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不學餘玠一樣構建山城防禦體系而是執意北伐?

安琪兒露露


諸葛亮和餘玠兩人相隔一千餘年,他們所處的朝代和社會差別非常之大,雖然都是面對北方強敵,但是根據具體環境條件採取不同的策略是合情合理的。阿中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建山城固守而執意北伐。

諸葛亮和餘玠的地位和權力極不相等

劉備去世之後託孤諸葛亮和李嚴,李嚴駐江州,諸葛亮駐成都任丞相總理大小朝政。在南征之後,諸葛亮的權力在蜀漢內部已達到極致,加上劉禪年幼無能,諸葛亮可以說是絕對的權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諸葛亮北伐也好,固守也好,劉禪都會贊成。

餘玠僅是四川置制使兼知重慶府,負責整個蜀地的軍事防務。上有皇帝之命,下有宰輔重臣,餘玠的職權是非常有限的,能不能北伐,什麼時候北伐,帶多少兵北伐都不是他一個人可以說了算的。南宋還有漫長的長江、淮河防線要照顧,不能僅派四川的餘玠去北伐去。而且前有岳飛之鑑,即便北伐進展順利,情況也會相當複雜。

餘玠大致相當於李嚴的職責,把守好一方就是完成任務了,雖然南宋也想恢復舊都,但是這得皇帝說了算,餘玠能做的十分有限。

蜀漢和南宋對面的敵人完全不同

兵法講究知己知彼,因敵制策才能取勝,蜀漢面對的曹魏和南宋面對的蒙古軍隊是完全不同的。蒙古軍隊以騎兵為主,而且騎兵的戰鬥力十分強悍,縱橫亞洲大陸無人能敵。但是騎兵的特點在於速度,速戰,不能持久,時間一長不能攻下城池就地獲取糧草補給,就難以為繼。因此餘玠的築城固守就是充分利用了騎兵的弱點,在堅固高大的城牆下面,騎兵的速度和衝擊力優勢完全被遏制,只能拼消耗。雙方在城下長期對峙,時間一長蒙古騎兵就不得不退兵,南宋兵力獲得喘息和補給的機會,為下一次的防禦做準備。這一策略屢試不爽,所以餘玠就在巴蜀之地廣泛推廣,並且依據巴蜀多山的形勢築堅城據守,甚至還在釣魚城拖死了蒙古大汗蒙哥。

曹魏雖然也有戰力不俗的騎兵,比如虎豹騎等,但是一般是作為戰鬥前的衝鋒使用,作戰的主力還是步兵多。並且曹魏的實力比蒙古遜色許多,在長江之南還有東吳牽制著曹魏,北方還有遼東公孫淵及烏桓等少數民族,時刻威脅著曹魏的安全,所以蜀漢有機會對曹魏實施戰略進攻,聯合東吳主動出擊。諸葛亮屢次出擊北伐,並不意味著蜀漢沒有防守,相反蜀漢的防守是十分嚴密的。從魏延擔任漢中太守後,就制定了重關固守的防守策略,其後的王平、廖化、費禕等守漢中時全部延用這一防守策略。曹真、曹爽兩次大兵進犯漢中,都是無功而返,被漢中外圍的層層關防擋在外面,足以說明魏延制定的策略非常得當,有魏延鎮守漢中,諸葛亮北伐便沒有後顧之憂。此外,在第三次北伐時諸葛亮攻取了武都和陰平二郡,進一步完善了蜀漢在西北方向的防守。

諸葛亮和餘玠面對的國際形勢不同

三國鼎立是一個均衡的局面,其中任意一方若想吞併另一方,都會引來第三者的反對。當劉備強大時,孫權可以背叛盟約向曹魏稱臣,當曹魏強大時蜀漢和東吳可以不計前嫌再次聯合。諸葛亮北伐的前提是先平定南中,理順內部矛盾,然後外部聯合東吳,共同對曹魏進行夾擊,這樣進可以擴大領土,退也不會對蜀漢有滅亡性的損傷。

餘玠時代的南宋北面只剩下了強敵蒙古,金和西夏都已滅亡,西南的大理對蒙古構不成任何威脅。從長江上游的巴蜀,到中游的荊襄,下游的淮濱,漫長的防線都需要南宋朝廷細細防守,不能有一處疏忽,因此固守是最重要的策略。在更早的宋、遼、夏三國對峙時期,宋朝經常採取進攻的戰略,無論是在幽雲十六州方向,還是在河套地區,都能經常發動戰役,在這一時期宋是三國之中最強的一方,所以進攻隨時可以成為選擇項,但在面對蒙古時就不能這樣幹了。

