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把皇位給扶蘇,秦朝能過多久?

沒辦法就這樣黑


我 們做一個假設,在不考慮秦始皇其他子孫的情況下,跟後世帝王對比,有一個類似的:朱元璋和朱標。

扶蘇和朱標性格相似,成長過程中收到的教育經歷基本類似,所不同的是,扶蘇沒有帶兵經驗,而朱標是亂軍中長大的。另外,昌平君是扶蘇的親舅舅,秦始皇統一六國中昌平君出力不小,但是最終還是反了,後來扶蘇還力諫秦始皇不要焚書坑儒、尋仙問道,這種情況下,扶蘇的太子之位仍然沒有被廢,那麼他去了哪?北方,去了蒙恬那裡當參軍。參軍是什麼?可以直接參與軍事管理。蒙恬的北方軍團意味著什麼?連年與匈奴作戰,當時秦國最為強悍的一支部隊。蒙恬是誰?秦帝國一統天下中極為璀璨的一顆將星,可謂一生未嘗敗績。蒙家是什麼?三世效秦,只效贏氏。

為什麼讓扶蘇去蒙恬那裡?扶蘇性情溫和,不喜兵戈。秦始皇百年之後,那批南征北戰幾十年的武將們未必會服氣扶蘇,讓扶蘇在蒙恬那裡刷軍功、刷威望,同時與蒙恬結下情誼,互為犄角,蒙恬又是青壯派將領中的佼佼者,李信、王賁等人戰功不如蒙恬顯赫,手下親兵數量、質量都遠不如蒙恬,章邯等人此刻還在內衛。因此,始皇帝走的一步好棋,他用自己一統天下的威望確立無上權威,從而推行苛政,還能讓天下都不敢反抗,一旦扶蘇在蒙恬那裡刷好軍功和威望,回來接政幾年,等他駕鶴西去,扶蘇上臺,輕徭薄賦,普天同慶,陛下聖明,一張一弛,一鬆一緊,扶蘇的個人威信瞬間建立起來,始皇帝下了好大一盤棋啊。一旦按照他的安排走下去,扶蘇就如同後世的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仁宗、明神宗等人,而且比他們有過之而不及。

只可惜,始皇帝沒想到一點,他忘記把自己放在棋盤上了,他沒想到自己東巡時會突然駕崩,更沒想到幾十年的肱股之臣李斯和那個低眉順眼的閹人趙高居然敢合夥改詔書,更更沒想到還沒在軍隊中磨鍊好的扶蘇居然直接自刎,連累蒙恬也一併下去。

因此,始皇帝給大秦帝國準備的可以“二世、三世、以為千秋萬世”的鋪墊——聖明仁和之秦二世就這麼沒了,大秦帝國也因此僅僅存在了13年。

兩千餘年來,無數人在猜想,如果始皇帝多活五年,如果趙高沒有那個膽子,如果李斯沒有聽從趙高的建議,如果扶蘇沒有自殺而是拉著蒙恬殺了使者一起反抗,那麼?可惜沒有如果,始皇帝和扶蘇都沒有按照“如果”的局面走下去,不然也許就沒有現在的我們了,也因此,秦帝國短短十餘年,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


過的飛快


秦王嬴政一統六國之後,自封始皇帝。在他心目中,之所以要取名始皇帝,是因為他想著自己子孫萬代都是皇帝。然而事實卻是秦朝二世而亡。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扶蘇即位,而不是胡亥,秦朝會不會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我看很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沒有愛惜民力,令久歷戰亂的天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而是徵發上百萬人,南北征伐,並推行各種大型工程,如修築萬里長城、驪山陵墓,並廣修宮室無數,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已經令天下百姓“苦秦久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剛一病逝,中車府令趙高就聯合丞相李斯等人矯詔改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繼位,並試圖以秦始皇的身份賜死扶蘇。

讓人沒想到的是,既有蒙毅(蒙恬之弟)做內應,又有蒙恬在身邊,手握30萬長城軍隊的扶蘇居然在接到矯詔後自殺了。這讓很多人懷疑扶蘇性格過於懦弱,不具有成為帝王的野心和魄力。

即便扶蘇真的當上了皇帝,親近儒生、信奉儒家學說的他一上臺肯定會整治李斯、趙高等秦始皇身邊的親信近臣。然而對李,趙而言也只有胡亥即位,他們的利益和身家性命,才能得到足夠保障。而換了是扶蘇成為二世皇帝的話,必然意味著秦朝國政的改弦更張,朝堂人事激烈的大洗牌。他們這些之前積極執行秦始皇帝各項政策的大臣,都將化作扶蘇一黨新貴們變革新政的踏腳石。

所以即便扶蘇上位,也是面臨內憂外患,而秦朝已經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再想力挽狂瀾延續大秦,真的是不太可能。





風在吹tmy


在歷史記載當中,鼎盛一時的秦王朝,在秦二世的時候就已經滅亡,這真是令人唏噓不已。但是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當時繼承秦始皇帝位的不是胡亥,而是扶蘇,秦王朝的命數能不能夠繼續延續一段時間呢?

