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不学余玠一样构建山城防御体系而是执意北伐?

安琪儿露露


诸葛亮和余玠两人相隔一千余年,他们所处的朝代和社会差别非常之大,虽然都是面对北方强敌,但是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策略是合情合理的。阿中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建山城固守而执意北伐。

诸葛亮和余玠的地位和权力极不相等

刘备去世之后托孤诸葛亮和李严,李严驻江州,诸葛亮驻成都任丞相总理大小朝政。在南征之后,诸葛亮的权力在蜀汉内部已达到极致,加上刘禅年幼无能,诸葛亮可以说是绝对的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诸葛亮北伐也好,固守也好,刘禅都会赞成。

余玠仅是四川置制使兼知重庆府,负责整个蜀地的军事防务。上有皇帝之命,下有宰辅重臣,余玠的职权是非常有限的,能不能北伐,什么时候北伐,带多少兵北伐都不是他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南宋还有漫长的长江、淮河防线要照顾,不能仅派四川的余玠去北伐去。而且前有岳飞之鉴,即便北伐进展顺利,情况也会相当复杂。

余玠大致相当于李严的职责,把守好一方就是完成任务了,虽然南宋也想恢复旧都,但是这得皇帝说了算,余玠能做的十分有限。

蜀汉和南宋对面的敌人完全不同

兵法讲究知己知彼,因敌制策才能取胜,蜀汉面对的曹魏和南宋面对的蒙古军队是完全不同的。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而且骑兵的战斗力十分强悍,纵横亚洲大陆无人能敌。但是骑兵的特点在于速度,速战,不能持久,时间一长不能攻下城池就地获取粮草补给,就难以为继。因此余玠的筑城固守就是充分利用了骑兵的弱点,在坚固高大的城墙下面,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优势完全被遏制,只能拼消耗。双方在城下长期对峙,时间一长蒙古骑兵就不得不退兵,南宋兵力获得喘息和补给的机会,为下一次的防御做准备。这一策略屡试不爽,所以余玠就在巴蜀之地广泛推广,并且依据巴蜀多山的形势筑坚城据守,甚至还在钓鱼城拖死了蒙古大汗蒙哥。

曹魏虽然也有战力不俗的骑兵,比如虎豹骑等,但是一般是作为战斗前的冲锋使用,作战的主力还是步兵多。并且曹魏的实力比蒙古逊色许多,在长江之南还有东吴牵制着曹魏,北方还有辽东公孙渊及乌桓等少数民族,时刻威胁着曹魏的安全,所以蜀汉有机会对曹魏实施战略进攻,联合东吴主动出击。诸葛亮屡次出击北伐,并不意味着蜀汉没有防守,相反蜀汉的防守是十分严密的。从魏延担任汉中太守后,就制定了重关固守的防守策略,其后的王平、廖化、费祎等守汉中时全部延用这一防守策略。曹真、曹爽两次大兵进犯汉中,都是无功而返,被汉中外围的层层关防挡在外面,足以说明魏延制定的策略非常得当,有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北伐便没有后顾之忧。此外,在第三次北伐时诸葛亮攻取了武都和阴平二郡,进一步完善了蜀汉在西北方向的防守。

诸葛亮和余玠面对的国际形势不同

三国鼎立是一个均衡的局面,其中任意一方若想吞并另一方,都会引来第三者的反对。当刘备强大时,孙权可以背叛盟约向曹魏称臣,当曹魏强大时蜀汉和东吴可以不计前嫌再次联合。诸葛亮北伐的前提是先平定南中,理顺内部矛盾,然后外部联合东吴,共同对曹魏进行夹击,这样进可以扩大领土,退也不会对蜀汉有灭亡性的损伤。

