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周易》應把握的若干關鍵問題

《周易》是本什麼書?

為什麼叫《周易》,有兩種說法:一者,清代學者陳夢雷說:“夏商相承用之,皆有其書。夏曰《連山》,首艮。商曰《歸藏》,首坤。至文王周公則首乾。《連山》、《歸藏》不傳。今經則文王周公所作,故曰《周易》”。二者,近代學者尚秉和說:“《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周易》純乾為首,乾為天,天能周匝於四時,故名易為周也”。“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之名,皆緣首卦。《連山》以艮為首,上艮下艮,故曰《連山》。《歸藏》以坤為首,萬物皆歸藏於地,故曰《歸藏》。《周易》以乾為首,乾:元享利貞,即春夏秋冬,週而復始,無有窮期,故曰《周易》”。。

那麼,《周易》是本什麼書呢?

《周易》是占卜之書。據於省吾先生考證,易卦起源於原始宗教中占卜方法之一的“八索”之佔。古稱繩為索,八索即為八條繩子。今彝族所保持的原始八索之佔,就是用牛毛繩八條,擲於地上以佔吉凶禍福。《周易•繫辭》稱“庖犠氏(即伏羲氏)始作八卦”,就是指八索之佔而言。“八索”這一名稱,最早見於《左傳》、《國語》。八索之佔是八卦的前身,而八卦則是八索之佔的繼續和發展。所以,從易卦的起源和演變來看,《周易》的主旨就占卜。通過占卜預測吉凶禍福,決定進退行止。其實,用《周易》占卜一直延續到今天,街頭算命的乃至坐堂算命(預測)的、起名的,無不打著《周易》這塊招牌。

《周易》是四聖之書。昔伏義氏以八索而畫八卦,稱之為天(乾)、地(坤)、雷(震)、風(巽)、水(坎)、火(離)、山(退)、澤(兌)。伏羲氏一聖也。伏羲氏雖有卦畫,卻無文義。至周文王始作彖辭,以斷一卦之吉凶,如元、亨、利貞。周文王二聖也。周公始作爻辭,以佔爻判斷吉凶,如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等等。周公三聖也。孔子始作十翼(傳統說法):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孔子(十翼就當孔子所作吧)四聖也。後來學者將彖、象、傳、文言分別寫入卦內,而上下系傳及說卦、序卦、雜卦附於《周易》全書之後,因此說《周易》是四聖之書。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就是由伏義氏、周文王、周公、孔子(十翼的著作權權且歸於孔子吧)共同完成的。

《周易》是哲學之書。雖然說《周易》的主旨是占卜,但是經過周文王作彖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使《周易》由占卜之書逐漸形成了一部具有豐富辯證法思想的哲學之書。尚秉和先生指出:“(周)易本用以為筮,故有卦辭,又有爻辭,其所言皆天地間公例公理”。……“否泰往來,剝復循環,天道與人事,無二理也,包括萬有,孕育深宏,凡哲學無不根源於是”。從這個角度(哲學)來看,說《周易》為百經之首,並不為過。《周易》告訴我們,即使飛龍在天,也不必過於高興,時過則“亢龍有悔”;“潛龍勿用”,也不必過於憂慮,否極則泰來,遇到有利時機,必然騰飛。與時偕行(俱進),必有自然之樂。總之,《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都充滿辯證法思想,這是《周易》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易經》分為七大部分,《上經》、《下經》、《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其中《上經》、《下經》、就是六十四卦,每一卦含卦辭、爻辭;而《上經》、《下經》的六十四卦又含《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另外,其中《乾》、《坤》兩卦又含一篇《文言》。

《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統稱為《十翼》,意思為《易經》之羽翼也。

1、《彖傳》(上下兩篇)共六十四條,解釋六十四卦之卦名(含卦義)及卦辭,未解釋爻辭。

2、《象傳》(上下兩篇)共四百五十條,其中解釋六十四卦卦名及卦義者六十四條,未解釋卦辭。其中解釋三百八十六條爻爻辭者三百八十六條。

3、《文言》是對《乾》、《坤》兩卦之解說,只有兩章,解《乾》卦之卦辭與爻辭者通稱《乾文言》,解《坤》卦之卦辭與爻辭者通稱《坤文言》。

4、《繫辭傳》(上下兩篇)是《易經》之通論,以論述《易經》之義蘊與功用為主,也談及《周易》筮法、八卦起源等等,並選釋《易經》爻辭十九條。

5、《說卦傳》主要是記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經卦所象之事物,含有分析事物之性質之意。

6、《序卦傳》解說《易經》六十四卦之順序。

7、《雜卦傳》解說六十四卦之卦義,不依《易經》六十四卦之順序,錯雜而述之。《周易》六十四卦精髓是什麼?

