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4.0%和業績基準4.0%有什麼區別?

15990012612


年利率4%和業績基準4%區別不大。

過去資管新規出臺之前,金融機構使用的是年利率的字眼,比如理財說明書上寫著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或年固定利率是多少,那麼到期之後基本上就是這個利率不變,也有著給到投資者一種保本保息的感覺。

而資管新規之後,不允許金融機構進行剛性兌付,因為這很容易隱含著風險。因而監管要求金融機構不能出現保本保息的字眼,並且不允許使用年固定利率、年利率等字眼,一旦被發現,金融機構會面臨著被處罰的情況。

自此之後,金融機構採取了業績基準的統一說法,主要是為了避免投資者有保本保息的錯覺,使理財更加市場化,比如業績基準4%,最終收益有可能是高於4%,也有可能是小於4%,但是從目前來看,投資者拿到的收益是無限接近於業績基準,偏差不大。


財思思


如果經常買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應該會注意到,前些年固收類理財產品基本都是按照預期年化收益來描述理財產品的。

如下圖:

而近些年,幾乎所有的固收類理財產品,全部將預期年化收益率改為業績比較基準。

下面分析一下兩者在描述與管理費收取方面的差異。


預期年化收益 與 業績比較基準 的區別:

預期年化收益率:可以理解為一個預期的目標值,過去的理財產品最終基本與這個目標相同或基本接近。同時產品的管理費通常為固定費率!

因此容易讓投資者將其誤理解為承諾收益的意思。而目前由於理財產品大部分不再承諾保本,因此也將其改為業績比較基準。

業績比較基準:業績比較基準可以理解為一個相對值,用以作為最終收益率的參考。

舉例:某款產品說業績比較基準為4%,可以理解為該款產品歷史上,或過去幾期的收益率曾經達到過4%,而今後多少並不確定,銀行也不能做出承諾,最終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該值。

如下圖,產品說明書中對業績比較基準的解釋:

與業績比較基準對應的,還有浮動管理費率概念:

從上圖產品說明中可以看出,使用業績比較基準後,理財產品管理費開始按照浮動管理費率收取。

通常未達到業績比較基準時,不收取或較少收取浮動管理費;而當年化收益超過業績比較基準後,投資管理人會從超出的部分額外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作為獎勵!


注意事項:

部分產品的設計比較坑,當產品年化收益超過業績比較基準時,絕大部分超出的收益會被產品管理的公司獲取,只有少部分會給客戶。

如下圖,超出部分只有20%歸客戶所有,而80%卻被管理公司收取:


因此,現在挑選固收類理財產品,請仔細查看產品說明書。假如兩種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相同或極其接近,一定要查看浮動管理費率的收取方式,比較產品的超出部分歸屬比例後再做選擇!


不怕小貓


業績基準指的是與職位的工作職責相對應的對職責完成的質量與效果進行評價的客觀標準,打個比方說同樣一萬塊錢業績基準4%,一年下來他有可能是420元,有可能是380元,所以是不確定的。不知道有沒有幫到您。若有其他問題在留言區留言哦!歡迎關注唐唐,瞭解更多健康險及養老金知識!




唐唐保險知識


這個相信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


  • 「預期年化收益」,是對實際收益率的一個預期。有一種對實際收益率暗示的感覺,且帶有很強的主觀性。

  • 而「業績比較基準」是理財產品收益的參考值,很明顯能看出,這個數據並非實際收益率。

  • 實際上,它是根據該產品過往的業績,或者本類別的所有產品的歷史業績,對其可能達到的收益率做出的預估,是一個更客觀的表述。

  • 強烈暗示了:產品可能超越業績基準,也可能達不到!