要評論這個假設,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扶蘇是一個怎樣的人。在秦始皇的一生當中,一共有20多個兒子,在這些兒子中,扶蘇是比較獨特的一個。為何說他獨特,是因為他敢於直言相諫,即便自己的對象是父親,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喜怒無常的秦始皇,扶蘇也絲毫不畏懼,有什麼就說什麼,以事論事。

此外,扶蘇還有一個非常難得的優勢,那就是他一直以來都比較敬重儒家思想,也是推崇儒家思維的人。他有一顆仁慈之心,而且對於老百姓也是關愛有加,在治國上面,他和父親秦始皇所採用的暴政截然不同,所以如果當時扶蘇繼位的話,在民心的凝聚上面,甚至還要越過他的父王。

不過向來直言相諫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就算是皇子也不例外。當年扶蘇就是因為說話不得秦始皇的心,被秦始皇發放到邊境上面去抵禦匈奴。本想這個皇子的一生就這樣沒了,沒想到扶蘇不同於一般人,率領大部隊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戰功,在當地深得民心。

所以從上面的種種來看,如果當年秦始皇把帝位傳給了扶蘇,而不是其他人,依靠扶蘇本人的能力,再加上他推崇儒家思想的觀念。在天下大同的格局之上,施以仁政,相信秦王朝的歷史要再延續200年,也不是一件難事。就好比如後來居上的漢王朝一樣,不也是一樣延續了秦王朝的架構嗎?如果歷史真如這樣發展,說不定扶蘇還會成為開啟漢朝時代的君主。

眾所周知,秦王朝之所以在秦二世的時候就滅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秦始皇所沿用的暴政。儘管在秦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統一六國,確實百姓還是很高興的,但是越到後面,人們發現秦始皇是一個暴君,採取的嚴苛的政策一度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很難想象在太平盛世當中,還要受到暴君的威脅,怎能夠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但是扶蘇就不同了,他沒有秦始皇的暴戾的脾氣,而且他也懂得與民休息的政策,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自古以來,有孝心的人,底子都不會差,而且為人也仁慈有道,如果真的是扶蘇登位,秦王朝的歷史真有可能會改寫。


阿宇的美食日記


其實就算把皇位傳給了扶蘇,秦朝也不會持續多久了。

當時的農民起義,主要是因為政策導致的:

從稅收來說,苛捐雜稅名目繁多。

從吏治來說,從上到下酷吏橫行。

從民生來說,不斷的徵召民夫修建各類工程,民力得不到修養。

所以當時雖然不是戰亂年代了,但人們還是緊繃著神經。在這種情況下,就等著最後一根稻草了,也就是秦始皇的駕崩。

前面說的秦朝時的狀況,已經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改變的了。

不論是二世還是扶蘇,其實都在爭奪權力,不過是誰明誰暗而已。而且二世有黨羽,扶蘇也有蒙大將軍啊。這點可以通過扶蘇完了,蒙大將軍也立刻完蛋看出來。

此外,隨著陳勝吳廣的起義,其他地方迅速的大面積起義。說明全國不論是思想還是行動,都早有準備了。

所以當時誰當權其實都不能改變那個結局了。


妙音淨香居


歷史就是已經發生過的真實,沒有如果。可以說正是一個一個的遺憾,才成就了炫彩奪目的歷史,這也正是歷史引人入勝之處。

始皇帝沒有立扶蘇為太子,是沒有機會,還是根本不願意,這本身還是個懸案。也可能是扶蘇和老子性格就不合,不待見,所以喜歡小兒子胡亥亦或胡亥乖巧和有高人背後(趙高)指點,一直得到始皇的寵愛,會來事,經常不離左右,連外出也帶在身邊。而我們以為的繼承人“太子”卻發配邊疆,要知道自古太子不將兵啊! 所以,立扶蘇傳位的可能性本身就小。

正題是:如果扶蘇得立,秦朝可以持續多久,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情況不會比胡亥要好的多! 因為秦朝經過國家機構強力整合,國內反武裝力量幾乎已經消失! 只是需要一個大家認可的繼承人和統一的組織機構即可順利運轉! 其他幾乎可以做到無為而治! 那樣就會國泰民安……可能秦會持續的久一點。況且,扶蘇在普通民眾心中威望還是比較高,又有蒙恬這樣能文能武的輔佐,當時國家一定會更好!……如果有如果! 可能我們現在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應該叫漢族了。


