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房裡的“媽媽”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國。舞陽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唯一一家二甲綜合醫院,被定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縣醫院職工紛紛遞交請戰書,要求到一線去,到隔離病房去。兩小時內,收到的請戰書就達200餘份,兒科醫生汪亞萍也是其中的一員。

雖然汪亞萍家裡也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婆婆長期有病,需要有人照顧,但家裡全力支持,她愛人說:“不用擔心我們,放心去吧,家裡有我,啥事重要,我心裡很清楚。”

時間就是生命,汪亞萍如飢似渴地學習有關新冠肺炎防護知識,隔離病房改造完成後,她毫不猶豫地帶病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隔離病房收治著全縣第一位疑似患者,患者精神焦慮,認為該病是不可以治癒的,內心充滿恐懼,她說“我知道這個病厲害,也沒有特效藥物,沒有什麼治療效果,最終可能還是死亡。”病人極其不配合治療,也拒絕吃飯,無論醫護人員如何解釋他們都是不聽,除了關心患者的疾病,汪醫生每天多次查房,並且做好心理疏導,認真分析患者心理,一有空就和患者拉家常,慢慢的患者心態逐漸好轉,配合治療,本身新冠肺炎消耗性疾病,加上患者本身營養不良,由於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營養較差,汪亞萍醫師每次到吃飯的時候,親自監督患者儘量的少量多餐,增強營養,加強治癒的信心。大家都知道,和確診患者接觸時間越長,感染的幾率越高。在汪亞萍醫師精心治療下,患者入院第4天體溫穩定,並且好轉,2月5日,患者痊癒出院,激動的拉著汪亞萍的手:“謝謝你,謝謝你們醫生,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該患者是漯河市第一例治癒的患者,她的出院,也為在院治療其他患者樹立信心,緊接著2月7日第二名患者出院。

 1月31日,隔離病區被送進來一位全省最小的患者,孩子只有6個月,經會診為高度疑似病例。汪亞萍醫師立即給予採樣,其實採樣是個非常危險的工作,尤其小兒,極其不配合,含有病毒的飛沫噴出口腔,給採樣人帶來極大風險,汪亞萍作為一名兒科醫師,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經檢測,該患兒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確認的那一刻,患兒媽媽當場崩潰,拉著汪亞萍的手大哭:“怎麼辦啊,孩子還那麼小”。汪亞萍也心疼的直掉眼淚。但作為醫生,她明白自己的責任,清楚自己的任務,她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業務技術,細心的照料著患兒,患者體溫穩定,因為既要照顧生病的患兒,還要安撫情緒焦慮的母親,汪亞萍硬是24小時沒有合一眼。因為患兒是我省首例確診年齡最小患兒,縣級醫療水平有限,經省內專家會診,為患兒考慮,決定把患兒轉到河南省兒童醫院進行治療。2月2日下午,醫院本來準備派其它醫生護送患兒轉院,準備休息的汪亞萍強烈要求:“孩子太小,我是兒科醫生,有更豐富的兒科經驗,我去吧”。經過3個多小時車程,把患兒安全送達鄭州,晚上9點左右,她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隔離病區,患兒父親感激的拉著汪亞萍的手:“太謝謝了,您真是把孩子當成您自己的孩子一樣啊,孩子好了,我一定帶孩子來看您,等孩子會說話了,一定讓他叫您一聲媽媽”。從此,隔離病區的同事嬉稱她“汪媽媽”。

2月6日,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戰士們圓滿完成任務,進入長達14天的隔離期。但汪亞萍沒有休息,她利用這寶貴的14天,積極的為自己充電學習,爭取第三批繼續進入隔離病房,繼續與疫情作頑強的鬥爭。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是舞陽衛健人的心聲!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瓊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