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網格大能量 讓疫情“格格”不入

<table> 小網格大能量 讓疫情“格格”不入

梅州全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求外來人員和車輛一律不得進入小區。郭志科 攝

/<table><table> 小網格大能量 讓疫情“格格”不入

網格員對出入的市民均進行體溫測量。張炳鋒 攝

/<table><table> 小網格大能量 讓疫情“格格”不入

網格員盡心盡責、嚴防嚴控,堅決不漏一車一人。郭志科 攝

/<table><table>
小網格大能量 讓疫情“格格”不入

拿著體溫槍的“守門員”等著每個進出小區的人員。郭志科 攝

/<table>

早春梅州的清晨,與往日不同,社區少了散步的大爺大媽,多了穿馬甲的社工。小區裡的大喇叭防疫廣播,也成了特殊的叫早方式。

早上8點,記者在梅江區江南街道紅光社區裡看到,社區人員提著小音響到小區播放防控知識。“每個社區配備有網格長和網格員,由社區幹部、群眾黨員、熱心市民組成。”羅碧裕是紅光社區黨委副書記,也是一名網格員。

社區是城市治理基本單元,如今,又成為防疫的第一戰線。

梅州的網格化管理在社區防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萬名網格員變身疫情防控“多面手”,組成防疫小分隊,深入居民小區開展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數千個小網格織起一張強大的防護網,入網入格入家庭,網內情況一目瞭然,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確保疫情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南方日報記者 汪思婷 梁時禹

最佳“守門員”

生人勿入業主少出 做到一戶不漏一人不落

“謝謝您配合,居家隔離觀察還有5天,請不要隨意外出……”疫情發生以來,羅碧裕每天早上不僅要到小區宣傳,還要對自己負責的網格內的人員進行監測問候。

這是梅州市網格員工作的一個縮影。當前,能否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而基層的重點就在農村、在社區、在網格。

梅州在創文中探索建設的網格管理體系,在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派上了用場。記者翻開《梅州市創文“網格管理”》,梅州城區規劃了516個網格,每一條主次幹道、每一個居民小區以及主要商業大街等都寫得十分詳細。

梅州市創文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個網格以社區方塊、居民小組等為依據,配備了不同數量的幹部,以“各司其職”的方式,管理著網格內的各項事務。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基層的網格化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街不漏巷、巷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梅州全面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每個社區工作人員都是“最佳守門員”,盡心盡責守好梅州“安全門”。

以江南街道為例,該街道是梅州城區的中心區域,也是梅州城區人口居住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共有14個社區,約15萬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有4萬多人。特別是江南街道部分小區屬無物業、無保潔、無保安的“三無”小區。

網格化的社區防疫管理,有效解決了江南街道人口多、密度大、成分雜的問題。

據悉,江南街道第一時間啟動網格排查工作。“1月23日防疫工作部署後,馬上通知各個網格長,112個網格迅速開始運作,對網格內湖北返梅人員進行排查。”江南街道辦事處幹部郭志科說,依託網格的高效運作,江南街道短時間內便將轄區內109位湖北返梅人員的身份弄清楚。

近日,隨著返程復工人員的增加,社區防疫工作難度加大。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梅州及時實行全市所有小區封閉式管理,要求外來人員和車輛一律不得進入小區,人員進出必測體溫、必戴口罩,嚴禁串門和集聚。特別強調無物業管理的小區以網格為單位實行封閉式防控管理。

“來,給您量一下體溫”“你是從哪裡返回梅州的,過來登記下,要居家隔離14天,請您配合。”……

走進梅州的各個小區,都有拿著體溫槍的“守門員”等著每個進出小區的人員,他們盡心盡責、嚴防嚴控,堅決不漏一車一人,身體力行地為居民群眾站好崗,成為疫情阻擊戰中堅不可摧的“最佳守門員”。

黨員衝鋒一線,扛起“硬核”擔當。為加強一線防控力量,梅州市委組織部對市縣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資源進行“戰時調配”,選派6232名黨員幹部就近就便支援城鄉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梅縣區1300多名機關幹部火速到崗,紛紛進社區支援一線網格化防控。梅縣區廣播電視臺的黨員葉獻文收到通知後,當天下午就利用業餘時間到所在小區協助疫情防控。

“基層的黨員幹部夜以繼日盡心盡責做好防控工作,他們十分辛苦,我們作為機關的黨員幹部,也想參與到自己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這既是黨員的義務,也是黨員的責任。”葉獻文說。

後勤“保障員”

小小“樓長”作用大 隨叫隨到代買代跑

“報告池書記,我負責的商住樓今日無疫區返鄉人員,請放心。”

