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所說的十萬兵馬,是兵+馬=10萬,還是兵就有10萬?

史文恭


古代的兵馬數量應該是按照人數計算的,因為古代的兵馬其實是多數是兵,少數是馬,漢武帝為了打匈奴大興馬政,從外國買馬,自己飼養訓練,等於是動用舉國之力才武裝起來一支強大的騎兵,最後把匈奴打敗,匈奴被迫遷徙。

漢武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的盛世,經過漢朝開國幾代皇帝的休養生息政策,還有著名的文景之治,使得漢朝的國力不斷充實,才有了漢武大帝的作為。可見建設騎兵部隊,對於中原王朝並不容易,要花費高昂的代價,所以古代的十萬兵馬主要是兵。

古人說:“兵者詭道也”、“兵不厭詐”,所以在戰爭中誇大自己的軍事實力,起到先聲奪人、在氣勢上壓倒敵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都喜歡誇大自己軍隊的實力,這是一種心理戰,而且很有效。

孫權是何等英雄,面對曹操的百萬雄兵,竟然不能決定是降是戰,主要原因就是被曹操嚇住了,曹操所有的軍隊加一起也就八十三萬,詐稱百萬,其實就連那八十三萬都得打個問號。

另外,從官渡之戰就可以看出來,當時曹操的軍糧已經耗盡了,寫了信讓荀彧火速籌糧運抵軍前,結果這封十萬火急的信卻被許攸截獲了,許攸報告袁紹一頓羞辱,被袁紹搞得滿面羞慚的許攸轉身就去投奔曹操了。

許攸問軍糧的情況,曹操說可以支撐一年;又問,曹操說可支應半年;第三次問曹操說還可以支應一個月。許攸說人們都說曹操奸詐果然如此,你的軍糧已經耗盡了,然後拿出書信,曹操才說實話,可見曹操為人奸詐的程度有多深。

所以在赤壁之戰時他號稱的八十三萬兵馬,肯定也就是後來諸葛亮分析的十來萬人。當時的漢朝末年的社會是大動盪時期,人口在戰爭、饑荒和疾病的共同作用下銳減,曹操在自己的詩歌裡記錄了當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

而人口的大量損失,哪來的那麼多人當兵?沒人種地,糧食不夠,反過來又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兵源根本就沒有保證,所以所謂的多少萬兵馬都是誇大之詞。

後世的將領都繼承了這些軍事思想,採取了很多誇大軍事實力的措施,目的就是先聲奪人,震懾對手,但是實際上沒有那麼多兵馬。

並且,就算到了萬曆年間,全國人口才突破1億,當時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就是關寧鐵騎,有關專家研究後認為這支部隊總數約3000人,這就是大明王朝的王牌部隊,當時的明王朝的國力雖然不如永樂年間,但是還是很強悍的,但是明王朝能武裝起來的打仗的騎兵也就不到五千,可見騎兵的費用之大。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雖然人數多,但是都是些烏合之眾、蟻聚之兵,在明王朝的正規軍的打擊下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所以建設一支能打仗的騎兵或者步兵部隊,都很不容易,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心血。

到了清朝末年,那個時候的清王朝的人口已經突破4億了,GDP在世界上排名也是靠前的,袁世凱在小站練兵,練成了著名的北洋六鎮,每個鎮12000多人,六個鎮才70000多人不到80000人。袁世凱就可以靠著這支部隊橫掃中國,逼退清帝,打敗革命軍,奪取總統寶座。後來還利用這支軍隊鎮壓國內的革命力量,基本上也是所向披靡。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所謂十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軍隊的出動,都是誇大之詞,那個時代國家根本就無力養活這樣大規模的軍隊,再說真正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有十幾萬就夠了,根本不用太多。


小小嬴政


古代人打仗都喜歡忽悠人 ,五萬都敢說十萬, 什麼十萬兵馬 ,只是說明人多 嚇唬敵人的 ,所以他們的兵馬 ,可能是指士兵有那麼多, 也有可能是士兵加馬匹有這麼多, 還有可能就是嚇唬人的連兵帶馬都不夠十萬。



中國古代,動輒就是幾十萬大軍。記得史書記載,白起坑殺趙國軍隊有20萬多人;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打敗了秦軍的30萬人;劉邦聚集諸侯各國軍隊80萬人,被項羽10萬人馬打敗;赤壁之戰,曹操也號稱自己是百萬大軍。 中國當時軍隊真的有這麼多人嗎?

