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導讀:

公元前771年,申侯暗通犬戎攻入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周平王即位後面對犬戎的威脅及殘破不堪的鎬京被迫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而隨著周平王的東遷,周王室的威信也大大降低,中樞王綱從此失墜,周王室無力控制地方,而地方諸侯亦開始互相攻伐,大國兼滅小國,小國為求自保只能淪為大國附庸,最終還是難免覆滅的命運。大國求強,小國求存,中華大地從此陷入長達五百多年的紛亂時代,而史學界則將這個時代又細分為春秋與戰國,其中春秋三百年紛亂實為以齊秦晉三國為代表的中原勢力與以楚國為核心的荊楚勢力之間的對抗。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周平王東遷圖


楚國對抗中原各國的原因及底氣來源

中原與楚國兩大勢力的對抗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周王室統治力日益衰微,齊秦晉三國均以中原正統自居,他們力圖以諸侯霸主之身份主導中原走勢,而楚國則無一日不想北上入主中原取周王而代之,從“楚國僭越稱王”及“楚莊王問鼎中原”便可窺知楚國之野心由來已久且日甚一日。但在中原眾諸侯眼中,楚國乃蠻夷,楚國的民風習俗,文字服飾與中原大不相同,連楚國都曾以“我,蠻夷也”為藉口肆意攻伐他國,可見當時楚國與中原各國已成水火不容之勢。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楚國的歷次北上無不被中原各國視為“入侵”,而以一國獨自對抗中原各國也彰顯出楚國雄厚的實力,然正如之前所述,楚國實力之來源,概為楚國以蠻夷自居而無視周王之統治思想束縛肆意攻伐他國所造成的。春秋初期有據可考的大小諸侯國有一百六十餘個,而到了春秋晚期則只剩下晉,齊,秦,楚,宋,魯,燕,衛,鄭,中山,曹,陳,蔡,吳,越等十餘國,可見春秋時期戰亂之複雜殘忍,而這其中<strong>楚國獨滅六十餘國,其吞併土地之多,攻滅小國之眾遙居中原各國之首,這便是楚國敢獨自對抗中原各國的底氣與資本。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春秋形勢圖


筆者翻閱史籍結合自身理解及看法,概將中原各國與楚國之爭歸納成三個階段,分別是—齊楚之爭,宋楚之爭,晉楚爭霸,下面分而述之。

中原與楚國對抗的試探性階段之齊楚之爭

齊楚之爭起於齊桓公稱霸之時,此時距離周平王東遷已過九十餘年,在這之前,楚國並無北上之志,而中原各國亦無共同抵抗楚國之心,總結原因,有以下兩點:

  • 第一,內因

此時楚國及其他中原諸侯國正處於自相兼併,肆意發展的初期階段,楚國正努力吞滅漢水流域之小國,雖然其勢力正向中原南部發展,但並沒有與中原各國開始正面接觸。而中原各國亦陷入內亂之中,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層出不窮,國與國之間攻伐不斷。

  • 第二,外因

以犬戎攻入鎬京為始,北方戎狄開始大規模入侵中原,而失去周王室的統一指揮,中原各國陷入各自為戰的困境,遲遲無法形成統一的防禦聯盟,直到齊桓公的出現。

公元前686年,齊國公子小白即位為君,是為齊桓公,齊桓公在位期間重用名相管仲,管仲彼見中原之混亂,外有戎狄蠻荊之入侵,認為挽救中原之存亡必須先強齊國,而後才能領導中原諸侯廓清內外之威脅,於是管仲協助齊桓公實行強國之策,齊國由此崛起。

齊國崛起後,齊桓公採納管仲之見,豎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在筆者看來,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除了有團結中原諸侯之意外,更表明了與楚國的決裂之心,因為那個時候除了楚國曾公開表示不再尊周王室之外,其餘諸侯國還尚對周王室懷有一絲敬畏,並無徹底與周王室劃清界限之舉動。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齊桓公


所以,在齊桓公恩威並施之下,中原眾諸侯很快便凝聚在一起,齊桓公既有領導之威信,又有領導之實力,他多次與眾諸侯會盟,強化剛建立起來的統一戰線,“九合諸侯而征伐戎狄”,最終解除中原諸侯長期面臨的外患。

<strong>齊桓公二十三年,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年,齊桓公興師伐山戎以救燕,終破孤竹國而還。

<strong>齊桓公二十五年,周惠王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齊桓公興師伐狄以救邢復衛,後大敗狄人於後故,築城而還。

解除外患之後,齊桓公便著手轉向對楚之鬥爭,彼時楚國乃一代明君楚成王在位之時,楚成王暗藏大志,早在齊桓公伐戎狄之時,他便已經有所行動。

鄭國位於中原腹地,是楚國北上中原的必經之地,所以楚國與中原各國的數次交戰中,多以鄭國為爭奪點,從而引發戰爭。

對於楚國對鄭國的覬覦之心,齊桓公深有體會,他於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58年先後兩次會盟諸侯,其目的在於嚴重警告楚國。而面對齊桓公的兩次會盟,楚成王侵凌中原的野心並無一絲稍減,反而愈演愈烈,以致於在公元前656年,齊桓公正式興兵伐楚。