余玠时代的南宋北面只剩下了强敌蒙古,金和西夏都已灭亡,西南的大理对蒙古构不成任何威胁。从长江上游的巴蜀,到中游的荆襄,下游的淮滨,漫长的防线都需要南宋朝廷细细防守,不能有一处疏忽,因此固守是最重要的策略。在更早的宋、辽、夏三国对峙时期,宋朝经常采取进攻的战略,无论是在幽云十六州方向,还是在河套地区,都能经常发动战役,在这一时期宋是三国之中最强的一方,所以进攻随时可以成为选择项,但在面对蒙古时就不能这样干了。

固守城池的策略不适合蜀汉

诸葛亮没有学余玠构建山城防御体系,但是他的爱徒姜维这么干了,而且还因此葬送了蜀汉的江山。姜维数次兴兵北伐无果,穷则思变,主动改变了蜀汉的防守策略,将外围关口的兵力撤下来,集中到汉城、乐城二城,准备等敌人来犯时固守二城,当敌人粮尽撤退时出城追击,歼灭敌人。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姜维设想的方向发展。钟会大兵进入汉中后,重兵围困汉、乐二城,虽然二城一时还没攻下,但是却先攻下了阳平关,打开了通往成都的道路。于是钟会放弃汉、乐二城,大军直趋成都,逼得姜维连阴平也不敢守了,火速回援剑阁,阻止钟会大军进入蜀地腹地。按起葫芦浮起瓢,这边挡住了钟会,那边邓艾顺利通过阴平进入蜀地,直逼成都,最终导致刘禅弃城投降,灭亡了蜀汉。

蜀汉只有益州一州之地,汉中是蜀汉北面的门户,生死存亡之地,绝对不能放敌人进来,否则退无可退只有死路一条。而在东面,鱼腹浦则是生死之地,守住了东吴就翻不了天,一旦失守成都也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魏延制定的防守策略是正确的。

南宋形势则不同,南宋的都城和政治中心在长江下游的建康,从上游到下游的战略纵深是非常大的,即便是放蒙古兵进来,只要守住关键的关隘、城池、河流,就仍然可以翻转局面,收复失地。

阿中认为,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取决于自己和对手的实际情况,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用最好的策略达成理想的目标,回过头来看诸葛亮和余玠无疑都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无论是让诸葛亮学余玠,还是余玠学诸葛亮,都是自取败亡之道。


中州史话


诸葛亮为什么要执意北伐。换句话说,诸葛亮为什么不建设蜀国的防御工事以休养生息等待时机成熟再进行统一战争呢。

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北伐战争。不同于南宋余玠几乎只有稳定边防的防御需要,诸葛亮的北伐有着非常复杂的动机,北伐几乎可以说是当时诸葛亮的唯一选项。

继续韬光养晦是在给曹魏创造机会

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继续眼前的态势三国鼎立注定不会长久

。与蜀汉相比,曹魏兵多将广、幅员辽阔,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魏都远多于蜀,特别是魏国在实行屯兵与发展生产之后,魏国的经济实力是蜀国远比不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只是加强蜀国的防御,那么蜀国与魏国实力的悬殊只会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随着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失陷。诸葛亮“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的隆中之对破灭了,诸葛亮丢失了一个蜀汉立国的巨大筹码。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北伐,因为无论是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以攻为守都是最好的选项。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孔明之出祁山,以攻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势终于三分矣.而出师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之弈棋.能侵入始自治、否则坐而待之耳。

但是诸葛亮也不是完全是无奈之举,情势所迫之中他也做好了准备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诸葛亮在蜀国做好了苦心经营,政治经济得到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正如其《出师表》所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并且这个时候魏明帝曹睿继位不久,曹魏关中、陇西的军备懈怠,诸葛亮等待的时机来临了,北伐开始了。

政治遗愿

诸葛亮《出师表》中有一句话可作为其出师的原因之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刘备白帝托孤,《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对诸葛亮的叮嘱: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的大事,诸葛亮夙兴夜寐的遗嘱,就是统一中原、兴复汉室。《隆中对》中这样委婉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欲申大义于天下其实就是收复中原、复兴汉室。蜀汉也被看做是汉室的延续,所以收复中原就在正统上成为了根本的需求。所以诸葛亮才会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原的收复是诸葛亮的责任,如果只一味地的修建防御工事,不仅抵挡不了蜀汉将相对衰败的趋势,从这一点上来说蜀汉政权也难免在政治上被人诟病。