《易經》,公認的“群經之首”,其歷史可遠溯到七千年前,最早只有八卦圖,稱“無字天書”,著名的《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都是解讀《易經》的著作,如今只有《周易》流傳下來。那麼《周易》六十四卦的精髓是什麼?本文將一一道來,歡迎收藏品鑑!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周易》六十四卦(六爻)是由伏羲八卦(三爻)發展而來,是伏羲八卦中的每一卦與自身及其餘七個卦兩兩組合而來,如“謙卦”,上卦為坤,下卦為艮,讀作“地山謙”,精髓是“謙退之道”。

《周易》64卦“推天道以明人事”,其實就是64種人生體驗,如下:

1、乾為天:天人合一,自強不息

乾是天,代表的是一種自然的能量。人是自然的產物,所以人要效仿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坤為地:至柔廣大,厚德載物

地是一切生命賴以存活的基礎,它沒有天那樣神秘、空靈,卻讓人感到踏實。人要效仿大地,胸襟開闊,有包容力。

3、水雷屯[zhūn]:萬事開頭難

有了天地之後,萬物開始萌芽、生長,充滿天地之間。屯,意為“盈滿”。任何事業,初創階段總是艱難的,挺過去就好!

4、山水蒙:啟蒙教育

萬物初生,尚顯幼稚,如同山下水氣蒸騰,前景不明。這時需要學習基本技能和禮儀,以適應生存的需要。

5、水天需:在等待中前進

初生階段需要攝取營養,不僅需要飲食營養,也需要精神方面的營養,為將來打好堅實基礎。

6、天水訟:生存競爭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紛爭,尤其利益分配問題,是最容易引起爭執的,處理這類問題需要智慧。

7、地水師:聚眾戰爭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爭是解決紛爭的一種極端方式,這個卦講的是古代用兵及任用統帥之道,在現代社會來講就是競爭。

8、水地比:團結合作

講了戰爭之後,緊接著就講團結、講合作。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戰爭與和平不正是交替出現的嗎?

9、風天小畜[xù]:原始積累

有了團結合作,就有更強大的生產力,家庭和社會通過原始積累,都能小有蓄積。

10、天澤履:踐行社會禮儀

履即是鞋,這裡也通“禮”。遠古時期人是光腳的,小有蓄積之後,才能講究禮儀,形成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

11、地天泰:盛世的演化規律

地在上,天在下,君子把眾人抬到高處,自己甘居其下,於是社會出現和諧通泰的局面。

12、天地否:衰世的演化規律

天在上,地在下,天地陰陽之氣無法流通,所以出現閉塞的局面,泰極則否來,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充滿憂患意識。

13、天火同人:構建和同社會

所謂“分久必合”,總會有人出來打破閉塞的局面,把眾人團結起來,為構建和同社會而努力。

14、火天大有:盛大豐收,萬物所歸

追隨的人多了,勢力壯大了,自然會達到“大有”的狀態。

15、地山謙:謙退之道

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非吉則利的一卦。地在上,山在下,君子有雄厚的實力,還能保持謙虛謹慎,當然處世吉利。