在早期,中國人口可能只有幾百萬,怎麼拿出這麼多人來當兵,難道全民皆兵。其實有好多百萬大軍 ,幾十萬大軍都是有水分的。比如十萬大軍,這十萬大軍並不是純粹的作戰部隊。要知道在古代可怕的後勤保障體系下,光補給線上的糧食損耗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所以,這十萬大軍,是否是作戰大軍和後勤人員的總和?古代軍隊常有三種人:戰兵,輔兵,民壯。然而出於不同目的,統帥常常將將不作戰的輔兵和民壯都算在裡面。


即便真有幾十萬作戰部隊,在通信情況極差的古代,將這幾十萬軍隊統一調度,排兵佈陣,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另外,史書是人寫的,人寫的就有可能是假的。就像唐朝,唐朝同越南作戰,聲稱兵力達80萬,越南直接說自己兵力有500萬事實上,雙方兵力加到一起都不到30萬。


而且,古代是怎麼算人數的,這麼多人要完全統計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可能古人的計數方法都是乘以10吧。古代軍隊幾十萬打仗應該是有的,但並不是很多,大多數情況下,也就幾萬軍隊。


睿讀西遊


古人一說“十萬兵馬”指的就是派出去十萬人的部隊。所以,不是“兵+馬=10萬”,而是派出去的作戰部隊有10萬人。

當然,這10萬作戰部隊裡面,不全部都是打仗的。一般還有三分之一負責後勤輜重任務。

在《夢溪筆談》中,沈括曾分析:十萬人的部隊,可分為七萬作戰士兵,三萬後勤士兵。

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按照《通典》記載,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中,有六千是輜重兵,也是佔了三成。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八》:"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而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輜重。"

而且,必須注意的是,這三成後勤士兵只負責後勤警衛工作,不負責運輸糧草的苦力活。也就是說,還要有“民夫”負責幹苦力活。如果是勞師遠征的話。“民夫”和“軍隊”的這個比例一般是3比1。也就是說,出兵10萬人(7萬作戰,3萬後勤自重),要有30萬民夫做後勤運輸。

漢武帝讓衛青、霍去病率領十萬兵馬遠征匈奴的時候,以14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包括民夫)作為後勤補給兵團。因為是去西北遠征,輜重兵和民夫所佔的比例更高。

這個比例到近代,也適用。例如,解放戰爭中的渡江作戰。解放軍出動作戰部隊100萬人,同時,還動員了332萬民工負責運糧、修路。這個比例略高於3比1!

那麼古代“10萬兵馬”中,有多少“馬”呢?

我國古代騎兵一支緊缺,以唐朝為例。其巔峰時期,騎兵在軍隊中的比例也不超過四分之一。一般情況下,一支十萬人的部隊,能夠有兩萬騎兵就算是了不得了。而這兩萬騎兵,每人至少需要兩匹馬,才夠用。每人三匹就屬於高配了。也就是說,“十萬兵馬”可以有10萬人(30萬民夫)+4到6萬匹馬。

當然,宋元時期的蒙古騎兵都是高配,一人三匹馬。如果是蒙古的“十萬兵馬”,那就是10萬人+30萬馬!

總之,如果是農耕政權出兵,馬匹的數量不會太高。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古代的“十萬兵馬”往往是個虛詞。理論上是指含騎兵在內的10萬作戰部隊。但是真的要達到作戰部隊10萬人數的規模,實際上總人數要達到20萬加,甚至還不止。


古代中原王朝的作戰部隊,簡單來講至少得分為輕、重步兵;輕、重騎兵;輜重器械部隊等等。這些就需要除了大量的士兵外,還需要大量的輔兵以及民夫。

從項羽開始,騎兵部隊一個騎兵的標配就是2匹戰馬;輕騎兵至少2匹,重騎兵至少3匹。不然項羽3萬兵馬星夜解彭城之圍,可以大破劉邦60萬諸侯聯軍?


