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很多人民都盼復國,為何劉邦能繼續秦朝一般的統一帝制?

于帥歷史與詩歌


說起來,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穩定的大漢王朝,項羽也是起到過一定助力的。

秦朝雖然一直都有暴秦之稱,但如果仔細研讀秦朝時期的律法,也能發現,其實秦朝時期的法令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苛。

是所以秦朝會被冠以暴秦之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的百姓無法遵循秦國法令,秦國的法令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自由散漫慣了的百姓,一時間被法律束縛起來,自然對這種新事物難以接受,到了漢朝的時候,這種牴觸感已經很弱了。

雖然百姓不喜歡被法律束縛,但這也不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與大楚滅亡的原因基本一致,都是六國權貴的臨死反撲。

說白了,秦國是被六國遺留下來的權貴滅掉的,像是陳勝吳廣等農民軍起義,雖說打響了反抗秦朝統治的第一槍,但這些人在於秦朝對抗的過程中,最多隻能算是炮灰,反抗軍中的精銳實際上還是六國盤橫已久的門閥權貴。

像是項羽,就是楚國貴族後裔,在反抗秦朝統治的起義軍中,也是實力最強的一支,而在秦國被推翻的這一過程中,許多六國權貴實際上已經被洗刷了一遍,不管實力高低與否,但凡有能力爭一爭的,都會在這一時期露頭,這些人才是推翻秦國統治的主力軍。

而到了項羽統治的時期,劃分天下,恢復了戰國時期的許多王國,楚漢之爭的過程中,雖說表面上是項羽和劉邦兩個勢力之間的角逐,但實際上,楚漢之爭,各大諸侯國也都有參與,有的諸侯國一開始就倒向了劉邦,而有些則是依附於項羽,還有一些乾脆做了牆頭草,隨風倒。

在楚漢之爭的這一過程中,許多諸侯國被滅國,六國遺留下來的權貴也都在這一時期消耗殆盡,可以說,推翻秦國統治的主力軍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徹底玩完了。

等到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起了統一的漢朝,劉邦又對異姓諸侯王進行過一連串的打擊,最終的結果就是,曾經的六國權貴徹底滅亡,而新晉的異姓諸侯也都被清洗乾淨,天下只剩下了劉家一家獨大。

秦末期望復國的那一批人,基本上不會有平頭百姓,大多都是曾經的六國權貴,而這也是為什麼秦朝滅亡以後,漢朝沒那麼多人牴觸的最大原因,不安定因素已經在楚漢之爭中被徹底消除了,自然不會再有六國餘孽期望復國。


魏青衣


說秦末人民盼復國不確切,應該是不適應秦王朝的苛政而盼望回到從前的生活狀態。秦末農民戰爭之所以能夠形成燎原之勢,就是“天下苦秦久矣”,一旦改朝換代,只要不實行暴政,管他什麼帝制還是分封制呢,民眾都無所謂。

劉邦之所以能繼續實行統一的帝制,是各種綜合因素合力的結果。具體情況分述如下:

一、從歷史宏觀規律來看,集權的帝制替代分封的奴隸制是必然趨勢

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進面發展到封建社會是一個客觀規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結果。

奴隸社會發展到西周達到了成熟和鼎峰。東周以後,開始走下坡路,奴隸制逐漸解體,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封建帝制,正式結束了中國的奴隸社會,邁入封建社會。導致這一重大社會制度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生產力的發展呼喚生產關係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大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第一,鐵的發現及冶鐵技術提高,讓中國進入鐵器時代。鐵在春秋中期已被發現,並開始被用於製作鐵農具。齊桓公時代,為了稱霸需要,管仲就建議向民間徵收金屬。青銅金屬叫“美金”,主要用於製作兵器,因為那時青銅冶煉及鑄造技術已經相當先進。鐵因為剛被發現,冶煉及鑄造技術不足,不能用於鑄造兵器,只能用於製造農具。但隨著鼓風技術的提高,先進的鼓風機能為冶鐵爐提供更多的氧氣,使得爐溫升高,從而提高了冶煉技術及鑄造技術,更高級的鐵農具和兵器在春秋晚期開始大量出現,戰國時就更普遍了。這是一次改變歷史的生產力飛躍,使得中國正式邁入鐵器時代,比西方早500年左右。


