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就是一本茶葉的歷史書


易武就是一本茶葉的歷史書

在易武,你會有一種歸屬感,斑駁的老街,訴說著悠長的歷史,一碗茶下去,古鎮的寧靜似乎能聽到茶馬古道的聲聲駝鈴。

易武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也是歷史上普洱茶“六大茶山”最有名望的一處,有人稱它為六大茶山之首。著名的六大茶山是易武、倚邦、攸樂、曼灑、曼磚、革登。

易武種茶的歷史悠久,據說公元200年就開始種植茶樹,當地少數民族中流傳著三國時期諸葛亮教他們種茶的故事,唐、宋時期這裡的茶園就已形成了規模。

易武茶品品質優異,是普洱茶貢茶之鄉。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工匠和茶人湧入易武達"數十萬之眾",經過四五十年的拓墾,易武新增茶園3萬畝以上,到乾隆末年,形成了"山山有茶寨,處處有人家"的格局。盛易祥。

《普洱府志》記載: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宮廷正式列入《貢茶案冊》,而易武茶山所產的以早春茶(春茶)為原料蒸壓精緻的上乘普洱茶。

昔日繁盛,易武是“茶馬古道”的源頭。清道光年間,倚邦、莽枝等茶山逐漸衰退之際,易武茶山迅速崛起,成為古六大茶山集散地與生產地。

茶品從此地遠銷東南亞、香港,並建立多個“字號”品牌,開創了普洱茶的易武時代,也成為了普洱茶史的一個轉折點。商業的繁榮與茶葉產量的猛增,讓易武成為了“茶馬古道”的始發地。

如今的易武老街,古老的建築依然還保持著百年前的風貌,牆壁斑駁的老院,青石板鋪設的街道,寧靜而溫馨。

有一定喝茶年限的人總喜歡收藏些易武茶品,有人說易武不單單是滋味,更多的是帶有些復興的特色,品其味,喝歷史,易武總能讓人找到茶的歸屬感。

當然易武能夠後來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成為眾人景仰的名山,並非只是歷史的偶然,其茶品內性足,高香、清甜、柔而不弱、越陳較勁等優良特質也功不可沒。

茶品優良的品質,很大程度源於其自然條件的得天獨厚,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天然就是產上等茶葉的好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