不過很多人說劉邦60萬大軍是虛數。這還真倒未必。歷史上有一種部隊,人數總是能滾雪球動不動滾到幾十上百萬,那就是“流民軍隊”。論戰鬥力,一觸即潰。但是由於拖家帶口,老幼不分,所以規模那是真嚇人。

三國的時候,曹操就收留了百萬黃巾軍青州流民,給他們土地、種子。從中挑選了7萬人馬組建了赫赫有名的“青州軍”,那戰鬥力“槓槓”的,走哪都像螃蟹。曹操死後,青州軍要回家,曹丕都不敢攔。


說回騎兵,騎兵除了可以實現閃電戰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後勤費人力少。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鐵騎標配是一個騎兵4匹馬,3匹戰馬,1匹駝馬。實現了後勤分解至個人解決。

即便到了明末,八旗騎兵、關寧鐵騎,也都是標配一人三馬。

但是馬匹可是重要戰略物資,看似後勤不費人力了,卻超級費錢。所以即便到了17世紀,頂尖的騎兵部隊規模一直都上不去。

八旗騎兵實際上一直保持在6萬以內,一次可以集中起來的不會超過2萬;而關寧鐵騎更是從來沒超過5000人數。其實即便曾經征服過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總數也就在10萬。

無論是演義小說裡,還是真實案例裡,冷兵器時代,那些號稱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最終的經典案例都是“以少勝多”。

這原因就在於無論是真的還是吹牛的,真正能夠組織起來的有效戰鬥力的極限值就那麼幾萬人。對方人越多,劣勢越明顯。只要集中精銳,破其一點,或燒掉糧草,引起對方潰亂,你就贏了。


無論是北宋“五路伐夏”,還是明軍“四路討伐後金”,都是幾路合圍,最後對方都是“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都被分而擊之。

為什麼中原王朝一而再地犯這種分兵的錯誤。罵他們不會打仗是錯的,說白了還不是因為給養的問題。分兵可以減輕後勤給養的壓力,由各地分別解決。

所以打仗最終打的是後勤,打的是國力。十萬兵馬的本質和春秋時的“千乘之國”是一個意思。


炒米視角


所謂“十萬兵馬”的說法大部分出現在小說和影視劇中,在專業史學著作中基本不會這樣寫。

這種十萬兵馬的說法,在港劇中以及現在的網絡小說中積極常見。這種說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聽起來很帥,讀起來很酷,甚至讓人覺得有點熱血沸騰。

但是這種說法實際上非常業餘,首先咱來看看“史記”中對戰爭用兵數量的描寫。

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

這段講的是秦始皇問李信:“我想滅掉楚國,需要多少人。”李信說:“最多二十萬就夠了。”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說至少六十萬。”秦始皇就認為王翦年老害怕了,就派李信和蒙恬帶著二十萬人去攻打楚國。

在這裡不管是二十萬,還是六十萬,都只是一個調用人力的總數,到底是多少步兵,多少騎兵多少弓弩手以及多少輜重兵都沒有涉及,沒出現什麼兵馬多少人的說法。

在清朝建立過程中薩爾滸之戰是非常重要的一戰,對於這一戰記述頗多,小編下面節選兩條:

蔡東藩:“不才何事令專征,二十萬軍一旦傾。從此遼東無靜日,庸臣誤國罪非輕。”
乾隆帝:“......用能破明二十萬之眾。每觀實錄。未嘗不流涕動心。思我祖之勤勞......”。

都是對薩爾滸之戰明軍人數的描述,都是說二十萬,也沒有兵馬二十萬的說法。

所以在史書記載中,如果要說虛數,大約會說“有軍XX萬”,“人XX萬眾”,如果更詳細點,則會說明發兵軍XX萬,發騎兵XX萬,一般不會有兵馬XX萬的說法。


醉美木瀆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兵馬“之本義是指軍隊與戰馬

”兵馬“最初的意思,是指士兵與戰馬。為什麼要把士兵與戰馬合在一起說呢?自從有戰爭以來,馬匹就扮演著極其重的角色,是作戰的主要突擊力量。在戰國之前,各諸侯國最重要的作戰裝備就是戰車,一輛戰車稱為一乘,或備兩匹馬,或備四匹馬。大家看春秋時代的史料,很少提到作戰的兵力,而只提戰車。比如在城濮之戰中,晉軍出動了七百乘,就是七百輛戰車,當時一輛戰車有三名車兵,還有數十名名步兵跟隨。到了戰國,騎兵得到長足的發展,是戰場上摧堅折銳的利器。當時有“萬乘之國”“千乘之國”的叫法,可以看出馬匹的重要性。

