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点右上角“关注”,知道更多

“在这次专家队伍里,都是在北京医院最优秀的大夫,8位护士长都是在相关疾病的护理方面非常有经验的。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救治重症老年人方面非常有经验!”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画面定格在央视新闻联播上,说出这句话的正是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在采访援鄂国家医疗队时,他如是说。


作为唯一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复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在老年医学研究领域可说是成果丰硕。它除了是一所以干部医疗保健为中心、老年医学研究为重点,向社会全面开放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中央重要的干部保健基地,其医学地位不言自明。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老年人群患病较多,且老年人患病后诊治相对困难,尤其在重症与危重症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如何给这部分人群一个更好的治疗至关重要。为此,北京医院临危受命,精锐尽出。

到武汉去

早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北京医院首批国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就已抵达武汉的定点医院。2月7日,北京院第二批医疗队抵达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带队的就是王建业院长。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北京医院第二批医疗队与首批队员汇合后,组成了143名医疗人员的强大阵容。他们分别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外科ICU等15个临床医技科室及46个护理单元。共包括医生34人,护士103人,医院感染管理等6人。其中,8名护士长均来自呼吸、外科、急诊等专业方向的一线岗位,在救治高龄老人及危重症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此时,作为首批队员领队的北京医院外科ICU副主任常志刚已经在武汉一线奋战了十多天。大年初二,他就抵达了武汉,这天还是他的生日。当时同在中日医院一线处理疫情的医生妻子甚至都无暇送行,代替她过来的是他们12岁的儿子。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常志刚教授抵达武汉后发的第一条微信朋友圈

“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崇高的想法,就觉得这是本职工作,应该去前线治病救人。”在他看来,很多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来到武汉,也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的使命感。接受医师报采访时,他刚上完了一个晚班,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加上准备工作,差不多一天要上10多个小时的班。凌晨3点结束晚班,4点出医院,到了酒店差不多也要五点多了。

从初时的紧张到现在的冷静沉着

至今,已经在武汉呆了20多天,从刚开始的紧张到现在冷静沉着,工作逐步有序平稳地展开,常志刚在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些没有料到过的压力,曾经紧张沉重的社会氛围也曾压向过医护人员。


“现在各方面工作更加顺手了。”根据武汉的需求,他们曾管理过普通病房,也与北京协和医院一起管理过ICU,面对上了很多有创或无创呼吸机的患者,也有人感到压力山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不断进展,大家都慢慢地越来越从容。目前,北京医院接手的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管理着50张床位。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右一为常志刚教授

第二批医疗队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鼓舞,团队中配备了各个学科最有经验的专家,除了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外,还有心内科、急诊科、肾内科、影像科、中医科、消化科等,实现了最好的专科搭配。


“新冠肺炎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影响到人体很多器官系统,多学科的团队进行适时的合作从整体上来讲,对抢救重症病人是非常有优势的。”尤其,此次疫情的危重病人中,老年人居多,而北京医院的优势就在于老年医学和多学科综合管理。常志刚介绍,老年人各方面的反应能力、各器官功能都相对偏差,在医疗与护理上更需要密切的配合,进行精心的调整。


经验丰富的专家加上多学科合作以及北京医院在老年研究方面的优势,使得重症病人治疗成效显著。“这也是在落实国家的要求,提高救治率,已经有部分患者情况比较稳定,可能过不久就可以出院了,这是一个很振奋的消息。”电话那头,记者也能感觉到他由衷的开心。


采访过后没几天,记者就得知,2月18日,由北京医院接管的病区有3名重症患者出院,19日又有两位患者出院,这5名治愈的患者凝聚了大家的努力,也让这努力变得更加美丽。后来,感恩的患者同北京医院的医生一起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但是仍有部分年纪很大,合并基础病较多的患者,无法阻止其病情恶化。“无论患者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

重症患者不仅需要医疗上的生命支持 还需要安慰

重症患者有什么特点?最需要什么样的治疗?“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低氧,”常志刚介绍,重症患者的治疗有很多种措施,包括氧疗,即吸氧、面罩给氧以及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甚至ECMO。其他的包括循环、呼吸、肾脏、凝血、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等,这是一个非常系统复杂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大部分的重症患者来说,其预后都还不错。