  • ——第二,“鐵犁牛耕”的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鐵農具出現以後,因為鐵農具硬度比青銅高,耐用。另外鋒利,土地可以深耕。土地深耕,農作物產量就能大幅提高。鐵農具的進步又促進了牛耕技術的出現。以前的井田制裡,耕種主要是人力,基本沒有畜力,這些從事耕種的人力主要是奴隸及部分野人,一到農忙時,有上千人在井田裡勞作,呈現了“千耦其耘”的場面,場面雖然大,也很熱鬧,奴隸的付出也多,但生產力不高。春秋中期以前,牛主要是祭祀用,並且主要是天子用“太牢”祭祀才用得上,諸侯及平民既不準養牛,也不準殺牛,更不能擁有牛。鐵農具出現後,大概在春秋晚期,晉國的範氏、中行氏把牛代替人力,用於耕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產量。自此“鐵犁牛耕”逐步普及,到了戰國時代,全面推廣,“牛”這一原來處於高高廟堂地位的祭品開始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
《國語·晉語》:夫範、中行氏不恤庶難,而欲擅晉國,今其子孫將耕於齊,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
  • ——第三,“鐵犁牛耕”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更多的土地得到開發。“井田制”嚴格意義上講,是屬於諸侯國家的“公田”。“鐵犁牛耕”技術推廣後,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可耕田地數量就多了,原來的井田數量不足。因此,一些卿士或奴隸主貴族就主動去墾荒,這些新開墾的荒地就成為開墾者的“私田”,“私田”的擁有者逐漸就成了“地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主”的數量越來越多,“地主”自身也越來越大,最終促使了井田制的逐步瓦解。


到了戰國時代,商鞅變法直接廢除了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這一舉措直接推動了秦國的生產關係發生巨大變革,奴隸主直接轉化為地主,再加上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秦國的地主階層成為上層建築的主導。而韓、魏、趙、田齊等國,本身就是“地主階級”革了“奴隸主階級”的命而登上歷史舞臺的。

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呼喚“生產關係”變革,地主階級代替奴隸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歷史的必然,這一歷史規律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劉邦實行統一帝制,其實是占主導地位的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也不是劉邦想倒退就能退回去的。

其次,集權需求促進郡縣制替代分封制。

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為了防止奴隸主階級復辟,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必然要減少分權,加大集權。而地主階級的上位,又是踩著奴隸主貴族的屍體上來的,過程充滿了血腥和不可調和的生死衝突與矛盾。

秦剛統一,奴隸主貴族的復辟是難免的。因此,常伴隨著各種刺殺秦始皇的活動。最著名的就是張良代表的韓國奴隸主貴族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項羽之所以能號召江東子弟,也是奴隸主貴族復辟的需求。

劉邦從出生到稱帝,正好經歷了這一歷史鉅變時刻。他自己本身並不是貴族出生,而是平民,並逐漸由平民成長為新興地主。他可以藉著項羽復辟的旗號反秦,但是他打下天下後,肯定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施政,而不會代表沒落的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施政。

秦王朝為了防止奴隸主復辟,廢除了分封制,而以郡縣制代替,把國家的管理自上而下都納入中央政府的管理範圍,把“分權”變為了“集權”。

劉邦打下天下後,完全是“漢承秦制”,除了廢除秦王朝的苛刑《連坐法》以外,其它上層建築的東西基本是照單全收,甚至連軍功爵制度都按照秦的制度來。“集權”這一既符合他個人利益、又符合他所代表的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做法,他當然也要繼續效仿、繼續推行,這是非常合理的。

其三,統一是大趨勢,可以曲折,但不改方向。

春秋以來,歷史發展的主題是兼併及爭霸。戰國以來,歷史的發展趨勢是兼併和統一。周王朝分封制帶來的其實就是長時間的分裂。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春秋以來,統一已經是大趨勢,是歷史前進的方向,這也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歷史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統一的大趨勢也註定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曲折甚至慣性倒退也是正常的,但不改方向。

項羽的分封其實就是慣性的倒退,劉邦如果走項羽的老路,必然也會重蹈項羽覆轍,這點劉邦是清楚的。

劉邦立國後,其實也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既總結了秦王朝的二世而亡的教訓,更總結了項羽四年而亡的教訓。秦王朝亡於苛政,法家替贏氏家族背了歷史的黑鍋。項羽亡於分封,亡於穿新鞋走老路。

劉邦既要防止秦的悲劇重演,因此,統一後與民休息。又要防止項羽的悲劇重演,因此,實現有限度的分封,並且所有封國都派中央政府人去管理,目的是限制諸侯王權力,防止諸侯作亂,條件成熟後又剪除異姓王、削藩,這也是加強集權、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需要。

二、從劉邦主觀願望來看,劉家天下不希望再被異姓替代

首先,家天下的觀念讓劉邦不願意江山改姓。

劉邦出身平民,與父母四世同堂而住,因此,家庭觀念重。當了皇帝后,就是家天下的觀念,這是人的私心作祟,非常正常。

劉邦的天下是從秦王室手裡、從項羽手裡、從項羽分封的諸侯手裡奪來的,劉邦非常擔心到手的天下又再次被奪走,因此,必然會採取限制天下諸侯、功臣權力的行動。

而有限度的分封及實行統一的帝制,正是適應漢初天下形勢的需要而採取的正確做法。不進行一定的分封,無法安慰功臣集團。放權太大,就會威脅皇權。劉邦才不會為了面子需要,大公無私地大封諸侯呢。