正因為馬匹的重要性不在士兵之下,甚至在士兵之上,故而“兵”與“馬”就經常合在一起,比如形容一支軍隊很牛,稱為“兵強馬壯”,不僅要說兵,也要說馬。

第二,史書上“兵馬”的合稱,演變為“軍隊”的代名詞

我們來看一下史書裡,關於“兵馬”的合稱。

我隨便找幾個例子:

《東觀漢記·來歙傳》:“宜益選兵馬,儲積資糧。”

《資治通鑑》卷六十二:“以楊奉兵馬最強而少黨援。”卷六十七:“乃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卷六十八:“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這裡的“兵馬”,實際上已經成為“軍隊”的代名。統領兵馬,就是統軍隊,意思是一樣的。

第三,“十萬兵馬”是指“十萬軍隊”

那麼,“十萬兵馬”,是指兵+馬十萬呢?還是士兵十萬呢?既然“兵馬”是“軍隊”的代名詞,那麼十萬兵馬,當然是指十萬人,也稱為十萬人馬。

我再從史書裡找幾個例子。

《資治通鑑》卷七十一:“乃勒兵馬步騎五萬,遣右將軍張郃督之,西拒亮。”這裡的“兵馬”即部隊,後面有詳指,是步騎五萬,就是步兵與騎兵五萬人。可見兵馬的數量,指的是兵,而不是馬。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詞“人馬”,跟“兵馬”同義,同樣是指士兵而不包括馬匹。比如《資治通鑑》卷六十八:“城中人馬才數千人,城不沒者數板。”這裡明確地指出,城中的人馬只有幾千人,很明確地說明“人馬”的數量,也是指人而不是指馬。


君山話史


古代作戰分為步兵和騎兵,合稱為“兵馬”。所謂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其實就是指統領步兵和騎兵的大元帥。比如出征10萬兵馬,其實就是兵+馬=10萬,而非士兵10萬。此外,這10萬兵馬當中還可能有幾萬人的後勤,比如軍醫、馬伕、伙伕、警戒等非作戰人員。

元代有一部小說《秦並六國平話》中有一段話,是李斯向秦始皇說的:“陛下,今有荊楚襄王為招討,合諸國兵馬約二十餘萬,猛將數十員,兵臨城下,將至濠前。”文中的兵馬約二十餘萬,其實指的是士兵和騎兵還有後勤等人員加起來大約二十餘萬人,而非士兵二十萬。

比如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額趙國降卒大約40萬,這40萬應該是士兵和後勤人員,因為馬匹沒有威脅,所以不會統計在內。當然,長平之戰秦國坑殺的數量估計沒有那麼多,畢竟起到一個威懾作用。古代出徵往往虛報人員數量,以一當十,以壯大聲勢,所以40萬人並非是真實的數字。

我們再來舉例,比如明朝末期的松錦之戰,明朝出動了13萬兵馬與清軍在錦州大戰。這13萬兵馬當中,有可能只有兩萬騎兵或者一萬騎兵,甚至五千騎兵都有可能。根據《清太宗實錄》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53783人,獲馬7444匹,甲冑9346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從松錦之戰的結果來看,騎兵的數量往往要少於步兵。畢竟戰馬在古代還是很寶貴的,這個就好比開坦克作戰,可以快速推進到敵營,打個敵人措手不及。如果,全部是戰馬糧草根本供應不上。所以,10萬兵馬當中騎兵其實並不多。

這裡還要強調一點,古人出征為了壯大聲勢,把戰馬和馬匹分開,並把後勤人員也算進去的。比如西周的軍制,一乘戰車由4匹馬構成,車上配備士兵3人,協同作戰的士兵為72人,合計作戰人員為75人。此外,還有一乘牛車,配備25名後勤人員,合計100人。25名後勤人員當中有餵馬、煮飯、警戒的非作戰人員,這些人不屬於作戰編制。但是,在出徵的時候,為了壯大聲勢,往往把後勤人員也算進去的。

比如某軍隊戰馬5萬匹,士兵10萬,後勤可能就幾萬人,對外出徵的時候可能號稱20萬兵馬也不是不可能。總之,古代出徵不會將實際的兵馬數量透露給敵人,往往會高出數倍數十倍的兵力,以威懾敵人。如果出征時拋出10萬兵馬,那麼軍隊的數量肯定是沒有十萬很可能要打個折,五六萬是有可能的。


謀士說


明朝時期,安南國(如今越南國)出現了動亂,永樂帝為了平息動亂,派遣了一支大軍前往安南平叛,安南反軍聽聞消息後表示完全不慌,因為他們有整整十萬兵馬嚴陣以待,只要明軍敢來他們就敢埋!

