住寂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锻炼才会运用自如控制好毛笔!下面是我的隶书作品,先学会欣赏,辨别好坏美丑,也是最重要的哟!











墨花飞舞王永森






飞农燕舞


隶书是比较好写的书法字体。隶书属于正书,一般不爱些楷书的就可些隶书。隶书要掌握一下几个要点。一是选好贴。隶书字帖不少。比较出名的贴有,1,《汉张骞碑》,书法以方正著称,运笔朴拙,刚劲 沉着,字体高古。(下一图)2,汉《石门颂》摩崖刻石,天真,飘逸,新奇。用笔野鹤闲鸥,飘飘欲仙。(下二图)《汉曹全碑》风格俊秀,结体均正。(下三图)。学隶书尽量不学近代和当代的隶书,要选择汉代风格高古的范本。当然也有人说隶不学曹全,楷不学殴的说法。这主要是说曹全和殴楷结体过于秀丽工整,缺乏自然率真。这就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了。

二是,学会用笔。1,要学会中锋用笔。2,要学会下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和用切的办法写出方笔。一笔写完要收笔。当然每个字的燕尾一笔除外。3,要学会调峰。就是写出一笔,这时笔锋已成扁形。需要把笔旋转一下,让笔锋仍处于中锋状态。4,拿笔要偏下,要掌握用笔力度和速度,要把字写的刚劲有力,生动活泼。三是多读帖,掌握隶书的来龙去脉,可看看汉代简帛书,金文大篆,做参考。尽量把字写的高古一些。四是要学会隶书的变形。变形不是胡编滥造,要借鉴简帛书和大篆的字形结体。要写出与众不同的字体来。隶书相对比较工整,但绝不是每个字都一般大小,笔画一般粗细,要有变化。这样字才出奇。本人也写隶书虽写的不好,还是发几幅可供参考借鉴。

l


用户龍山老鐵


熟能生巧,唯一的方法就是“练”!

1、练字姿势要规范:站着写,坐着写标准是不同的。

2、握笔要规范:多种握笔方法,握笔位置,找适合自己的。

3、找最适合自己的隶书碑帖,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有些人的手感,入门时写不了曹全碑那种温润典雅的隶书,但是写鲜于璜碑那种方笔为主的,挺容易上手。





长沙爱练字的滔哥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呲牙]

俗话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和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坐等是不会等来成功的。练习书法同样如此,要想把功夫练好、把字写好,最重要的在于一个“练”字。这个字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用功。也就是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用功”是练习书法的重要基础。二是用心。也就是需要专注,需要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切忌心猿意马、一心二用。“用心”是练习书法的重要保证。三是用法。也就是需要科学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科学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法”是练习书法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练习书法时控制不住毛笔,这说明你还没有掌握要领和方法,苦恼不是办法,只有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练习,用功用心用法,才能够克服困难,早日把字练好!

祝你成功!



老卢悟生活


诚邀:你所说的写隶书字时,把握不好。我认为你还是不熟练,多写多练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把握得当,恰到好处,笔画清秀,字体醒目,体硬有力。我写了四十多年毛笔字了,对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请共同分享。

一是先以宋体字为主练,把宋体字帖练上两年,打好坚硬的基础,无论是草,行,魏,隶,楷,还是到当今的庞中华的硬笔书法,都是以宋体字为基本形的,所以要想写好毛笔字,你得先练好宋体字或楷书。

二是在掌握好宋体基本形的基础上,再练隶书,练隶书时首先选好字帖,各人各有不同写法,选出自己喜欢的字帖就行,临帖多练。

三是平时多注意观察留意别人好的书法,俗话说得好:干啥操啥心。把书刊上,街上的,书法展览上等好的书法,用手机拍成视频留下来,回家后再加上自己的意境,多练多写就铭记在心了,写书法应该是做到心中有数,执笔成形,字美体正。

四是最好找位书法老师,现场指导一下运笔技巧,手碗要有力,在老师亲临指导下,不走弯路,进步很快,估计练上五,六年就可以出师了。

总之还得靠自己平时多学多观察多练,才能写好毛笔字,挤时间练习,初学者就用水写布练也可以。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努力吧!


勤劳的军建


练习隶书的时候控制不住毛笔,这种现象基本上是属于你的笔法方面不够娴熟或者学习书法的时间不够长所导致的。

一般来讲,我们在学习毛笔书法的时候,建议是悬肘提腕来进行书写练习。而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这一种悬肘提腕的练习基本上要持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你的手臂才能够稳定。

另外一点就是在书写中笔法的应用问题。

当你的笔法练习的比较娴熟的时候,你在书写中自然会达到意在笔先的这一种程度。也就是说,不会发生你所说的控制不住毛笔的这一种情况。

关于毛笔笔法方面的学习,我个人是比较推荐王彦斌老师的一个专栏,他里头所讲的笔法解析,正是适合初学者。

而且这一套专栏在3月份之前是免费的,也就是说你现在去学习完全是免费的。

因此,

你可以结合我刚才所说的两点,一就是时间的长度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笔法的应用问题。对照它,然后来进行改善,如果是时间方面的问题,那么你只要坚持下去,时间一到,自然手腕手臂就很稳定,就不会出现控制不住毛笔的这种现象。



书法有云


汉隶是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盛世嘉彩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广义的说,所有汉代的隶书都是汉隶。狭义的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

  1、学习汉隶,最好从临写汉碑开始。公正俊逸的如《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石》、《乙瑛碑》、《华山碑》、《张景碑》、《史晨碑》、《礼器碑》、《张寿碑》、《袁博碑》等。此类碑版,技法精妙严谨,意态典雅端庄,点画细腻完善,结体平正匀称。

  2、古拙雄强的有《鲜于璜碑》、《张迁碑》、《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此等碑刻,形貌古拙质朴,意态简远雄浑,点画苍劲凝重,结构方正稚拙。

  3、疏旷萧散的有《衡方碑》、《西狭颂》、《郙阁颂》、《封龙山颂》等。其艺术风格雍容大度,意态安闲古雅,笔画风后遒润,结构疏扩方满。

  4、奇倔纵容类的有《石门颂》和一些简牍墨迹等。意态疏放恣肆,笔画圆浑洒脱,结构富于变化。

学习书法,不要拿起笔就写,先去读帖,掌握基本知识,帖读多,审美鉴别能力也就培养起的。

第一,练眼,即认真读帖: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

第二,练脑或练心: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只要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

第四,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