劉邦是漢五年即位當上了皇帝,漢六年才封了18個諸侯。後來封侯工作一直停滯下來,一直到死都沒有完成。其實不是不能封,而是不願意封。目的是鞏固家天下的成果。

其次,項羽分封后的動亂讓劉邦對分封心有餘悸。

劉邦項羽共同滅秦後,經過鴻門宴化解了矛盾,項羽於戲下分封,一共封了18路諸侯。但是分封當年,齊地就叛亂,項羽去鎮壓齊地叛亂時,劉邦於當年8月,採納韓信計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奪得關中之地,並一路打到彭城,端了項羽的老巢。

這就是項羽分封帶來的惡果,當年就兌現。表面上看,是分封不公。而背後的深層原因則是分封逆歷史潮流而動,註定是要失敗的。只是劉邦、項羽都沒料到,分封失敗來得這麼快,劉邦雖然奪得了天下。但好幾次差點命喪項羽之手,劉邦是心有餘悸的。既對楚漢相爭的風險心有餘悸,也對分封的後果心有餘悸。

這也是劉邦建國後,遲遲不願意痛快封侯的主要原因。這也促使劉邦堅定實行大一統的帝制,而不會去復辟已經被歷史淘汰的分封制,更不會讓六國復國。

其三,漢初分封異姓諸侯是被迫的,騰出手裡就剪除異姓王。

西漢建國之初,劉邦分封了幾個異姓王。主要是齊王韓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藏荼、韓王信、長沙王吳芮。

這七個異姓王中,燕王藏荼、長沙王吳芮是項羽分封的產物,劉邦和項羽楚漢相爭時,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承認這個既成事實。韓王信則是照顧張良復國的願望而封的。其餘四個異姓王都是戰時封的,完全是權宜之計。

張耳是劉邦的結義大哥,是劉邦最信任的人之一。劉邦彭城之敗後,退到滎陽和項羽對峙,為了剪除其它諸侯,讓張耳和韓信率兵北上,滅魏亡趙,為了鞏固趙地統治,封張耳為趙王。張耳死後,張敖繼任趙王,後來找個理由,奪了張敖王爵,貶為宣平侯,劉邦還把女兒魯元公主嫁給了張敖。

韓信、彭越、英布封王完全是權宜之計。英布封王是劉邦為了拉攏英布、把英布從項羽陣營中分化出來而承諾的。韓信、彭越是因為垓下之戰,劉邦不敵項羽,需要韓信、彭越率領重兵加入戰局,而這兩人待機而沽、坐地起價,逼得劉邦不得不大放血,封王后兩人才出兵圍困項羽。

所以,漢初的異姓王完全是形勢所逼,讓劉邦不得不封,但是一旦消滅項羽,劉邦騰出手來就開始著手剪除異姓王,把投資的“血本”收回。韓信、彭越、英布、藏荼被滅族,韓王信被逼得跑到匈奴,張敖被奪爵,只有長沙王吳芮因為一直老實,劉邦讓其善終。

劉邦剪除異姓王是維護劉邦家天下的必然舉措,在劉邦臨終前,甚至還與功臣們殺白馬盟誓:非劉不王。所以從西漢建國到劉備的蜀漢滅亡,400多年大漢歷史中,異姓稱王的要麼篡逆,要麼像呂氏一樣沒有好下場。

其四,漢初分封同姓王也是權宜之計。

劉邦剪除異姓王以後,因為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不足,封了一批同姓王,主要是自己的除了太子劉盈以外的七個兒子,還有劉邦的兄弟及侄子,臨時填補異姓王被剪除後留下的空間,同時也希望同姓王能發揚親人互幫互助的作用,拱衛西漢王朝。

但是劉邦大封同姓王也是臨時的權宜之計,對同姓王國的管理,劉邦同樣讓中央政府派人去管理,特別是國相的位置都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希望能對同姓諸侯王有所制約。

劉邦死後,漢代歷代帝王對同姓王同樣是打壓,目的也是維護中央集權。到了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後,同姓王就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了。

三、從社會客觀現實來看,六國貴族在漢初已經式微

隨著奴隸制的消滅,奴隸主貴族也逐漸式微,到了西漢初年的時候,六國貴族其實已經不多了:

首先,秦始皇消滅了一大批。

秦國統一六國,統一的過程中,一大批奴隸主貴族要麼在戰場上被消滅,要麼滅國後被清算,滅亡的都差不多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防止六國貴族復辟,把六國的貴族都遷到咸陽、以及西北邊陲。這些貴族們在反秦的鬥爭中沒有作為,存活下來的基本上也不被六國民眾認可。