  聽起來是不是很狂?

  但實際上,安南到底有沒有十萬兵馬呢?當然沒有。

  不過,安南反軍與明軍是敵對關係,明軍又不知道安南反軍說的是真是假,在沒有確切情報的情況下,明軍統帥張輔將安南反軍所說的十萬兵馬當成了真事。

  但張輔也是狠角色,畢竟他父親可是張玉,靖難之變第一功臣。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這個說法在張輔身上得到了絕好的體現。

  張輔雖然不知道安南那邊到底有多少人馬,但這並不妨礙他睜眼說瞎話,既然安南那邊說自己有十萬大軍,那他自然也可以說自己有二十萬大軍。

  於是,張輔便讓邊境各州縣放出話去,說明軍共有二十萬大軍即將抵達邊境,屆時將夷平安南,平定叛亂。

  安南反軍聽聞這話,沒過多久便又宣稱自己有三十萬大軍,完全不虛明軍,如果明軍想死磕,那不妨試試!

  張輔到底是狠人,他見安南反軍宣稱自己有三十萬大軍,索性一閉眼,說出了一句令無數後人驚愕的瞎話:“我明軍有五十萬大軍!”

  沒錯,張輔僅有數萬兵馬,但他卻說,自己有五十萬大軍。

  五十萬大軍什麼概念?要知道當年永樂帝起兵靖難也就只有兩萬兵馬,如果當時永樂帝有五十萬大軍,靖難可用不了那麼久,最多兩個月就可以成功入南京了。

  所以,後世人看到這一段歷史記載的時候,無不驚愕。

  張輔這麼一代名將,竟然也會說這樣的瞎話?

  不過安南反軍更強勢,既然大家都開始吹牛了,那就沒什麼顧及了,安南反軍表示自己有七十萬大軍,明軍有膽就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張輔也不再收斂,既然安南反軍都敢這麼說,張輔也不客氣,直接說自己這裡有八十萬大軍,隨時可以蕩平安南。

  當然,雙方相不相信對方所說的兵馬數量是一回事,雙方各自吹牛助威又是另一回事了。

  事情發展到最後,安南反軍表示自己有七百萬大軍,你們明軍愛信不信,不信拉倒!

  不過那個時候張輔已經領兵到了安南邊境,帳下探子也已經摸清了安南反軍的情況,於是張輔決定不再繼續吹牛,直接殲滅這些反軍。

  最終,安南之戰事畢,安南反軍被蕩平。

  有明一代,如果說哪一場戰役最令人熱血沸騰,那肯定沒個定論,但如果說哪一場戰役最令人感到搞笑,那肯定是安南之戰。

  這一場各自吹牛的戰爭甚至還被史官們記錄在案,並且載入了史冊,明史列傳四十二開篇便是這一場戰役的所有經過。

  好了,話說回來,大家對古代的戰忽局,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友好討論,感謝你的閱讀。


烏拉雜談


應該是十萬人加十萬馬。但是要分是那個勢力,如果是遊牧民族說十萬控弦之士,那可能馬比人多。如果中原農耕勢力,那基本是人比馬多。比如常遇春曾誇口說,給我十萬人馬,我可將之縱橫天下。絕對不是十萬騎兵,能有五萬常遇春就喜出望外了。

在農耕文明的條件下,一個勢力是養不起太多職業軍人的,如唐代的番鎮有個三五千職業軍隊,戰時徵招壯丁,再加上民夫。有個兩三萬人就可以號稱十萬人馬了。

一般認為,前秦符堅伐晉,九十多人馬是實數。金遼護步達崗之戰,遼軍七十萬是實數。陳友諒六十萬大軍討伐朱元璋是實數。這裡的實數是指最少是民夫。不是李自成洪秀全老弱婦孺都算上。

