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到底是誰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誰的責任更大些?對症下藥


到底是誰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誰的責任更大些?對症下藥


到底是誰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誰的責任更大些?

有些人認為是老師,畢竟孩子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而且也是老師教給孩子讀書、學習,是直接“授業”者。

也有人說是家長,因為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直接的老師。

這類人通常持有這種觀點:既然是老師決定著孩子的成績,那為什麼一個班級中,這麼對學生同時授課,有人的成績好,而有人的成績不好呢?

他們認為,老師在授課時都是統一授課,並不會存在偏差,那為什麼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課程、同一份作業、同一個老師之間,孩子之間的差異卻這麼大呢?

歸根結底,孩子之間的競爭,其實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而家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

那麼,跟隨小編去看看,那些優秀孩子的家長,他們都偷偷做了哪些功課呢?


一、對孩子做好監督

我們都說,現在孩子的作業,其實都是佈置給家長的。

家長要陪著孩子算數,還要給孩子檢查作業,完事還要在家長群裡打卡,這讓很多家長不滿,覺著自己好不容易從學校畢業了,自從孩子上了學,彷彿又重新開始了一樣。

可是你知道嗎,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控能力本來就很差,老師讓他們背會30個單詞,通常背到第25個,孩子就會鬆懈。

一天一小步,一週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就不一樣。

所以這才要求家長做好孩子學習任務的監督工作,讓自己的孩子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給佈置的學習任務。

不然,老師都是一樣的老師,是自己的孩子沒有按要求完成,又怎麼會怪罪老師呢?


到底是誰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誰的責任更大些?對症下藥


二、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你會怎麼做?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遇見了難題,你會怎麼做呢?

讓孩子自己查閱資料,可是孩子自己真的能自己查嗎?還是一直磨磨蹭蹭?

現在的手機等網上查閱資料相當方便,孩子真的能控制住網絡的其他誘惑嗎?

又或者,上了一天班的家長非常累,懶得理孩子,讓孩子去問自己的另一半,或者明天上學去問老師,甚至直接對孩子說自己不會。

你不要笑,現在看文章可能覺著這種做法不對,但事實上,你是否其實經常這樣做啊!

根據我們查閱的一組數據,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有三分之一的家長才會積極行動,步步緊跟;而三分之一的家長則虎頭蛇尾,勉強應付,而三分之一的家長根本跟不上。

如此一來,時間久了,你說哪個孩子會更優秀呢?

三、戒驕戒躁,不要攀比

“你看看人家誰誰,你再看看你!”

小編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會頻繁的聽到這句話,小時候我們的父母就會拿我們跟別人的孩子進行攀比,他們或許還覺著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促使他的求生欲。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為他的心智都還不夠成熟,他們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會偏執的覺著父母喜歡別人的孩子,不喜歡自己。

嚴重情況下,孩子還會出現叛逆,導致厭學的情緒出現。久而久之,還會破罐子破摔。

而現在,同樣的話,你還會跟自己的孩子說嘛?


到底是誰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誰的責任更大些?對症下藥


四、鼓勵孩子閱讀

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種方式,閱讀的讀是提高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孩子成績不好是理解能力不好,孩子在7-9歲(小學一二年級階段)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時期,想要為孩子以後的好成績打下基礎,那麼在這個時期要多閱讀。

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他的貧瘠與豐厚,關係實在重大。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於學習成績,對小學階段的家長來說,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 第一件重要的事:寫完作業再玩

有時候家長總在糾結先寫作業再玩?還是讓孩子玩夠了再學習?

如果你也糾結這個問題,那麼請讓孩子寫完作業再玩!

大多數時候,努力不是“刀山火海”或“人間煉獄”,而是枯燥乏味的訓練,是持續不斷的輸出,是疲憊時的“再多堅持一會兒”,是更多一點的執行力。

在搖擺中、在玩手機後,孩子的執行力就變低了。

所以我們務必給孩子確立一個觀點——寫完作業再玩。

在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家長有必要督促孩子放學後趕緊做作業,快的一個月,慢的兩個月,幫助孩子把習慣培養好了再放手。

  • 第二件重要的事:性格

很多老師在家訪中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滿、家庭氛圍民主和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

父母的感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會非常有幫助。


到底是誰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誰的責任更大些?對症下藥


培養孩子性格的第二個要點是父母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責任最大,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

要培養孩子陽光性格第三個要點是讓孩子開眼界。眼界決定境界,家長有條件、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時在準備出遊或者參觀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把孩子培養得心理陽光一點,培養出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對學習也很有興趣,這就很好了。

  • 第三件重要的事:有對學習的執念

很多人在強調說,孩子學習,要以興趣培養為主,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再有興趣的事情,都有“費勁”的一面。

當孩子遇到一些困難,難免會出現這種“打退堂鼓”的情況。

很多媽媽們對護膚和化妝天生都是學習狂魔,沒聽說過哪個媽媽要靠毅力去堅持的。因為支持媽媽們去學習化妝的,是“變美”的執念。

同理,我們也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的“執念”。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鼓勵孩子去參加比賽。

因為在孩子眼中,超越別人是一件極其有成就感的事情。

當孩子參加比賽的時候,不用你去催促,他就會主動去學習。

例如,在家的時候我們和孩子一起比賽背誦單詞;和其他家長結盟,讓幾個孩子比賽跑步;鼓勵孩子參加一些作文投稿......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就不需要我們手把手去引導了。

但是在這之前,還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努力!

歡迎喜歡分享孩子智力開發、學習等育兒問題的朋友們在下面評論區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專注於6~15歲兒童腦力營養,學習成長,專注力提升,如果您覺著有收穫,還望多多點贊、轉發或關注,予以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