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功與過


當我自以為已理清思路,組織好了結構,而打出這個標題,準備放開手腳展開評論時,卻莫名陷入一陣迷惘,手指忽然變得非常沉重,感覺自己似乎是要做一件不自量力、愚蠢至極的事。我開始捫心自問,在科學技術、互聯網、信息化極度發達的今天,面對著電腦屏幕,準備對那些在極度落後貧弱的年代卻擁有著完美理想,在無情的戰火烽煙中仍懷抱著悲憫情操,在黑暗中孤獨卻執著探索人性與社會規律,希想以一己之力奔走呼喊勸告,構建一個無爭無殺祥和安寧社會的那群人,肆意進行品頭論足時,是不是太自以為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蝦戲雲龍、熒火笑月是不是指的就是我這種人?

當我驚歎於法家思想在富國強兵方面的強大威力,而一味地推崇法家思想的時候,我是否刻意地忽略了法家剛極易脆的問題?當我蔑視酸儒書生並貶低儒家思想的時候,我是否又刻意忽略了它柔弱外表下的那股子堅韌?

歷史曾被儒家文化主導甚至是統治了數千年,儒家先驅們長期被尊為聖賢,但儒家文化也曾被批駁的一無是處,儒家代表人物們一個個被描繪成小丑。何以有如此天淵之別?我想,是因為它對歷史的責任。歷史是無情的,你既然要統治歷史,那麼歷史中的榮光固然屬於你,但歷史中的苦難也同樣要你來承擔責任。這一正一反間,會讓你從雲端跌入谷底。

可是,歷史又是公正的,我們承認儒家文化給華夏民族帶來的輝煌,認可它的優秀之處,卻也要看到它在歷史演變中呈現的退化和存在的弊病。在此,且容我這個蠅苟小輩斗膽點評一二。

在我看來,儒家文化有三大功:

第一,它是中華民族形成並發展壯大的文化根源

歷史上曾有無數個民族,有的依然存在,有的已經消亡。但綿延數千年,發展到現在十幾億人,成為世界上最大民族的華夏民族無疑是其中最令人囑目的。這裡的華夏民族當然主要是指漢族,但我不直接提漢族,是因為我覺得民族的分類已沒有多大意義,時間總是能逐漸化解掉民族間的差異,最終融合成一個民族。當前的漢族其實也是歷史上無數個民族逐漸融合而來的。而且,我有時覺得,目前大部分地區的漢族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還比不上雲南的一些少數民族。

但民族的融合過程卻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或風平浪靜,其中充滿了戰爭、抵抗、排斥,甚至還有分裂。可是華夏民族卻如同一個熔爐,每當有一個少數民族開始接觸,最後總是能被熔進這個爐子,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以此保證著華夏民族的逐漸壯大。雖然過程起起伏伏,且夾雜著很多流血衝突,甚至漢族曾數次面臨滅族之險,但最終卻總是能走向統一的語言、統一的觀念,達到彼此的認同,由此創下輝煌的華夏文明。這其中,儒家文化功不可沒。正是儒家文化的先進性、吸引力使這個熔爐的火焰一直保持旺盛。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儒家文化在差不多二千年的時間裡,始終是世上最有魅力最能打動人心的文化。當其他民族還在考慮要不要用樹葉遮擋一下羞處時,儒家文化治下的國人已經蛾冠博帶;當其他民族還沒有自己的文字時,儒家學子們已經寫出了華麗的詩作;當其他民族一言不和就打,需要東西就搶,完全憑拳頭大小說話時,儒家文化薰陶下的中國已普遍崇尚信義公理,且擁有一套完整的道德禮儀準則;當其他民族姑嫂可以同床,兒子可以娶繼母,整得血緣混亂、叔侄兄弟關係不清時,華夏民族已由儒家門生們制定了完整的血緣倫理規則,形成了長幼有序、父慈子孝的宗族關係;當其他民族連自己太爺爺的名子都記不住時,儒家史官們卻認認真真地記錄著華夏民族的起源、發展和其中大大小小的事蹟和人物。那讓人著迷的中華歷史,處處凝聚著無數儒家門生的心血。作為一名歷史的愛好者,我必須向他們表示尊敬。