所以对刘备的忠、对国家的责任和要求统一的愿望,都迫使诸葛亮找好时机北定中原

转移国内矛盾

随着刘备和一批老臣的逝世,蜀国国内的矛盾开始慢慢的突出,刘备的旧部、刘璋的旧部还有蜀地的本土势力,三方的冲突越来越大。所以在《蜀书》中才会有这么一个细节:

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我们往往只在意刘备托孤诸葛亮,而忽视了李严。李严是刘璋的旧部,刘备此举其实也是拉拢制衡双方势力的一种做法。

所以北伐的一个作用就显示出来了,那就是转移国内矛盾大体上一致对外。这个时候如果还紧盯着国内,那么几方势力的冲突一定将会不可调和。


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挥师北伐。


坦坦荡荡的尚格


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

诸葛亮接管时的蜀汉帝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急,形势不是很槽糕,而是相当糟糕,用一句名人说的经典评价就是,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诸葛亮选择北伐,发动战争,确保了蜀国自身安全和增强内部凝聚力。针对提问者的提问,笔者分析如下。

第一,蜀汉在三国中实力在弱,这就决定了只有不断进取,转弱为强才能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所以来说,诸葛亮只能以攻为守,发动北伐。

在三国中,蜀汉的疆土最小,综合国力最弱。在三方的控制的地盘,人口总计上,曹魏帝国拥有东汉十三州中的九州,户籍103万户,人口总计682万人,占当时三国总人口的六成,这九州背靠黄河,地处于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遇到战争,魏国的恢复力最快。

吴国占有荆州(部分),扬州,交州三州之地,户籍48万户,人口3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三成。

反观蜀汉只有一个益州,户籍20万户,人口只有132万人,人口只占三国人口的一成,这样的国力,不要说魏国,就连吴国都强于蜀汉。

《文献通考·卷十》: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蜀亡时,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弱受强食的时代,丛林法则是当时三国的法则,按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规律,实力最弱的蜀汉会是第一个被“吃掉”的国家。作为蜀汉最高的决策者诸葛亮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说诸葛亮必将倾注全力出兵北伐。

第二,诸葛亮通过北伐战争,来缓解蜀汉内部矛盾,增强内部的凝聚力。<strong>

刘备给诸葛亮留的是一个“烂摊子”,外有强敌环顾,内有派系纷争,面对这种外忧内患的局面,诸葛亮只有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内部纷争的视角。

诸葛亮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蜀中人心,蜀中人士全是益州牧刘璋在位的老人,他们对刘备和诸葛亮等“外来户”,从入川到建国,一直都是抵触的,所以诸葛亮只能通过大力启用益州本地人士来缓解这种矛盾,例如蜀郡太守杨洪,李福等人,是诸葛亮一手提拨的益州人。

而后,诸葛亮又通过北伐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的“注意力”,诸葛亮后续发表的《出师表》,目的就是希望蜀汉内部人士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将矛头指向曹魏。

蜀汉内部的矛盾,一方面只能靠疏导,而另一方面只能靠转移,诸葛亮巧妙的利用“北伐”转移了矛盾主体,虽然说只是暂时解决了内部危急,但总归解决了一点是一点,总比不解决要好。

第三,诸葛亮的北伐最终目的,是进取中原,兴复汉室。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为刘备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第一步占荆州,第二步联吴抗曹,第三步取益州,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现在这些小目标都实现了,下一步就是终究目标,兴复汉室,进取中原。即使说现在刘备不在了,但作为制定方针的诸葛亮也是必然会全力完成这个宏图大业的。