固守城池的策略不適合蜀漢

諸葛亮沒有學餘玠構建山城防禦體系,但是他的愛徒姜維這麼幹了,而且還因此葬送了蜀漢的江山。姜維數次興兵北伐無果,窮則思變,主動改變了蜀漢的防守策略,將外圍關口的兵力撤下來,集中到漢城、樂城二城,準備等敵人來犯時固守二城,當敵人糧盡撤退時出城追擊,殲滅敵人。

然而,事情並沒有朝著姜維設想的方向發展。鍾會大兵進入漢中後,重兵圍困漢、樂二城,雖然二城一時還沒攻下,但是卻先攻下了陽平關,打開了通往成都的道路。於是鍾會放棄漢、樂二城,大軍直趨成都,逼得姜維連陰平也不敢守了,火速回援劍閣,阻止鍾會大軍進入蜀地腹地。按起葫蘆浮起瓢,這邊擋住了鍾會,那邊鄧艾順利通過陰平進入蜀地,直逼成都,最終導致劉禪棄城投降,滅亡了蜀漢。

蜀漢只有益州一州之地,漢中是蜀漢北面的門戶,生死存亡之地,絕對不能放敵人進來,否則退無可退只有死路一條。而在東面,魚腹浦則是生死之地,守住了東吳就翻不了天,一旦失守成都也將面臨滅頂之災。所以,魏延制定的防守策略是正確的。

南宋形勢則不同,南宋的都城和政治中心在長江下游的建康,從上游到下游的戰略縱深是非常大的,即便是放蒙古兵進來,只要守住關鍵的關隘、城池、河流,就仍然可以翻轉局面,收復失地。

阿中認為,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取決於自己和對手的實際情況,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才能用最好的策略達成理想的目標,回過頭來看諸葛亮和餘玠無疑都做出了正確的決策。無論是讓諸葛亮學餘玠,還是餘玠學諸葛亮,都是自取敗亡之道。


中州史話


諸葛亮為什麼要執意北伐。換句話說,諸葛亮為什麼不建設蜀國的防禦工事以休養生息等待時機成熟再進行統一戰爭呢。

從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到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進行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北伐戰爭。不同於南宋餘玠幾乎只有穩定邊防的防禦需要,諸葛亮的北伐有著非常複雜的動機,北伐幾乎可以說是當時諸葛亮的唯一選項。

繼續韜光養晦是在給曹魏創造機會

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繼續眼前的態勢三國鼎立註定不會長久

。與蜀漢相比,曹魏兵多將廣、幅員遼闊,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口魏都遠多於蜀,特別是魏國在實行屯兵與發展生產之後,魏國的經濟實力是蜀國遠比不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只是加強蜀國的防禦,那麼蜀國與魏國實力的懸殊只會越來越大。

不僅如此,隨著關羽敗走麥城,荊州失陷。諸葛亮“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隆中之對破滅了,諸葛亮丟失了一個蜀漢立國的巨大籌碼。

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北伐,因為無論是從當前還是長遠來看,以攻為守都是最好的選項。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孔明之出祁山,以攻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勢終於三分矣.而出師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之弈棋.能侵入始自治、否則坐而待之耳。

但是諸葛亮也不是完全是無奈之舉,情勢所迫之中他也做好了準備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諸葛亮在蜀國做好了苦心經營,政治經濟得到了相對穩定的環境。正如其《出師表》所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並且這個時候魏明帝曹睿繼位不久,曹魏關中、隴西的軍備懈怠,諸葛亮等待的時機來臨了,北伐開始了。

政治遺願

諸葛亮《出師表》中有一句話可作為其出師的原因之一: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劉備白帝託孤,《三國志》中記載劉備對諸葛亮的叮囑:

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的大事,諸葛亮夙興夜寐的遺囑,就是統一中原、興復漢室。《隆中對》中這樣委婉的記載: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欲申大義於天下其實就是收復中原、復興漢室。蜀漢也被看做是漢室的延續,所以收復中原就在正統上成為了根本的需求。所以諸葛亮才會說:“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中原的收復是諸葛亮的責任,如果只一味地的修建防禦工事,不僅抵擋不了蜀漢將相對衰敗的趨勢,從這一點上來說蜀漢政權也難免在政治上被人詬病。

