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筆下如此清新淡雅的田園詞,結尾暗含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這一年的冬天,一心力主抗金的辛棄疾遭朝廷主和派彈劾而被罷官,其實本在開春的時候,他已有了歸隱之心,便在帶湖(江西上饒城外)修建新居莊園以作歸隱所用。淳熙八年(1181年)冬天,新居落成,已無官職在身的辛棄疾回到帶湖新居歸隱,自此開始了漫長的閒居生活,期間寫下了一首別於自己雄偉豪放風格為長的江南田園詞,清麗素淨,甚為別緻。

《鷓鴣天·代人賦》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辛棄疾筆下如此清新淡雅的田園詞,結尾暗含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詞題中“代人賦”即代人所作,開篇寫道田間小路邊的桑樹那柔軟的枝條上已生出嫩芽,東邊鄰家的蠶已孵出小蠶。這是江南農家春天最富有生命力和生活氣息的象徵了,桑樹發了嫩芽,蠶種孵出小蠶,一派生機。

平緩的山坡上春草已生,小黃牛哞哞在叫,夕陽照著尚有寒意的樹林,幾隻晚歸的烏鴉在林中棲息。這是繼描寫完眼前的農家之景後稍遠鏡頭的景緻,相同的是皆描繪出了春天農家田園意滿希望和收穫的意味,一切都是嶄新的新生命,嫩桑、新蠶、春草、幼牛,它們的富有生機不僅象徵生機清朗的田園風光,更象徵著普通農家新一年的收穫。

辛棄疾筆下如此清新淡雅的田園詞,結尾暗含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平岡細草鳴黃犢

最後待一天的勞動結束,斜陽灑照在早春還未有綠葉的樹林中,烏鴉歸林,由此可以想到農人們自然也要回家休息了,炊煙升起,飯香飄溢,白日的勃勃生機歸於了靜謐的夜晚中。

在下闋,詞人由近景將鏡頭推向了遠景,遠遠近近的山,橫斜交錯的路,隨著那山和路的方向遠望而去,看到青布的酒招飄揚著,那是賣酒的店家。這首詞寫景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方向鮮明,由近漸漸至遠的諧和寫意中,一幅鮮活生動的鄉間風光圖出現在眼前。

辛棄疾筆下如此清新淡雅的田園詞,結尾暗含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青旗沽酒有人家”表面來看是全詞寫景中唯一一處具體寫人的情味,其實在整首詞的田園風光中,卻處處有因人的關係才有的自然情境。桑葉蠶種,細草幼牛,都是由人的辛勤勞作才能出現的結果。雖未寫人,但處處有淳樸的人情之味,加之遠處的酒旗飄揚,賣酒的人家坐落在遠處的鄉間路邊,遠離城市喧囂又富有生活氣息讓人讀之就覺得恬淡暢然。

身處鄉間生活的辛棄疾望著遠遠近近的自然美景,想起了繁華城市中的豔麗盛景:那桃花李花雖也繁盛華美,但卻經不得雨打風吹,這鄉間溪邊遍是的薺菜花才是真正的春天啊。詞的最後一句城市繁華和自然田園的繁盛的花做了比較,辛棄疾堅定的偏向田園之間,其中不僅是心向山水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投身家國的理想情懷。

辛棄疾筆下如此清新淡雅的田園詞,結尾暗含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城中桃李愁風雨”正是國土陷於敵手、江山殘缺的殘酷現實,”城中桃李“只不過是苟安一派麻痺自己的一時繁華,金兵臨下,山河失色,滿目瘡痍,華麗的花兒也自是無法倖免。說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解讀呢,這是“辛”詞的特點了,凡是有風雨吹打繁花,其中深意則是金兵進逼南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歷史現實。

辛棄疾豪放激昂的愛國詞自然是在整個詩詞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的,然而若是讀過辛棄疾的田園詞,會發現也是名篇佳作頻出的,其中“辛詞”田園詞的特點就是和農家生活緊緊聯繫的,而非遁於俗世之外的寄情山水。辛棄疾總會將農家鄉間的景緻生活通過恬淡淳樸的筆觸寫出,這也正是因為他一生憂國憂民的大義情懷所決定。

在辛棄疾清新雅緻又富有生機的田園詞中,總有著言不盡的憂傷失望,失望中又有期待,這是詞之深意,也是他心中對家國、對君王、對朝堂的失望和期望。“詞之言長”,既是如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