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所说的十万兵马,是兵+马=10万,还是兵就有10万?

史文恭


古代的兵马数量应该是按照人数计算的,因为古代的兵马其实是多数是兵,少数是马,汉武帝为了打匈奴大兴马政,从外国买马,自己饲养训练,等于是动用举国之力才武装起来一支强大的骑兵,最后把匈奴打败,匈奴被迫迁徙。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盛世,经过汉朝开国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还有著名的文景之治,使得汉朝的国力不断充实,才有了汉武大帝的作为。可见建设骑兵部队,对于中原王朝并不容易,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所以古代的十万兵马主要是兵。

古人说:“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所以在战争中夸大自己的军事实力,起到先声夺人、在气势上压倒敌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都喜欢夸大自己军队的实力,这是一种心理战,而且很有效。

孙权是何等英雄,面对曹操的百万雄兵,竟然不能决定是降是战,主要原因就是被曹操吓住了,曹操所有的军队加一起也就八十三万,诈称百万,其实就连那八十三万都得打个问号。

另外,从官渡之战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曹操的军粮已经耗尽了,写了信让荀彧火速筹粮运抵军前,结果这封十万火急的信却被许攸截获了,许攸报告袁绍一顿羞辱,被袁绍搞得满面羞惭的许攸转身就去投奔曹操了。

许攸问军粮的情况,曹操说可以支撑一年;又问,曹操说可支应半年;第三次问曹操说还可以支应一个月。许攸说人们都说曹操奸诈果然如此,你的军粮已经耗尽了,然后拿出书信,曹操才说实话,可见曹操为人奸诈的程度有多深。

所以在赤壁之战时他号称的八十三万兵马,肯定也就是后来诸葛亮分析的十来万人。当时的汉朝末年的社会是大动荡时期,人口在战争、饥荒和疾病的共同作用下锐减,曹操在自己的诗歌里记录了当时“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而人口的大量损失,哪来的那么多人当兵?没人种地,粮食不够,反过来又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兵源根本就没有保证,所以所谓的多少万兵马都是夸大之词。

后世的将领都继承了这些军事思想,采取了很多夸大军事实力的措施,目的就是先声夺人,震慑对手,但是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兵马。

并且,就算到了万历年间,全国人口才突破1亿,当时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就是关宁铁骑,有关专家研究后认为这支部队总数约3000人,这就是大明王朝的王牌部队,当时的明王朝的国力虽然不如永乐年间,但是还是很强悍的,但是明王朝能武装起来的打仗的骑兵也就不到五千,可见骑兵的费用之大。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虽然人数多,但是都是些乌合之众、蚁聚之兵,在明王朝的正规军的打击下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所以建设一支能打仗的骑兵或者步兵部队,都很不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心血。

到了清朝末年,那个时候的清王朝的人口已经突破4亿了,GDP在世界上排名也是靠前的,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练成了著名的北洋六镇,每个镇12000多人,六个镇才70000多人不到80000人。袁世凯就可以靠着这支部队横扫中国,逼退清帝,打败革命军,夺取总统宝座。后来还利用这支军队镇压国内的革命力量,基本上也是所向披靡。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所谓十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军队的出动,都是夸大之词,那个时代国家根本就无力养活这样大规模的军队,再说真正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有十几万就够了,根本不用太多。


小小嬴政


古代人打仗都喜欢忽悠人 ,五万都敢说十万, 什么十万兵马 ,只是说明人多 吓唬敌人的 ,所以他们的兵马 ,可能是指士兵有那么多, 也有可能是士兵加马匹有这么多, 还有可能就是吓唬人的连兵带马都不够十万。



中国古代,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记得史书记载,白起坑杀赵国军队有20万多人;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的30万人;刘邦聚集诸侯各国军队80万人,被项羽10万人马打败;赤壁之战,曹操也号称自己是百万大军。 中国当时军队真的有这么多人吗?

在早期,中国人口可能只有几百万,怎么拿出这么多人来当兵,难道全民皆兵。其实有好多百万大军 ,几十万大军都是有水分的。比如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并不是纯粹的作战部队。要知道在古代可怕的后勤保障体系下,光补给线上的粮食损耗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这十万大军,是否是作战大军和后勤人员的总和?古代军队常有三种人:战兵,辅兵,民壮。然而出于不同目的,统帅常常将将不作战的辅兵和民壮都算在里面。


即便真有几十万作战部队,在通信情况极差的古代,将这几十万军队统一调度,排兵布阵,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另外,史书是人写的,人写的就有可能是假的。就像唐朝,唐朝同越南作战,声称兵力达80万,越南直接说自己兵力有500万事实上,双方兵力加到一起都不到30万。