一個農耕政權組織五十萬的戰兵進行一場戰役是不可能的,一個戰兵最少要兩個鋪兵提供後勤支持。消耗的糧食時間長點就能拖垮一個政權。

我們在小說裡看到的所謂十萬兵馬基本上都是誇張的寫法。就是正史也有不少是誇張的。說某某給你十萬兵馬去邊關,明天出發。出發不了弄死你,那就是要弄死你。十萬人一天聚齊都不太可能,不是戰時軍隊就不可能駐紮在一個地方。就是以現在中國的國力,把十萬軍隊帶齊裝備投送到千里之外都不是一天可以辦到的。和平轉到戰時是有過程的,一天軍官都未必能歸隊。


草原風兒吹


一般來講的話,10萬兵馬具體就是指人數,跟戰馬的數量沒有任何關係。

在中國的古代集結的人數超過10萬的軍隊可以說屈指可數,比如說戰國末期的時候,當時所有的國家幾乎就是全民皆兵,一個長平之戰,把趙國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殺了個精光!還有就是在漢武帝時期北征匈奴的那一場最大的戰役活動裡面,衛青和霍去病指揮的作戰軍隊人數大致就是10萬。

那麼這個10萬兵馬為什麼它具體指是指人數的,我們可以以漢武帝北伐匈奴,這一場戰爭作為例子來分析一下好地北伐匈奴,他的具體人數組成的除了他這10萬軍隊以外,還有十幾萬的戰馬,這十幾萬的戰馬是精挑細選出來專門用來作戰的,戰馬爆發能力強,運行速度快,而且從小到大就是吃的精飼料長大的,也就是俗稱的粟馬,光這些戰馬的數量就達到了十幾萬,而且還要算上幾十萬用來後勤保障的伏輔助軍隊,以及再加上接近於10萬的運送糧草的馬匹。

這一場戰爭所動用的人數以及佔馬的數量均達到了數10萬以上,可他在史書上面的記載就是10萬軍隊,這10萬軍隊具體就是指的在前線征戰和廝殺的精兵,至於說這個戰馬和在這後面保障後勤的軍隊人數都沒有計算在內。

其實這一點歷史上也有過多次的情況,比如說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袁紹就是10萬軍馬,最後被曹操俘虜了8萬人,很顯然這10萬的軍隊並不是袁紹能夠集結起來的全部力量,當時袁紹管理的冀州就可以有300萬戶的人家,而這10萬的軍隊肯定是袁紹手底下的精兵強將,(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也就是專門用來打仗的10萬人,至於說後面運輸糧草的士兵和馬匹都沒有計算在內。

在古代騎兵部隊,如果真的把戰馬統計在內的話,那數量可是要翻好幾倍的,因為古代的騎兵並不是只配被一匹馬,一般來講就是一兵雙乘,也就是一個騎兵,它會配備兩匹戰馬,一匹戰馬用來做戰令外匹戰馬,平常的時候就是用來拖著你四處走,並且坨送一些你需要的必要的生活物品。

在蒙古。帝國征戰天下的時候,蒙古騎兵通常來講一般要配備三匹戰馬,這算得上是奇兵配置的巔峰了,當然一般來講沒有哪個部落能夠像蒙古人那樣財大氣粗,一下子拿出那麼多站嗎?通常情況之下一個騎兵兩匹戰馬,這是標準配備,有的時候可能是兩個騎兵三匹戰馬,但是總會有一匹戰馬用來做一些粗活累活,畢竟打仗的時候你也不指望一批經常替你幹活的戰馬在戰爭時期爆發出來強悍的潛力,然後幫你贏得戰爭吧,這不現實,也不地道。

況且在戰爭之中,戰馬的損失數量遠遠要比士兵來的多,你比如說漢武帝這十幾萬皮用來北征匈奴的戰馬,這可是精心飼養出來的馬匹是寄予厚望的,結果一場戰爭打下來就只剩下來幾萬匹了,其中打仗的時候的損耗以及中途路上馬匹生病的損耗等等這些東西都要計算在內,最後剩下來的就剩下幾萬否,按照你這種算法權限可能10萬兵馬一場仗打下來已經死了好幾萬了,一查,人都沒死,全死的馬,你說這個事情幹不尷尬,而且在古代死了人那是需要發撫卹金的,這也是一筆支出那簡單了,前線的將領隨便去農村拉了一匹戰馬過來作為一個人來算,然後損失了以後跟上面報賬,損失了一個兵馬,這不是多拿了一份撫卹金嗎?那中央政府要這麼算賬的話,早就虧了一無是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