16、雷地豫:歡愉的得與失

大有而又謙虛,人生自然達到歡愉的狀態,但是歡愉的時間久了,也會出現各種新的問題。

17、澤雷隨:相隨之道

謙虛過了頭,一味隨順別人,就會喪失自己的立場,迷失自我,此卦講的是從宜適變之道。

18、山風蠱:治理積弊之道

迷失自我,上下又閉塞不通了,於是腐敗滋生,此卦講如何革除腐敗、去舊揚新。

19、地澤臨:親民的領導藝術

古人講究德治,判斷領導優劣的一個重要標準,是他能不能親近民眾,這在現代社會同樣適用。

20、風地觀:觀察教化之道

自己德行高尚,才能影響別人,在集體中形成好的風氣。所以教化之道,重在言傳身教。

21、火雷噬嗑[shì hé]:享樂與刑罰

噬嗑是牙齒咀嚼的動作,代表吃喝享樂,同時這個卦也講刑罰,正說明管理要恩威並施的道理。

22、山火賁[bì]:修飾、文飾之道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崇尚自然樸素之美,提倡裝扮要恰如其分,否則過猶不及。

23、山地剝:應對衰退之道

事物發展到衰退期,剝爛朽蝕,面臨很多困難,在不利的條件下,人要學會默默忍受,等待轉機。

24、地雷復:孕育復興

轉機是一定會出現的,正如春去春來,花謝花開,必然迎來複興的希望。

25、天雷無妄:守持正道應對變故

天雷警醒世人,不要有虛妄的念頭,不要胡作非為,思想與言行均合於正道,這些是基本的做人準則。

26、山天大畜:大的蓄積

有經驗,有幹勁,沒有妄念,這樣就能獲得物質上的豐足,同時也能蓄積德性,培養更多人才。

27、山雷頤:頤養之道

有了蓄積就能頤養天年。反之,不勞動者不得食,只能是老大徒傷悲。

28、澤風大過:凡事不要過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活太安逸的人,很容易犯下大錯。

29、坎為水:人生路上多荊棘

坎主險,人生變幻無常,誰都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方能化險為夷。

30、離為火:長存光明之心

離代表文明、光明之象。人們都厭惡陰暗,嚮往光明,這是人們改造環境的動力之源。

31、澤山鹹:男女、上下感應之道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與人的情感,其實都是一種相互的感應。

32、雷風恆:永恆的夙願

愛情,都想白頭偕老;事業,都想基業長青。這是人們最樸素的願望,雖然真正的永恆並不存在。

33、天山遁:隱退避讓之道

天為君子,山為止,古代君子講究行止有節,功成身退,歸隱山林。

34、雷天大壯:強盛時不忘謙讓

強盛之時更要懂得謙讓,淡泊處世以避免重創,這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做到。

35、火地晉:用人、晉升之道

以屈求伸,匍匐前進,能做到這點的人,不難晉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36、地火明夷:人生哪有不受傷

高處不勝寒,晉升意味著更容易受到傷害,真正的君子不管遭遇什麼傷害,都能保有內心的光明。

37、風火家人:齊家和睦的方法

家是每一個人的避風港,是每一個人最堅強的後盾。

38、火澤睽:化解乖離之道

人的環境、經歷不同,有分歧是正常的,應該以寬容的態度加強溝通,求同存異。

39、水山蹇:歷盡艱難

蹇是跛腳,引申為“困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40、雷水解:解脫、放開

人生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唯有內心的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41、山澤損:減損之道

有舍才有得,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42、風雷益:增益之道

先舍後得,先損後益,只有損私心、私慾,才能增益學問、德行。

43、澤天夬[guài]:人要有決斷

夬是決除、果決的意思,該斷不斷,必受其亂。

44、天風姤[gòu]:與人邂逅,擦亮雙眼

姤卦一陰五陽,一陰代表陰柔小人,遇到這樣的人,千萬要小心。

45、澤地萃:聚合之理

萃是聚合、薈萃的意思,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子處世,要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46、地風升:積聚升進

下卦巽是木,升卦的象是地中長出樹木,有晉升、發展之意,此卦告訴我們上升階段的各種變化因素。

47、澤水困:處困之道

上升到一定程度,往往會陷入困局,同時也意味著自我突破的機會。

48、水風井:正本清源

在古代,水井是生活的象徵,但水井是需要經常疏浚的,此卦代表的是正本清源、修身養賢之道。

49、澤火革:領導變革之道

正本清源的結果,往往是發現事物不合時宜,此時就要求變圖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50、火風鼎:不破不立