诸葛心怀汉室,一心要光复大汉江山,他这么做一是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二是为了建功立业,在历史的长河中名留千古。总体上来说,北伐也可以说是诸葛亮意志的具体体现。

以上是我针对提问者问诸葛亮为什么坚决北伐的原因,提问者还提到,为什么诸葛亮不学余玠一样构建山城防御体系,笔者简单概述回答以下问题。

双方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境遇也不同,这两个不同决定了双方的战略规划也不同。

蜀汉处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虽然国力弱,但是还能与其它两国周旋,诸葛亮也能率军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战争,主要是以攻代守,三国之间更多的是相持,诸葛亮治下的蜀汉基本是主动的。

而反观余玠在蜀地为政时,处于南宋末年,这个时期金军,蒙古军队横行,南宋国穷兵弱,发动不了大规模的正面战争,余玠在面对蒙古军队的时候,只能以攻代守,在蜀地构建防御体系来防守。

正面战场上,蒙古骑兵“当世一绝”,近用弯刀,远用弓箭,在平地上无敌的存在,但是在蜀地山势崎岖的面前,骑兵不可用,优势尽丧,余玠看到这点,大力修筑防御堡垒,使的蒙古兵攻打蜀地久攻不下。最终放弃攻蜀。

综上,诸葛亮和余玠处于的时代不同,诸葛亮处于的蜀国时期,尚有余力,能够发动正面的大规模战争,而余玠则处于南宋末年,兵不能战,只能固守,有点苟且偷安的意思。余玠的政治任务更多的是保家卫国,而诸葛亮更多的是兴复汉室,以报皇恩。

以上就是诸葛亮不学余玠在蜀地构建防御体系的原因。

<strong>


<strong>


向日葵爱历史


战略格局的不同导致蜀汉和南宋的攻守异势。诸葛亮执意北伐曹魏,是不甘心汉室偏安益州一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实现自己《隆中对》的蓝图规划;余玠在川渝地区构建山城防御体系,是为了阻挡金、元铁骑长驱直入,以保存南宋的半壁江山。诸葛亮是“以攻为守”,余玠是“以保为守”。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称帝,在祭天的文告中明确指出建国号为汉,继承前汉后汉的基业,“告类于天神,惟神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担任丞相,官方文书中都是自称为“汉丞相”,可见蜀汉始终是以天下正统自居的。既然蜀汉是正统,那么曹魏、孙吴就是篡逆谮伪之国,作为大汉丞相的诸葛亮就有责任有义务去消灭他们。后汉的首都洛阳此时被曹丕占据,所以诸葛亮必须不断率军北伐,以求攻克中原,让汉室皇帝刘禅还于旧都。这是蜀汉政权能够合法存在的必备条件。

另一方面,蜀汉政权的的上层统治者都是从外地来到益州的,虽然刘备在建政之初借鉴刘璋父子的做法,笼络了一批川蜀本土豪强参与到政权中来,但这些益州土著仅仅处于政府的中下层,他们对此是很为不满的。政治强人刘备去世后,蜀汉“外来集团”和“本土集团”的矛盾立即尖锐化了。这就迫使丞相诸葛亮不得不频繁对魏国用兵,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通过对外战争调和国内各个派系的纷争。

南宋时期的形势就不一样了。自从宋高宗赵构逃到临安以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就是南宋的固有国土了。虽然此后南宋也有几次北伐之举,但也仅仅是出于确保江南半壁江山的需要。南宋统治者已经默认自己是偏安的政权了。所以,余玠作为南宋的地方长官,在川渝地区构建山城防御体系,只是遵照南宋政府的命令保守疆土而已。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一个臣子的本分,是没有必要主动出击、攻城夺地的。

诸葛亮的“以攻为守”战略由于他的早逝而功败垂成,他的继任者秉承这一战略,使蜀汉政权延续了42年;余玠靠“以保为守”的战略,让南宋政权保有川渝地区数十年。二人的战略出发点不同,但最终结果是相似的,这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了。