所以對劉備的忠、對國家的責任和要求統一的願望,都迫使諸葛亮找好時機北定中原

轉移國內矛盾

隨著劉備和一批老臣的逝世,蜀國國內的矛盾開始慢慢的突出,劉備的舊部、劉璋的舊部還有蜀地的本土勢力,三方的衝突越來越大。所以在《蜀書》中才會有這麼一個細節:

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我們往往只在意劉備託孤諸葛亮,而忽視了李嚴。李嚴是劉璋的舊部,劉備此舉其實也是拉攏制衡雙方勢力的一種做法。

所以北伐的一個作用就顯示出來了,那就是轉移國內矛盾大體上一致對外。這個時候如果還緊盯著國內,那麼幾方勢力的衝突一定將會不可調和。


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揮師北伐。


坦坦蕩蕩的尚格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

諸葛亮接管時的蜀漢帝國正面臨著嚴重的危急,形勢不是很槽糕,而是相當糟糕,用一句名人說的經典評價就是,劉備建國,基礎不牢,夷陵戰敗,地動山搖。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諸葛亮選擇北伐,發動戰爭,確保了蜀國自身安全和增強內部凝聚力。針對提問者的提問,筆者分析如下。

第一,蜀漢在三國中實力在弱,這就決定了只有不斷進取,轉弱為強才能在這個亂世中生存下來。所以來說,諸葛亮只能以攻為守,發動北伐。

在三國中,蜀漢的疆土最小,綜合國力最弱。在三方的控制的地盤,人口總計上,曹魏帝國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九州,戶籍103萬戶,人口總計682萬人,佔當時三國總人口的六成,這九州背靠黃河,地處於經濟發達的中原地區。遇到戰爭,魏國的恢復力最快。

吳國佔有荊州(部分),揚州,交州三州之地,戶籍48萬戶,人口31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三成。

反觀蜀漢只有一個益州,戶籍20萬戶,人口只有132萬人,人口只佔三國人口的一成,這樣的國力,不要說魏國,就連吳國都強於蜀漢。

《文獻通考·卷十》:漢昭烈章武元年,有戶二十萬,男女九十萬。蜀亡時,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弱受強食的時代,叢林法則是當時三國的法則,按照“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規律,實力最弱的蜀漢會是第一個被“吃掉”的國家。作為蜀漢最高的決策者諸葛亮顯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所以說諸葛亮必將傾注全力出兵北伐。

第二,諸葛亮通過北伐戰爭,來緩解蜀漢內部矛盾,增強內部的凝聚力。<strong>

劉備給諸葛亮留的是一個“爛攤子”,外有強敵環顧,內有派系紛爭,面對這種外憂內患的局面,諸葛亮只有通過戰爭來轉移國內內部紛爭的視角。

諸葛亮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撫蜀中人心,蜀中人士全是益州牧劉璋在位的老人,他們對劉備和諸葛亮等“外來戶”,從入川到建國,一直都是牴觸的,所以諸葛亮只能通過大力啟用益州本地人士來緩解這種矛盾,例如蜀郡太守楊洪,李福等人,是諸葛亮一手提撥的益州人。

而後,諸葛亮又通過北伐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的“注意力”,諸葛亮後續發表的《出師表》,目的就是希望蜀漢內部人士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將矛頭指向曹魏。

蜀漢內部的矛盾,一方面只能靠疏導,而另一方面只能靠轉移,諸葛亮巧妙的利用“北伐”轉移了矛盾主體,雖然說只是暫時解決了內部危急,但總歸解決了一點是一點,總比不解決要好。

第三,諸葛亮的北伐最終目的,是進取中原,興復漢室。

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就為劉備制定了“三步走”的戰略方針,第一步佔荊州,第二步聯吳抗曹,第三步取益州,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現在這些小目標都實現了,下一步就是終究目標,興復漢室,進取中原。即使說現在劉備不在了,但作為制定方針的諸葛亮也是必然會全力完成這個宏圖大業的。

諸葛心懷漢室,一心要光復大漢江山,他這麼做一是為了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二是為了建功立業,在歷史的長河中名留千古。總體上來說,北伐也可以說是諸葛亮意志的具體體現。