正是儒家文化象燈塔一樣綻放出的燦爛光輝,使華夏民族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居高臨下的文明優勢,讓很多少數民族嚮往、靠近和學習,在學習和接觸中逐漸的漢化。很多時候,少數民族並不是認同漢族,而是認同儒家文化,願意接受這種文化,甚至是被這種文化所吸引,從而願意融入華夏民族圈,最終成為一個民族。

戰爭能使人被迫臨時屈服,但文化的強大吸附力卻能使人甘心主動融入。有個德高望重的漢學家說過:當年若抗日戰爭失敗,日本真的成功佔領了全中國,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使中國多了一個民族。雖然這個觀點的假設條件是我不能接受的,因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沒有戰鬥力,那麼是非常可悲的,也說明文化已經不再先進。但其結論我卻是認可的,只不過,我不希望是這樣的方式。

當前,我們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其實我們都知道,炎帝與黃帝,還有蚩尤都屬於不同的民族(或者是部落,那時還沒有民族的概念)。而是在戰爭中一方征服另一方,通過不停地吞併,如滾雪球般,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國家。早期的夷狄、犬戎,中期的拓跋、鮮卑、羌、羝,到後期的蒙古、女真等,不論戰爭的勝負如何,過程是如何的慘烈,但最後大多都以接受儒家文化,認可自己為華夏子民為結局。我這樣說不是為了漢族人的心理優越感,我對少數民族的淳樸真誠非常欣賞。話又說回來,現在有多少漢族人敢說自己身上流淌的是純正漢族人的血液呢?連李世民都不是。屬於哪個民族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都認可這片土地上孕育的文化。雖然現在民族間還有文化、宗教、信仰的差異,但世界總是越來越小,文化也會相互融合,而各個民族也會隨著文化一起融合,最終形成一個民族。在這個過程中,希望我們之間能象親兄弟一樣相互尊重,親密無間,少一些紛爭,多一些默契,少一些苦難,多一些快樂。

第二,儒家文化是華夏文明得以延續的主要載體

儒家文化起初並沒有那麼複雜,其精髓也只是“仁、義、禮”,卻已涵蓋得足夠廣泛。後來又加入了“智、信”,感覺就象在“德、智、體”之後又加入“美、勞”那樣畫蛇添足。

祖先們是偉大的,他們敢想敢做,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索創下了很多華麗的著述、革命性的發明,對人性和社會規律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而儒家門生們很好地發掘、整理、記錄了祖先的這些創造,使之得以延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儒家門生堅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現出了對客觀事實的尊重、各種打擊威脅下的堅持。其展現出的人性的光輝、高尚的情操非常令人尊敬。即便法家傑出代表韓非子不認可儒家文化的治國理政理念,但他對儒家先驅們卻表現出了充分的尊重。

沒錯,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就是做人,做一個懂得尊重的人,做一個遵守道德準則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只要所有人都以君子之道要求自己,相互禮讓,則整個社會就沒有欺騙,沒有搶奪,沒有傷害,沒有殺戮,就會安寧祥和,就能形成一個完美的大同社會。這就是儒家文化的完美理想,而儒家的先驅們一直嚴格地要求自己,希望以此影響教育更多的人,讓世界變得美好。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儒生們創造了越來越繁複詳細的道德準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等等,主張用天道壓抑人慾,以消除一些醜惡現象。雖然有人反對這些,卻有更多的人接受了這些,這些也逐漸成為了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影響了太多人。

