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农村店铺该如何“顺势而变”?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往年最忙碌的春节假期,变成了最无奈、最特殊的春节。为防止疫情的肆虐蔓延,周遭的村庄都采取了封村封路的隔离措施,附近的村民被禁止随便出入和走亲访友。这无疑使小本经营的零售店受到了重创,特别是农村经营的小超市受到了严重影响。面对疫情下的新形势,农村店铺该如何“顺势而变”,才能走出当前困境呢?

变为“行商”,送货上门

零售户 吴老板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绝大多数人都是宅在家里的。街上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不准随意走动、串门、走亲戚的通知,有的村就直接用挖掘机铲土把村口的路堵上了。我的店铺位于104国道旁边,占据了十字路口的一角,地理位置优越,主要经营烟酒副食和生活日用品,捎带经营一些蔬菜。每年的春节期间我都会大量囤货。今年,为了迎接春节,光是糕点礼盒、宫面等就进购了五六万元钱的货。现在,各村不允许相互串门,走亲访友,我家的这些货就很难卖出去了。

但大家吃喝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许多的社区规定,每家每两天才能派出一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可是,出门就有风险,人流密集的菜市场和超市大家都不敢去,唯恐不小心感染上病毒带回家。所以,我就想到了送货上门。

疫情之下,农村店铺该如何“顺势而变”?

我先联系了几个在村委会工作的朋友,请他们帮忙通知村民,我家有一辆箱式货车,每天上午,我就往车上装一些蔬菜、米面油和一些生活用品,和爱人一起开车到附近的村口售货,并打印了几张大一点的宣传单,上面写上我家货车每天送货的路线和时间。时间久了,大家都摸清了我家货车送货的规律,到时就会早早来到村口等候。

疫情之下,农村店铺该如何“顺势而变”?

我还突发奇想,把各种蔬菜包装成“套餐”售卖,比如:西红柿、西蓝花、胡萝卜、山药等组合成48元一兜的“套餐”,没想到,这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方便了顾客,节省了顾客的时间,又避免了因顾客挑拣蔬菜造成的蔬菜受损。今年的水果蔬菜价格同往年春节期间一样,都略有上浮。现在,各种蔬菜品种比较齐全,并且供应商价格上浮,我就会相应上浮,价格下滑,我也会跟着降价,绝不会继续卖高价,欺骗顾客。特别是现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情况下,我更不能哄抬物价,发国难财。因为诚实守信,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现在,在附近的几个村子每天我都能卖掉三千多元的货物。

零售户 王老板

2018年我高中毕业后,在县城的广厦小区附近开了一家水果店,平时就我和媳妇两个人打理。我性格活泼开朗,爱好广泛,爱结交朋友,组建了徒步群、乒乓球爱好者群和广场舞交流群,每个群都有200多人。

现在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家被迫待在家里,手机电话、微信成了彼此联系的方式。我就试着在各个群里发广告,销售水果。因为彼此熟悉,大家都非常信任我,所以都愿意买我家的水果。每有新鲜水果到货,我会在群里发布新到水果的图片,有想要的顾客可以在群里咨询、订货,考虑到人们出门不方便,我就提前在电话或微信里与顾客联系好时间,我送货上门,把他们要的水果送到小区门口。送货上门多收3块钱配送费,一次性购买水果金额满50元的可以减免配送费。货款在微信里发红包给我就行。都知道疫情的严重性,我们送货的人和顾客都带着口罩,互相不接触。

现在,蔬菜水果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我店里的水果每天都能卖出不少。

改变生活习惯,加强防御防范

零售户 蔡老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所以,我在春节期间的经营中积极采取各种防御措施,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保障自己尽可能不被感染。

测体温,勤消毒。为了安全起见,我特意购买了一个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专门派一名店员在门口对进店来购买商品的顾客进行体温检测,检查顾客有没有戴口罩,看到没带口罩的顾客,我店里会免费赠给一个口罩,并且尽量让他们用微信和支付宝付账,最大限度避免各种接触。同时,我店里也会不定时地喷洒84消毒液,进行消毒。货架、柜台、墙角、门把手等是重点消毒的地方。

戴口罩,勤洗手。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自身的防护也非常重要。销售过程中全程带口罩是必须的。同时,我还做到勤洗手。我经常在网上阅读有关疫情的文章,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通过飞沫传播,也存在接触性传染的可能。所以,在销售过程中,只要给顾客拿过商品,等顾客走后我会立即去后面用肥皂认真洗手,并对顾客接触过的商品也进行消毒,最大限度避免受到感染。

保持店内空气流通。为保证店内空气的流通,每天上午的九点、十一点和下午的三点和六点,我都会打开店铺的前后门进行通风,以保持店内空气的新鲜。这样的习惯,在以后的经营中一定要坚持下去。

疫情不可怕,但必须要高度重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信谣,不传谣,正确认识疫情,保持良好的心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结束语:疫情当前,农村店铺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身为零售户也应该顺势而变,自觉遵守国家政策,不哄抬物价、串通涨价,把好商品质量关,为群众的生活的需求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更好的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