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说:“班上人多顾不过来,不可能因为差生拉低进度”,你们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红润的脸


老师说班上人多顾不过来,不可能因为差生拉低进度,被指师德有问题

之前在和一个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问题的时候,家长问我,为什么老师教学的进度不能够慢一些?孩子现在醒开劲了,想学习。但他老说老师讲的太快,学生有些跟不上。作为班主任,我只能礼貌的微笑,然后向家长解释,学习进度是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情况和考试进度。针于咱们孩子情况,我只能建议你,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进行预习,课后有什么问题,及时询问任课老师,实在不行只能课下补补课。老师当面说理解,背后就说我师德有问题。我也是无语了。

BBC曾经拍摄一个节目对比中英学校不同。在英国学校,采取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的小组(一个班十几个人),老师各个小组讲课进度不同。但是这在中国并不现实,因为中国的老师太少,而学生太多。这种趋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很难扭转,除非把钱从反复建教学楼转移到教师身上。

1一个班学习的具体情况。

当下我们所在的地区,学校大部分都是五六十人的班级。其中,大概有15人左右,学习速度特别快,基本上不需要老师操心。大概有30人左右学生,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监管才能学习。而剩余的15个学生,则是学习习惯特别差,学习效率相当低的同学。

当下存在的矛盾点就是,老师需要尽可能的照顾到前45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兼顾考试进度。因此讲课的速度基本上是中等速度。满足前45人的需要。

而剩余的15个学生基本上被忽略不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我在经过几年和学生打交道以后得出来的结论。按照我的想法,初中阶段数学和英语较难,学生需要有整块的时间补难度大,不好跟上。而文科类的语文和历史等科目,难度小,见效快。可以先把这些科目赶上来,提高学生自信心,其他的科目慢慢补。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督促,我发现这些学生基本上只能坚持两到三天的热情,随后就开始自暴自弃了。每次都是如此。

经过我和他们的沟通,我了解到他们很多坏习惯是在小学的时候养成,一直没有解决,到了初中即使想学习也只能管不住自己。

3学习习惯差的根由

经过我的总结,差生之所以差有两个方面问题,第一个自觉性差,第二个执行力不强。

我现在的学校有不少学生都来自于留守儿童,孩子在家里,属于爷爷奶奶照顾。小学的时候,老师每天布置作业,没有人监督要求,所以学生基本上对于作业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既保证不了质,又保证不了量。而孩子们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很长。导致他们上课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这些问题经过时间的累积呀,越来越突出。而等到初中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无能为力了。

之前有家长对我说,老师你只管打吧,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当我想说,事到如今打还有用吗?

佩弦教育语:

所以我想说后进生之所以学习差,根就在学习习惯,还有执行力上出问题。如果仅仅只要求老师放慢进度。不仅会赶不上总体的考试进度,引起大部分家长的不满。而且对于学生的问题,也是杯水车薪。毕竟有的学生费了很大的劲儿留级,结果依然很差。


佩弦教育


那不然?为了照顾差生,好的学生怎么办。就拿我这个学校来说,开始为了照顾差生,本来一节课的内容,我分成两节课来上,但是还是有部分差生做不来题,靠前的学生,早就能理解了,耽误不少时间,之后就是按照正常进度来了,因为靠前的学生,是还想继续读书的,少部分差生听不懂,就课下找我,总之照顾还想读书的就行,其他的学生就算了,上课给我守规矩就行。


nice大熊


看到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可以为老师发言。我是个一年级家长,在老师的家委会。目睹班级每一个学习差的孩子老师都会家访,而且也不会传递孩子的负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家的孩子被老师叫过家长。

老师很实事求是的陈述孩子的事情,并不会因为你是家委会还是其他普通家长,家长们相对也比较信服老师。

今年下半年,老师也常常会改作业到9点十点这样,但是很多学生跟不上,家访也没有用。

我帮老师带过一堂课,亲眼看见一个学生什么也不做,坐着等下课,合起来书本就回家。

也跟一个家长了解到老师想尽办法希望能提升她家这个垫底的孩子,课时家长总不是特别给力。甚至期末考试竟然睡过了头,错过了期考,对于这样的孩子,你都去等吗?

