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李斯是個有野心的人,他不滿足於平凡的生活。秦王贏政重用李斯,他與秦始皇走在一起,可謂是相得益彰。用了二十來年,終於一統天下。之後,秦朝實行郡縣制、大力推行中央集權制、焚書坑儒、制定法令、統一文字度量衡等,李斯作為秦朝二把手,對穩定大一統的秦朝,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不懼怕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李斯在秦始皇手下紅極一時,他的兒子都娶了秦朝的公主,女兒都嫁給了秦朝的公子。李斯是個聰明人,他牢記他的老師荀子的一句話,叫“物禁太盛“,這四個字講的是月盈則缺、日中則虧的道理。他感慨道“我本來只是楚國上蔡的一名普通百姓,而現在位極人臣!物極必衰啊!”他隱隱覺得自己的下場未必會很好,但他預測不到自己的未來。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喜歡巡遊全國以炫耀皇威,其間還發生過張良僱用俠客刺殺秦始皇一事,不過沒有成功。過了幾年,秦始皇在一次出巡途中死去了。他這次出行的時候,身邊跟隨有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胡亥,而秦始皇的長公子扶蘇並不在身邊,因為公子扶蘇對自己父親的一些做法有意見,因此屢次耿言直諫,於是得罪了自己的父親,被父親發配到匈奴邊境和蒙恬一起並肩作戰去了。誰也不會想到,改變秦朝命運的大幕就從秦始皇死的這一刻拉開。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秦始皇在病重的時候,囑附中書令趙高按自己的旨意寫了封信給公子扶蘇,這封信是這麼寫的:“把軍隊讓給蒙恬管理,你速來咸陽參加我的葬禮。”雖然這封信沒有直接說讓公子扶蘇繼位,但秦始皇很明顯就是這個意思,趙高自己心裡也明白。這時候秦始皇還沒死,趙高還不敢怎麼樣,按照規矩把信用火漆封好,但還沒交給使者,秦始皇就死了。

怎麼會這麼巧?按理來說,秦始皇絕不至於死得這麼迅速,把信交給使者能要多長時間?按照猜想,趙高是在這裡拖延時間,等秦始皇死後。他開始展開行動。

秦始皇死去的消息只有李斯、胡亥還有趙高等極少數人知道,不能公之於眾,因為秦始皇是死在外面,如果這一消息傳到咸陽,那麼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兒子就會爭奪皇位,這樣一來,秦朝就會大亂,這是李斯所不願看到的。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趙高留住了詔書,然後勸說胡亥同意大家輔佐胡亥為皇帝。多美的事,胡亥女能不同意嗎?然後,趙高去李斯那裡勸說李斯,他問了李斯五個問題,然後把李斯問住了,五個問題是: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

趙高問李斯,如果胡亥不能繼位,讓公子扶蘇繼位,那與扶蘇最親近的蒙恬應該最受器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李斯現在混得確實牛,但以後恐怕就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上蔡老家了,這也不符合你的理想和期望啊。

最終就因為一念之差,李斯答應了趙高。趙高馬上就焚燬了那封詔書,然後另偽造詔書,詔書上有兩條內容:一是立胡亥為太子;二是發書給駐紮在上郡的扶蘇和蒙恬,責令他們自殺。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秦始皇死的時候正值夏季,他的屍體很快就開始腐敗了,李斯他們就在秦始皇乘坐的車上裝了一車的臭乾魚來掩飾屍臭。就這樣,李斯一行人速速回到了咸陽,胡亥正式登基繼位,他就是秦二世。

扶蘇和蒙恬被逼自殺。

因為趙高之前就是胡亥的老師,於是掌握了大權。趙高知道既然是陰謀,越少人知道越好,李斯已經利用完了,趙高開始陷害李斯。說李斯有謀反之意,於是把李斯抓到了牢裡,日夜審問。一開始是趙高派人去,只要李斯說自己沒有謀反,就一頓毒刑拷打;只要李斯說自己謀反了,就停下來不打。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把李斯訓練好以後,趙高就請來了胡亥的心腹一起審問李斯,李斯不知道,還以為像以前一樣,說自己謀反就不打了呢,結果就說自己想謀反。

這一下就不好了,李斯謀反罪坐實了,最終被腰斬於咸陽市。

臨死之時,李斯回頭看著自己的二兒子很感慨地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免,豈可得乎!”

然後,李斯被夷三族。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的大秦丞相李斯在臨死之時該有多恨?

李斯沒有學到荀子的急流勇退的做法,最後因為一時糊塗,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查看歷史,會發現這種一世英明,到最後卻因為一時糊塗而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的人比比皆是。有一句話叫“一步錯,步步錯”,在大事上絕不可犯糊塗,否則會引起自己的終身之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