途徑黃石


如果秦始皇在世時,就已經是選擇好了的繼承人,並且還公佈於眾的話,那麼就沒有趙高禍亂朝綱、胡作非為的舉動。我們來看一下歷朝歷代都是宦官是有大權在握,所以才會有禍亂朝綱、胡作非為等事情發生,一般的都是到最後獨裁,當皇帝。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扶蘇,他本人是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在平時也是很友好的善待朝中的文武百官,而且有蒙恬等人都支持他。扶蘇當皇帝還的分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秦始皇在世之時讓位給了扶蘇;第二種就是秦始皇到最後是暴斃在巡遊的途中,那麼也是自然而然的順利就位。那我們首先分析一下,秦始皇在世之時,會不會讓位給扶蘇呢?顯然是不會,應為那個時候正是秦始皇施展自己的抱負的時候,在朝中也是無人能及,百官擁戴,無人不服啊。而且秦始皇也不會在自己年輕有為的時候,讓位給扶蘇,這我們從秦始皇滅六國的雄偉壯觀的藍圖可以看出,是不會早早的讓位給扶蘇的。所以扶蘇只能是第二種情況就是順勢而為,然後繼位。如果扶蘇上位之後,情況啊,形式一片大好,即使有人不服,也不會發生像趙高 胡作非為的舉動。在扶蘇這邊,有很多的文臣武將都支持扶蘇的,而且扶蘇也是一位愛才的明君,所以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下去的話,我估計秦朝應該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那麼各個地方至少在扶蘇在位之時,而發生農民起義運動。這個時候也就沒有盡人皆知的劉邦啦。


你莫幾道啊我機道啊


大概率秦朝可以延續幾百年

要知道,秦始皇死後的秦軍依然擁有著極強的實力,但是很多名將例如蒙毅、蒙恬、馮劫都被賜死,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秦軍依舊打了很多勝仗,由此可見秦軍戰力不容小覷。

所以說,如果扶蘇上位施行仁政,加上國內大將的輔佐,秦朝很難在短時間內滅亡。



南巢說歷史


如果扶蘇可以登基,可以肯定的是他會施行仁政,我簡單以漢唐為例說一下各人看法吧。

漢:經歷了秦末的戰亂,社會急需穩定,而漢初的統治者秉承的是道家的無為思想,如漢高祖劉邦和文景二帝,都是採取對外和親的政策換取與民休養的時間,更是開創了文景之治,漢四百年而亡。

唐:唐高祖開創帝業也是因為隋末的動亂,軍閥割據,百姓渴望統一,而當時的統治者也順勢施行仁政,任用賢才,輕徭薄賦,而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秦朝也是一樣,社會動盪之後需要的是穩定,若扶蘇以仁治國,或可聚攏七國人心,之前他所主張推行的發展農桑,輕徭薄賦,可以獲得七國百姓的認可,畢竟扶蘇在秦始皇在位期間就已經深得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縱然六國權貴不甘心,也沒有了天下百姓的支持,也只能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若扶蘇以後能代有明君,開創封建王朝的第一個盛世也未可知。

只是,沒有如果,歷史終究還是歷史。


月夜輕騎


換了扶蘇即位,統治個一兩百年是沒有問題的。扶蘇一直主張仁政治國,就是大澤鄉起義的陳勝吳廣也是打著為扶蘇報仇的旗號起義的,當時天下人都認為扶蘇是仁君。都盼望扶蘇繼位,而且我認為秦始皇也是一心想把皇位傳給扶蘇的,否則不會讓他去軍隊歷練,讓他交好軍方將領,比如蒙恬 蒙毅,以及李斯、馮劫 、馮去唧、王倌、、尉繚等一大批名臣猛將,項羽跟那些六國餘孽根本反不起大浪花。而且如果扶蘇繼位,南越趙佗就不會隔岸觀火,50萬大軍就會立刻提兵北上,因為趙佗是扶蘇一手舉薦上去的,兩人的關係交情不淺。

要是扶蘇即位,會立馬修改律法,不會那麼嚴苛,十年之後,民心慢慢歸附於扶蘇,天下就會平靜了。而且秦始皇很喜歡扶蘇,扶蘇的名字是詩經山有扶蘇的意思,而且扶蘇母親是楚國人,項羽起義楚國到底有多少人跟他還是個未知數呢?


探索歷史


這個不能確定,不過把皇位傳給胡亥確實是錯誤的,明顯扶蘇是秦始皇是他所有兒子裡面最賢明的一個,能體恤民情,敢為人先,如果把皇位傳給扶蘇的話,扶蘇可以把當時百姓認為天下是暴秦的情況下調整過來,因為他有仁愛之心,他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不管怎麼樣扶蘇在肯定比胡亥要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