面對齊桓公的興兵來犯,楚成王亦下令發兵抵抗,然而楚國竟然最終與齊國會盟召陵,雙方罷兵,楚國停止北進。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楚成王


雖然通過鄭國入侵中原的途徑被齊桓公所阻,但楚成王並沒有放棄入侵中原的野心,公元前645年,楚成王改變策略,調轉方向進攻淮泗流域諸國,企圖從這裡進取中原。然齊桓公先後與眾諸侯會盟於牡丘,淮,後發兵進攻楚之附庸厲國並築城以御楚國來犯,最終成功的遏制住了楚國向淮泗流域的發展,此後楚國便懾於齊桓公之名而不敢北侵,直至齊桓公去世齊國霸業落幕。

縱觀齊桓公時期的齊楚之爭不難發現,雙方的對抗一直處於一個試探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齊楚兩國並沒有發生大規模交戰,僅有的兩次出兵,第一次是齊楚召陵之盟前,齊國陳兵楚境,而楚成王雖然亦發兵迎敵,但雙方並沒有打起來,楚成王只是遣使問責齊師,第二次齊國也只是試探性的進攻楚之附庸厲國。

至於筆者為何稱這一時期為中原與荊楚相爭的初期階段,從齊國第一次發兵時,雙方的陣前對話中就能窺知一二。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通過這段記載,可以總結出兩點意思:

  • 1,楚國當時雖然國力日盛,但依舊難與齊國抗衡,是以在問責齊國時稍顯心虛,否則以楚國之前“我,蠻夷也”的姿態,根本不會說出“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這樣的話。
  • 2,楚國雖然表現出心虛的姿態,但這只是楚國的一種外交上的策略,並非楚國真正意義上的妥協。楚國雖然難以抗衡齊國,但楚國地域廣闊,佔據地利之優勢,若齊國一心伐楚,必然會嚴重損耗自身實力。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齊桓公雕像

所以當楚國表現出“畏敵”及“和好”之心時,齊國也順勢接下了楚國拋來的橄欖枝,雙方會盟召陵,各自相安無事,至於後面楚國進攻淮泗,也只是楚國蟄伏十多年後的一種試探性的進攻,這是楚成王及楚人野心不泯的表現,當時齊桓公與管仲尚在,齊國霸業依舊,楚國的試探性進攻很快被瓦解,雙方依舊沒有爆發實質意義上的衝突。

然淮之會盟後的第二年,齊桓公便去世,隨著齊桓公去世的,是齊國的內亂及齊國霸業的落幕,沒有齊桓公的掣肘,楚成王北楚的野心再次被引燃,面對楚國的侵犯,中原各國又該如何應對?

中原與楚國對抗的初期階段—宋楚之泓之戰

泓之戰,是楚國入侵中原所爆發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爭,交戰的雙方是楚國與宋國。

當時齊桓公已死,齊桓公所辛苦建立起來的中原聯盟也難以維繫,原因有三點:

  • 第一,彼時中原秦晉兩國正陷於交戰之中均無暇顧及中原之事。
  • 第二,齊國也因為五公子爭位的內亂而無法繼續扛起霸主之旗。
  • 第三,除秦晉齊三國之外,中原較大之諸侯國鄭國因為鑑於楚國早對自己存有覬覦之心以及秦晉齊三國因紛爭內亂而無法協助自己對抗楚國,決定倒向楚國,為此鄭文公娶楚成王之女為夫人,徹底投入楚國的懷抱。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宋襄公

因為以上三點,中原再次大亂,而楚國北出中原的形勢一片大好,但在此之時,宋國國君宋襄公決心繼承齊桓公之志,領導眾諸侯對抗楚國,而促使宋襄公挺身而出的理由筆者總結有以下三點原因:

  • 1,宋乃殷商之後,武王分封時為贏得商民之心而封宋國爵位為公爵,可以繼續奉殷祀,所以宋乃周之賓國,地位在眾諸侯之上。
  • 2,宋襄公此前便因有讓國之舉而受到天下稱讚,賢名遠播,齊桓公時期就頗得其重視,所以宋襄公之名天下聞之。
  • 3,宋襄公見周王室衰微,中原諸侯一片散沙,遂起復商之心,因此藉此機會領導諸侯共同對抗楚國,若成則復商有望。

鄭國倒向楚國後,宋襄公曾藉機伐鄭,當時他便說過:

如天不棄我,商可以興矣

通過以上幾點不難發現,宋襄公伐楚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及個人的私慾,而實無齊桓公之能,齊桓公高舉仁義之旗是建立在齊國強大的基礎上的,而宋國並不具備大國之風範,宋襄公所基於的伐楚資本亦完全是“名”而無“實”,以致於後來的泓之戰宋國大敗。

