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地都是种的小麦和玉米,怎么和电商合作?

用户7724907026644


你好,我是黔宝之家。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你提出农村种地都是种的小麦和玉米,怎么和电商合作?这个问题我个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1.电商平台有很多的,可以找专门做农产品大宗对接的平台上架产品销售,大部分电商更多的作用是宣传,让别人知道你这里有这东西。如某人在平台上采购了一批玉米,下次购买时很有可能直接打电话让你发货了就不经过平台了,特别是大宗类产品。

2.可以简单加工过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销售。

3.也可以和电商商家合作,由商家来策划怎么销售,种植户只管供货就行。


黔宝之家


  • 一亩小麦,一亩玉米,那个收益更好?

我们先了解下小麦的生产种植收益。

种小麦主要的直接投入有以下几类:种子、肥料、犁地、播种、灌溉、打药、收割等费用:

种子百十块钱、肥料大约在150-200元之间、犁地璇地也在百十元左右、播种基本在二三十元左右、灌溉费用大约是四五十元、打药费用约30元左右,收割大约五六十元。

综合算下来,整个种麦子的直接资金投入大约在400-500之间,这里面不包括人工费。

算了投入之后,我们算下收入问题,种小麦的收入主要有两个方面:农业补贴和销售小麦的收入。

农业补贴:从2016年起改成了农业综合补贴,因此单独给小麦不太好分割,我们选一个80元/亩为标准。

其次看价格,国家规定的国标三等小麦的收购价格是1.18元/斤,但实际上农民交售的粮食是卖不到这个价格的,因为很多农户大部分选择的是家门口卖粮,因此要扣掉运送至粮库的费用和小麦装卸的费用,此外,还有质量标准方面,绝大部分交售的粮食是要扣水扣杂的,因此实际卖粮价格大部分集中在一块零几到一块一毛多之间。综合算下来,一亩小麦的收入基本在1000-1100元之间。

收入减去成本,一亩小麦的收成大约是500-600元之间。

我们再看下玉米的种植收益。

以东北为例,由于东北大部分土地都是租的,因此,地租成本是一项大开支。根据此前6月5日-6月10大商所组织行业对黑龙江地区调研数据来看,由于玉米价格的大跌,地租成本出现了明显下滑。

去年带粮补的地租在5000-7000元/公顷,今年带粮补的为5000元/公顷,基本上目前地租成本在300-400元/亩之间。

除了租地成本外,化肥、种子、农药、机耕费等大约是400-500元。这样算下来,一亩玉米地的资金投入大约是800元左右。

算过投入再算收入。收入主要有两类:一个是玉米生产者补贴,一个的销售玉米所获得的收益。

在2016年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大约是一亩150元左右,2017年的尚未公布,目前有数据显示,很可能会比去年有所增加。

其次是卖粮。在东北卖粮,大部分是湿粮,所以存在量大价格低的问题,比如在2016年秋天东北玉米上市时,很多地方表示玉米价格跌到三四毛钱,其实表述是不准确的,三四毛的玉米基本上水分要达到30%以上,同样的当地一亩地两千斤玉米产量的表述也是不准确的。

按照国标换算下来,东北地区玉米单产大约在1100-1300斤之间,2016年产的玉米销售价格基本在0.6-0.7元每斤之间,应该说比往年相比还是下降很多。

从上面的投入产出比,基本可以看出,如果是小规模生产,扣除国家补贴,种玉米是不怎么赚钱的,加上补贴,一亩地的收入也基本在300-400元每亩左右。

  • 为什么农民总觉得种地不赚钱?

从上面的测算,我们能明显看到,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种地还是有一定的收益的,为什么农民还是据地种地不赚钱呢?