經過變革,舊的事物傾覆毀掉,事業就會獲得新的生機。

51、震為雷:處險之道

電閃雷鳴對人心能起到極大的震撼作用,讓人戒慎恐懼,反而避免了敗亡局面的出現。

52、艮為山:靜止,修身至善之道

在代表動盪的震卦之後,就是代表靜止的艮卦,所謂“不動如山”。一張一弛,這才是生命之道。

53、風山漸:循序漸進

凡事都有個過程,是穩步成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54、雷澤歸妹:急於求成,一事無成

此卦以女子出嫁為例,顯示的是急於求成而造成進退失當的狀況,與循序漸進的漸卦正好相反。

55、雷火豐:保持豐大之道

經歷過挫折之後,經過調整,會漸漸發展至頂峰,此時務必注意事物向相反方面發展。

56、火山旅:行旅艱難

山上有火,看上去很美,但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一卦說的就是人在旅途的酸甜苦辣。

57、巽為風:和順之道

巽是風,風是柔順的,但卻無孔不入,巽又代表“近利市三倍”。所以此卦顯示的是和順可以長久的道理。

58、兌為澤:和顏悅色

兌是口,代表言語,又象徵少女的美麗,都有愉悅、快樂的涵義。所以這個卦講的是言談、和悅的藝術。

59、風水渙:解救渙散之難

愉悅、快樂過了頭,就是精神渙散,就是樂極生悲,所以任何時候,人都要保持適度的理智。

60、水澤節:節儉守禮

節儉和守禮是人類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對維護社會秩序功莫大焉。

61、風澤中孚:誠信之道

中孚卦形外實內虛,象徵著內心誠信,而誠信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62、雷山小過:處理小事之道

大節不虧,小節不拘,對他人小的過錯,最好能以開明的態度,多包容一點。

63、水火既濟:階段性成果

事業成功,皆大歡喜,但對於不斷變化的形勢而言,既濟也只是暫時的平衡罷了。

64、火水未濟:新的起點

事物永遠處在變動和發展之中,成功不是結局,而只是下一個輪迴的開始。

《周易》八大經典思維,給你的大腦做一次系統升級吧

《周易》留給我們的價值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周易》的思維方式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梳理出《周易》的八大經典思維,學習《周易》的思維方式,為我們的大腦做一次系統升級。

陰陽思維

《周易》中有一句統領性的話:“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放在今天來看,其實解釋了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很多人學習《周易》都是在忙著占卜,但《易傳》說:“吉凶者,失得之像也。”這句話很值得推究玩味一下:

吉凶是什麼?吉凶只是表象。

那本質是什麼?本質是失得。

失得又是什麼?失就是失道,得就是得道。

道又是什麼?陰陽就是道。

陰陽又是什麼?陰陽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推究到此只能先打個句號。由此也可以得出,用不著忙著去占卜,按規律辦事就吉,違背規律辦事就兇。

當然《周易》的陰陽辯證思維並未有就此打住,因為沒有永恆的吉,也沒有永恆的兇。用老子的一句話就解釋清楚了:福之禍所依,禍之福所伏。

應變思維

《易》曰:唯變所適。

大致意思是隻有根據變化而變化,才能生存,才能長久。

舉一個現代管理中的權變思維。有人在疑惑,管理者到底應該帶頭幹還是應該站在旁邊看?問這個問題就是沒有掌握《周易》的應變思維。

當你的團隊只有10個人的時候,你要帶頭幹。因為這個階段大家心裡都沒底,就像在黑夜中走路一樣,前面有沒有障礙物有沒有坑都不知道,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導致踟躕不前。這時候領導的作用就是衝在前面,為大家開路。

當你的團隊有1000個人的時候,你要站在中間協調。團隊開始向前推進開拔了,大家都知道路沒問題,但新的問題是走路的人之間會有相互的碰撞和摩擦,有人掉隊,有人崴了腳。這時候領導的作用就是做協調性工作,保持團隊行進暢通。

當你的團隊有1萬個人的時候,你要站在高空觀察。萬人的大隊伍浩浩蕩蕩,以前是一條線,現在是一個面,新的問題是方向容易亂。這個階段領導者就要站在高空把握團隊行進方向的正確。

團隊規模在變,領導者的領導方式也隨之而變,這就是應變。

整體思維

《周易》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周”就有周全全面的意思,不能被分割,不能被拆解。

