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導讀:

春秋是一個政治上大變革、大動盪的時代,王室衰微、列國紛爭,晉、齊、秦、楚四大諸侯國逐鹿中原的政治格局形成,大國爭霸成為時代的主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諸侯國紛紛展開廣泛的外交活動以爭取與國,爭奪霸權,列國間朝聘會盟不斷,遣使往來與對外爭戰互相交織,構成了波潤壯闊的春秋外交史。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晉國作為春秋時期影響力較大的諸侯國之一,自文公初霸,襄公繼業,終春秋之世,盟主的位子差不多始終在他們的手裡。晉國能夠從一個偏居一隅的方國發展成為數合諸侯的中原霸主,並且稱霸時間長達百年之久,影響著整個春秋時代的社會進程,其在處理對外關係時,適當的謀略和靈活的手段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晉國的對外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春秋時期,諸侯國為爭奪霸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展開了充分的外交活動,晉國也不例外。本文是探討晉國與外交對象周王室關係的演變過程。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已經失去號令諸侯的能力,晉國經過改革後,國力大增,集齊之後稱霸,晉文公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已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晉國既想擺脫周王室控制,又想利用周王室達到號令諸侯國的目的。周天子雖說徒有虛名,但其聲望還是起一定作用的,周王室與晉國之間是即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的複雜的關係。

西周末年以降,周王室逐漸衰微,東方各諸侯國在近兩百年的擴張經營後,羽翼漸豐,特別是一些大的諸侯國,實力已經趕上或超過了王室。晉國經過改革後,國力日漸強大,並依靠較強的國力稱霸於諸侯,但王室這時依然尚有一定的權威,還可以以王命討伐不臣的諸侯。

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深知要想稱霸諸侯,必須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晉國想利用尊王這面旗幟來“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王室對晉國的心裡則是:既倚重又疑懼。

春秋時期周王朝國勢日衰,周天子對諸侯的控制力極大削弱,赫赫王威已不存在,但在諸夏文化圈中周天子仍具有不可忽視的政治影響力,儘管他已無力維持天下共主的權威,但依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巧主。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可分為下四個階段:

1、晉文侯勤王,夾輔周王室

王室宗親,晉的始封君為周成王弟弟唐叔虞,靳國剛封國時,社會文化水平較低。晉的歷史,在晉穆侯之前,僅有簡略世系,史籍記載較少。直到西周晚期,晉文侯時才有些史事見於記載,西周滅亡時,晉文侯與東方諸侯擁立周平王東遷建國。

西周時期周王作為天下共主的局面形成,晉國是周王室分封下的諸侯國,雙方有嚴格的君臣關係,晉國必須遵守臣子的禮節臣服於周王,並對王室承擔各種義務。公元前770年,因王室內亂及犬戎入侵,周平王將國都由靖京遷往洛邑,中國曆丈從此進入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東遷之後的周室逐漸衰落,但在春秋初期的晉文侯時期,晉周之間仍然延續了西周時的君臣關係,文侯勤王就是這一現象的集中表現。搞京被犬戎攻破之後,晉文侯作為王室宗親,護送平王東遷,立下了汗馬功勞,直到周桓王時周公黑肩仍不忘“周之東遷,晉、鄭是依”。

周平王建都洛邑時,王子餘臣在號公翰的扶持下立為攜王,如此便出現了長達十年之久的二王並立狀況,在這種形勢下晉文侯殺死非正統的王子餘臣,鞏固了周平王的王位,穩定了周王室的統治,得到了周平王的獎賞,同時侵佔了西周的河西之地,擴大了晉國疆域。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2、曲沃代翼,晉周關係緊張

晉文侯去世後,其子昭侯繼位,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是為曲沃桓叔,從此埋下了曲沃小宗向晉侯大宗爭奪君位的隱患。曲沃發展迅速,勢力甚至趕超晉公室,兩家鬥爭激烈。前739年晉國大臣潘父試昭侯而迎曲沃桓叔,但由於晉國國人起兵抗擊,桓叔入翼奪權的野心,以失敗告終。