為何說宋襄公敗於“名”呢,因為他自認為自己所領導的是一支仁義之師,自己亦是仁義之君,所以當宋楚列陣於泓水,楚軍渡水之時,他沒有采納宋大司馬公孫固“乘楚軍半渡而擊之”的建議,令楚軍從容渡水列陣以待後才下令擊鼓進攻,最終導致大敗。

<strong>宋襄公的失敗是中原各國陷入自亂的標誌,此後中原一時再無抵抗楚國入侵之能力,楚成王趁機向北急遽發展,中原形勢已落入楚國的掌控之中,若中原再無霸主崛起帶領各國反擊楚國,那周王室將不日而亡,中華之歷史亦將改寫,然當此危難之時中原大國晉國迎來了一位可比肩齊桓公的國君,他就是晉文公。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晉文公


中原與楚國對抗的發展及決勝階段—晉楚爭霸

晉文公早年因內亂而逃離晉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先後到過衛,齊,曹,宋,政,楚等國,後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繼承國君之位,在位期間晉國大治,決心繼承齊桓公之霸業,領導中原諸侯抵抗楚國之侵。

因為前有秦穆公的幫助,所以晉文公便與秦國罷兵交好,兩國結束多年的爭鬥,在晉國的幫助下秦國襲取楚國之商密以緩解楚國對中原的壓力,秦晉兩國聯盟對抗楚國之勢已成,隨後倒向楚國的宋國見晉國霸業出現便背楚投晉,楚國大怒出兵攻宋,秦晉遂出兵救宋,雙方最終在城濮展開決戰。

城濮之戰,是楚國爭霸中原以來與中原大國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交戰,亦將中原與楚國的對抗推入到了白熱化階段,更是中原各國的生死存亡之戰。為保證最終的勝利,雙方都派出了當時名將領軍作戰,雙方的兵力也達到極致,秦晉聯軍約十萬之眾,楚國兵力約十一萬。

最後秦晉聯軍擊潰楚軍,取得城濮之戰的最終勝利,此戰過後,楚國勢力退回桐柏山大別山以南的原有地區,中原再現安定之局勢,晉文公霸業已成。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後,中原各國在晉文公的帶領下不僅恢復了齊桓公時期的團結之景象,而且還將此團結之思想深深的植入到各諸侯國之中,此後面對楚國之侵,中原各國均不再像之前那般表現的異常鬆散,而是能夠產生共同抵抗外來侵略之思想萌芽,所以說城濮之戰實為中原抵抗荊楚的覺醒之戰,而對於楚國來講,此戰影響更為深遠。

城濮之戰前,楚國一直圖謀中原,試圖以荊楚文化取代中原文化,而城濮之戰後,楚國雖然圖謀中原之心不死,但卻開始接受中原文化,直至自身被同化並加入到中原文化圈之中,城濮之戰實為我國曆史上最為重要的戰爭之一。

雖然城濮之戰,楚國退出中原,但楚國山河廣袤,鯨吞中原之勢猶在,加之城濮之戰後,秦晉聯盟土崩瓦解,楚國沒有了秦國的掣肘,而晉文公及舊臣也先後去世,後期晉國新貴互相政權導致晉國內部動盪,於是楚莊王決心再次北出中原,晉楚雙方爆發了第二次爭霸大戰—邲之戰

,邲之戰楚國洗刷城濮之戰的恥辱大敗晉國而問鼎中原。

自戰始,以間終,深入剖析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與楚國的激烈碰撞

晉文公雕像


然正如之前所述那般,城濮之戰後,晉國大國地位已非常穩固,而中原各國對抗楚國之決心日盛,且晉國之敗實乃外交策略上的失敗而非實力不濟。後來晉景公即位,旋即驅逐內患,擴充軍力,離間秦楚,結齊交吳以孤立楚國,楚國因此而不得已再次退出中原。

通過以上晉國採取的措施不難發現,晉景公之戰略部署實為高瞻遠矚之上上策,晉國利用吳國的崛起而連吳抗楚,實為戰國時代遠交近攻之策略鼻祖。此後楚國為吳所困無暇北顧,不得已而與晉國在宋會盟,雙方約定罷兵,共為盟主,其餘中原小國亦參加此次會盟,此為“弭兵之會”,之後中原各國與楚國之爭暫告一段落,中華大地的焦點將集中在東南的吳,楚,越三國之上。

春秋時期中原與楚國之爭自戰始,以間終,而當楚國從吳越爭霸之中緩過神之後,卻發現中原地區的形勢已然大變,曾經的勁敵晉國已分崩離析,然而即便沒有了晉國的壓制,楚國依舊難以進入中原,因為此時的中華大地即將進入到一個更為複雜的時代—戰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