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刘姥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她承包了《红楼梦》的笑点。其实刘姥姥这个角色有很多很大的作用,而且《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刘姥姥也绝不是给我充当笑料的。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红楼梦的线索人物

刘姥姥三进贾府作为一个线索贯穿了整部小说。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贾府,她家境贫寒,想得到贾府的救济,她看到的贾府既气派又豪华。三十九至四十二回写刘姥姥二进贾府,这个时候刘姥姥看到的是贾府奢靡的生活。贾府那顿螃蟹宴很是烧钱,用刘姥姥的话说就是,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的了。说到贾家人在食物上花的心思,还得说一道菜,叫做茄鲞,刘姥姥听了凤姐的介绍惊得直吐舌头。刘姥姥是这么说的:“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说完吃的咱们在看贾家人用的东西。贾家人拿“霞影纱”糊窗子,刘姥姥感叹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贾母告诉刘姥姥,就是皇上用的府纱也没这样软厚轻密的了。生活中有些人生活极度奢侈,我们叫他败家子儿,贾府里的这些人,毫无疑问也是败家子儿。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刘姥姥二进贾府就看到的是贾府极度奢靡的生活,我们不禁要问,贾府会败光吗?果不其然,刘姥姥三进贾府时就看到了贾府衰败的景象。第一百一十三回和一百十一九回都写到了刘姥姥进贾府,习惯上把它们统称刘姥姥三进贾府,此时刘姥姥看到的是一个没落的贾府。刘姥姥除了作为小说的线索人物之外,她也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叙事头绪

《红楼梦》前五回是引子,概括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命运,第六回才是故事的开端,这一切曹雪芹自己都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的了。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从刘姥姥身上看到了农人的生活情况

李希凡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可如果少了乡村图景,那怎么能概括得了整个封建社会呢?《红楼梦》主要描写的是贾府的生活,贾府代表着城市特权阶层,刘姥姥代表的是农村阶层 。作者没有花大量笔墨去写乡村生活,可曹雪芹毕竟是大家,我们仅从刘姥姥的言行中就能窥探到当时乡村生活的情况了。刘姥姥二进贾府时,贾府的奢靡生活和刘姥姥艰苦的农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刘姥姥所代表的农村人的生活情况。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愤恨当时社会的不公,贾府这样的贵族的一顿螃蟹抵得上刘姥姥这样普通老百姓一年的劳动所得。

为全书增添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刘姥姥不太懂规矩,醉酒后的行为也让人感到恶心,可她凭借自己的善良、聪明、幽默、质朴、知恩图报这些可贵的品质赢得了读者的好感

。她第一次来贾府得到了贾府的照顾,第二次去人家就拿些自家种的瓜果来回报贾家,特别是在贾府衰败之际还不忘贾家的大恩,来搭救巧姐,这是最让读者感动的。二进贾府时,她明白王熙凤的意思,甘愿“做小丑”逗贾母开心。她的言语很有特色,虽然不太雅,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她的喜爱。正是因为刘姥姥身上有优点,有缺点,才使得刘姥姥这个人物特别鲜活。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映照其他人物

在刘姥姥二进贾府时,刘姥姥和贾母见面了,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作者是在拿这两个人物作比较。贾母地位尊贵,身世显赫,而刘姥姥恰恰相反。刘姥姥醉了酒还泻肚子,第二天依然健康地离去,贾母却受了风寒要请大夫治疗。没想到尊贵的人反而虚弱,这里很值得我们回味。从两人的言行来看,一个雅一个俗。贾母在点《寻梦》、《下书》这两出戏时命人只用萧和苼笛,这就说明贾母对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在鸳鸯说骨牌副时,贾母说的是“六桥梅花香彻骨、一轮红日出云霄”,大体上说得比较雅,刘姥姥说得就很俗了。刘姥姥是这么说的:“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体现了刘姥姥的文化素养和较快的反应能力。

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稼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样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稼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位别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道:“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大家结合这张图来看刘姥姥说的话,你看中间的牌像不像一堆火在烧毛毛虫,最后一张牌像不像一个萝卜一头蒜,鸳鸯说合起来像枝花,刘姥姥说花落了结个大倭瓜。虽说刘姥姥答的不是那么完美,可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答出来,还要押韵,换做是你,你做得到吗?

通过刘姥姥衬托出书中其他人物的性格。刘姥姥初进贾府时凤姐穿着华贵,气质高傲,(脂评本言: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二进贾府时,刘姥姥成了贾母的宾客,凤姐为了讨好贾母把刘姥姥扮成了喜剧角色。刘姥姥三进贾府时,贾府败落,王熙凤又生病了,她只好把女儿托付给刘姥姥。同以前相比,王熙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像往日那么高傲了,对刘姥姥恭敬了很多。刘姥姥有次胡乱编了个女孩的故事,宝玉信以为真,专门去找刘姥姥问,这让宝玉显得很“痴”。

读《红楼梦》是不可以忽略刘姥姥这个人的,她既是全书众多线索之一,也是贾府衰败的见证人。曹雪芹把刘姥姥写的鲜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刘姥姥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患难见真情。


参考资料: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的作用评析 孔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