以上是我針對提問者問諸葛亮為什麼堅決北伐的原因,提問者還提到,為什麼諸葛亮不學餘玠一樣構建山城防禦體系,筆者簡單概述回答以下問題。

雙方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境遇也不同,這兩個不同決定了雙方的戰略規劃也不同。

蜀漢處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雖然國力弱,但是還能與其它兩國周旋,諸葛亮也能率軍發動大規模的北伐戰爭,主要是以攻代守,三國之間更多的是相持,諸葛亮治下的蜀漢基本是主動的。

而反觀餘玠在蜀地為政時,處於南宋末年,這個時期金軍,蒙古軍隊橫行,南宋國窮兵弱,發動不了大規模的正面戰爭,餘玠在面對蒙古軍隊的時候,只能以攻代守,在蜀地構建防禦體系來防守。

正面戰場上,蒙古騎兵“當世一絕”,近用彎刀,遠用弓箭,在平地上無敵的存在,但是在蜀地山勢崎嶇的面前,騎兵不可用,優勢盡喪,餘玠看到這點,大力修築防禦堡壘,使的蒙古兵攻打蜀地久攻不下。最終放棄攻蜀。

綜上,諸葛亮和餘玠處於的時代不同,諸葛亮處於的蜀國時期,尚有餘力,能夠發動正面的大規模戰爭,而餘玠則處於南宋末年,兵不能戰,只能固守,有點苟且偷安的意思。餘玠的政治任務更多的是保家衛國,而諸葛亮更多的是興復漢室,以報皇恩。

以上就是諸葛亮不學餘玠在蜀地構建防禦體系的原因。

<strong>


<strong>


向日葵愛歷史


戰略格局的不同導致蜀漢和南宋的攻守異勢。諸葛亮執意北伐曹魏,是不甘心漢室偏安益州一隅,要繼承劉備的遺志,實現自己《隆中對》的藍圖規劃;餘玠在川渝地區構建山城防禦體系,是為了阻擋金、元鐵騎長驅直入,以保存南宋的半壁江山。諸葛亮是“以攻為守”,餘玠是“以保為守”。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即位稱帝,在祭天的文告中明確指出建國號為漢,繼承前漢後漢的基業,“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擔任丞相,官方文書中都是自稱為“漢丞相”,可見蜀漢始終是以天下正統自居的。既然蜀漢是正統,那麼曹魏、孫吳就是篡逆譖偽之國,作為大漢丞相的諸葛亮就有責任有義務去消滅他們。後漢的首都洛陽此時被曹丕佔據,所以諸葛亮必須不斷率軍北伐,以求攻克中原,讓漢室皇帝劉禪還於舊都。這是蜀漢政權能夠合法存在的必備條件。

另一方面,蜀漢政權的的上層統治者都是從外地來到益州的,雖然劉備在建政之初借鑑劉璋父子的做法,籠絡了一批川蜀本土豪強參與到政權中來,但這些益州土著僅僅處於政府的中下層,他們對此是很為不滿的。政治強人劉備去世後,蜀漢“外來集團”和“本土集團”的矛盾立即尖銳化了。這就迫使丞相諸葛亮不得不頻繁對魏國用兵,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國外,通過對外戰爭調和國內各個派系的紛爭。

南宋時期的形勢就不一樣了。自從宋高宗趙構逃到臨安以後,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就是南宋的固有國土了。雖然此後南宋也有幾次北伐之舉,但也僅僅是出於確保江南半壁江山的需要。南宋統治者已經默認自己是偏安的政權了。所以,餘玠作為南宋的地方長官,在川渝地區構建山城防禦體系,只是遵照南宋政府的命令保守疆土而已。他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一個臣子的本分,是沒有必要主動出擊、攻城奪地的。

諸葛亮的“以攻為守”戰略由於他的早逝而功敗垂成,他的繼任者秉承這一戰略,使蜀漢政權延續了42年;餘玠靠“以保為守”的戰略,讓南宋政權保有川渝地區數十年。二人的戰略出發點不同,但最終結果是相似的,這也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了。


棒槌襖襖


翊之來答:這是因為諸葛亮和餘玠兩人面臨的環境不同;其次兩人的職責亦不同。餘玠可以做出防禦的措施,而諸葛丞相必須北伐,他別無選擇。


先從整個態勢來分析

南宋全據長江之險,上下呼應,可傳遞人力、財力和物力,南北對峙的時候,南方最好的態勢就是如此;而季漢自丟失荊州之後,就只有益州一州之地,人力、物力極度匱乏,彼時尚未形成“揚一益二”的局面,加之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指出:“益州疲弊”,在《後出師表》中也提到:“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劇照