对极危重患者来说,可能需要用到的抢救措施更多,包括血滤等。为加强抢救成功率,北京医院也在从后方不断地调集更多先进的仪器设备运往武汉。王建业院长等院领导对此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我们的领导们几乎全天都处在一种工作的状态,也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他们不仅要照顾好队员的生活,还在不停地为医疗队寻找各种需要的医疗和生活资源,让所有的队员都能够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再为后勤担忧。


常志刚同时也强调,对重症病人来说,除了医学上的生命支持,还需要更多的鼓励,激发起他们的求生意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名言从来不曾失效过。

遇见一位80多岁的患者,是个“老革命”

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让他印象深刻,她与老伴夫妻两人都是“老革命”,老伴住在另一家医院,没法见面。老奶奶在住进医院的第一天总是流泪,后来常志刚去劝慰,跟她说“您别担心,您和爷爷我们都会好好照顾的。”老人听了这些话情绪好了很多,并且特别感动。


常志刚细心地观察到,很多来医院的患者心中都十分恐惧、焦虑,甚至整夜无法入睡。“我们的护士们经常跟患者打打招呼,说说话,给老人喂饭,帮他们后翻身、拍背,处理大小便。”多一些沟通,患者的情绪都会更好一点。当然,越是与患者近距离、多方面的接触,可能被感染风险会越大,他也随时随地提醒大家注意防护。“随着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对患者的照料也越来越好。”


因为穿着防护服,看不清医生的脸,有的患者会问,医生您是哪里的?当听到是来自北京医院时。那些患者通常会说,北京医院的医生护士真好。简简单单的一句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从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数据越透明 我们越安心

这几天,新闻刚刚爆出有1716名医护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问及对此的感受。常志刚说虽然很伤心,但“越透明我心里越安心,什么都不知道反而会更紧张。”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越长,被感染的风险几率就越高,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心,甚至也听说有医护人员睡不着觉,需要吃安眠药的。但是他看到是更多积极的行动、积极的同事们。


“我们的团队很温暖。”他总是在提到悲伤的话题时给记者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他说,我们王院长、奚院长和各位领导不管是什么天气,都一定要亲自送我们去上下班,他们在尽全力调集各种物资,包括帮队员补充营养,改善生活等,甚至准备好电热毯、暖宝等,这143人的团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也因此让众人心里多多少少减轻了一些压力。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从目前情况看,抗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可能几个星期,几个月。一旦有医护人员倒下,对大家心理上的打击会很大,所以北京医院院领导们非常重视科学的排班,物资的保障以及心理压力的释放。他们包揽了一切繁杂的沟通、协调、管理、组织等工作,努力做到让该休息的医生护士充分的休息,该上班的认认真真上班。

疫情过后 想再好好看看武汉

谈及家人,常志刚最记挂的是12岁的儿子,本是最调皮的年纪,父母都无法照顾到他,他也曾担心家里的老人管不住孩子,担心孩子学业受到影响。后来发现孩子与他视频时,会主动说自己在上哪科的远程网络课程,之后要做体育锻炼,儿子还会关心老爸那边的情况,让他注意身体。似乎是一夜之间长大,这种懂事让他很是感动,“希望我的身体力行能给他更多正能量的引导”。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他说,疫情结束后,很想带家人出去转转,本来就有此安排,后来却被疫情打乱。以前平时不是很在意的家庭聚餐、朋友间的走动、正常的上下班,现在看起来都那么难能可贵,令人珍惜。疫情过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地珍惜当下,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其实我们团队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等疫情过后,再来一趟武汉,不再是来抗疫,而是要来好好看看武汉这个城市。”他真诚地说道。


希望这心愿早日成真。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晚上的武汉仍然炫眼美丽 武汉必胜 图/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教授

欢迎合作与投稿,我们的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援鄂!北京这家医院把最优秀的大夫派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