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規落定多家上市公司“加班”響應 凱萊英“首吃螃蟹”引入高瓴做戰投

週五晚證監會剛發放再融資政策大禮包,週日下午就有上市公司加班趕出了新的融資方案。

2月16日晚,隆盛科技、元力股份、凱萊英發布了新的再融資方案,其中凱萊英還同時撤回了此前籌劃半年之久的原定增方案,宣佈引入高瓴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

此前,證監會適度放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規模限制,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調整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和鎖定機制,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相關限制;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數量由分別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將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等。

根據以上規定,三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方案也進行了相應調整。

其中,元力股份按照在新修訂的再融資方案中,將發行方式調整為在中國證監會核准後十二個月內擇機發行;發行對象調整為不超過35名;定價方式調整為不低於發行期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百分之八十;鎖定期調整為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轉讓。

此外,元力股份還將發行股票數量從定增預案中的不超過 4,896 萬股(含 4,896 萬股) 調整為不超過 7,344 萬股(含 7,344 萬股) 。

隆盛科技的修訂情況與元力股份類似,其對照證監會2月14日發佈的《創業板上市 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規定, 以及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最新進展情況,對本次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預案進行了修訂更新。

改動最大的是凱萊英, 其直接終止了2019年發佈的定增計劃,除了更新相關的再融資條款外,公司在具體實施方案上也做了大幅度的調整,併成為再融資規則修訂後首家披露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司。

在其2019年10月30日發佈的《2019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修訂稿)》中,公司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10%,即不超過2314.10萬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3億元。

投資於凱萊英生命科學技術(天津)有限公司創新藥一站式服務平臺擴建項目、生物大分子創新藥及製劑研發生產平臺建設項目、創新藥CDMO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擬投資金額分別為3.5億元、3億元、10億元和6.5億元。

彼時,公司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對象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尚未確定發行對象。

而在2月16日晚發佈的再融資預案中,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下調至不超過1870萬股(含18,70萬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定為123.56元/股(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23.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凱萊英一方面將募集資金變更為全部投向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另一方面還確定了高瓴資本作為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對象,本次非公開發行後,高瓴資本將成為公司持股 5%以上股東,並與公司在全球創新藥領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關係。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