棒槌袄袄


翊之来答:这是因为诸葛亮和余玠两人面临的环境不同;其次两人的职责亦不同。余玠可以做出防御的措施,而诸葛丞相必须北伐,他别无选择。


先从整个态势来分析

南宋全据长江之险,上下呼应,可传递人力、财力和物力,南北对峙的时候,南方最好的态势就是如此;而季汉自丢失荆州之后,就只有益州一州之地,人力、物力极度匮乏,彼时尚未形成“扬一益二”的局面,加之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指出:“益州疲弊”,在《后出师表》中也提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诸葛亮剧照

其次两人职责也不同,余玠是一方面大员,为南宋经营巴蜀,使得南宋保持一个完整的“巴蜀-荆襄-江淮”防线,这压力相对而言不是很大;而诸葛亮是季汉的丞相,担负着“兴复汉室”的重大责任,而且最重要的是季汉之所以能够立足巴蜀之地,就是因为高举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如果他不继续北伐,那么这面旗帜就失去了作用,就会导致人心散漫,那么季汉就会立刻有亡国的危险。针对这点,翊之接下了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论证。

诸葛丞相北伐的政治意义

“复兴汉室”是诸葛丞相的一生梦想,他也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奋斗终生,所以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下面翊之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诸葛丞相必须北伐的原因!

诸葛亮剧照


天下人心归属问题。《史书·高祖本纪》记载了一段韩信劝说汉王的话,记载如下:“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思宁,不可复用。”这句话就是说:大王您手下的人都是关东之人,现在被项羽形同流放来到汉中,大家现在日夜盼望回到家乡,大王正好可以利用这股思乡之情鼓起大家的斗志东出函谷关争夺天下;万一等到天下平静之后,大家熬过了思乡之情,天下百姓也过起了安稳日子,那个时候人心思安,大王就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同样的道理,如果诸葛丞相在巴蜀蓄养国力,那么北方百姓在曹魏的统治下时间一长,感觉生活的还挺安稳,那么就会导致“人心不思汉”,如此一来,失去了民心,还可能“复兴汉室”吗?不可能,所以必须趁着“人心思汉”,全力北伐。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北伐的政治意义。大家都知道巴蜀历来都有本土派,而客籍刘备(还有后来的诸葛丞相)为什么能够立足巴蜀,最重要的就是高举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如果不北伐,季汉政权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立刻就有覆亡的危险。
季汉的本土派都是如何表现的呢?据《三国志·蜀书十二·周群传》记载:“(群)父舒......时人有问:《春秋讦》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舒曰:‘当涂高者,魏也。’乡党学者私传其语。”周群的父亲在巴蜀之地公然传播“代汉者魏”,而且“乡党学者私传其语”说明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同传《杜琼传》记载:“蒋琬、费祎等皆器重之。......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就是这样一个被蒋琬、费祎器重的人话里话外都说“天意归曹”;而且杜琼还有一个学生,名叫谯周,谯周把杜琼的学说发扬光大,公然宣称“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刘汉已经具备了授给别人的时机了。大家可以看到在季汉的统治区内,这种言论都甚嚣尘上,可见季汉在巴蜀的统治是多么脆弱。这仅是属于本土派直接攻击季汉政权合法性的行为;还有的本土派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如杜微,据《三国志·蜀书十二·杜微传》记载:“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以微为主簿。微固辞......亮以微不闻人语,于坐上与书曰:‘......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逆,自立为帝......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就像杜微,诸葛丞相第一次征辟他,他推辞了;等他去向丞相谢罪时一句话不说,丞相又耐心的把想说的话写出来给他看,谁知道这次杜微直接告病了;第三次,丞相又写信挽留他。就这样,对这样一个人,丞相一而再再而三的请他出山,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支持北伐,避免季汉将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内耗上。

再加上先主薨于永安宫,曹魏趁着主少国疑,对季汉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诱降。据《诸葛亮集》记载:“是岁(翊之注:建兴元年,先主病逝之年),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籓。”

丞相对此作《正议篇》回应,一者驳斥曹魏的诱降;再者也是为了统一季汉对北伐的思想准备。(特将《正议篇》放在文后,翊之觉得写的很好)正是在丞相的努力下,季汉上下达成了一致:北伐。据《季汉辅臣赞·赞诸葛丞相》记载:“贤愚竞心,佥忘其身。”就是在丞相的领导下,季汉才能上下一心,一起为“复兴汉室”而努力!