而同時,儒家文化對其他文化卻有著很大的包容。當孔子率著門徒四處奔走,卻始終得不到認可,找不到用武之地;當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儒家文化的重大損失;又當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被漢武帝採用時,我們形成了一個意識,就是儒家文化與其他文化是相互排斥難以共存的。可是,各位有沒有發現,在儒家文化主導一切的時候,不論是哪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唐時的佛、宋時的道都一度得到統治階層和底層百姓的廣泛接受。雖然文化之間存在一些爭論,但儒家支持者們並沒有對其他文化採取強力壓制,而是同樣以“仁”對待。由此,在被儒家文化主導的數千年時間裡,道家、佛家、兵家、陰陽家們依然得以創新發展進步,而儒家文化這個平臺又給予了其他文化以很大的發揮空間。多種文化的共存能夠使彼此相互影響不斷進步,甚至儒釋道三種文化出現融合的現象,很多儒家領袖身兼數家之長,從各種文化中汲取營養,能文能武,能吟詩能誦經。這也使得華夏民族的文明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吸引力。

第三,儒家文化顯著降低了戰爭的爆發頻率,減少了華夏民族可能承受的戰亂之害

這一觀點大概是最受爭議的。主流聲音是說儒家文化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自身利益,壓抑底層人們的工具,卻沒看到儒家文化在維護社會穩定、消解社會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發生戰亂受害最大的終究是百姓,因此戰爭越少越好,不到迫不得已時,百姓總是希望和平的。

儒家文化是用來維護統治的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不需否定。但儒家文化是用來壓制民眾的嗎?這一點我卻不認可。

早期儒家文化源自於周禮,在戰亂頻仍的春秋時代逐漸形成體系。那時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期。孔子將官學轉變為私學,秉持“有教無類”,在他的教育中沒有貴賤之分,他將百姓稱為天民。要求君王實行仁政,或稱德政,以仁對待萬民,以此獲得萬民的支持。荀子提出“民如水,水載舟亦覆舟”。孟子則直接提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顛覆性觀點。在那個貴賤分明,三天兩頭打仗,視人命為草芥的時代,提出這樣的治政理念是非常不容易的。它表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對百姓的呵護。因此,儒家先驅們極力勸說君王們對百姓好一點,也極力勸說各國君王少一些戰爭,讓民眾少一些苦難。所以說,他們是心懷百姓的,他們渴望為黎民百姓創造一個祥和安寧的社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眾多儒家門生的畢生志向。這樣的儒家文化絕不是用來壓抑民眾的,更不是用來剝削百姓的。它更多的是對君王的規勸,對權力的約束,此後很多的儒家傑出人物均千方百計勸君王關心百姓疾苦,防止百姓受苦受難,以此防止社會的過度分化,降低發生動亂的可能。即使放到現在,這樣的觀點仍然不落後。

在華夏曆史中,雖然成功的英明之君不多,但仁君算是比較多的。這與他們從小就接受儒家的仁政理念不無關係,他們從小就要被大儒們灌輸很多儒家觀念,要懂得許多治國關鍵,要帶頭遵守各種禮儀規範,要關心疾苦,明白民心的重要性。雖然,封建社會中壓迫剝削百姓的事不可避免,社會分化的趨勢不可逆轉,最後必然會矛盾激化發生戰亂,從而引發政權更迭。但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之下,君王會想各種辦法減少人民負擔,以維護統治。地方的一些官員或者鄉紳也會提倡以禮待人,並經常賑濟窮苦之人,從而將這個社會分化的過程延緩許多,使戰亂髮生的日期儘可能延後,讓百姓能多過幾十年或幾百年安穩日子。當然,我承認,這也同樣可以讓統治階層多過幾十年或幾百年安穩日子。

可是,在那個年代,你指望出現一種可以讓社會長治久安,永遠不發生問題的治國文化是不可能的。

都說“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入亂是儒家”。這個黑鍋讓儒家門生們背了很多年,確實有些冤。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冤。因為它確實不是完美的,當然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一個完美的文化。我只想說,對儒家來說,它真的盡力了。

說完儒家文化的三大功,小子斗膽再說說它的三大過:

第一,天生的階級性,導致它理想無論有多豐滿,卻總是要面對骨感的現實

很多儒家文章都極力辯解儒家文化沒有階級性,不是社會分化的禍首。我的觀點是,階級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或者說,這是生命群體的天性決定了的,就象螞蟻還有蟻后,蜜蜂還要有蜂王呢。其他野生動物往往也需要一個首領。所以階級不是因哪個文化而生的。即使是在我相對更認可的法家文化治下,也仍然存在階級。