而且,古代是怎么算人数的,这么多人要完全统计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可能古人的计数方法都是乘以10吧。古代军队几十万打仗应该是有的,但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情况下,也就几万军队。


睿读西游


古人一说“十万兵马”指的就是派出去十万人的部队。所以,不是“兵+马=10万”,而是派出去的作战部队有10万人。

当然,这10万作战部队里面,不全部都是打仗的。一般还有三分之一负责后勤辎重任务。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曾分析:十万人的部队,可分为七万作战士兵,三万后勤士兵。

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按照《通典》记载,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中,有六千是辎重兵,也是占了三成。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八》:"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而即分为七军。如或少,临时更定。……。马步通计,总当万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队当战,余六千人守辎重。"

而且,必须注意的是,这三成后勤士兵只负责后勤警卫工作,不负责运输粮草的苦力活。也就是说,还要有“民夫”负责干苦力活。如果是劳师远征的话。“民夫”和“军队”的这个比例一般是3比1。也就是说,出兵10万人(7万作战,3万后勤自重),要有30万民夫做后勤运输。

汉武帝让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万兵马远征匈奴的时候,以14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包括民夫)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因为是去西北远征,辎重兵和民夫所占的比例更高。

这个比例到近代,也适用。例如,解放战争中的渡江作战。解放军出动作战部队100万人,同时,还动员了332万民工负责运粮、修路。这个比例略高于3比1!

那么古代“10万兵马”中,有多少“马”呢?

我国古代骑兵一支紧缺,以唐朝为例。其巅峰时期,骑兵在军队中的比例也不超过四分之一。一般情况下,一支十万人的部队,能够有两万骑兵就算是了不得了。而这两万骑兵,每人至少需要两匹马,才够用。每人三匹就属于高配了。也就是说,“十万兵马”可以有10万人(30万民夫)+4到6万匹马。

当然,宋元时期的蒙古骑兵都是高配,一人三匹马。如果是蒙古的“十万兵马”,那就是10万人+30万马!

总之,如果是农耕政权出兵,马匹的数量不会太高。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古代的“十万兵马”往往是个虚词。理论上是指含骑兵在内的10万作战部队。但是真的要达到作战部队10万人数的规模,实际上总人数要达到20万加,甚至还不止。


古代中原王朝的作战部队,简单来讲至少得分为轻、重步兵;轻、重骑兵;辎重器械部队等等。这些就需要除了大量的士兵外,还需要大量的辅兵以及民夫。

从项羽开始,骑兵部队一个骑兵的标配就是2匹战马;轻骑兵至少2匹,重骑兵至少3匹。不然项羽3万兵马星夜解彭城之围,可以大破刘邦60万诸侯联军?


不过很多人说刘邦60万大军是虚数。这还真倒未必。历史上有一种部队,人数总是能滚雪球动不动滚到几十上百万,那就是“流民军队”。论战斗力,一触即溃。但是由于拖家带口,老幼不分,所以规模那是真吓人。

三国的时候,曹操就收留了百万黄巾军青州流民,给他们土地、种子。从中挑选了7万人马组建了赫赫有名的“青州军”,那战斗力“杠杠”的,走哪都像螃蟹。曹操死后,青州军要回家,曹丕都不敢拦。


说回骑兵,骑兵除了可以实现闪电战外,最大的优势就是后勤费人力少。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铁骑标配是一个骑兵4匹马,3匹战马,1匹驼马。实现了后勤分解至个人解决。

即便到了明末,八旗骑兵、关宁铁骑,也都是标配一人三马。

但是马匹可是重要战略物资,看似后勤不费人力了,却超级费钱。所以即便到了17世纪,顶尖的骑兵部队规模一直都上不去。

八旗骑兵实际上一直保持在6万以内,一次可以集中起来的不会超过2万;而关宁铁骑更是从来没超过5000人数。其实即便曾经征服过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总数也就在10万。

无论是演义小说里,还是真实案例里,冷兵器时代,那些号称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最终的经典案例都是“以少胜多”。

这原因就在于无论是真的还是吹牛的,真正能够组织起来的有效战斗力的极限值就那么几万人。对方人越多,劣势越明显。只要集中精锐,破其一点,或烧掉粮草,引起对方溃乱,你就赢了。


无论是北宋“五路伐夏”,还是明军“四路讨伐后金”,都是几路合围,最后对方都是“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都被分而击之。

为什么中原王朝一而再地犯这种分兵的错误。骂他们不会打仗是错的,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给养的问题。分兵可以减轻后勤给养的压力,由各地分别解决。

