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孩子,到了打卡時間了,快點起床了!”“不要玩手機了,快快做作業!”“老師在催,趕快上網聽直播課“老師要我給你評分,多少分為合適?”這些天,家長都在催促孩子”不停學“,努力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

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但是孩子都是人家的聽話,自己的孩子早上叫不起,起來後不吃早餐,吃完早餐後不寫作業、不聽網課……一句話,隔壁老王的小王怎麼這麼聽話,而自己家的不愛寫作業。家長把這種情況反饋給班主任,老師笑了,心裡在想其實許多家的孩子在家裡都是一樣的,但還是把制勝寶典交給了家長。

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01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凡事都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否則做任何事情都難以成大器。都高中生了,做作業還拖拉,說明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看看,孩子在做作業時是不是有這樣一些狀況:一下子要喝水,一下子要上廁所,一下子說頭痛,一下子要找點東西吃……總而言之,一個題目做下來沒花上兩分鐘,但做其他事結果花上五分鐘。

建議:按照孩子在校期間的作息時間,結合在家的實際制定一個學習時間,注意勞逸結合。什麼時間做什麼作業,家長陪伴著孩子 努力去完成。可以判定,最初孩子是難以完成的,因為以前習慣不好,但如果堅持下來,慢慢地就有收穫了。

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02沒有改掉貪玩的習性

小學生是這樣子,其實高中生也是這個樣子,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總是想如果寫作業,等下就沒有時間玩了。有家長認為是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其實這種認識錯了,根源在孩子的貪玩。與小學生玩的不一樣,高中生追劇、玩手機、看網絡小說、玩手遊等,做家長的不能一概否定。壓制孩子的天性,不斷地給孩子加學習時間,適得其反。

建議:與孩子約定,按時打卡學習,並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但上午、下午與晚上各安排一定時間,讓孩子得到一定的放鬆。疫情期間的學習,力爭讓孩子能做到事半功倍。

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03這些題太難了,確實不知道做

高中的知識,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高中生能把每一個題目搞定。特別是那些理科性質的題,其實許多同學不會做。遇到這樣的題目,家長不明情況,硬逼著孩子去做,那可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建議:疫情期間,被自主隔離,學習上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微信與QQ向老師請教。相信,老師也會不厭其煩為同學們解答。其實,遇到不懂的問題,家長與孩子還可以上網找度娘或其他方式來學習或解答。

家長抱怨:都高二了,疫情期間孩子還不做作業!老師:對症下藥

疫情期間,是檢驗孩子學習習慣的一次機會,更是考驗孩子認真學習的一次機會。你說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阿武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