銀行APP裡,不只是「淨值型」產品,是這個表述。就連「預期收益型」產品,也都改成業績比較基準了。

預期收益型和淨值型的主要區別有:

資金流動性:前者是固定期限;後者是隨時可以申購、贖回。

信息披露程度:前者不會披露產品動向,投資者無法準確判斷風險;後者可以時刻讓你感受到產品的波動,可以匹配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風險:前者暗含剛性兌付,以「保本保收益」和「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為主,風險等級一般是R1和R2;後者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目前多為R2和R3。


包括信託這些也是,畢竟是傳統金融出的產品。尤其是主要客群是保守型投資者的銀行,步子是不會邁的那麼大的。還是會以穩為主。

打開產品說明書,風險等級R1、R2的銀行理財,收益大概率是能達到的,只是不會給你保證了。嗯,潛規則也不行,犯規了。

風險等級大概意思如下:


陽泉理財達人託尼


區別不大,但值得細究。

過去銀行理財基本上都用“預期收益率”,指的是銀行根據產品的底層資產、期限、風險、流動性等測算出來的收益率,是未來的收益率,未必能拿到。但由於過去銀行理財一直都是剛性兌付(理財產品到期後,銀行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以及收益),所以一般預期收益率都能如期拿到。\r

2018年4月27日,根據發佈的資管新規,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向淨值化轉型,以後“預期收益率”將會逐漸退出,被其它類型的收益率所替代。現在有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看不到“預期收益率”的字眼了,多用“業績比較基準”展示。\r

所以在某個時期內,如果一隻基金的收益好於其業績比較基準的表現,那麼無論它是否取得了絕對收益或是超越了它的同行,都應該說管理人對該基金的管理運作是合格的;反之則不合格。說白了,業績比較基準可被視為基金的“及格線”,是基金在管理運作中所應追求的最低目標。\r

所以,“業績比較基準”只能給投資者一個參考作用,不是能確定拿到的收益率。


華科大寶寶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年利率4.0%就是指一定期限內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為4.0%。

業績基準是一種理財專業術語,它是預測某理財產品在到期時能收到多少利息,也可以簡單地理解成該理財產品想要達到的收益目標。業績基準4.0%是指收益率為4.0%


股市快快報


您好,看您的問題應該是說銀行理財方面,年利率4.0%是指該利率固定,收益預期是確定的,如一萬塊錢一年收益400元,而業績基準是指一個預期利率,是否可以達到該數字還需看該只理財產品的收益如何,這就是資管新規發佈後,銀行理財收益表述的轉變,由預期收益區間變為業績基準,一般而言,短期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是可以達到該業績基準的。謝謝



藍橋倚夢


年利率為4%,是一年的存款利率,也就是所謂的利息,不管存多少,只要存夠一年利息就是4%,而業績基準利率,是一個收益的組合投資形態,可以算出投資組合的平均收益,卻算不出投資組合形態的總收益。



藍晴淺


年利率4.0%,不考慮任何前提假設來看,年利率一般指一年的存款利率,確定的年化收益是4.0%。但從產品收益角度來看,目前的金融理財產品是無法承諾保本保收益的,所以一般表述為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其實是在表述這類產品基本是可以實現這個收益,但我不能保證一定或者必須。但很多投資者都會默認產品的固定收益是年化4%。

業績基準4.0%,這種表述多半是在金融理財產品合同裡出現,更多的是金融理財產品進行超額收益分配的一個比較基準。如超過業績基準4%時,理財產品的管理人要如何進行超額收益的分配,以及業績提成的提取。業績基準不到4%的時候不進行超額收益分配及業績提成。所以產品年化收益是3的時候,投資者拿的就是年化3的收益。這裡的業績基準是個參考指標,不是承諾實現業績的指標。


曉鷗姐姐


年利率指的是投資人持有一個資產的預期回報率。年利率為4%說明我購買這個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的預期回報是4%,如果是貨幣基金,銀行存款和保本理財的話,這個收益率就是確定的能拿到的回報。

而業績比較基準則是基金經理管理這個基金的業績考核要求。這個說明這個基金的目標收益率是要做到4%甚至以上,但這個收益率不是保證可以拿到的,在合同上也沒有約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