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藥”萬眾期待,研發仍須堅守科學標準

疫情當前,所有人都殷殷期盼著“特效藥”的問世。但欲速則不達,科學要講究實證。這份期待不該成為新藥研發急於求成的炒作藉口。

供圖/視覺中國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仍然複雜。洶湧的疫情面前,各媒體不時爆出“XX研究發現XX藥具有抗病毒作用,XX專家推薦用於新冠肺炎治療”,似乎眾多“特效藥”都已觸手可及。但現實情況遠沒有那麼樂觀。已修訂到第五版的診療方案中明確指出:“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抗菌藥物要求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態度可謂慎之又慎。

當下針對新冠肺炎病人,仍然是以隔離和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即便最被專業人士看好的美國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也還只是一種在研藥物。

評論 |“特效藥”萬眾期待,研發仍須堅守科學標準

▲國內某醫藥公司近日宣佈研發出瑞德西韋仿製藥,對此,吉利德公司謹慎回應:關注點依然是儘快確定瑞德西韋應對疫情的治療潛力。

該公司聲稱,迄今為止僅有極少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使用過該藥,療效及安全性尚無充分了解,也未獲得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認證。據報道,該藥將在中國一些指定的醫療機構採用“隨機、雙盲、對照”的方式開展臨床試驗,離正式的臨床應用還有一段時間。

此前也有報道稱,李蘭娟院士推薦的兩種藥物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有抗病毒效果,但這是體外細胞實驗顯示的結果,在人體實驗是什麼情況還很難說。有專業人士認為,這兩種藥物在人體內濃度很難達到要求。

當下,人們對於特效藥物的殷切期盼可以理解,但在面對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時,也要保持理智。我們對於病毒本身以及相關肺炎病症的認識還在不斷變化,研發特效藥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在“舊藥”當中篩選可能有效的,也需持續驗證。

綜合各媒體報道發現,很多所謂“進展”“新成果”都是在“打擦邊球”,有的只是有個初步實驗結果,還沒深入論證,就宣佈“這藥接近臨床應用了”。實際上,抗病毒藥物在研發過程中,體外實驗有抑制作用和在人體內有效還差很遠。

藥物直接關係人的生命健康,任何新藥從申報立項到最終上市、臨床應用都要經歷一段嚴苛的流程,比如基礎成分的研究分析、動物實驗、人體臨床試驗、產業化中試等多項環節,每個環節都要經過相關機構的檢定、審批,所花費的時間動輒十來年甚至更長,而研發投入則可能是天文數字。

新藥研發高投入、高風險,既可能因為技術原因造成研發失敗,也可能最終得以問世,卻因市場接受度低或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者而乏人問津。也因此,具有原創性且被市場高度認可的藥物,往往能讓研發企業坐享很多年的紅利。當然,這種紅利不是輕易能獲得的。

評論 |“特效藥”萬眾期待,研發仍須堅守科學標準

▲近半個世紀以來所報道的新藥開發成本變化(數據來源:The cost of drug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特殊時期,新藥的研發審批當然也應有些“特殊待遇”,但研發各個流程卻絕不能省。針對媒體報道的各種抗病毒“特效藥”,鍾南山院士就表示,臨床試驗可以加快綠色通道,但必須走程序。“很多實驗室找到一個苗頭,就希望馬上完全進入臨床,這個要小心,倫理審查一定要通過。臨床醫生還是要按臨床的規矩來做。”

在當下,無論是科研機構、企業,還是科研人員,不能因為公眾期待就放棄相關的科學規範或流程,降低標準,便宜行事。實踐也會證明,通過媒體包裝、炒作的方式獲得的“口碑”“流量”很難持續。畢竟,科學講究實證,沒有可靠的證據,吹得再天花亂墜也沒用。

評論 |“特效藥”萬眾期待,研發仍須堅守科學標準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