所以打仗最终打的是后勤,打的是国力。十万兵马的本质和春秋时的“千乘之国”是一个意思。


炒米视角


所谓“十万兵马”的说法大部分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在专业史学著作中基本不会这样写。

这种十万兵马的说法,在港剧中以及现在的网络小说中积极常见。这种说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听起来很帅,读起来很酷,甚至让人觉得有点热血沸腾。

但是这种说法实际上非常业余,首先咱来看看“史记”中对战争用兵数量的描写。

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这段讲的是秦始皇问李信:“我想灭掉楚国,需要多少人。”李信说:“最多二十万就够了。”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说至少六十万。”秦始皇就认为王翦年老害怕了,就派李信和蒙恬带着二十万人去攻打楚国。

在这里不管是二十万,还是六十万,都只是一个调用人力的总数,到底是多少步兵,多少骑兵多少弓弩手以及多少辎重兵都没有涉及,没出现什么兵马多少人的说法。

在清朝建立过程中萨尔浒之战是非常重要的一战,对于这一战记述颇多,小编下面节选两条:

蔡东藩:“不才何事令专征,二十万军一旦倾。从此辽东无静日,庸臣误国罪非轻。”
乾隆帝:“......用能破明二十万之众。每观实录。未尝不流涕动心。思我祖之勤劳......”。

都是对萨尔浒之战明军人数的描述,都是说二十万,也没有兵马二十万的说法。

所以在史书记载中,如果要说虚数,大约会说“有军XX万”,“人XX万众”,如果更详细点,则会说明发兵军XX万,发骑兵XX万,一般不会有兵马XX万的说法。


醉美木渎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兵马“之本义是指军队与战马

”兵马“最初的意思,是指士兵与战马。为什么要把士兵与战马合在一起说呢?自从有战争以来,马匹就扮演着极其重的角色,是作战的主要突击力量。在战国之前,各诸侯国最重要的作战装备就是战车,一辆战车称为一乘,或备两匹马,或备四匹马。大家看春秋时代的史料,很少提到作战的兵力,而只提战车。比如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出动了七百乘,就是七百辆战车,当时一辆战车有三名车兵,还有数十名名步兵跟随。到了战国,骑兵得到长足的发展,是战场上摧坚折锐的利器。当时有“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的叫法,可以看出马匹的重要性。

正因为马匹的重要性不在士兵之下,甚至在士兵之上,故而“兵”与“马”就经常合在一起,比如形容一支军队很牛,称为“兵强马壮”,不仅要说兵,也要说马。

第二,史书上“兵马”的合称,演变为“军队”的代名词

我们来看一下史书里,关于“兵马”的合称。

我随便找几个例子:

《东观汉记·来歙传》:“宜益选兵马,储积资粮。”

《资治通鉴》卷六十二:“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卷六十七:“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卷六十八:“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的“兵马”,实际上已经成为“军队”的代名。统领兵马,就是统军队,意思是一样的。

第三,“十万兵马”是指“十万军队”

那么,“十万兵马”,是指兵+马十万呢?还是士兵十万呢?既然“兵马”是“军队”的代名词,那么十万兵马,当然是指十万人,也称为十万人马。

我再从史书里找几个例子。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这里的“兵马”即部队,后面有详指,是步骑五万,就是步兵与骑兵五万人。可见兵马的数量,指的是兵,而不是马。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词“人马”,跟“兵马”同义,同样是指士兵而不包括马匹。比如《资治通鉴》卷六十八:“城中人马才数千人,城不没者数板。”这里明确地指出,城中的人马只有几千人,很明确地说明“人马”的数量,也是指人而不是指马。


君山话史


古代作战分为步兵和骑兵,合称为“兵马”。所谓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其实就是指统领步兵和骑兵的大元帅。比如出征10万兵马,其实就是兵+马=10万,而非士兵10万。此外,这10万兵马当中还可能有几万人的后勤,比如军医、马夫、伙夫、警戒等非作战人员。

元代有一部小说《秦并六国平话》中有一段话,是李斯向秦始皇说的:“陛下,今有荆楚襄王为招讨,合诸国兵马约二十馀万,猛将数十员,兵临城下,将至濠前。”文中的兵马约二十余万,其实指的是士兵和骑兵还有后勤等人员加起来大约二十余万人,而非士兵二十万。

比如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额赵国降卒大约40万,这40万应该是士兵和后勤人员,因为马匹没有威胁,所以不会统计在内。当然,长平之战秦国坑杀的数量估计没有那么多,毕竟起到一个威慑作用。古代出征往往虚报人员数量,以一当十,以壮大声势,所以40万人并非是真实的数字。