其次兩人職責也不同,餘玠是一方面大員,為南宋經營巴蜀,使得南宋保持一個完整的“巴蜀-荊襄-江淮”防線,這壓力相對而言不是很大;而諸葛亮是季漢的丞相,擔負著“興復漢室”的重大責任,而且最重要的是季漢之所以能夠立足巴蜀之地,就是因為高舉著“復興漢室”的旗號,如果他不繼續北伐,那麼這面旗幟就失去了作用,就會導致人心散漫,那麼季漢就會立刻有亡國的危險。針對這點,翊之接下了做一個詳細的分析論證。

諸葛丞相北伐的政治意義

“復興漢室”是諸葛丞相的一生夢想,他也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奮鬥終生,所以他的精神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下面翊之從兩個方面來闡述諸葛丞相必須北伐的原因!

諸葛亮劇照


天下人心歸屬問題。《史書·高祖本紀》記載了一段韓信勸說漢王的話,記載如下:“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思寧,不可複用。”這句話就是說:大王您手下的人都是關東之人,現在被項羽形同流放來到漢中,大家現在日夜盼望回到家鄉,大王正好可以利用這股思鄉之情鼓起大家的鬥志東出函谷關爭奪天下;萬一等到天下平靜之後,大家熬過了思鄉之情,天下百姓也過起了安穩日子,那個時候人心思安,大王就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同樣的道理,如果諸葛丞相在巴蜀蓄養國力,那麼北方百姓在曹魏的統治下時間一長,感覺生活的還挺安穩,那麼就會導致“人心不思漢”,如此一來,失去了民心,還可能“復興漢室”嗎?不可能,所以必須趁著“人心思漢”,全力北伐。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北伐的政治意義。大家都知道巴蜀歷來都有本土派,而客籍劉備(還有後來的諸葛丞相)為什麼能夠立足巴蜀,最重要的就是高舉著“復興漢室”的旗號。如果不北伐,季漢政權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立刻就有覆亡的危險。
季漢的本土派都是如何表現的呢?據《三國志·蜀書十二·周群傳》記載:“(群)父舒......時人有問:《春秋訐》曰:代漢者當塗高,此何謂也?舒曰:‘當塗高者,魏也。’鄉黨學者私傳其語。”周群的父親在巴蜀之地公然傳播“代漢者魏”,而且“鄉黨學者私傳其語”說明這一觀點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同傳《杜瓊傳》記載:“蔣琬、費禕等皆器重之。......瓊又曰:‘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吏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就是這樣一個被蔣琬、費禕器重的人話裡話外都說“天意歸曹”;而且杜瓊還有一個學生,名叫譙周,譙周把杜瓊的學說發揚光大,公然宣稱“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劉漢已經具備了授給別人的時機了。大家可以看到在季漢的統治區內,這種言論都甚囂塵上,可見季漢在巴蜀的統治是多麼脆弱。這僅是屬於本土派直接攻擊季漢政權合法性的行為;還有的本土派採取不合作的態度。如杜微,據《三國志·蜀書十二·杜微傳》記載:“建興二年,丞相亮領益州牧......以微為主簿。微固辭......亮以微不聞人語,於坐上與書曰:‘......天下之人思慕漢室,欲與君因天順民,輔此明主,以隆季興之功,著勳於竹帛也。’微自乞老病求歸,亮又與書答曰:‘曹丕篡逆,自立為帝......君但當以德輔時耳,不責君軍事,何為汲汲欲求去乎’其敬微如此。拜為諫議大夫,以從其志。”就像杜微,諸葛丞相第一次徵辟他,他推辭了;等他去向丞相謝罪時一句話不說,丞相又耐心的把想說的話寫出來給他看,誰知道這次杜微直接告病了;第三次,丞相又寫信挽留他。就這樣,對這樣一個人,丞相一而再再而三的請他出山,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團結一切力量支持北伐,避免季漢將過多的精力用在了內耗上。

再加上先主薨於永安宮,曹魏趁著主少國疑,對季漢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政治誘降。據《諸葛亮集》記載:“是歲(翊之注:建興元年,先主病逝之年),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籓。”

丞相對此作《正議篇》回應,一者駁斥曹魏的誘降;再者也是為了統一季漢對北伐的思想準備。(特將《正議篇》放在文後,翊之覺得寫的很好)正是在丞相的努力下,季漢上下達成了一致:北伐。據《季漢輔臣贊·贊諸葛丞相》記載:“賢愚競心,僉忘其身。”就是在丞相的領導下,季漢才能上下一心,一起為“復興漢室”而努力!

