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兩週,上海疫情救治“主戰場”擴建工程成功送電

2月14日,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擴建工程成功送電了。而此次送電過程,僅用了兩週時間。

靠前、再靠前,在火線上高擎黨旗

”我行!““我上!”“我可以!”接到單位的集結令,春節假期中的國網上海金山公司黨員幹部立即給出了有力答覆。

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隔離治療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收治了全市絕大多數的確診病例。為應對日益複雜的疫情,上海決定在此處緊急擴建診療床位。按照計劃,施工臨時用電必須兩天內接通,臨時病區的正式用電要在兩週內完成。

“嚴峻的疫情形勢留給我們的時間極緊,在春節和疫情特殊時段組織施工的難度極大!”金山公司黨委負責人說,要以黨建為引領,第一時間讓黨員作用得到發揮。有人悄悄退掉旅遊的機票地來了;有人驅車橫跨半個上海,急匆匆趕來了;有人拔下腰上的針灸來了;還有兩口子把孩子送到父母家後,一起來了。

接到任務當日,一支覆蓋項目實施全過程,由42名骨幹組成的“金鷹”黨員突擊隊集結完畢。

接力、再接力,迎著困難奮勇衝鋒

對於電纜專職姚明強來說,這可能是最辛苦的一個春節。早在一月中旬,他已作為“金鷹”先遣隊投入了公衛中心保電工作,春節長假期間他一天都沒休息。

擴建工程啟動後,姚明強的責任更重了。每天早上,他都會和隊員們一起前往施工現場,對點多面廣的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督察,積極協調各類管網同步施工。在電纜溝道里爬上爬下,很快姚明強就成了一隻溼漉漉的“泥猴”。

“今年別人春節宅在家,而我在工地玩泥巴。“姚明強笑著說,關鍵時刻,一點泥巴算什麼,黨員要拿出黨員的樣子,帶頭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正是依靠“金鷹”突擊隊挺在前作表率,150多名施工人員不分晝夜輪番奮戰,39座電纜工井齊頭並進,基建作業穿插進行……一個個擋在項目團隊面前的堵點難點得到了破解。

現場施工啟動後,有關部門為適應疫情新形勢,緊急提出對客戶側配電站位置進行調整。於是,“金鷹”突擊隊連夜重新確定248米排管走向,最終實現了工程進度和抗疫新需求的“雙確保”。

受春節假期和疫情雙重影響,臨時用電變壓器的製造單位早已停工休息,設備運輸線路上的部分道口則採取了臨時管制措施,給物資供應造成一定困難。“金鷹”突擊隊通過黨建聯建平臺積極協調有關單位黨組織,落實專人開庫取運並暢通沿途路線,設備如期送達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在短短兩天內順利接通。

奉獻、再奉獻,危急時刻初心閃耀

“公衛中心的供電配套方案當年就是我設計的,論熟悉情況、論經驗積累,誰比得上我?這既是我和它的緣分,也是我作為一名老黨員義不容辭的職責!”周桂新是這"金鷹"突擊隊裡的“老法師”。

2003年非典時,正是他為上海市新建的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設計了可靠的供電方案。面對新冠疫情的肆虐,這名老將主動請纓,僅用一天就拿出了擴建工程的初步方案。

為了進一步優化設備位置和線纜走向,春節假期裡,他穿好防護用品多次走進醫院實地勘察,成了大家眼中不懼危險的“逆行者”。

“我也害怕病毒!但比起病毒,我更想怕因為我的工作的缺失,而影響到患者的收治。”周桂新說。

蔣陳忠是"金鷹"突擊隊的“領頭鷹”。作為金山公司項目管理中心負責人,抗疫指揮部任務下達後,他主動請戰,上交軍令狀要求擔本次電力配套工程的項目經理。從那天起,他的家就搬到了現場指揮部。

指揮部的角落裡,行軍床和被褥靜靜地疊放著。牆上的進度表清晰地規劃著每天的作業人數、位置、任務、難點。他隨身帶著的施工圖紙上,標註著各種顏色、不同風險等級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施工隊伍進場後,蔣陳忠還成為了微信運動步行榜的“霸主”,因為他每天都要對各個施工點檢查多次,並沿著十多公里的管線走廊走幾個來回反覆排摸。一旦發現進度偏差,無論多晚,蔣陳忠都會召集各方分析協調,確保問題不過夜。

“黨員幹部不鬆勁兒,大傢伙才更有幹勁!”蔣陳忠說。2月10日,為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供電的核心工程——10.3公里電纜如期貫通。這一天,蔣陳忠也在施工現場度過了他的37歲生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