儒家文化誕生於階級社會,有階級性也屬正常,不用刻意辯解。無論你如何規勸君王禮遇賢者、善待百姓,終究是居高臨下的禮遇、善待。而孟子稱仁者要居於高位,以便於傳播仁義,教化百姓,理由很充分,但終究還是有高下之分。至於“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雖然最初的意思不是讓大夫有特權逃避刑罰,而剝奪庶人學禮的資格,但後期卻逐漸地還是形成了這樣的理解。而且,即使是最初的含義,這句話也有大夫地位高出庶民的意思。地位高低,本來就是階級特點之一,有什麼好辯解的?

只要有階級存在,那麼社會走向分化就是必然的,只要分化到一定程度,不同階層之間的人必然出現矛盾和壓迫,人心必然開始分散,國家力量必然漸漸分裂,內亂將會層出不窮,國勢自然會陷入困頓危機。當達到極致後,就會發生大亂,徹底顛覆原來的政權,同時也打破消除原來的社會分化,使國家進入一段時間的安寧和繁榮期,但其後會再次進入這個死循環,再次分化、分裂、動亂、戰爭。所謂治國,關鍵就是在於防止或延緩這種社會分化。

那麼,儒家文化能起到這個作用嗎?如前所說,它一定程度上能延緩社會分化和階級矛盾的爆發,的確讓戰爭來得更晚、更少,但並不能消除階級矛盾的逐漸堆積,雖然能讓爆發來的晚一些,但一旦爆發,破壞力卻更大,後果更加慘烈,百姓遭受的苦難更加深重。因此,我無論多麼尊重儒家先驅,卻無法認同他們的治國理念。若需要詳細說明這一點,需將儒家文化與法家文化做一個比較。

儒家文化的理想是豐滿的,它希望讓所有人都遵守禮教,堅持信義,做到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家之間的尊重、容讓,處理好人與家、人與國、家與國之間的關係,讓每個人都能安心於自己所處的位置,使各個層級間都和諧相處,從而實現社會祥和。但它卻沒有想到只要層級存在,就一定會分化,會產生不公、產生剝削、產生矛盾,會越來越嚴重,無論怎麼教化都沒用,以為禮儀教化可以維護社會穩定是一廂情願的。我辛苦勞作一輩子,卻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活不下去;他從不生產,卻白吃白喝,錦衣玉食,憑什麼?你想要我心平氣和,憑什麼?

因為儒家文化認可和維護層級關係,為此,儒生們逐漸制定了越來越多的等級規矩。大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之道,小到如衣服的顏色、座位的方向、拉車的馬匹數量、抬轎的人數、官服上的獸鳥類別、帽子上的花翎樣式,還有站位和坐位的前後左右排序。額,說實話,當儒家門生真的滿累的,要記那麼多東西。越來越細的等級規矩使得社會結構如修塔越來越高,若在資源數量不再增多的情況下,這種越來越高的等級結構也會越來越細。想象一下,一個塔越來越高、越來越細的結果是什麼?沒錯,會轟然垮塌,無論處於哪個階層的人,都會在這種垮塌中被掩埋,包括那些極力扶持希望塔永遠不倒的儒家門生。

那麼法家文化呢?我說過,法家治下也是有階級的,起碼君王是有特權的。但除此之外,法家強調任何人都必須憑生產和參戰的成果來論功行賞,任何人違了法都要受到處罰。如此一來,除了君王屬於上一等級,其他人包括王侯將相的地位比百姓高不到哪去。這樣說也許不合實際,但中間階層確實沒有了多少特權,必須靠實幹才能吃飯,不容易引發階級矛盾。即使有少部分人被提升到更高的等級或賦予一定特權,也是憑戰爭或生產方面的功勞,而不是靠世襲和掠奪他人,起碼讓人心服,不容易讓人因為不公而產生怨念。