諸葛亮劇照

結論

我想經過翊之以上的分析,大家應該可以理解諸葛丞相為什麼必須北伐不可。翊之也希望大家能夠被這種精神所感動!

《正議篇》
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為後永戒。魏不審鑑,今次之矣;免身為幸,刑在子孫。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齒,承偽指而進書,有若崇、竦稱莽之功,亦將偪於元禍苟免者耶!昔世祖之創跡舊基,奮羸卒數千,摧莽彊旅四十餘萬於昆陽之郊。夫據道討淫,不在眾寡。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獲,旋還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繼之以纂。縱使二三子多逞蘇、張詭靡之說,奉進驩兜滔天之辭,欲以誣毀唐帝,諷解禹、稷,所謂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為也。又《軍誡》曰:“萬人必死,橫行天下。”昔軒轅氏整卒數萬,制四方,定海內,況以數十萬之師,據正道而臨有罪,有可得而幹擬者哉!

好好工作吧


魏延主持漢中軍事的時候,已經建立了完備的山城防禦體系,如果蜀漢政權立足於防禦,根本就不需要諸葛亮多此一舉了,也不需要諸葛亮自己帶兵防禦漢中,魏延已經做的很好了,他獨立鎮守漢中八年,沒有丟失過一寸土地,問題是諸葛亮想要掌握兵權,所以不斷的以“先帝遺命”“恢復中原”“帝還舊都”為藉口,窮兵黷武的發動對外戰爭,實際上蜀魏雙方隔著秦嶺這道天然屏障,誰想發動進攻都不容易,當年曹操主動放棄漢中,就是因為從關中越過秦嶺的後勤保障太困難了,而且,只要地方守住幾個關鍵的隘口,曹軍就很難打進來,反過來也是一樣,蜀漢要越過秦嶺爭奪關中,也需要穿越崎嶇的秦嶺,當年曹操遇到的問題同樣擺在諸葛亮面前,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但是如果蜀漢政權僅僅立足於防禦,那麼有魏延就足夠了,諸葛亮也沒有理由始終把持軍權不放,按照朝廷的制度,軍權應該是由“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的李嚴掌握,諸葛亮只需要當好自己的丞相就行了,所以,對於雙方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相安無事,諸葛亮為了始終把持軍權,不顧現實,窮兵黷武的一意出兵,結果只能是每次都鎩羽而歸,


狼的影子716




諸葛亮是蜀國的一位重臣,他早年跟隨劉備創業,並給劉備出謀劃策,在內政方面為蜀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兵敗夷陵

夷陵之戰十分險惡,陸遜一把大火燒的劉備望風而逃,並使得劉備悔恨交加、積勞成疾直接一命嗚呼在了白帝城。

▲先帝劉備

諸葛亮作為一位託孤的大臣裡應當完成先帝的使命,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輔佐劉嬋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皇上。

▲諸葛亮北伐

另外,在蜀國兵精糧足之時給予曹魏一痛擊是再好不過了,要知道,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與其讓敵人在日後頻頻進攻,不如在有能力的時候給其狠狠一擊。


南政昔風


諸葛亮是以攻代守。

我覺得是三個原因:

一、維持政權的正當性

劉備自從起兵以來,直到建立西蜀,都是靠的復興漢室這個口號,來匯聚民心,召集人才,這是劉備的政治綱領。

雖然劉備在佔據西川后,野心膨脹,已經不想效忠大漢,而一心想著自己如何稱王稱帝,但是復興漢室這杆大旗不能倒。

劉備諸葛亮

劉備死後,益州疲弊,人心浮動,精銳盡失,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審時度勢,提出了復興漢室,北伐中原的口號和戰略任務,這樣,才能取得政治上的正統性,才能把自己這個分疆裂土的地方政權美化成一個偏安一隅,積極進取,一心恢復漢室的偉大、光榮、正確的國家。

這是西蜀政權政治上的需要。

二、搶地盤,安排西蜀本土官員,化解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西蜀這個地方的豪家大族是非常鬱悶的,本來他們自己祖祖輩輩在這裡都佔據了西蜀大多數的官場職位,尤其是中下級職位,幾乎被他們全部佔據。