而殘留在原來六國封地的貴族是鳳毛麟角,以至於項梁起兵,要去找一個放羊娃做楚懷王,以號召楚人,而中原一帶的韓魏趙燕六國後裔更少。燕國在項羽分封時根本找不到燕王后裔,只能封了其它人做燕王。

其次,楚漢相爭時又消滅了一批。

這些殘存的六國後裔,雖然在項羽分封時還有存在,但是楚漢之爭時,因為他們搖擺,劉邦一怒之下,派韓信一個一個地剿滅。經過四年的殘酷剿殺,六國後裔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六國後裔在這一過程中,上演的最後一幕悲情戲就是田齊的後裔田橫及五百壯士集體自殺的故事。

《史記.田儋列傳》:高皇帝乃詔衛尉酈商曰:“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使使持節具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未至三十里……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哉!”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為都尉,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田橫。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剄,下從之。高帝聞之,乃大驚,大田橫之客皆賢。吾聞其餘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田橫死,亦皆自殺。

其三,六國貴族遺漏者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組織者。

六國貴族的式微除了人數少以外,更重要的,貴族後裔缺乏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像信陵君這樣的高義之人已經找不到了。

在秦末反秦浪潮中,揭竿者陳勝吳廣都是平民,劉邦是平民。項羽算是貴族了,但是項羽不是六國國君的後裔,只能算是卿士行列。

反秦戰爭結束時,魏豹、趙歇、韓王信都是平庸之輩,靠著大勢和投機竅得復國封王,只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

因為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出現,使得殘存的六國後裔只能仰人鼻息的生存。而項羽劉邦在利用完這些貴族的影響力後,果斷地把他們踢到歷史的垃圾桶裡。項羽誅殺了義帝,劉邦剪除了魏豹、趙歇、田齊。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其四,軍功集團壓倒六國貴族成為官僚主體。

劉邦經過艱苦的反秦和楚漢相爭後,跟隨自己的一大批功臣形成了一個勢力強大的功臣集團。這個功臣集團壟斷了漢初的官僚職位,而官僚群體又主導了分封。

劉邦的家天下既不會讓那些沒落的六國貴族來染指,強大的功臣集團們又不會讓六國貴族們來分一杯羹。

劉邦和功臣群體更不會讓寸功未立的六國貴族遺珠去裂土分封在居於自己之上,只會聯合把他們絞殺。

六國貴族的代表張良非常清楚西漢建國後的現狀,因此,即使劉邦讓他在齊地自擇三萬戶他也不敢要,只是要了留侯。到了呂后時代功臣排名時,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只排在62位。不是呂后在打壓張良,而是功臣集團在打壓六國貴族。

四、從民眾微觀生活來看,希望和平而不希望頻仍戰亂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實,對老百姓來說,實行什麼統治模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安居樂業,過個安穩日子,而不是戰亂頻仍,城頭變幻大王旗。

秦始皇統一六國,是摧枯拉巧,原因是六國民眾厭倦了戰爭,不願意出死力挽歌抗了。

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苛政,大規模地搞基建。大量的青壯年被拉去修長城、修皇陵、修阿房宮、修馳道等等,原本安居樂業的奢望落空,巨大的心理反差、心理落差加上暴政、苛政逼得民眾揭竿而起。

劉邦滅秦後,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仁義名聲已經著於四海。西漢建國後,又實行黃老的休養生息政策,民眾渴盼已久的安居樂業終於實現,對普通民眾來說,自己的訴求已經達成。

至於你劉邦實行帝制還是周王朝的分封制,於百姓而言,已經不重要了。沒有民心支持的分封制和六國復國夢,註定也是不會有市場的。

綜上分析,從歷史宏觀規律、劉邦主觀願望、社會客觀現實、民眾微觀生活來看,六國復國夢想既違背歷史潮流,又違背劉邦家天下的心願,還違背六國貴族式微的客觀現實,更缺乏民心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劉邦也不會“沽名學霸王”,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

漢家四百年曆史也證明,劉邦的選擇是正確的!


一葉碧雲


其實普通老百姓並沒有太大的感觸,畢竟已被統一過一次了,再來一次也沒有太大的牴觸。而且秦始皇已經把天下一統的理念建立起來了,百姓們在思維上接受了大家都是一國之人,再不分什麼齊楚燕韓趙魏秦。

真正想復國的是各國舊貴族,不復國,他們只是庶民,復國了,他們就是高高在上的貴族,享受人上人的待遇。劉邦建立漢朝後,這些舊貴族依然存在,那麼為何劉邦還能繼續秦朝一般的統一帝制呢?