也就是說,法家文化使整個社會結構不是向上發展,而是橫向發展,變得越來越寬越來越矮,這樣的結構容易倒嗎?別拿秦二世而亡說事,別忘了之前秦正是靠法家治理而變成了一隻猛虎。至於其吞併六國後二世而亡的原因很多,我只說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就象一頭猛虎面對六頭野豬,一對六本來是不可能贏的,但猛虎利用六頭野豬的不團結而逐個擊破,最後把六頭野豬都捉住,裝進一個鍋裡準備煮了。沒想到六頭豬被捉後如夢方醒,拋棄原來的綏靖政策,竟然齊心合力展開反擊。而虎為了佔有原來六個野豬的地盤,將自己的力量分散開。最終反而被六頭野豬合力擊破。這就是個以專勝散,又因散而敗的典型。後期的隋朝一定程度上也有這樣的原因。在我眼裡,秦、隋兩朝比漢、唐偉大的多。創下基業的是秦、隋,成果卻直接被漢、唐繼承。

第二,儒家文化的腐化導致華夏民族的弱化

如前所說,我支持民族的融合,哪怕是曾經對漢族實施過屠殺甚至滅絕政策的少數民族,我仍然表示尊重,仍然希望各個民族都成為兄弟一般的一家人。不僅僅是漢族,其他民族也都曾經歷過悲傷、苦難、絕望,歷史上的那些屠殺、悲慘已經過去,我們不應該抱著歷史的仇恨不放,對有的民族進行排斥和攻擊。對歷史上的苦難,我們應該思考,應該有所感悟。敗就是敗,亡就是亡,要靜心反思,為什麼會敗?為什麼會亡?吸取教訓,讓自己變得強大,以免重蹈覆轍。而不應該以仇恨的心態去攻擊那些曾讓漢民族差點滅絕,讓華夏文明差點斷絕的少數民族。否則,你只會在仇恨憤怒中繼續被其他國家擊敗甚至滅絕。

世界總是越來越小,因此民族融合是必然趨勢,不接受也不行。我支持民族融合,但我希望是積極主動的民族融合,而不是被動投降式的融合。被人家擊敗吞併的民族融合帶來的只能是災難恥辱,會讓華夏文明消亡。我們必須強大,才能維護國家的尊嚴、民族的榮譽、祖先的輝煌。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反思“五胡亂華”、宋朝敗亡、大明衰亡的根本原因,找到治本之策,才能防止“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悲劇重演。

漢唐之前,華夏民族的祖先是重信重義、勇猛陽剛的,他們創下的輝煌、奇蹟仍然是現在的我們賴以自誇的資本。但自宋而後便開始退化、平庸,做不出多少有意義的事,卻還一天到晚自作聰明的耍弄心機權謀,結果只能自欺欺人、自取其辱。想到崖山之戰和大明滅亡我就一肚子氣,我不恨蒙元,也不恨滿清,也不恨之後的八國聯軍和侵華日軍。我只恨我們自己不爭氣。為什麼敗的那麼慘烈?祖先的那種勇猛、智慧哪裡去了?我們那麼多人為什麼打不贏人數很少的少數民族?不要跟我扯什麼天命所歸,不要怪敵人太強,敗就說明你弱,亡就說明你太弱。

不好意思,儒家文化,這裡要拿你說事。誰叫你主宰了華夏民族數千年。民族之弱,你要承擔主要責任。原因如下:

一是儒家文化由紮根於人民的文化逐漸轉變為君王專用文化。當孔子將當時的官學轉為私學,倡導“仁、義、禮”時,他的學生來自各個階層,他雖然希望能影響各國君王採納他的治國理念,但他教化的對象卻是包括底層百姓的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君王。他寄希望於所有人都做一個懂得尊重、關愛、容讓的文明人,以此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和諧。

孔子的一句話:“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以及孟子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他們的這兩句話我單獨各用一段來提,不如此不足以表達對他們的尊重。這兩句話表達了他們對完美大同社會的期望,他們努力的目標不是為了君王的長久統治,而是為了每一個人,包括底層百姓的每一個人都能生活在一個沒有苦難沒有爭殺的環境裡,每個人都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多麼美好的願望,美好得讓每一個人都感動,包括我這個對儒家文化不大認同的法家主義者。