诸葛亮剧照

结论

我想经过翊之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诸葛丞相为什么必须北伐不可。翊之也希望大家能够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正议篇》
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刑在子孙。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偪于元祸苟免者耶!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彊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于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纂。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又《军诫》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师,据正道而临有罪,有可得而干拟者哉!

好好工作吧


魏延主持汉中军事的时候,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山城防御体系,如果蜀汉政权立足于防御,根本就不需要诸葛亮多此一举了,也不需要诸葛亮自己带兵防御汉中,魏延已经做的很好了,他独立镇守汉中八年,没有丢失过一寸土地,问题是诸葛亮想要掌握兵权,所以不断的以“先帝遗命”“恢复中原”“帝还旧都”为借口,穷兵黩武的发动对外战争,实际上蜀魏双方隔着秦岭这道天然屏障,谁想发动进攻都不容易,当年曹操主动放弃汉中,就是因为从关中越过秦岭的后勤保障太困难了,而且,只要地方守住几个关键的隘口,曹军就很难打进来,反过来也是一样,蜀汉要越过秦岭争夺关中,也需要穿越崎岖的秦岭,当年曹操遇到的问题同样摆在诸葛亮面前,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是如果蜀汉政权仅仅立足于防御,那么有魏延就足够了,诸葛亮也没有理由始终把持军权不放,按照朝廷的制度,军权应该是由“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的李严掌握,诸葛亮只需要当好自己的丞相就行了,所以,对于双方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安无事,诸葛亮为了始终把持军权,不顾现实,穷兵黩武的一意出兵,结果只能是每次都铩羽而归,


狼的影子716




诸葛亮是蜀国的一位重臣,他早年跟随刘备创业,并给刘备出谋划策,在内政方面为蜀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兵败夷陵

夷陵之战十分险恶,陆逊一把大火烧的刘备望风而逃,并使得刘备悔恨交加、积劳成疾直接一命呜呼在了白帝城。

▲先帝刘备

诸葛亮作为一位托孤的大臣里应当完成先帝的使命,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辅佐刘婵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皇上。

▲诸葛亮北伐

另外,在蜀国兵精粮足之时给予曹魏一痛击是再好不过了,要知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与其让敌人在日后频频进攻,不如在有能力的时候给其狠狠一击。


南政昔风


诸葛亮是以攻代守。

我觉得是三个原因:

一、维持政权的正当性

刘备自从起兵以来,直到建立西蜀,都是靠的复兴汉室这个口号,来汇聚民心,召集人才,这是刘备的政治纲领。

虽然刘备在占据西川后,野心膨胀,已经不想效忠大汉,而一心想着自己如何称王称帝,但是复兴汉室这杆大旗不能倒。

刘备诸葛亮

刘备死后,益州疲弊,人心浮动,精锐尽失,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审时度势,提出了复兴汉室,北伐中原的口号和战略任务,这样,才能取得政治上的正统性,才能把自己这个分疆裂土的地方政权美化成一个偏安一隅,积极进取,一心恢复汉室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国家。

这是西蜀政权政治上的需要。

二、抢地盘,安排西蜀本土官员,化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西蜀这个地方的豪家大族是非常郁闷的,本来他们自己祖祖辈辈在这里都占据了西蜀大多数的官场职位,尤其是中下级职位,几乎被他们全部占据。