(電視劇中的劉邦)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各國舊貴族在秦末動盪中受到極大損傷

秦始皇駕崩後,最先舉起義旗的是陳勝、吳廣的農民軍,他們率先拉開了反秦的序幕。但給予秦朝致命重擊的,其實是各自復國的舊貴族們,尤其是西楚霸王項羽。

鉅鹿之戰中,項羽擊潰四十萬秦軍,並坑殺二十餘萬降卒,秦軍有生力量幾乎都毀於此戰。之後項羽分封諸侯,威望達到頂點。諸侯們見到他時情不自禁的低下頭,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電視劇中的項羽)

但這樣一位霸王,卻被劉邦在垓下之戰中打敗了,烏江自刎。別管劉邦在打敗項羽前輸過多少次,也別管劉邦的父親和老婆都被項羽俘虜過,更別管項羽是不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反正看似不可戰勝的項羽在劉邦面前敗得一塌塗地。

諸國中最強的楚國項羽都敗於劉邦之手,還有哪國貴族敢跳出來和劉邦爭鋒?況且,早在擊敗項羽前,復立的趙國、齊國、魏國、燕國已經被韓信打服了。

現在項羽再一敗,舊貴族們的實力受到極大損傷,無法和劉邦對抗。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臣服漢室。這就好比老虎都被殺了,猴子不敢再亂蹦。

二、遷各國舊貴族於關中

但是,真正讓各國舊貴族安分的,並不是項羽之死,也不是此前的戰役中他們實力大損,而是劉邦採用了心腹劉敬的建議,遷各國舊貴族於關中。這才是治標也治本的辦法。

“白登山之圍”中,劉邦輕敵出戰,險些被匈奴單于給殺了,認識到匈奴的可怕後,劉邦對待匈奴的策略改變了,從強攻改為和親,這也是劉敬提出來的。後派劉敬出使匈奴,訂立盟約。

劉敬從匈奴回來後,就對劉邦說,匈奴在河套的白羊、樓煩兩個部落,離長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路,輕騎一日一夜就可以到達關中,而關中因為連年戰亂,人丁太過稀少,不能對匈奴形成有效防制。對於大漢來說,這實在太危險了,應該從內地遷人過去充實當地。同時還可開墾良田,發展當地經濟,增加國庫收入。

遷誰呢?就遷各國舊貴族,《史記》中的記載是:“臣原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彊本弱末之術也。”

這是一箭三雕之計。第一,用各國舊貴族在長安與匈奴間設立屏障;第二、繁榮關中地區;第三、分化及控制各國舊貴族。

就這樣,十萬多各國後裔被遷移到了關中,並且打散開來,不許他們同族而居,連姓都不許姓同一個。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直到第八這種姓氏,就是齊國田姓的後人,因族大人眾,以門第順序被分為第一至第八氏,分到不同的地界。

其他各族也照此處理,從此多出了許多姓氏。而各國舊貴族就此分化,家族凝聚力被打破,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這種手段,比秦始皇簡單粗暴的把各國豪富遷到首都咸陽要高明得多,所以漢朝也比秦朝長久得多。

總之,劉邦也許不是英雄,卻是個很厲害的帝王。開局一個小亭長,竟然被他打成了最後的大贏家。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秦王朝便是在六國遺民的復國運動中轟然倒塌的。

滅亡秦朝後,由於項羽只是楚王熊心手下一名將領,而六國皆有各自兵馬,項羽是聯軍盟主。於是項羽主持分封,但由於分封不公,導致戰端重啟,最終劉邦勝出。

劉邦建漢後,因為一些將領擁有由自己組建的私人軍隊,劉邦被迫將這些將領封為異姓王,為了儘快控制地方,劉邦又將自己的子侄分封到各地為同姓王。

此後,劉邦的主要工作便是削除異姓王,在劉邦駕崩前,這一任務基本完成,但又導致同姓王坐大。削除同姓王這一重任,後來由漢景帝與漢武帝來完成。

秦國統一六國不久,戰國尚武之風仍存,六國遺民尚在,秦法殘暴,六國遺民奮起推翻暴秦。

但是,漢朝建立後,原來六國遺民逐漸老去,由於戰亂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客觀上減少了人地衝突矛盾,經歷戰亂之後,人心思定,此為漢朝能夠存在的基礎。