孩子能不能学习的好,不但归咎于有没有一个好的老师,还要看看你有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如果家庭本身就不那么关注或者对于自己的孩子关注无力,那能怎么办呢?

有图有真相,只想告诉你:“想让老师照顾你,先得有被照顾的资本,如果没有,那么有一句很现实的话就是:“麻烦你们靠边站,还有很多优秀学生削尖了脑袋求老师多帮助,你凭什么自己不努力还想被关爱?”

没有诋毁人的意思,只是现实真的很残酷。在我的孩子被叫家长的时候,老师说了很多中立的话。我知道老师辛苦了,把脑袋点的像小鸡啄米,我很荣幸老师会赏脸告诉我孩子有救,并转头告诉孩子:“你是老师的希望!”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如果老师并不那么差,那么这时候,你满足对于优秀学生的渴望、这个小小的私心,才是优秀家长应该去理解并着手去做的。

千万不要去纠结值不值得。因为你没有资格指责社会的恶,你只有义务去完善人性的善。

比较啰嗦,也比较太拿自己“当回事儿”,言语如果有冒犯,还请原谅。因为为了孩子学习,我一般不敢质疑老师,平时只要听到一句你家孩子有救,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尽疏救的方法。可能这是因为孩子不够优秀才焦虑。


百态情爱


我现在带的班级里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学生。

一个男生,上学前才学会说话,经常上着课就从地上爬走了吗,另一个男生进校的时候根本不说话,一个月之后才愿意和我们说话,说的话要费很大劲才听得懂,拼音教了一个月一个都不认识。

这两个男生的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第一个男生,全家一起上陪着他学习,教他认字,数数,孩子在一点点进步。

第二个男生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妈妈上班忙,爸爸不上班,我们和他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从来不理不睬。

还有一个男生也是说话说不清,拼音这边教过那边就忘,一个女生上课从来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管老师有没有在上课,说她一下,她不动了,老师一讲课,她又开始玩了。

还有几个类似的小朋友,有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父母不识字,有的父母在身边也不过问孩子学习。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从来也没有不管他们,我们在休息时间把他们带到办公室看着他们写作业,一个拼音一个数字指着教他们。如果我们利用课堂时间一点一点讲,只会耽误别的孩子的时间。

没有哪个老师会真的放弃学生。

想想看,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看着学生学习,不仅是老师得不到休息,学生自己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尤其是学困生,他们上课本来就比别的孩子吃力,下课还不能休息,长期这样下去,老师和孩子们都会受不了。

如果一个班级有一两个有困难的学生还好,如果有四五个,一个老师要带两个班级的课,老师是真的忙不过来。

如果有老师说的不能因为差生影响进度,这是实际情况,现在教育比的就是分数,课堂时间如果过多用来照顾学困生,影响进度是必然的。

但是这不代表老师可以不过问学困生,虽然很累,虽然很难,但是老师们会尽力去教每一个孩子,至少我和我身边的老师们就是这样做的。


小治姐姐


讲讲我的真实经历吧,我高中时属于严重偏科类型,分科前老师特别负责,为了保证每个人都听懂每天待到下自习后,我那时候数学还能考一百一左右,分科后数学老师讲题特别快也不细,更不会管没听懂的学生,所以只能考七八十,因为文综和语文稳定在年级前十,本来按这个成绩,我上个大学是没问题的,可是我的数学老师让我彻底讨厌这门学科,我起初一直努力学数学,但有些地方我就是不懂为什么要那么做,所以我根本记不住大多数解题步骤,采取题海战术才能让自己稳定在七八十。我的数学老师就是那种只管好学生的老师,她才不管你努不努力,她只看你考的好不好。我们班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举几个例子吧,好学生不问她题她都上赶着去问他们有没有听懂,我们去问的时候她就甩脸色骂我们不认真听让我们回去看书根本不给我们讲;好学生考试少加分就算一分她都会看都不看卷子就专门跑去改,我们就算少加十分,注意她的操作,她先仔仔细细辨认我们的卷子,确认是判错了后,表面上答应给你加分并且记下了你的考号,后面根本不管你,去问她她就说没时间,你们加上十分又能改变什么呢?谁知道是不是抄的呢。[微笑]再比如,上课叫学生起来讲题,好学生讲的不管多简单她都夸,我有一回讲出来一道难题她当着全班的面说我是抄的以我的水平根本做不出来,我当场把五三上的原题摆在她面前告诉她这题我做过我会有什么奇怪的。还有一次讲立体几何,她画的图都不是卷子上的图,点和我标的也不一样,我说老师你图不对,她就骂我说自己不会做还敢怪老师?后来但凡遇到我讲题就各种挑刺,什么语速太快,讲的太细,甚至有时候挑不出错就没事找事问我:你最后一步为什么不讲明白是5✖️5=25?请问作为高中生在座的谁不知道五乘五等于二十五?因为她针对我我就开始讨厌数学,最低一次还考过20分,如果不是文综语文那几门我早就被踢出重点班了(我们学校文科只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到了高三我妈花一万多给我请了个一对一辅导,数学才勉强上了八十分上了大学。

