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凌晨四点 跑步赶去会诊

曾静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陈健

“昨晚是元宵节,都将近凌晨一点钟了王主任还在医院为2名患者进行诊治。” 2月9日,记者采访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感染科、院感科主任王嘉川时,科室的同事们告诉记者, 1月17日以来,他一直战斗在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线,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一位疑似病人、确诊病人他都积极参与筛检与诊断。由于医生不足,他还主动到发热门诊坐诊,同时,还要承担许多管理工作。尽管压力大任务重,但从他的言语间记者更多感到的是乐观和坚持……

除夕凌晨四点 跑步赶去会诊

王嘉川(左一)正和科室同事们讨论病例

镜头一

身兼双职 每天超负荷运行(小)

“我很热爱这个工作,读研时考虑到这个专业是内科疾病中一大类可以治愈的疾病,那么,我治疗病人就会很有成就感,所以当时我是抱着这种态度选的这个专业。”从华西临床医学院感染内科专业硕士毕业后,王嘉川已在四一六医院工作十多年了。

由于身兼感染科、院感科两个科室的主任,在疫情期间这两个科室又都是医院的重中之重,王嘉川担子不轻。“最近这几天,我都跑了4趟成都市六医院。” 据王嘉川介绍,除了本院的常规工作之外他还承担了院际间的会诊。四一六医院和成都市六医院是成华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患者的定点收治单位,由于自己是上级救治专家组成员,当遇到有些病例时会请他去会诊。

“病人没有发生差错,我们医务人员工作状态、心理状态等都较好,没有发生感染。”这让王嘉川感到十分欣慰,到目前为止,四一六医院所接收的病人,经过诊治,疑似的病人情况有所好转,确诊的病人也第一时间转诊到定点医院。

镜头二

除夕之夜 面条就是年夜饭(小)

大年三十晚上,王嘉川帮科室在发热门诊代了两个多小时的班后,回到家已是晚上8点多了,他煮了一碗面条当做是年夜饭了。由于太疲累,他很快进入了深睡眠。

当当当……凌晨四点,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王嘉川从梦中惊醒。“这么晚打电话,医院肯定有急事。”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王嘉川条件反射般地意识到。果然,“王主任,我们医院有一个疑似病例,请你过来紧急会诊一下。” 除夕晚上的这个电话,让王嘉川感觉到氛围十分的凝重。

王嘉川的住家离成都市六医院隔了几条街且夜深不好打的,为尽快到达医院,他一个人迎着寒风在冷清街道跑步前进。15分钟后赶到市六医院,经过会诊,最终确诊了这就是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第二天是大年初一,顾不上休息,他准时来到医院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当这次疫情来袭,他用行动彰显了职业情操。他带领我们认真落实全院的的防疫工作,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认真落实。为我院的防疫工作获得成都市、成华区相关部门的认可做出了贡献。”采访中,感染科副科长杜勇英对记者说道。

镜头三

妻子骨折 没空陪她取钢板(小)

“家庭方面就根本顾不了了,作为科室主任,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肯定是要带头的。”说起自己的家庭,王嘉川的脸上满是愧疚。

王嘉川的妻子骨折已一年了,正想近期陪她去做手术取钢板,但现在抽不出时间了。“疫情发生初期,妻子以为我要被抽调到湖北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从情感上我能感觉到她的不舍。我告诉她,能到武汉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医务工作者,都带有荣誉感和使命感。毕竟自己是搞这个专业的,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告诉记者。

王嘉川的老父亲已年近八旬又身患肿瘤,由于工作太忙也没时间陪他。“他总叮嘱我一定要重视自身防护。也许是每次我回家看他们时都表现得很轻松,他就以为我一点都不在乎。我告诉他,防护我一定会做到,只是不想给你那么大压力。”说到此时,记者发现,王嘉川的眼中仿佛闪烁着泪光。

每天战斗在一线,你怕过没有呢?采访即将结束时,面对记者直白的提问,王嘉川淡淡一笑道: “担心还是有一丝的,毕竟这个病毒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疾病发病后一般还是轻症居多,重的还是少。然后,自身注意好工作中的防护,该干的工作照样还是要干好,没有什么好怕的。”

是的,当一个人站出来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疫情的数字让我们触动,而逆行的面孔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