劉邦先封異姓王穩定他們,再逐個擊破,使漢朝立於不敗之地。

劉邦與民休息,努力恢復生產,使民眾看到了希望,民心所向。

劉邦掌握天時地利人和,漢朝因此得以存活。而此三點,秦朝與項羽皆不完全具備。



當代曹植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亢六世之餘烈,方有天下一統。統一之戰,經過了將近六代君王的努力,才獲得的成就。都說創業比守業難,可想而之,守住大秦千秋萬世,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秦始皇為華夏民族融合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書同文 車同軌,統一思想統一規範,讓國家內部很快達成一致併成共識。帝制,在當時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沒有人走過多少會比較艱難。跟周得天下封盡百千諸侯的相違背,況且周天下已經有八百多年的發展趨勢,思想在當時被剛剛滅國的軍民當中算是根深蒂固,想要一時半會抹去,這個也需要幾代人的成長。帝制,秦始皇在世時,被滅國的人民雖盼復國,但終究無人能領袖。如果秦始皇能在世時,合理安排好繼承人,讓公子扶蘇上位,至少秦國不會二世而亡。等到胡亥即位後,趙高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經過幾年的胡吃海喝,奢靡鋪張,導致大秦帝國盛世一去不復返。這個時候,胡亥也被架空,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六國世族皆已復國,自己也被趙高殺死。劉邦生於布衣,深知民之所想入咸陽後,約法三章,得民心。項羽則不然,生於世貴,父親,爺爺都是死在秦人手中,和秦國有仇,入咸陽後,一番報復,再加上坑殺秦卒,民心近失。又經過了幾年戰爭,漢勝楚,項羽亡。劉邦借用的是秦國昔日留下來的實力,相當於秦國在此掃六合,統一天下。順利登上帝位,在當時帝制中央集權和王天下也是爭論不止,迫於無奈,先有異姓王,後來發現異姓靠不住,這才有了白馬之盟,非劉氏不得為王。劉邦的帝制也是建立在王天下的基礎上升級一下,真正達到巔峰的時候,經過了三四代人的不懈努力,才穩定下來。也就是漢武帝的推恩令,讓同姓諸侯王的實力越來越小,中央越來越大。



明小柒


老子云“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中一層含義就是天下群雄不死,則天下不寧;反過來說,英雄人物死得差不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劉邦能再次統一全國,推行帝制,主要原因在於戰國七雄的精英人物在反秦戰爭、楚漢戰爭中損失殆盡,漢帝國的異姓諸侯王被劉邦誅殺殆盡。能割據一方的梟雄差不多都死了,因此帝制得以推行,諸侯制名存實亡。

秦朝在反秦戰爭中,皇族或死或逃,沒有一個具備復國號召力的,因此沒有了領袖人物;秦朝的文臣武將也在反秦戰爭中隕落殆盡。因此秦人選擇了劉邦集團來安身立命,進而恢復秦政。韓國在反秦戰爭中韓王韓成沒有成就,漢朝立國後,韓王韓信很快被廢黜。魏國王子魏咎在反秦戰爭中身死,西魏王魏豹在楚漢戰爭中被漢王殺死。趙國國王趙歇在楚漢戰爭中被韓信誅殺,趙國權臣張耳歸漢,陳餘戰死。

楚國貴族景駒、秦嘉被項氏家族殲滅,項氏家族在反秦戰爭、楚漢戰爭中失敗,僅剩項伯一脈降漢。楚國王室被項氏家族扶立,反秦戰爭勝利後,被項氏家族誅滅。齊國公室後裔田儋在反秦戰爭中戰死,田榮在楚漢戰爭中被項氏擊滅。齊國王室後裔田市、田都、田安在楚漢戰爭期間被田榮攻滅。燕國王室早無人才,在反秦戰爭中韓廣恢復燕國,後被部將臧荼攻殺,燕王臧荼在漢朝建立後被劉邦攻滅。

戰國七雄精英盡亡,在戰爭中新起的諸侯王多數被劉邦攻滅。齊王、楚王、淮陰侯韓信被呂高後設計亂棒打死,梁王彭越被呂高後砍成肉醬分食給諸侯,淮南王英布被漢軍擊敗後遭百姓群毆而亡。趙王張敖(張耳之子,劉邦女婿)因過被廢除封國,趙國分封給劉邦愛子劉如意。燕王臧荼被攻滅後,燕國分封給劉邦發小盧綰,後來盧綰被逼反逃至匈奴。代國陳豨被劉邦攻滅,代國分封給後來的漢文帝劉桓。異姓諸侯王中,僅勢力最弱的長沙王吳芮得以倖存。


大秦鐵鷹劍士


天下大事,總是久合必分,久分必合。秦之所以能建立大統一的王朝,除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之外,還有就是東周末期分崩離析的局面,以及秦六代君主的厚積薄發。當年秦朝通過商鞅變法,國力日漸強盛,在各個割據勢力中迅速脫穎而出。

國力強盛後,又有了雄心勃勃的君主,對外擴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自然法則就是肉弱強食,秦王嬴政就是經過十年的努力,消滅了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秦王嬴政也因此功成千古,自稱始皇帝。秦始皇是靠武力征服世界的,被滅的六國人民肯定都不願意成為亡國奴,但秦始皇統治時期,秦勢力實在太強大了,雖有反抗,但始終因力量懸殊,無法撼動秦朝統治的根基。