“收到,辛苦你繼續值守。”

下午4時許,大埔縣百侯鎮百侯社區黨支部書記、“街長”池春慶陸續接到8名“樓長”的電話。

連日來,大埔縣百侯鎮充分發揮“樓長制”網格化管理優勢,對轄區內近期從疫區或途經疫區來埔人群進行排查、登記造冊和實時監測,確保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區、零疏漏。同時進行社區消殺工作,確保衛生環境安全整潔。

據瞭解,“樓長”主要由居民們認為具有較高威信、熱心社區事務的黨員幹部、居民以及退休老黨員擔任,並由社區幹部擔任“街長”,負責對接各“樓長”。

“樓長是第一責任人,對本樓棟住戶上門入戶進行逐一排查,及時反饋給街長,由街長彙總建立疫情排查表、登記表、明細表等臺賬。”百侯鎮黨委委員廖璐茜說。

與時間賽跑的關鍵時刻,“樓長”們爭分奪秒,只用了1天時間,他們就完成了轄區內186戶商戶、8棟居民樓235戶共1562人的排查工作。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幹。每一位網格員都是防疫一線的示範員、宣傳員、勸導員,更是暖心的後勤保障員。

為了儘量減少居民出行,梅州大部分小區安排了一系列貼心服務。“我們小區物業實施快遞代收,將包裹進行統一消殺之後,再通知業主來拿。”梅州某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學校假期延長,有不少學生的家庭作業需要打印,他們便安排了打印送上門的服務。

隔離不隔愛,社區工作人員全力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保障,解決生活難題。在梅縣某小區有一戶住戶,一家五口1月26日從湖北迴來後自覺居家隔離,扶大社區黨支部書記吳玉靜得悉情況後,主動為他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一旦接到隔離人員的電話,再忙都放下手中活騎上她的“小電驢”為他們代跑服務。

入網入格入家庭,網格員有時還上門入戶扮演心理疏導員。“我已經在家裡隔離4天了,現在很悶很難受。”“您好,現在最好別出門,好好在家待著。要是悶得慌,我陪您說說話,聊會兒天。”這段對話發生在梅江區三角鎮客天下社區防控隊臨時黨支部委員郭慧與隔離對象周先生之間。

周先生是湖北返梅人員,後居家隔離。為了幫助周先生解悶,郭慧化身“郭德綱”,陪著周先生談天說地。“設身處地想一想,他們挺不容易的,所以能提供幫助就儘量提供。”郭慧說。

在線“話務員”

開通暖心熱線服務 人人請戰勇當先鋒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不僅是邁開腿就能行,有時候也要磨破嘴皮子。

“您好,這裡是金山街道藍精靈熱線,有什麼可以幫助您?”在梅江區金山街道社工站,社工正積極為來電群眾答疑解惑。“您不需要緊張,請問您有接觸湖北返梅人員嗎?最近有沒有發熱症狀?”

一通電話,兩三句寒暄,就可能驅散孤獨和不安,讓戰疫的心更加堅定。

據瞭解,為了緩解新冠肺炎給群眾、患者造成的心理壓力,給群眾普及防疫知識,金山街道開通了“藍精靈暖心熱線”,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心理疏導平臺。

“有些居民懷疑自己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但是又迫於群體壓力不敢去醫院檢查,撥打熱線,我們為他們聯繫醫療機構;有些患者家屬可能會被區別對待,被其他人貼標籤,那我們會聯合村居一起給他們幫忙。”金山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侯志高說,熱線服務的對象比較廣,只要有心理壓力或者對疫情不瞭解的,就可以撥打熱線電話諮詢。

記者注意到,服務對象還有社區困難群體及其照顧者。侯志高表示,當下疫情依然嚴峻,大家對困難群體的關注會有所減弱。“我們金山街道一位因病返貧的低保戶,因為經濟問題買不到口罩,疫情期間又不鼓勵大家出門。當時他就撥打電話,我們得知後便為他買口罩、買菜。”

網格員變身在線話務員,不僅線上開通暖心熱線,線下更是防控宣傳不停歇,防控疫情順口溜張口就來。

“不打麻將不聚會,健康過節最寶貴。”“阿叔,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不要讓外人進來了。”在梅江區江南街道鴻都社區、紅光社區,由派出所民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和網格員組成的“三人小組”,或走街串巷向社區群眾和沿街商戶宣傳防控知識,或手持喇叭廣播宣傳疫情防控信息。

據江南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街道在原有“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平臺基礎上,增加派出所民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充實網格,實現轄區112個網格與疫情防控管理的無縫鏈接,實行網格化疫情防控。同時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帶頭作用,發動廣大群眾參與疫情防控,更有社工、志願者紛紛加入其中。