前725年,曲沃莊伯派人到晉都翼城試殺孝侯,晉人在荀國等諸侯的援助下反擊,莊伯兵敗退回曲沃。在兩次進攻失敗後,曲沃莊伯改變策略,聯合了鄭,邢二國,並於前718年賄賂周王室,以期得到王室的支持。

周代實行摘長子繼承製,所王室理應支持晉公室,但周桓王卻派周大夫尹氏,武氏率兵去相助小宗曲沃,此戰晉鄂侯敗,逃奔隨邑。但不久便發生了“曲沃叛王”之事。周王室轉而支持晉公室,曲沃成為了周王室討伐的對象,周桓王派親公率領軍隊討伐曲沃莊伯,莊伯敗逃。

前705年曲沃武公誘殺晉小子侯盾周桓王又命號仲率兵討伐曲沃,自此曲沃勢力與周王室的關係迅速惡化,直到曲沃武公統一晉國後,與周王室的關係依舊處於緊張狀態。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3、武公賄王,晉周關係緩和

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直接管轄的土地大大減少,而且由於王室衰微,對各諸侯國的控制能力減弱,西周時期諸侯須定期向周王繳納貢賦的禮制也漸漸廢弛,因此周王室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甚至,“就連祭祀、慶賞、喪葬、嫁娶等項正常開支費用都難以籌措,至不得不向諸侯求借”。

曲沃叛王使曲沃勢力與周王室關係惡化,曲沃武公兩次出兵翼都因為周王室的干預錄羽而歸。為了與周王室緩和關係,爭取周王的支持,以及曲沃代翼後能夠為周王所承認,武公便巧妙的利用了周室出現財政枯據這一契機。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前678年曲沃武公伐晉侯纏滅晉公室後,“盡以其寶賂獻於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於是盡並晉地而有之。”在武公的賄賂下,周釐王“使號公命曲沃伯以—軍為晉候”,晉武公以一軍的兵力,正式列為諸侯,結束了晉國六十多年的內亂,重新完成了國家統一,成了晉國的國君。

晉獻公繼續推行這一政策,繼位第一年同號公一起朝觀周惠王時,攜帶重禮,令惠王大喜,用超過晉侯應享的禮儀接待了他,“皆賜玉五穀,馬H匹”,當然晉獻公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希望藉機獲得更多政治特權。前661年,獻公“始作二軍”,晉由擁有一軍上升為擁有二軍,說明經濟賄賂換取政治特權的政策獲得很大的成功。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4、“尊王攘夷”,晉周互相依靠、互相利用

齊桓公去世後,齊霸衰落,“中國無霸主”,南方楚國趁勢北進,伐宋、伐齊,伐陳,服鄭,與衛聯姻,結好曹、魯,中原諸國無力與其抗衡,一時橫行中原。當楚國在中原大肆侵伐之時,晉文公歸國執政,在他的統治下,晉國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參與中原霸主之爭。晉文公接替齊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峽,並作為其外交主旨,晉周外交關係在這一政策影響下進一步發展。

晉文公二年,周王室出現叔帶之亂,子帶勾結奮人攻入周,周襄王奔鄭,告急於晉,“狐偃獻策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之業,而信宣於諸侯,今為可矣。”

於是,晉文公出兵勤王,平子帶之亂,攘夷狄定王室,在諸侯國中引起極大震動,“在春秋最初一百年中默默無聞的晉國,從此出現在政治舞臺上”。晉文公勤王后,襄王為表感激,“與之陽樊、溫、原、橫茅麼田,晉於是始啟南陽”,周襄王賜給晉文公的這些城邑“所在的南陽地區位於太行山南麓與黃河北岸之間的狹長走廊,其中原邑南屏孟津,巧邑在走廊西端,山險路狹,是豫北、晉南間的交通咽喉。