太極就是一個整體,去掉陰或去掉陽,太極就不是太極了。

八卦就是一個整體,八卦代表了天地間的八種物質,去掉其中任何一種物質,就天塌地陷了。

六十四卦也是一個整體,開頭兩個卦“乾卦”和“坤卦”是《周易》的兩扇門戶,結尾兩卦“既濟卦”和“未濟卦”是《周易》的總結。中間的六十個卦是一個小周天循環,六十一甲子。六十四卦去掉任何一卦都不行。

說一個學書法的例子。有人問學習書法筆畫重要還是字的結構重要還是章法重要?問這種問題就是不具備《周易》的整體思維。啟功先生舉例說,王羲之的字很漂亮,但你把王羲之的字剪切成一片一片的隨意丟在地上就不漂亮了;同樣的道理你把一個初學者的筆畫依照王羲之的字的結構安裝上去,也不漂亮;同樣一個普通人的字按照王羲之的章法安排出來也不漂亮。由此可見,好的書法作品是一個整體,好的筆畫、好的結構、好的章法融合在一起,才是好的書法。

系統思維

《周易》是一個系統,每一卦待在每一卦的位置才合理,每一卦中“爻”的位置也不能隨意走動,各當其位,才能發揮作用。

人體也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由八個小系統構成。就拿消化系統來說,嘴巴負責切割咀嚼食物、唾液負責把食物和稀、食道負責把食物運送到胃裡、胃液負責消化、十二指腸和小腸以及大腸負責吸收、職場負責存儲食物殘渣、肛門負責排洩。從嘴到肛門是一個系統。體現在工作和管理中就工作分工、工作流程。分工不清晰、流程不合理都影響工作效率進而影響工作成果。

天人思維

易曰:易之大,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

易家從來都把天、地、人看成是一個整體。

古人面對自然有三個心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不破壞自然。

今人面對自然也有三個心態:蔑視自然、對抗自然、破壞自然。

這兩種不同的態度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古人在精神層面是恬靜快樂的,今人在精神層面是焦慮痛苦。這種焦慮痛苦來自我們對大自然對我們治癒作用的忽視。

據說有個大富翁得了一種怪病,吃東西食而無味,睡不好覺,渾身沒力氣,時常感到絕望.....但通過各類儀器檢查都找不到病因。大富翁的狀態越來越糟糕,感覺自己不久於人世了。後來在旁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禪師,並說禪師專治此類疾病。後來富翁開始按照禪師給開的藥方進行治療。

第一個療程:在海邊躺著聽海浪水鳥的聲音,100天。

第二個療程:在沙灘上用樹枝寫字,100天。

第三個療程:在海邊撿石頭往海里扔,100天。

結果富翁第二個療程還沒搞完,身上的症狀就痊癒了。

這個故事或許無趣了一點,但它反映出的人天思維以及大自然對我們的治癒作用是有趣的。

全息思維

《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一個卦叫“剝卦”。

“剝”用現代視角來看就是“腐蝕”。

“剝卦”中用了一個“床”的腐蝕過程來演義“腐蝕”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床退開始腐蝕。

第二個階段:床頭開始腐蝕。

第三個階段:創面開始腐蝕。

其實“床腿”只是腐蝕的開始,腐蝕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來。

“全息"就是局部代表整體。

我們說一葉知秋,一片樹葉落下來,代表秋天到了。

我們說窺斑見豹。

我們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其實說的都是全息。

具備了全息的思維,就知道了如何防微杜漸。

直覺思維

《周易》是直覺思維的產物。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直覺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比如你與一個人第一次謀面,你的直覺一般就是這個人的本質。你覺得這個人是個小人,無論在今後的歲月中這個人如何偽裝自己,到頭來你會發現,他終究是個小人。

有人訪談過數十個商界大佬,問他們在自己的商業生涯中最關鍵的一次決策的依據是什麼?答案驚人的相似——直覺。

阿基米德原理是他直覺的產物。

凱庫勒夢見苯環的結構。

愛因斯坦的“思維的自由創造”催生出廣義相對論。

我們不把直覺上升到神秘的地位,但我們要重視直覺。

預測思維

預測是《周易》的基本功能之一。

《周易》的預測不是玄學,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之後,總結出的普遍規律。

《周易.乾鑿度》:易經變化的3條核心規律,學易的人要謹記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周易.乾鑿度》這本書,有些學者人認可,有的學者認為是偽書,文章中的孔子曰,應該是假借孔子為言。