可是,之後的儒家呢?當我想專心研讀《資治通鑑》時,我竟然讀到四分之一就讀不下去。不是因為語言不美,也不是因為故事不動人,也不是因為評價沒有道理。而是因為《資治通鑑》從頭到尾都是為教育一個君王如何駕馭群臣、統治萬民的,教的全是帝王權術。司馬光認為只要塑造一個好皇帝出來,那麼什麼事就都解決了。這也是很多後世的儒家代表人物們共同的看法。於是他們每個人都懷抱著治國救民的理想去輔佐帝王,利用帝王權術去選拔他們眼中的賢臣、排斥他們眼中的小人,希望通過整頓吏治,達到社會的大治。

他們中很多人的人品都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很多是真的抱著為國奉獻為民造福的理想去的。可謂品格高尚,包括司馬光、范仲淹以及蘇軾,以及以後的程、朱和清末的梁啟超、楊度等人。

可惜,他們沒有一個成功的。即使是張居正這樣的強悍人物,也只能短暫維持大明的苟延殘喘,根本不能改變現狀。至於北宋時的皇帝,昏庸的還真的不多。許多都願意聽從大臣的意見,甚至決心改革,無論是司馬光、范仲淹還是王安石,都曾有發揮的空間,但最後都失敗。

也許他們不認為是失敗。到現在為止都還有不少人為宋朝說話辯解,稱宋朝的經濟、科技、文化甚至是民主制度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朝代,也遠超後來的清朝鼎盛時期。他們以惋惜的口氣痛罵蒙古和後來的滿清,稱若不是因為蒙古和女真這群野蠻人,強行斬斷了華夏文明前進的步伐,那麼中國會領先西方成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可是我就奇怪了,你宋朝那麼厲害那麼發達,又有那麼多人口,怎麼就打不贏蒙古呢?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學者們,說啊,為什麼?你連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還吹什麼發達繁榮?你連野蠻人都打不贏,你的文明又有什麼狗屁用?

當儒家文化將服務於帝王作為第一任務時,儒家文化就墮落了。當儒家文化變得高高在上,脫離底層百姓的土壤時,它就開始散發著腐爛的臭氣了。當所有儒生們吟詩誦詞很厲害,卻拉不開弓、舞不動劍時,儒家文化已失去了它的血性。

這樣的儒家文化不再追求所有國民的素質培養,而只注重統治階層的位置穩固。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他們不再著眼於每一個國民的強大,不再把教育每個民眾懂得“信、義、禮”作為首要任務,甚至他們覺得每一個國人的強大於統治不利,他們只需要馴服的民眾。他們把“忠、孝”提取出來,作為所有民眾的簡單守則,再融入佛家的一些禁人慾、人生即苦、逆來順受的思想。如此,很好,所有民眾都象羔羊一樣逆來順受,哪怕刀架在脖子上,很好對嗎?只是這樣一來,有外族入侵時也一樣逆來順受怎麼辦?你還憑什麼守衛國家?就靠你那些能讀得起書的士家貴族、儒家門生們?但好象崖山一戰,陸秀夫揹著小皇帝,領十萬軍民投海而死,好有骨氣。可是我想知道,你除了會投海,還會什麼?孔夫子教導的還有“射、御”,你們學了沒有?舉國數千萬的人民都哪去了?都被你們教的逆來順受去了,對嗎?數千萬的民眾啊,竟然差點被滅族,簡直是奇恥大辱。若不是人太多,蒙古人殺起來手累,是不是就真的被滅族了?

可是,就算舉國都是羔羊,若全部調動起來,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為什麼不能把全國之力都調動起來?是因為你根本不信民眾,所以不敢,對嗎?怕一不小心就威脅了自己的皇位、官帽,不是嗎?只要能當繼續安穩的當皇帝,哪怕是屈辱一點也沒什麼,不是嗎?只要自己一個人的利益不受影響,民族強大與否不重要,不是嗎?