秦始皇統一後,開始迷戀仙士,尋丹問藥,幻想長生不老,讓自己建立的大秦政權千秋萬代,沒想到秦始皇只活了49 歲,就病逝於東巡途中。他的離世,讓趙高、李斯等人鑽了空子,把不無學術的胡亥扶上了皇位,即秦二世,胡亥根本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又駕馭不了趙高等人,趙高指鹿為馬,獨斷朝綱,秦朝統治殘暴腐敗,國力日漸衰落,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掀起了反秦的大幕。後楚人項梁和侄子項羽也豎起了反秦的大旗,在如此紛亂時期,本為秦小吏的泗水亭亭長劉邦也順勢而為,加入了反秦的大潮中,除了他們,各地還有很多反秦勢力出現。不過在這些勢力中,慢慢形成了以項羽楚軍勢力為中心的反秦聯盟。



秦滅亡後,項羽雖然沒有稱帝,但卻是當時實際的最高統治者。各諸侯勢力不斷削弱,只有一個人還在默默的奮鬥,暗暗的同項羽較勁,這個人就是漢王劉邦。有句叫‘’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劉邦一直在準備著。秦滅亡後,也就隨之進入了楚漢之爭,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鬥,在楚漢之爭初期劉邦的勢力明顯弱於項羽,因此他們之間的爭鬥基本上是劉邦捱打,劉邦是屢敗屢戰,就是不服。不過劉邦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特別會籠絡人,手下有一幫為他赴湯蹈火的兄弟,還有謀聖張良,就連秦人也讓他哄得團團轉,願意為他效力。使得劉邦佔有人和的優勢,這與項羽的殘暴嗜殺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楚漢之爭拉鋸一段時間後,劉邦的勢力不斷增強,韓信、彭越、英布等都成了他得力的干將。戰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垓下之戰劉邦在韓信等人的協助下,逼得項羽走投無路,自刎烏江,楚軍被徹底瓦解。劉邦爭得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能夠建立大漢,也是經過了一番艱辛的。建立大漢後,他分封了有功之臣,其中有不少異性王,但這些異性王很快就被劉邦以各種藉口和理由給清除了。漢朝初期雖說很多制度沿襲了秦朝的,但劉邦卻實實在在的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當時已經沒有任何勢力可以與他抗衡。這就是劉邦為什麼能繼續秦朝一樣的帝制的原因。


一本夏


數千年而徒勞無益之爭論,郡縣制也。所謂“郡縣制”,並非諸侯割地自立,列國各自為政的春秋戰國,而是天下定於一尊,四海歸於一統的君主專制。自秦開創郡縣制以來,歷經數千年以至於如今而上下恬然,四海安定。是亦足以知郡縣制之優越與非凡。

一:郡縣制是統一帝制的基礎,封建制是君主專制的毒瘤

都說“得民心者的天下”,可誰又知道,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呢?就數千年曆史發展軌跡而言,天下蒼生並不在乎誰家做皇帝、誰來治天下。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有一個太平穩定的社會環境,讓他們能夠衣服溫飽、子子孫孫的延續發展下去。

就此而言,金字塔模式的封建制並不利於天下百姓的成長與發展,因為層層累積的貴族階級和完全封閉的上升通道會不僅會眼中阻礙社會的發展,而且還會重創天下百姓對生活和生產的積極性。所以,只有儘可能的取締大量的、尸位素餐的寄生蟲式的封建貴族,才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出有限的“名位”空缺。以此來激發迫切希望改變自己世代耕農、累世奴隸的低賤地位和悲慘命運的黎民百姓的積極性。而這也就是秦朝之所以能夠從大亂之世中脫穎而出,並最終完成包舉宇內、席捲天下的宏圖偉業的根本原因。

換言之,正是秦國由“世爵世祿”到“唯才是舉”的政治改革,給秦國帶來了無上的輝煌與榮譽。若不是後來頻繁的徭役和沉重的稅賦,強大的秦王朝完全有可能實現萬世一系宏圖偉業。基於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反秦之戰的興起本身就是失權失勢的貴族為了重返昔日的榮光,於天下百姓實際上並無本質的關聯。

二:秦國是亡於嚴刑酷法而非郡縣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完全意義上解決了五百餘年的戰亂時代,並隨後在被征服的諸侯故地施行郡縣制。如此一來,原本盤踞在黎民百姓之上的,並不會因亡國而有所影響的世爵世祿的貴族統治也隨之被徹底終結。秦國的這一舉動,從根本上而言,固然有益於政權的穩定於統治的持久,但卻也因為動了數百年培育起來的世家貴族蛋糕而數量龐大且實力雄厚的地方貴族和諸侯遺族所仇視。雖說為了消弭權貴階層的地方影響力和政權隱患,秦始皇曾下達過大規模的遷徙活動。