章蔓樺是江南街道的一名志願者,也是一名網格員。元宵節那天,她收到了隔離對象駱先生的一條短信:“您好,可不可以麻煩您幫我買兩包湯圓?我家住在新中社區……”收到短信當下,章蔓樺立刻到超市買了幾包湯圓送到家門口。

“接下來,我們還要招募更多的小夥伴,參與到社區防控工作中來,為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提供服務。”章蔓樺說。

■“疫”線人物

社區安全我守護

不勝疫情不收兵

近日,梅州迎來寒潮,社區防疫的一線人員依舊在寒風中堅守。

當市民們都守在溫暖的家中時,他們每天都在“逆行”,在卡口排查車輛和人群,為社區居民把守安全大門;在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毫無怨言衝在前面。面對社區上萬群眾,他們沒有退縮,全員皆兵戰一線。網格里每一個“純樸的客家人”都不吝貢獻自己的溫暖,都在為社區防疫出一份力。

領頭兵:衝在危險第一線

眼下正值節後返程高峰,社區人員流動逐步加大,梅縣程江、新城、扶大等城鄉區域一線防控壓力驟增,為避免因人手不足、超負荷值守延誤疫情防控工作,梅縣區派出千餘名居住在城鄉的機關黨員幹部到城區鎮街報到,就近就便支援社區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補充基層一線防控力量。

“我們程江鎮大概有200多個小區,人口接近10萬人,其中近半數是沒有物業的,所以我們的壓力特別大。組織部動員機關幹部積極參與我們基層的防疫工作,為我們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也進一步提升了防控效能。”程江鎮黨委副書記鍾增興說,支援的黨員主動亮身份、挺在前,帶頭當先鋒、作表率,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女子兵:誰說女子不如男

“疫情嚴重,就不要在這裡打牌了,快點回家!”在江北文化公園,梅江區金山街道凌東社區黨支部書記賴惠娜正催促著在公園休閒娛樂的居民回家,語氣嚴厲,其中還透露出幾分擔心。“在江北很多居民意識不到疫情的嚴重,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以身作則。”作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總指揮,賴惠娜把疫情防控的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條。

除了是總指揮,她還是一名“網格長”。

在賴惠娜管轄的網格內,總共有48個樓道,每一層樓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每一戶居民的家門口都放上了疫情防控的宣傳資料。“他們平時都說我是運動健將,一口氣跑三樓不帶喘的那種。”賴惠娜想起往日工作的時候,笑了起來。

退休兵:老同志也不缺席

“我就住在這個小區裡,每天都按時到崗值班值守。”在五華縣水務局宿舍小區,去年剛剛退休的水務局職工黃小英在自家門口當起了“守門員”,盯著進進出出的人員和車輛。她告訴記者,和她一樣退休後當起“守門員”的還有五華縣水務局下屬單位退休的職工陳梅珍,其他參與防控的人員則由縣水務局機關臨時調配。

據悉,五華縣水務局原宿舍小區是該縣推進社區防控的其中一個單元網格。2月1日起,該縣正式啟動社區防控工作,借鑑創文創衛的成功經驗,將縣城劃分為若干個網格,由掛鉤的縣直單位落實疫情防控的每一項任務,對屬於原相關單位的“三無”老舊小區宿舍,特別明確由原單位負責,充分動員本單位的黨員幹部職工參與做好摸查管控工作。

■“疫”線實踐

大數據“找到人”

小網格“守好門”

梅州市、縣兩級依託綜治信息系統,發揮網格員全覆蓋優勢,把牢疫區來梅人員的信息採集關、研判關和推送關。

按照“網格化”防控要求,網格員全部下沉網格,逐戶逐日填報網格內居民健康卡,對涉疫區來梅的相關信息全部登記造冊,及時通過手機APP進行採集,同步上傳綜治信息系統。系統平臺獲取信息後,通過電腦終端,向鎮、縣、市三級同步推送信息,實現點線面結合,三級同步研判。

該市建立的“政法委+綜治信息系統+N(即相關部門)+每日分析研判機制”的信息推送模式,強化成員單位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實現網格員線上採集上傳,綜治中心和職能部門線下處理的無縫對接。

向上,組建政法系統內部、系統與系統之間、管理員與網格員之間的微信群,將群成員反映情況類總,及時反饋市指揮部。向下,直接連通縣、鎮、村,及時通報情況,及時鎖定重點人群和區域範圍,因情施策、掌握主動。截至目前,省對市、市對縣推送數據中研判的疫區重點人員,基本已提前被網格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