小時聽楊家將的評書,覺得滿奇怪,楊家人老的死了就小的上,男人死光了就女人上。可是,全國那麼多人,該有何其多的人才,難道就只有一個楊家能打仗?後來才明白,人家皇帝只相信楊家,其他的都不信。其他人,無論是李綱還是岳飛,再怎麼能打,也必須整死,否則再來一個陳橋兵變,怎麼辦?舉國能打仗的越少越好,國家可以弱,民族可以亡,但皇位不能丟。OK,那麼請去跳海吧,我一點都不同情你。我只同情那些茫然不知所從、在烽煙戰火中化為齏粉的百姓。

這樣的儒家文化無論培訓出多少優秀的士大夫和帝王,都無濟於事。民若不強,國家是絕對不會強的。若不以強民為首要任務,儒家文化根本就沒有價值。

二是成為官僚文化的滋生根源。儒家文化並不是從宋朝開始腐敗的,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就為儒家文化的腐敗種下了因,只是到了宋朝達到了高峰,使民族失去了強悍的因子。因為文化也是需要競爭才能進步,不進步就會後退。缺少了競爭對手,也就缺少了活水源頭,儒家文化就會形成壟斷,只要形成了壟斷,不管什麼都會腐化。

因此,自漢以後,儒家文化就開始腐化了。其象徵就是開始出現門閥、士族、黨爭。此後,繼續演變,就形成了官僚文化。官僚文化也成為了儒家文化的代表。

晉時的王謝桓家族、隋時的各大門閥、唐時的牛李黨爭,那時看起來還有點進步意義,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人才,但長遠來看,對國家必然造成危害。其後,以師生、家族、聯姻等關係形成的官僚集團越來越普遍。

每個人初入官場,首先面臨的就是站隊,你選擇了這個隊伍,那麼你就成為了那個隊伍的敵人。何其分明。什麼?你不想選擇?那你就是兩個隊伍的敵人。還想混不?當然要混,唸了那麼多書,或者花了那麼多錢,好不容易進了官場,就要雞犬升天、光宗耀祖了,怎麼可以浪費?

而為了維繫這種集團關係,他們必須遵守迎來送往的規矩或慣例。為此,他們不得不打著“禮”的旗號或以此為心理藉口受賄、掠奪、剝削。由此,他們也必須越來越腐化,有些人就算有點正義感,但身在其中,也不得不隨波逐流。在這種掠奪、剝削中,他們自然脫離了群眾,也自然會受到百姓的反抗。沒關係,集團就是集團,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反抗的都是刁民,要狠狠整治。當刁民一詞被廣泛使用時,官僚文化就達到了頂峰。

春秋時是“舉賢不避親、舉賢不避仇”,後來就只有“舉賢不避親”了。還想讓他們“舉賢不避仇”?嘿嘿,開什麼玩笑。他們巴心不得其他所有官員都是自己的親戚或朋友。

演變中,官僚文化越來越成為了一塊發光的金牌,但同時也越來越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枷鎖。它在很多人削尖腦袋瘋狂追求想成為官僚的時候,如范進,也讓很多身處官場的有一定正義感的人無可奈何,如海瑞。同時,它讓很多人不得不服從於官僚文化的規矩,而變得圓滑世故,以獲得發揮機會,如徐階、張居正。可是,胸懷正義的人有多少能做到圓滑通達呢?因此,孔、孟所推崇的那種真正的君子越來越少,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當海瑞這種人被視為傻瓜的時候,儒家文化就徹底淪落了。

舉個例子,朱元璋痛恨腐敗,因此建立大明後對腐敗官員痛下殺手,規定貪汙50兩銀子就殺頭,甚至採用剝皮的方式震懾官員。為此,他殺了太多太多人,可是仍然殺不完。貪汙腐敗仍然層出不窮。為什麼?很多讀書人不願意做官,或者不敢做官,因為害怕被殺。有的人會被朱元璋強迫去做官,上任之前會給家人先留下遺言,很可笑,是嗎?可是你不貪就不會被殺啊,為什麼還害怕呢?這就是官僚文化的可怕之處,身處其中,身不由己。你進去了,若不遵守官僚文化的規矩,你會寸步難行,會處處受排擠。若遵守了,你就要學會請客送禮,俸祿不夠怎麼辦?即使你堅決想不吃不請不來往,但總會有人來不停地拉你,包括你的親朋好友,甚至是你的上司,怎麼辦?身處糞池還想潔身自好?難啊。