經巧道過溫、橫茅之盾,便抵達河內(冀南豫北平原),可以由南津波河兵臨鄭、宋,或從白馬津渡河經衛地至齊、魯”,晉國征服這些城邑後便打開了通向中原的關口。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晉國實力強大後,一些中原國家轉而從晉,晉楚麼爭不可避免,前634年晉楚城猴之戰,晉國取勝,周襄王“策命晉侯為侯伯”,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晉文公取得霸主之位後,沒有撇開周天子,因為周天子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只有通過周天子的冊命,才能成為真正的霸主,從而使諸侯信服増加自己的政治資本,周王室則因“進退不能自操,而仰重於霸國”,不得不依賴晉國的軍事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安全。

於是,在晉國“尊王攘夷”的外交政策下,晉周之間逐漸形成了互相依靠、互相利用的外交關係,具體而言即晉國政治上尊王,軍事上勤王,維護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中原政治秩序和周王室的政治權威,而周王室則承認晉國的霸權地位,天子之尊賦予晉國高於其他國家的政治地位,使晉國霸主之位的合法化。

晉周之間的這種關係一直延續了整個春秋時期,《左傳·成公十一年》載“晉鄰至與周爭錬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晉侯使卻至勿敢爭”,可見晉國對周王室始終採取禮讓態度。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晉國的興起:

一方面是貴族政治破壞的較早,君主集權制發展較早,加之人才輩出;另一方面是地處邊陲,周圍多是後進民族,晉國注重發展民族關係,大量吸納外族人力,物理力增長迅速,晉國很快發展成為大國,春秋時期,晉又吞併了許多小國,成為春秋時期首要強國,長期掌握霸權。

晉世家:

到晉獻公繼位時,吸取曲沃代晉的教訓,盡滅群公子。按西周以來舊制,這些公子應為執政大臣,晉獻公消滅了他們,廢棄了近親旁系血統貴族把持政權的傳統,有利於任用賢能,並加強君主權威,為晉的迅速強大提供了政治條件。晉國在管理上建立了尊賢尚功的用人制度,晉國樹立獎罰嚴明的法治指導思想。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晉文公稱霸

晉國在晉獻公晚年時發生了“驪姬之亂”,晉獻公寵愛驪姬逼太子申生自殺,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驪姬又誣陷公子重耳和夷吾謀反,兩位公子為逃避禍患出奔他國。重耳在外流浪19年,最後在秦國,楚國,宋國,齊國等,幾個國家的支持下,回到晉國繼位,為晉文公。

晉文公明察善任,大臣薦賢不妒,晉國君明臣和,同心協力,可謂人才濟濟,出現了振興圖強的政治局面。在周襄王遭難向晉國,秦國求助時,晉國的有識之士狐偃,就對晉文公說:“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之也,而信宣於諸侯,今為可矣。”此時正是晉國爭取諸侯的最佳時機。

正當晉國上下同心,勵精圖治時,威霸中原的齊國卻出現內亂。齊桓公死後,諸子爭位,朝政荒廢,齊國由此衰落。此時,中原兩大國的晉國卻異軍突起,實力超過齊國,晉文公也像齊桓公一樣,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幟。

春秋時期,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和態度的簡要探索:晉國的興起

結語:

春秋之時,周天子雖說是徒有虛名,但周王的虛名還是有一定實際作用的,因為這虛名象徵著傳統秩序的存在,春秋時的爭霸戰爭對周天子來說就是奪取他的政權,晉國霸主的強大,引起了周天子的疑懼。

東周王室害怕晉國的強大,會構成對王室的威脅,所以,對晉國懷有戒心,但周王室也清楚自己需要依靠霸主來維護自己的尊嚴,保護自己的安全,所以周王室封晉文公為霸主,用王命冊封以示對晉國的嘉獎

儘管晉國霸主權大勢重,但他卻不能撇開周天子,因為晉國要得到天子的策命,撈取政治資本,以得到天下諸侯的廣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