我承认厌学、理解力差是我的问题,可是差别对待真的可能会毁了学生的一生,如果高三时我妈不给我请辅导老师,我也就只能上三本,(没有说三本不好的意思)只是在文综经常年级第一语文稳定年级前十的情况下却只能上三本我真的不甘心。

我家老师很多,爷爷姥爷舅舅妈妈小姨......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都有,从小他们就告诉我,做老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你的学生因为你讨厌这门学科。说白了就是要有师德。现在我也成为了师范生,我自己经历过所以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学生重蹈覆辙,能力差可以去提升,品德差就真的不配当老师。


箫韶乆成


理解你的感想,但不认同你的观点,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不叫他差生,我刚上班的时候,代三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班主任,每个班都是六十几个娃,每天三个班课上下来,一句话都不想说了,还要处理班级事务,再看着三个班的作业和作文,有心无力呢,只能粗略的改。虽然粗略改,但是还是有针对性呢,现在想想要不是年轻,还真扛不下来呢!


职教宋老师


对学生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好学生多激发,让他们有挑战性,一般学生抓习惯,多督促,差的学生看情况,如果只是基础差一点,态度好的,多鼓励,平时开开小灶,态度差基础差的,也应因势利导,能提高最好,不行的话,放一下学习,多关心一下生活,旁敲侧击,或许又不一样的收获。我去年接班有一个学生,语文才考12.5分,我也没有多管他,只是考试前嘱咐了几句。第一次考试考了28分,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第二次,考了50分,适度表扬,第三次考了70分,短短的四个月,进步很大,说实话我在他身上没有花任何力气,甚至他在课堂上做做小动作,我也睁一眼闭一眼,不去说他,因为知道说也没有用。教无定法,不教也是教,不要一根筋到黑。


红叶层染


每个班级都有优等生和差生,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放弃差生,是学生自己和家庭首先放弃了,成绩不好,自己在家多努力,让自己慢慢的赶上班级进度,每个学期课程多少都是固定的老师不可能为了成绩差的孩子放弃进度,毕竟期末考试不等人,下课时间问老师题目是可以的,周末也可以,至少我儿子老师周末你问她题目她很开心,鼓励我们去问,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压力都给老师,我们家长需要配合学校,毕竟孩子是我们自己的,个人想法,勿喷


哭谁疼62628296


本来就是啊,在哪里都不可能舍本逐末,优生是希望,中等生是中坚力量,差生最没希望又最耽误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分班,该考清北的去清北班,该本科的去本科,该专科的去专科,这样大家都能学也跟得上进度,可惜国家不让哪,给基础差的上课和给基础好的上课,同样的内容,那完全是不同的课,如果顾着差生,那优生和中等生必然被耽误,我上学的时候课堂上经常无聊得发霉,后来一无聊就翻字典,一年就得换一本字典,翻烂了,课堂里老师讲的很多都是重复讲的,很简单,但是就有人不会,课后就玩儿,上课为开小差,结果耽误大家的时间来陪他复习,到了后来我也不听课了。


红尘记


认同,我家就一个孩子。我们两口子盯着都不能改正一些坏习惯。老师也是人,更何况50多人的班级里?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自身找问题?

我一直以为学习本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应该是全社会共同付出努力。让孩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文化,道德,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只在学校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