我们再来举例,比如明朝末期的松锦之战,明朝出动了13万兵马与清军在锦州大战。这13万兵马当中,有可能只有两万骑兵或者一万骑兵,甚至五千骑兵都有可能。根据《清太宗实录》的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53783人,获马7444匹,甲胄9346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从松锦之战的结果来看,骑兵的数量往往要少于步兵。毕竟战马在古代还是很宝贵的,这个就好比开坦克作战,可以快速推进到敌营,打个敌人措手不及。如果,全部是战马粮草根本供应不上。所以,10万兵马当中骑兵其实并不多。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古人出征为了壮大声势,把战马和马匹分开,并把后勤人员也算进去的。比如西周的军制,一乘战车由4匹马构成,车上配备士兵3人,协同作战的士兵为72人,合计作战人员为75人。此外,还有一乘牛车,配备25名后勤人员,合计100人。25名后勤人员当中有喂马、煮饭、警戒的非作战人员,这些人不属于作战编制。但是,在出征的时候,为了壮大声势,往往把后勤人员也算进去的。

比如某军队战马5万匹,士兵10万,后勤可能就几万人,对外出征的时候可能号称20万兵马也不是不可能。总之,古代出征不会将实际的兵马数量透露给敌人,往往会高出数倍数十倍的兵力,以威慑敌人。如果出征时抛出10万兵马,那么军队的数量肯定是没有十万很可能要打个折,五六万是有可能的。


谋士说


明朝时期,安南国(如今越南国)出现了动乱,永乐帝为了平息动乱,派遣了一支大军前往安南平叛,安南反军听闻消息后表示完全不慌,因为他们有整整十万兵马严阵以待,只要明军敢来他们就敢埋!

  听起来是不是很狂?

  但实际上,安南到底有没有十万兵马呢?当然没有。

  不过,安南反军与明军是敌对关系,明军又不知道安南反军说的是真是假,在没有确切情报的情况下,明军统帅张辅将安南反军所说的十万兵马当成了真事。

  但张辅也是狠角色,毕竟他父亲可是张玉,靖难之变第一功臣。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个说法在张辅身上得到了绝好的体现。

  张辅虽然不知道安南那边到底有多少人马,但这并不妨碍他睁眼说瞎话,既然安南那边说自己有十万大军,那他自然也可以说自己有二十万大军。

  于是,张辅便让边境各州县放出话去,说明军共有二十万大军即将抵达边境,届时将夷平安南,平定叛乱。

  安南反军听闻这话,没过多久便又宣称自己有三十万大军,完全不虚明军,如果明军想死磕,那不妨试试!

  张辅到底是狠人,他见安南反军宣称自己有三十万大军,索性一闭眼,说出了一句令无数后人惊愕的瞎话:“我明军有五十万大军!”

  没错,张辅仅有数万兵马,但他却说,自己有五十万大军。

  五十万大军什么概念?要知道当年永乐帝起兵靖难也就只有两万兵马,如果当时永乐帝有五十万大军,靖难可用不了那么久,最多两个月就可以成功入南京了。

  所以,后世人看到这一段历史记载的时候,无不惊愕。

  张辅这么一代名将,竟然也会说这样的瞎话?

  不过安南反军更强势,既然大家都开始吹牛了,那就没什么顾及了,安南反军表示自己有七十万大军,明军有胆就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张辅也不再收敛,既然安南反军都敢这么说,张辅也不客气,直接说自己这里有八十万大军,随时可以荡平安南。

  当然,双方相不相信对方所说的兵马数量是一回事,双方各自吹牛助威又是另一回事了。

  事情发展到最后,安南反军表示自己有七百万大军,你们明军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不过那个时候张辅已经领兵到了安南边境,帐下探子也已经摸清了安南反军的情况,于是张辅决定不再继续吹牛,直接歼灭这些反军。

  最终,安南之战事毕,安南反军被荡平。

  有明一代,如果说哪一场战役最令人热血沸腾,那肯定没个定论,但如果说哪一场战役最令人感到搞笑,那肯定是安南之战。

  这一场各自吹牛的战争甚至还被史官们记录在案,并且载入了史册,明史列传四十二开篇便是这一场战役的所有经过。

  好了,话说回来,大家对古代的战忽局,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友好讨论,感谢你的阅读。


乌拉杂谈


应该是十万人加十万马。但是要分是那个势力,如果是游牧民族说十万控弦之士,那可能马比人多。如果中原农耕势力,那基本是人比马多。比如常遇春曾夸口说,给我十万人马,我可将之纵横天下。绝对不是十万骑兵,能有五万常遇春就喜出望外了。