不過,我研究過幾個版本的易經,從《周易.乾鑿度》中,倒是能找到一些有含金量的知識點。畢竟從古至今,研究《易經》的人很多,尚沒有一個人能把《易經》完全研究透徹,這是《易經》的本質決定的。

易之萬變,豈能是一家之言可以說透呢,這麼簡單就被研究透,那就不是《易經》了。從這個角度看,《周易.乾鑿度》是研究《易經》的一種視野,乾,為天;鑿,是路。寓意為,開闢通向天之路,對後人起到指引作用。

《周易.乾鑿度》提出易經變化的3條核心規律,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抓住核心,才更容易理解易理,以下這幾條規律,學易的人要謹記。

1、在太極之前,尚有四變。

我們熟悉的易經變化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周易.乾鑿度》記載,在這之前,尚有四變。也就是無極的領域,也孕育著變化秩序。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混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一變為太易,這個狀態《莊子》說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無中生有,未見氣也;

二變為太初,太初有道,氣之始也;

三變為太始,太始有形,是隱性的形;

四變為太素,太素有質。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這四變,仍然在混沌中未分離,看不見,聽不到,循不得,即宇宙孕育萬物的根源。

在這之後,太極分離為陰和陽,才出現後面的演變。學習易經的人,要注意這四變,有助於理解後面的彖變之數。

2、重卦與爻位的變化規律。

《周易.乾鑿度》說,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

究,是窮、盡的意思。

八卦的基礎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皆是三條爻組成,代表事物發展的一個完整小循環:開始,壯大,消退,無限循環。

其中,乾坤相生,既然: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那麼,與之對應的坤,亦是如此,因而重之,有六畫而成卦。所以,重卦後的六十四卦,皆是六條爻。

六爻,從下往上,依次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周易.乾鑿度》曰:“物感以動,類相應也。”

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這是相應。

我們在看別人解卦時,常常聽說“有應”,有應的變化規律,就是從這裡來的。

“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五多功,三多兇,四多懼。”

這句話則解釋了不同變化階段的特徵。

3、彖變之數:陰陽彖變之數若一,皆為十五。

易經中,陰陽的變化如何與數結合起來?

《周易.乾鑿度》曰:“易變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則為九。九者,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為一”。

陽動而進,陰動而退,陽以七為彖,陰以八為彖。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

7+8=15

陽變七為九,陰變八為六,合起來仍然是十五。

9+6=15

所以陰陽無論怎麼變,都是“彖變之數若一”,始終是十五。

洛書的九宮圖變化原理,即是陰陽一進一退,一生一消的變化之道,九宮格橫豎斜相加,都是等於15。

《周易.乾鑿度》曰:“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八卦之生物也,畫六爻之移氣周而從卦。”

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有規律可循了。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為何要學《易經》

孔子用四個字評價《易經》:潔靜精微。

潔靜:是說人學了《易經》以後,心理、思想、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保持寧靜、澄潔。

精微:有格物致知的意蘊,是指應用科學知識和態度,用細密精確的態度考據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古人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的原因。可見,中國人對《易經》的推崇到了何種高度。

潔靜說的是內在的心理狀態,精微說的是外在的行事風格。我們都知道內外兼修這回事,這就不能不學易了。

二、《易經》三大原則

易有三易:簡易、變易、不易。

簡易——大道至簡;

變易——時空、表象的變化;

不易——宇宙規律恆常。

【簡易】

漢代鄭玄在其《易論》中說:易者,日月也。甲骨文書寫"易",上半部半圓形表示初出的太陽,中間弧線表示海的水平線,下半部三道斜線表示太陽的光輝。"簡易",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周易》周易的簡單體現在"陰爻、陽爻",六十四卦無論如何變幻,都是由陰爻陽爻構成的。