在這時候,“修身、齊家、平天下”不再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的關係,一切都變了味。所謂的為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立身請命已成為儒生們謀求名利的幌子。

三是安於享樂,重文輕武。儒家文化到了後期,基本上逐漸成為了上層社會的玩物,其才能不再以治國理政能力為標準,而是以吟詩作畫能力為準。每個人都把玩弄文字作為證明自己能力的方式。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等人都是我佩服的人,也是憂國憂民的人,但同時也是會寫詩的人。有時我會想,會不會有很多不會寫詩但比他們更能打仗的人?非要讓會寫詩的人去帶兵打仗?若西漢時,讓司馬相如去帶兵,而不是讓衛青或霍去病去帶兵,會怎麼樣?毫無疑問,會一敗塗地。

很多歷史或演義小說都是由儒家人制作,在其中他們過多渲染了文人的作用,總覺得讀書越多越厲害,不讀書則肯定一事無成。長此以往,重文輕武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成為諸葛亮,而不是張飛。他們忘了一點,一萬個諸葛亮絕不是一百個張飛的對手。甚至,一萬個諸葛亮不用打,他們自己就會鬧得不可開交。

很多人說宋朝是為了維護統治而重文輕武,這也許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儒家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給統治者的誤導,讓統治者覺得讀書多的人才更會指揮。在他們看來,文字都能玩得那麼厲害,指揮作戰自然更加簡單。再加上宋朝中後期幾個皇帝也都是書畫高手,自然加重了重文輕武的風氣。當文字遊戲風行時,上層人們樂在其中,每天風流瀟灑,飲酒狎妓,自然就變得不思進取。什麼燕雲十六州,什麼靖康之恥,什麼民族榮辱,有什麼重要的?就算重要,且等我這首詩、這幅畫整好了再說,再讓我抱兩個名妓、帶幾罈美酒一起出發。

說起來可笑的是,很多少數民族初時勇力過人,武力強大,徵南闖北,無所不勝。但只要接觸了儒家文化,就開始變得腐朽懦弱。如元朝的敗亡和八旗子弟的徹底淪落。後期的儒家文化果然是見誰害誰,無所不靈。

第三,崇古有餘,進取不足,固步自封,被動挨打

對古代文化的發掘我是不反對的,想進步,首先要繼承。祖先有許多輝煌的創造,我們都應該繼承下來,再發揚光大。但儒家文化在發掘繼承方面做得不錯,或者是做得過頭了,卻沒有甚至不願意發揚光大。他們在很長的時間內,過度因循守舊,而抗拒新事物。用各種詳細卻嚴厲的規矩讓年輕人遵守舊的制度,限制年輕人的想象,限制了年輕人的發明創造。他們反對任何與祖制不合的東西,他們要求任何做法都要一板一眼地符合舊制家規。

經我研究,世界上很多革命性的發明創造都來源於年青人的想象力和探索慾望,敢想才能敢做。禁錮必然使自己越來越落後。

明朝張居正想解決當時朝政荒廢的問題,因此希望改革。但他卻不能用改革或變法的說法,他只能說是祖規如此,打著祖制的招牌去施行他的變法措施,否則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至於有人說,若宋朝或明朝不被少數民族滅亡,中國會率先成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這是個非常幼稚非常一廂情願的觀點。不管是否滅亡,在那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都絕不會成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反而會更加退步腐化,然後自己滅掉自己。

春秋文化催生了強大的秦漢,文藝復興催生了強大的羅馬帝國,工業革命催生了近代的英美等資本主義帝國。顯然,一個民族、國家要想復興,就必須靠文化來引領推動。落後的文化只能產生落後的國家,只有先進的文明才具有強大的推動力,才能開拓每一個人的見識、思想,才能創造一個偉大的民族、強大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