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導致明朝滅亡?

對於大明王朝最終走向滅亡,盛傳東林黨誤國是其滅亡原因,那麼東林黨到底是什麼樣的組織,它又是如何“誤國”的呢?


東林黨導致明朝滅亡?


先來說說東林黨是如何出現的吧。

明神宗年間,著名首輔張居正去世,明神宗親政時期將張居正的一些政治措施廢除,又有宦官王公權臣操縱朝廷,導致政治黑暗軍事衰敗,就連國家的財政收入都開始出現大量問題,面對國家開始出現衰落的局面,不少知識分子本著憂國憂民的想法發出改革弊政的呼聲。

此時又有朝廷重臣顧憲成因為政見問題與神宗皇帝逐漸產生君臣矛盾,最終被神宗廢除官位革職回家。

顧憲成回到家鄉並沒有閒著,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他開始從事講學的活動。而在他的老家恰好又有一所宋朝時期留下的一所被荒廢掉的書院——東林書院。

這東林書院就成了顧憲成講學最好的去處,再加上顧憲成原本在文人之中就頗有威望,於是得到不少資助將這所書院修復。

顧憲成開始在書院中講學,吸引了大量對朝政有所見解的文人志士,逐漸有了“東林大會”,東林大會在此後每年舉行一到兩次,每個月還有小會一次。

東林書院並不是嚴格的組織,往往是個人“就事論事、以求改革弊政等”為主,但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東林書院不僅僅在顧憲成的老家開設,全國各地也開設有類似的書院,逐漸形成在朝廷中也有一席之地的“黨派”。

東林黨的活動首先觸動的便是當時把持朝政的宦官魏忠賢,魏忠賢利用權柄打擊東林黨人,大量的東林黨人遭到殺害、燒燬全國書院。


東林黨導致明朝滅亡?


到崇禎皇帝時,以為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覆滅,崇禎下詔下令為遭到迫害的東林黨人恢復名譽,下詔修復東林書院。不過東林黨在崇禎皇帝后期也逐漸地失去話語權。

為何後世有“東林黨誤國”的說法?

萌言認為原因還得是從“黨爭”說起。

東林學院影響的朝臣人文甚廣,逐漸地形成一股不可忽視並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政治集團“東林黨”,為了與東林黨抗衡,一批官僚也開始逐漸以籍貫來形成組織以圖對抗東林集團,比如有老家山東的就弄個齊黨,湖北人就搞個楚黨,安徽管領還有宣黨,浙江地區的還有浙黨。

這些黨派之中都有官居要職的成員,為了維護自身或者集團的利益,黨派之間有的互相攻擊,但大多將火力集中在東林黨集團的身上。

東林黨集團當然也不能示弱,揭露官員紕漏加以彈劾,整個朝廷因為黨爭一片烏煙瘴氣,朝令夕改,最後苦的是大明百姓。

尤其在“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中以及關於朱常洛繼承皇位問題上東林黨是最為活躍的時期。

東林人士原本的出發點是敢於諫言直指弊政,但最後卻演變成黨同伐異,從客觀上也是引得不少官員不得已投奔到魏忠賢羽下以至於朝廷內外大權逐漸落在魏忠賢手中。

因為黨爭,即便是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政策也開始被東林人士抨擊,東林一派中有人提出的不利於朝廷的政策卻被東林集團大肆吹捧。


東林黨導致明朝滅亡?


東林人士中有君子,但更多的是沒有實幹的文生,紙上談兵也是他們最大的弊端,最後崇禎皇帝言“諸臣誤朕”,雖然不是特指東林,卻也是說那些沒有實幹的大臣指指畫畫導致江山不保。

崇禎皇帝覆滅魏忠賢集團後,因為不喜旁人評議朝政,東林人士逐漸失去在內閣的地位,隨著不久後明朝滅亡東林人士也跟著消失在歷史舞臺上。

所以說“東林誤國”應該是明朝滅亡的諸多原因之一,但不能說是唯一的原因。

讀者朋友們覺得東林黨是否應該對明朝滅亡負責、或者明朝滅亡又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妨在下邊評論區討論下吧。

----

關注“萌言”,帶你體會更有趣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