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種由此及彼的遷徙運動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王朝隱患。原本就已心懷異志的貴族權貴紛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或就地潛伏下來,或改頭換面的從事著反秦運動。而對於這一切,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為了王朝的穩固和世襲的綿長,他不得不大肆徵發徭役,興建各式各樣的基礎設施。這對剛剛安定下來、瘡痍未復的天下而言,自然是傷筋動骨的活動,故此,在六國遺族與地方權貴的煽動與誘惑之下,天下百姓自然也因此而對秦國心懷怨憤。之所以一直遲遲不動,無非是攝於秦始皇的威勢罷了。

公元前209年,千古一帝的猝然崩逝終於給了心懷異志的陳勝、吳廣以及其他遺族、貴族揭竿而起的機會。換言之,從本質上而言亡秦之戰,不過是失勢喪權的六國遺族和世家貴族為了恢復舊日榮光,而藉著秦法苛暴(當然,秦法確實嚴苛,這這種“以法為教”的國策和六國所謂“以禮為教”的國策自然是背道而馳,相互牴牾的)的由頭興起的戰爭而已。至於蜂從蟻聚的百姓不過是在習慣了原來的六國統治之後。猝然更換的政策法令使他們產生了極其強烈的不適應,所以在有人起而反秦之後也就順勢而為。很有一些“民之從太守遊而樂,不知太守之樂何樂也”的感覺。

三:楚漢之爭中,舊貴族的復辟政權大多被消耗

人性往往喜新而厭舊,但在新的東西用者不順手或者不容易被消化之後,人們又往往會開始懷念舊的東西。所以,在亡秦之戰伊始,稍具實力的六國遺族和世家貴族以及地方黑勢力往往趁勢建立舊日的封國體制,試圖一舉回到七國並立,各自為政的時代。

但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任你英雄蓋世也終究難當時代的洪流。所以,在項羽攻佔咸陽之後,他和劉邦馬上就拋開兀自酣宴不已的舊貴族集團,在郡縣制的基礎上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形成大範圍封建制,封國內郡縣制的政治架構。

所謂“百戰身死無非為了名利”在權勢和利益受到侵犯之後,六國舊貴族集團馬上奮起反抗,群起對抗以項羽為首的新興貴族集團。但在勇力千古無二的項羽面前,試圖挑戰其權威的六國貴族紛紛被挑落下馬,而限於自身能力的不足,他們又將希望寄託在實力強悍的劉邦身上,妄圖達成“驅虎吞狼”為我所用的陰謀。但 素來精明幹練的劉邦又豈是易於之輩?這些心懷異志,一心想著借刀殺人的諸侯王終究還是逃不過被劉邦消化、殘殺的命運。

換言之,就劉邦收服、消化六國諸侯的行為來看,劉邦本人並不傾向於封建諸侯的做法。甚至於身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還曾專門指出“封建”的弊端,提倡劉邦施行郡縣制。而西漢初年之所以會有郡國並行的現象,則無非是劉邦迫於當時時勢而做出的不得不如此的選擇罷了。故此,在漢室天下逐漸穩定之後,帝制自為的劉邦亦隨之著手剪除分封各地的異姓諸侯王;而到了文帝、景帝、武帝時期,為了限制勢力日益強大的同姓諸侯,漢武帝於是頒下“推恩令”。如此種種舉措的背後,無一不再說明一個問題——沒有哪位皇帝喜歡封建制!!!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具以酈生語告,”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

我是狐筆春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狐筆春秋


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滅亡都會有王國遺老想要復國,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當時的六國遺民很多都想復國,不過在秦始皇面前,他們一點機會都沒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也很明白六國中很多人想要推翻他的大秦帝國,所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去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遷六國的貴族到咸陽王城附近,這樣便於控制。還收集天下的兵器,融化掉鑄成十八個金屬巨人,這樣連兵器都沒有了,拿什麼造反,畢竟拳頭硬不過鎧甲啊。

經過秦始皇的一番削弱,六國遺民的實力嚴重受損,再加上後來項羽重新分封諸侯,天下勢力重新洗牌,很多人再想要復國就更難了。

最後楚漢相爭,四年的兵荒馬亂,原本六國的遺民就更沒有機會復國了。


海洋望星空


一,秦始皇實行政治文化統一在秦末期已經有一定基礎了,普通民眾對於這個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牴觸了。

二,經過秦末楚漢戰爭,六國貴族能折騰的都出來折騰了,而且大部分都死光光了。

三,仇恨都被秦吸引了,對漢的仇恨就被忽略了。

四,漢初實行休養生息,天下民眾接受度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