【變易】

《周易》以"易"為名,易就是變,講萬事萬物的變化之理。古代"易"字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是說易就是蜥蜴,蜥蜴是個隨環境而變色的動物,所以是變。二是說日月為易,白天太陽,晚上月亮,來了太陽,走了月亮,變!三是說筮佔之術和筮佔官名。"易"告訴我們,世上的事,宇宙萬物,沒有一件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但變化中又有規律可循,《周易》發現了這種變化規律,形成了對萬事萬物的預測。就像天氣預報發現了氣候變化規律從而預報天氣一樣。

【不易】

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動,可是卻有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這個東西叫"大道",所謂大道永恆。太陽月亮永遠不會從西邊出來,水永遠不會向高處溜去,天黑了還會亮,雨下了還會晴。這些都是永恆不變的。簡易、變易、不易體現了萬事萬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也是古人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辯證思維。

三、《易經》的三大法則

理、象、數

《易經》有三個內涵:理、象、數。世間萬物,哪怕是人生、情緒和思想,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稱之為"理"。也必有其實體,或呈現的樣子,稱之為"象"。同時,必有其能被量化考量的數據,稱之為"數"。

比如,手邊的這個桌子:它的理是木匠的榫,或者是物理的萬有引力;它的象是一個平面,有四條桌腿;它的數是它的長、寬、高和質量等數據。

再比如,今天情緒不好:它的理是心理學的,人體學的,或許是因為得了抑鬱症,亦或是由於低氣壓;它的象是我們咄咄逼人的語氣或悶悶不樂的一張臭臉;它的數是此時此刻,我們喘息比平時更深長,心跳比平常更快。

每個現象,到了一定的數,就會變,由量變到質變而為什麼會變,則有它固定的道理。

真的開始學《易經》,就會一頭栽進去,越來越被吸引,爬不出來。不過正是因為理象數的摩蕩,給人帶來了無數的智慧體驗。學易不可帶著參透天機的思想學,因為已經將人生和世界看透通了,還沒出門就知道今天發生什麼,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六十四卦記憶口訣: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晉及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基本構成如下:

乾宮八卦:(俱屬金)

《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坎宮八卦:(俱屬水)

《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

艮宮八卦:(屬土)

《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

震宮八卦:(屬木)

《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恆》,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

巽宮八卦:(屬木)

六爻

《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

離宮八卦:(屬火)

《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

坤宮八卦:(屬土)

為什麼孔子說學《周易》不容易犯錯?這才《周易》最實用的價值

孔子說,學《易》無大過。意思是說,學習了《周易》就不容易犯大的過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懂《周易》的人,不會犯低級性的錯誤。

那麼,孔子為什麼這樣說呢?

有人說《周易》精微,學了《周易》能讓做事小心謹慎,減少犯錯的概率。

有人說《周易》辯證,學了《周易》能讓人多角度看問題,減少犯錯概率。

有人說《周易》有預測功能,能做到料事於先,從而趨吉避凶,減少犯錯。

誠然,以上這些都是《周易》的功能。但未免大而空,無法落實到實際生活中來。

筆者在學習《周易》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周易》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的具體指導意義,就藏在《周易》的“占斷詞”中。

《周易》有64卦,有384爻,每個爻都有“占斷詞”。《周易》按照事情發展的兇險程度分成——吉、吝、厲、悔、咎、兇六個逐步推進的層次:

吉,就是吉利,在《周易》中隨處可見。

吝,就是遺憾。在《周易》中出現了20次。

厲,就是危險。在《周易》中出現了27次。

悔,就是悔恨。在《周易》中出現了33次。

咎,就是災害。在《周易》中出現了98次。

兇,就是兇險。在《周易》中出現了56次。

學習《周易》,我們需要具備兩個思維,這兩個思維也叫“週一思維”。

其一,《周易》從來沒有說“這個不能幹,那個不能做”,《周易》只是說“如果你這樣做,將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如果你能接受這個結果,那你隨便。如果你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那就需要變通一下子。

其二,《周易》從來不說絕對的話。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吉中有兇,兇中有吉。《周易》講的是“合理性”。偏離“合理性”則向兇險的方向發展。迴歸“合理性”,則向吉利的方向發展。只要你承認錯誤並改錯,就能吉利。《系詞》中專門用了一個詞叫“善改其過則無咎”,是說只要善於改錯,就不會有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