但是几十年前,刘璋父子空降到西蜀,带来了一大批干部,西蜀当地豪族不得已让出了大多数高级职位,安插了刘璋父子的亲信,无可奈何的做了二等公民。

不曾想,刘备又带来了徐州、荆州等地聚拢的干部,也来到西蜀,又拿去了很多高中级职务,这回西蜀当地豪族又成了三等公民了。

虽然他们不敢公开反对,但是愤怒就像地下的岩浆,只要找到薄弱的缝隙就要喷涌而出,淹没一切。

诸葛亮深知自己是外来政权,西蜀地方就这么大,职位就这么少,如何做大蛋糕,分给西蜀本土豪族、刘璋原来的部下,还有荆州、徐州、燕赵的老部下,在三种势力中达到平衡,非去曹魏抢地盘、掠人口、抢财富不可,否则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于是,诸葛亮、姜维,积极要求北伐。

三、集权和避祸的需要

三国演义其实美化了刘备诸葛亮的关系,也夸大了诸葛亮的权力。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都是大权交给诸葛亮,刘备坐在一边看着,都是诸葛亮安排作战,但是在历史上,庞统活着的时候,刘备更喜欢庞统。进军西川的时候,也是带着庞统随行。

庞统死了,刘备更听法正的话。比如刘备在关羽张飞死后,要攻打东吴,诸葛亮想劝却劝不了,因为他知道刘备不听,所以他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好了。

刘邦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托孤,刘备其实不仅仅是托孤给诸葛亮,还有李严。所以,诸葛亮提出要北伐中原,趁机就把军政大权都给拿了去,后期,又借着李严延误送军粮,废黜了李严,从此大权独揽。


而且带着重兵留在后方,肯定会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与其如此,不如带兵北伐,既可以集权,也可以避祸。

诸葛亮姜维


陈健4396


诸葛亮和余玠二人的战略目标不同,所以体现在治蜀措施上也不一样。

诸葛亮的志向是恢复汉室,占据蜀地,形成三国暂时鼎立的局面,只是为了积攒力量。蜀地仅是恢复汉室计划的一小部分。

从战略上讲,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只是把蜀地当成是临时的落脚点和根据地,他们谋划的是全局,尤其是北方的曹魏政权。按照诸葛亮心里设想,蜀汉政权最终要从蜀地走出来,去统治全国。正因为如此,他不会构筑山城防御体系,而是积极地向外进攻。

余玠是南宋的将领,南宋的国策是偏安一隅,凭借长江天险能止住蒙古铁骑,不亡国就可以了。政府根本没有收复长江以北的打算,既使有这种想法,也没有那样的实力。

因此,余玠借助长江天险,构筑坚固的山城防御体系来挡住蒙古人的进攻。这与南宋政府的国策也是一致的。

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两国相争,最终取胜的关键在于国力。刘备死后,诸葛亮内外兼顾,个人的精力必竟有限。蜀汉的国力逐渐弱于曹魏已是事实。所以诸葛亮死后,蜀汉很快就走上了亡国。

如果蜀汉学着余玠,只守不攻,埋头发展国力,多撑上几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风土扬


这个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来看:

主观因素方面:诸葛亮毕生的志愿是要统一天下,恢复汉室江山,这也是先主刘备的夙愿。

客观因素方面:蜀汉在刘备授意关羽进攻曹魏失败丢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损兵折将之后元气大伤。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以待曹魏内变进而取得天下的策略被完全破坏,原本的计策已经无法再施行。益州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土地、人口、经济远不及曹魏,南蛮在诸葛亮平定以后迫于军事压力短暂安定了一段时间,之后依旧叛乱不断。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导致的人口减少和经济破坏会逐步得到恢复,曹魏休养生息的时间越长,由于人口和土地的差距,汉魏双方的实力差距越大。当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双方的体量差距就不是几个策略就能弥补的。

所以诸葛亮只有通过不断的北伐,寄希望于能够在曹魏缓过气之前灭掉魏国来保证蜀汉的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