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在四十二回之前,薛林两人的关系一直是别别扭扭的,不很融洽。黛玉经常对宝钗“半含酸,冷言挖苦”,宝钗对黛玉也偶有“带双敲,指桑骂槐”的时候。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螃蟹宴上,她们两个一个钓鱼,一个撕花,各玩各的,谁也不和谁说话。及至作诗,也是暗暗的较劲,黛玉作的菊花诗夺得魁首,宝钗就来了一首螃蟹咏力压群芳,两人不合,弄的宝玉只好两边夸赞协调,好不心累。

这样的关系确实挺尴尬,除非有一人主动退出,否则真是很难修复。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但转机突然就出现了。在接待刘姥姥的宴席上,黛玉随口说的酒令“良辰美景奈何天”被敏锐的宝钗注意到,知道黛玉看了禁书。宝钗抓到了把柄,本想借此对黛玉进行审问打压,出乎她意料的是,在她一番言语之后,黛玉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丢盔卸甲,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对她冰释前嫌,引为了知心人,好姐姐,两人的关系竟意外的和解了。

黛玉单纯,最是一个不会掩饰情绪的人,哭笑随心,喜怒都挂在脸上,她不喜欢宝钗的时候,是一副不是不搭理她就是对她冷嘲热讽的样子,现在被她感动,视她为对自己最好的人了,便又是对她掏心掏肺,全心全意,将感激之情时时溢于言表的另一番情形了。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宝钗对黛玉虽然隐忍,宽容居多,貌似从不计较,但内心对黛玉的排斥还是时时能流露出来。在黛玉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时候,她听了就回头注视着黛玉,黛玉没有理论,可见黛玉是看见宝钗看她的,只是没有理她。揣测一下宝钗此时的心理,应该是幸灾乐祸的,总算抓到黛玉的把柄了,只想着好好的羞辱黛玉一番,这从她让黛玉跪下,说要审她就体现了出来。进得屋来,她自己先坐了,然后让黛玉跪下,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须知她让跪之人可是清高傲世仙姿绝尘的黛玉,人人皆知黛玉敏感小气,大家对她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个不小心就会招惹黛玉生气。宝钗明知黛玉秉性,还敢如此作为,可以看出尽管是玩笑的神态,却暗藏着报复的快感。不过,她还是很聪明的,为了防备黛玉真的生气,已经用“颦儿跟我来”这样的亲热称呼为自己铺好了退路,即使黛玉真生气了,听着她这么亲切的叫自己的小名也会忍让三分吧。

黛玉自然不解,便也用“宝丫头疯了”这样半开玩笑的语气回敬过去,此时宝钗变了脸,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这样冷着脸冷嘲热讽的斥责黛玉,显然不是什么友好的态度,分明是想戏弄黛玉,借机看黛玉的笑话。黛玉被她这么一唬,也疑惑起来,想不出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只好说:“我没做什么,你别吓唬我,有本事你说出来我听听。”宝钗说,你还装傻,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可不知道那些是哪里来的。通过这个神态,我们不难想象,宝钗料定黛玉不会承认,是做好了和黛玉打嘴仗的准备的。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黛玉如此不经吓,听了她的话,竟然飞红了脸搂着她求饶了: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黛玉的反应大大出乎宝钗的意料,看黛玉服软了,她只好便随机应变改变了策略,决定顺势对黛玉进行攻心政策,这本就是她的强项。于是便说了一大堆看似推心置腹的话:“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这个不着边际的开场白显然是宝钗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胡乱起的话头。“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处,都懒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宝钗惯于长篇大论的教育人,黛玉想是被她这滔滔不绝的说教说晕了,满心里想的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她看过杂书,所以对宝钗的话失去了辨别能力。如果黛玉够沉着老道,她定会想到,宝钗一听便知她说的诗是出于“西厢”,等于不打自招自己也是看过的,她又凭什么教训黛玉呢?她也读了,难道她被毒害思想,移了性情,不可救了吗?至于她说的男人们读杂书的危害,更是无稽之谈,这和黛玉又有半点关系没有。

这么一番漏洞百出,逻辑不通的话,却说得黛玉心下暗服,低着头连连说“是”,更将这番话看做了是对自己的好意和关心,或许她内心里还幻想着宝钗对自己这么真诚,说不定就不和她争宝玉了,心里就更是不知道怎么感激了。

此言一出,两人冰释前嫌,在讨论惜春告假的时候,两人说笑打闹好不亲热,俨然成了要好的知心姐妹,再也不是螃蟹宴上的情形。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宝钗开具惜春作画所需要的材料,黛玉开玩笑说她是在开自己的嫁妆单子,探春笑个不停,说,宝姐姐,你还不拧她的嘴?你问问她说你啥了。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仗着黛玉对自己的信任,用看似开玩笑的语气将黛玉比喻成狗,用骂黛玉来表现和黛玉的友好,还能让单纯的黛玉不计较,不生气,除了宝钗怕是再无第二个人能做到了。

黛玉被宝钗按在炕上,作势要拧她的脸时,黛玉还笑着央告:“好姐姐,饶了我吧!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这番话听的人心酸,可见她对于宝钗不告发自己还教导自己有多么的感激,她是真把宝钗当做了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了。黛玉虽聪慧无比却于人心叵测上一无无知,单纯实在的让人心疼。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宝钗本来只是和她闹闹,忽听她又拉扯前番说她胡看杂书的话,便不好再和她闹,停了手,放黛玉起来。宝钗的态度很值得玩味,她听黛玉又说起感激自己的话,为什么会觉得姗姗无趣呢?教导黛玉本就不是她本意,只是因为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她的意料,才不得不将羞辱黛玉变成了教导黛玉,她本假意,黛玉却认了真,情真意切的对自己,反而弄的她有些不大自在,也在情理之中。

黛玉犹在夸奖宝钗顺带自黑:“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再不饶人的。”宝钗看到黛玉如此实心眼,也是被打动了:“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陇。”黛玉听话的转过身来,宝钗就用手给黛玉陇了一下。此时的宝钗对黛玉的这丝情意应该是真的,黛玉的真诚善良多少让她感到了一丝内疚,真情流露下,也把平时嫉妒黛玉的心稍减,对黛玉有了这短暂难得的真情显现。

第四十二回浅析——所谓兰言,只是无奈之下的随机应变和欺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