但是幾十年前,劉璋父子空降到西蜀,帶來了一大批幹部,西蜀當地豪族不得已讓出了大多數高級職位,安插了劉璋父子的親信,無可奈何的做了二等公民。

不曾想,劉備又帶來了徐州、荊州等地聚攏的幹部,也來到西蜀,又拿去了很多高中級職務,這回西蜀當地豪族又成了三等公民了。

雖然他們不敢公開反對,但是憤怒就像地下的岩漿,只要找到薄弱的縫隙就要噴湧而出,淹沒一切。

諸葛亮深知自己是外來政權,西蜀地方就這麼大,職位就這麼少,如何做大蛋糕,分給西蜀本土豪族、劉璋原來的部下,還有荊州、徐州、燕趙的老部下,在三種勢力中達到平衡,非去曹魏搶地盤、掠人口、搶財富不可,否則就會在沉默中滅亡。

於是,諸葛亮、姜維,積極要求北伐。

三、集權和避禍的需要

三國演義其實美化了劉備諸葛亮的關係,也誇大了諸葛亮的權力。

比如在三國演義中,都是大權交給諸葛亮,劉備坐在一邊看著,都是諸葛亮安排作戰,但是在歷史上,龐統活著的時候,劉備更喜歡龐統。進軍西川的時候,也是帶著龐統隨行。

龐統死了,劉備更聽法正的話。比如劉備在關羽張飛死後,要攻打東吳,諸葛亮想勸卻勸不了,因為他知道劉備不聽,所以他說,如果法正還活著就好了。

劉邦白帝城託孤

白帝城託孤,劉備其實不僅僅是託孤給諸葛亮,還有李嚴。所以,諸葛亮提出要北伐中原,趁機就把軍政大權都給拿了去,後期,又藉著李嚴延誤送軍糧,廢黜了李嚴,從此大權獨攬。


而且帶著重兵留在後方,肯定會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與其如此,不如帶兵北伐,既可以集權,也可以避禍。

諸葛亮姜維


陳健4396


諸葛亮和餘玠二人的戰略目標不同,所以體現在治蜀措施上也不一樣。

諸葛亮的志向是恢復漢室,佔據蜀地,形成三國暫時鼎立的局面,只是為了積攢力量。蜀地僅是恢復漢室計劃的一小部分。

從戰略上講,無論劉備還是諸葛亮,只是把蜀地當成是臨時的落腳點和根據地,他們謀劃的是全局,尤其是北方的曹魏政權。按照諸葛亮心裡設想,蜀漢政權最終要從蜀地走出來,去統治全國。正因為如此,他不會構築山城防禦體系,而是積極地向外進攻。

餘玠是南宋的將領,南宋的國策是偏安一隅,憑藉長江天險能止住蒙古鐵騎,不亡國就可以了。政府根本沒有收復長江以北的打算,既使有這種想法,也沒有那樣的實力。

因此,餘玠藉助長江天險,構築堅固的山城防禦體系來擋住蒙古人的進攻。這與南宋政府的國策也是一致的。

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兩國相爭,最終取勝的關鍵在於國力。劉備死後,諸葛亮內外兼顧,個人的精力必竟有限。蜀漢的國力逐漸弱於曹魏已是事實。所以諸葛亮死後,蜀漢很快就走上了亡國。

如果蜀漢學著餘玠,只守不攻,埋頭髮展國力,多撐上幾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風土揚


這個要從主客觀兩方面因素來看:

主觀因素方面:諸葛亮畢生的志願是要統一天下,恢復漢室江山,這也是先主劉備的夙願。

客觀因素方面:蜀漢在劉備授意關羽進攻曹魏失敗丟失荊州,以及夷陵之戰被陸遜火燒連營損兵折將之後元氣大傷。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以待曹魏內變進而取得天下的策略被完全破壞,原本的計策已經無法再施行。益州雖然是天府之國,但是土地、人口、經濟遠不及曹魏,南蠻在諸葛亮平定以後迫於軍事壓力短暫安定了一段時間,之後依舊叛亂不斷。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導致的人口減少和經濟破壞會逐步得到恢復,曹魏休養生息的時間越長,由於人口和土地的差距,漢魏雙方的實力差距越大。當達到臨界點的時候,雙方的體量差距就不是幾個策略就能彌補的。

所以諸葛亮只有通過不斷的北伐,寄希望於能夠在曹魏緩過氣之前滅掉魏國來保證蜀漢的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