1.我们上面的所有测算是没考虑人工成本的,如果考虑到人工费用,种小麦和玉米是亏损的。

2.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大约需要8个月的时间,平均下来一天2-3块钱的收入,和抢红包有的一拼。

3.一亩地600元的收入,按照当前的外出打工收入,也就几天的工钱。

4.以前一家一户种几亩地就能满足家里的大部分开支,而现在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在翻倍上涨,种地收入远远落后于一年开支的增长,单单从家庭收入的资金比例来看,种地在农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副业收入。

5.卖粮时的心情。如歉收的年份里,农民产量减产,企业会积极收购。但在大部分丰收的年份里,农民是需要盼着收粮的来收购,其中不乏各种刁难——本身就不赚钱,还搞的跟啥似得,心里肯定不痛快。

说实话,真的是以前随父亲卖粮的时候,虽然承受的刁难更多,但毕竟那时候同其他商品来比较,粮食还是值钱的,虽然受点委屈,但看到手中的钞票心里还是挺爽的;而现在,看到一篇篇报道,用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卖粮喜笑颜开的数钱的照片,真不知道一家一户四五亩地、辛劳大半年挣那么一点钱怎么能有那么的开心呢?

另外,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的是,与黄淮地区农民种植收益成为副业不同,东北由于地广人稀,中小规模的种植者比较多,可以说很多东北的农民种植是其一年的主要收益,在当前小农经济备受粮食市场化、规模化冲击的背景下,东北农户种植收益的规模化临界点需要决策部门慎重研究,让多大种植规模的农民能靠种地过上体面的生活是我们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最重要一环。

<strong>


农村的阿旺


我是老曹

就玉米和小麦这种大宗农场品来说,老曹推荐你将信息发布到大宗农产品贸易的平台上去,比如 惠农网以及类似的电商平台

中国惠农网是2013年9月上线,由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B2B网站,该平台主要以B2B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服务,为农产品提供供销渠道。

中国惠农网的LOGO以绿色为主调,突出打造绿色、健康城市生态圈的理念,造型上由两片绿叶托起一个"农"字,突出中国惠农网根植三农,服务三农。其中,"农"字为院士体,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亲笔所题,原作为"惠农宝",LOGO中的"农"字是题字节选。

声明一下啊,老曹不是托,是真正的用户,类似的平台有很多,您也可以选择!


十洲庄园老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可以磨成面粉,掰嫩玉米,玉米制做成罐头,做成玉米粉等都可以与电商合作





农人小辉


你好,我来说说我个人的观点,小麦和玉米是我们国家北方地区的主产,你要是单从小麦粒,玉米粒来看,和电商的确有点难,这些东西要做深加工,举例来说,小麦可以做面粉,麦片,面筋,玉米可以做玉米面,玉米糁,玉米淀粉等等。


皖北小宋


我对电商的了解有以下几点,1.电商平台有很多的,可以找专门做农产品大宗对接的平台上架产品销售,大部分电商更多的作用是宣传,让别人知道你这里有这东西。如某人在平台上采购了一批玉米,下次购买时很有可能直接打电话让你发货了就不经过平台了,特别是大宗类产品。

2.可以简单加工过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销售。

3.也可以和电商商家合作,由商家来策划怎么销售,种植户只管供货就行。


大兴安岭四海农人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回答你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说一下电商几个特性与产品的几个关系:

1.电商是个无限大的市场,因为这里的用户遍布所有互联网。

2.无限大的市场面临无限大的竞争。

3.电商上的产品你如果没有差异性,很难销售。差异性来自于多方面(品牌、质量、价格、故事……)

4.小麦跟玉米这类量化大流通产品,你可能需要寻求你自己产品差异性,且你的产品差异性顾客会愿意买单。

5.这个2020是5g时代的元年,我建议你多考虑下视频直播或者自媒体短视频带货。

希望我的意见对你有帮助😊



Louis刘先生


你就直接找电商合作机构或者个人就行了,现在国家、企业扶持农村电商,所以市区,县城,包括乡镇应该都是有这样的扶持电商工程的!



阿斌自媒体


只要有商品,就有合作机会,比如说和网店合作做代发经营!网店负责卖,种植户负责发货!


瑶家阿哥小赵


可以搞深加工出来的产品和电商平台合作 比如原生态的石磨小麦面粉 玉米面条一类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