在农耕文明的条件下,一个势力是养不起太多职业军人的,如唐代的番镇有个三五千职业军队,战时征招壮丁,再加上民夫。有个两三万人就可以号称十万人马了。

一般认为,前秦符坚伐晋,九十多人马是实数。金辽护步达岗之战,辽军七十万是实数。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讨伐朱元璋是实数。这里的实数是指最少是民夫。不是李自成洪秀全老弱妇孺都算上。

一个农耕政权组织五十万的战兵进行一场战役是不可能的,一个战兵最少要两个铺兵提供后勤支持。消耗的粮食时间长点就能拖垮一个政权。

我们在小说里看到的所谓十万兵马基本上都是夸张的写法。就是正史也有不少是夸张的。说某某给你十万兵马去边关,明天出发。出发不了弄死你,那就是要弄死你。十万人一天聚齐都不太可能,不是战时军队就不可能驻扎在一个地方。就是以现在中国的国力,把十万军队带齐装备投送到千里之外都不是一天可以办到的。和平转到战时是有过程的,一天军官都未必能归队。


草原风儿吹


一般来讲的话,10万兵马具体就是指人数,跟战马的数量没有任何关系。

在中国的古代集结的人数超过10万的军队可以说屈指可数,比如说战国末期的时候,当时所有的国家几乎就是全民皆兵,一个长平之战,把赵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了个精光!还有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北征匈奴的那一场最大的战役活动里面,卫青和霍去病指挥的作战军队人数大致就是10万。

那么这个10万兵马为什么它具体指是指人数的,我们可以以汉武帝北伐匈奴,这一场战争作为例子来分析一下好地北伐匈奴,他的具体人数组成的除了他这10万军队以外,还有十几万的战马,这十几万的战马是精挑细选出来专门用来作战的,战马爆发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而且从小到大就是吃的精饲料长大的,也就是俗称的粟马,光这些战马的数量就达到了十几万,而且还要算上几十万用来后勤保障的伏辅助军队,以及再加上接近于10万的运送粮草的马匹。

这一场战争所动用的人数以及占马的数量均达到了数10万以上,可他在史书上面的记载就是10万军队,这10万军队具体就是指的在前线征战和厮杀的精兵,至于说这个战马和在这后面保障后勤的军队人数都没有计算在内。

其实这一点历史上也有过多次的情况,比如说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袁绍就是10万军马,最后被曹操俘虏了8万人,很显然这10万的军队并不是袁绍能够集结起来的全部力量,当时袁绍管理的冀州就可以有300万户的人家,而这10万的军队肯定是袁绍手底下的精兵强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也就是专门用来打仗的10万人,至于说后面运输粮草的士兵和马匹都没有计算在内。

在古代骑兵部队,如果真的把战马统计在内的话,那数量可是要翻好几倍的,因为古代的骑兵并不是只配被一匹马,一般来讲就是一兵双乘,也就是一个骑兵,它会配备两匹战马,一匹战马用来做战令外匹战马,平常的时候就是用来拖着你四处走,并且坨送一些你需要的必要的生活物品。

在蒙古。帝国征战天下的时候,蒙古骑兵通常来讲一般要配备三匹战马,这算得上是奇兵配置的巅峰了,当然一般来讲没有哪个部落能够像蒙古人那样财大气粗,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站吗?通常情况之下一个骑兵两匹战马,这是标准配备,有的时候可能是两个骑兵三匹战马,但是总会有一匹战马用来做一些粗活累活,毕竟打仗的时候你也不指望一批经常替你干活的战马在战争时期爆发出来强悍的潜力,然后帮你赢得战争吧,这不现实,也不地道。

况且在战争之中,战马的损失数量远远要比士兵来的多,你比如说汉武帝这十几万皮用来北征匈奴的战马,这可是精心饲养出来的马匹是寄予厚望的,结果一场战争打下来就只剩下来几万匹了,其中打仗的时候的损耗以及中途路上马匹生病的损耗等等这些东西都要计算在内,最后剩下来的就剩下几万否,按照你这种算法权限可能10万兵马一场仗打下来已经死了好几万了,一查,人都没死,全死的马,你说这个事情干不尴尬,而且在古代死了人那是需要发抚恤金的,这也是一笔支出那简单了,前线的将领随便去农村拉了一匹战马过来作为一个人来算,然后损失了以后跟上面报账,损失了一个兵马,这不是多拿了一份抚恤金吗?那中央政府要这么算账的话,早就亏了一无是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