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你讀過的書哪些讓你最有感慨,看完後也久久不能忘懷的?

小豆豆142536


個人覺得,應該統籌來看這個問題。我個人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興趣階段:小時候家住鄉下,有鄰居玩伴,十多歲時常在一起玩,偶爾發現他家裡書籍很多很雜,在鄉下很難得,就看了起來,漸漸地就是看書了,也不玩了,從聊齋到四大名著以及各類小說,看了很多,屬於囫圇吞棗,但是培養了興趣,自己知道找書看了,那個階段最後迷上了古文,以至於上高中、大學,對於古漢語的學習基本上不用怎麼費力;

二、大學到職場:這個階段因為市場與職業的關係,管理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成為主要的讀物,也是工具書。但是興趣並不大,談不上喜歡;不記得什麼時間,大概在這個階段,迷過一陣子武俠,從梁羽生到金庸到古龍,看了很多,算是一種調劑;

三、及至年長,感覺曾經的書籍,真正在人生路上有影響的大概有以下幾類:

1、文學類,個人喜歡古典文學,有幾本書很難忘:《古詩源》、《漢魏六朝詩選》、《唐宋名家詞選》,另外《浮生六記》也值得看看。外國文學看得少,有印象的《百年孤獨》。對了,高中時候記得在被窩裡打手電看過《平凡的世界》,同學之間傳看的,看的熱淚盈眶的,現在沒有多少記憶了。

2、哲學類,記得高中時候對《道德經》很著迷,不求甚解,再後來還對中醫、《周易》《四柱預測》之類感過興趣,後來因為高考就放棄了。

3、人到中年,看的書少了,主要對經書感興趣,個人喜歡的《金剛經》、《圓覺經》,另外對大部頭的《楞嚴經》也嘗試去認知下。

綜上所述,我個人的讀書,在文學和思想類,算是勉強,但是沒有技能與財經類的側重,這個我覺得對自己成長是不利的。希望年輕人引以為戒。願我的回答對提問者有幫助!


西洲月明


22歲那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我,有幸拜讀了董明珠的《棋行天下》和《行棋無悔》。從此,這兩本書成了我的枕邊書,這些年一直陪伴和鼓勵著我。董小姐也成了我職場上奮鬥的目標和榜樣。

作為女性,生活不易,獨自養育孩子不易,在職場上要風生水起更是不易。

我的經歷與董小姐有點類似。離異後獨自一個人養育孩子,獨自創業。縱有諸多不易,但是人活著,只要有毅力,困難都會被一一克服。

馬上就到2020年啦,希望朋友們多讀書,多學習。在新的一年裡,生活幸福,工作順利。



商友圈starlight


在這些年中,曾讀過不少部書。最讓人留下感慨,久久難於忘懷的書恐怕要算《布登勃洛克一家》這一部,已經看過多遍了,今天就此介紹一下。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國著名作家托馬斯,曼(1875一1955)寫的一部長篇小說。或許提起德國文學,大家自然想起偉大的歌德和他的《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影響很大,在中國讀者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托馬斯,曼的長篇《布登勃洛克一家》和《魔山》等長篇在中國讀者中所產生的影響同樣也不低。

《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標題是《一個家庭的沒落》。可見這部書是寫一個大家族家庭的興衰存亡的歷史。小說通過大糧商布登勃洛克祖孫四代的發展過程,展示了近代商業資本的演變史。小說故事發生在1835至1876年的德國商業城市呂貝克。此時正是經營糧食生意而發了財的布登勃洛克家庭興旺鼎盛期,全家搬進了新購置的孟街一座寬暢而富麗大住宅。風景壁毯織的是十八世紀風景田園,薄絨地毯同樣是柔和的風景,相嵌著金線的細腿的圓桌,精巧華美的沙發,擺放著古玩的書桌…風景廳裡的一切均顯擺著一派志滿意得的氣象。也可見這個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其經濟實力在當時也可稱得上數一數二。

在搬進新居的那天,前來慶賀的也是親朋好友滿座。作者用許多生動而濃厚的筆墨,細緻地描繪了這個家庭婚喪喜慶的生活場面,宴席上的莊重喜慶,喪事上的隆重禮節,禮義道德舉止,各個人物上的服飾打扮,無一不歷歷在目,重重疊疊,交差紛呈的場面情節,人貌背影,應酬交際等寫得絲絲入扣,毫不凌亂拖沓。

但老布登創辦的事業,傳到兒子約翰手中時,由於激烈的商業競爭,時局動盪,生意開始清淡,在商業競爭中,約翰又保守舊的傳家信條:“白日精心於事務,勿作有愧於良心之事,夜間能坦然就寢"。這就使得他在生意場上連遭失敗,使得對手暴犮戶哈根斯特羅姆成了贏得了地盤。約翰死後,第三代人托馬斯繼續了祖業。

托馬斯上臺的時候,家庭事業雖然由盛而衰,但表面看去,還算牢固的。托馬斯甚至表現出比祖父和父親更具魄力,在活動能力上,積極進取,穩步前進,他在社會事業和市政建設方面興趣廣,野心大,因而在競選中擊敗了勁敵哈根施特羅姆,他以全付精力投入經商活動,凡事以家業為重,他的激昂和振奮,心境的憂慮和沮喪,都是和家庭利益有關。但客觀情況的發展使他思考,為什麼對手哈根公司欣欣向榮,而自己的公司日見蕭條?他準備放棄他的“商業道德",企圖適應新環境,他舉棋不定地冒險去做了一筆"暴利"生意,但終因錯失良機,而導致失敗。

托馬斯的這一失敗,使得家庭內部矛盾尖銳化。不但托馬斯的個人幸福幻滅了,弟弟也成了敗家子。而兒子漢諾體弱多病,膽小怕事,耽於幻想,沒有希望能繼承家業,托馬斯這才深切體會到他一生活動的理想是徹底破滅了。托馬斯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下死去,老祖父購置的那座大房子也落到了哈根特羅姆手裡。而小漢諾也一病不起,他的死,宣告了曾顯耀一時布登勃洛克家族的消亡。

這部小說以從容不迫的手法,寫出了一個家族消亡的必然趨勢。作者從現實主義的立場出發,揭露了資產階級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包括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感情都是由金錢決定的。其中小約翰的女兒安冬妮的幾次婚姻的離散及為爭奪遺產的矛盾糾葛,就是為了金錢利益而醜態畢露,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資產階級家族興衰存亡的本質意義!

托馬斯,曼以高度的藝術技巧,從典型人物的變換中表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真正達到了疏密有度,情景交融的場景再現,小說語言優美抒情,結構嚴謹,對話生動富有幽雅風趣情調。描寫海濱景色,天朗氣清,平靜開闊,使人心曠神怡…一切又都是那麼地融合著人的心情氣質,生動酣暢的文字,給人以美的享受。

總之,這是部世界文學中的一流作品,值得一讀。





浙江湖州羅林


讀過的書太多,我就說說給我印象最深,最難忘的一部吧!錢鍾書的——圍城。

“圍城”。我上學時讀的一本書,相信很多人讀過,評價過,青年時代我印象最深。這本書是現代文學中最具有諷刺意義且風格獨特的一部小說,小說以歸國留學生方鴻漸一生生活軌跡為主線,反映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個時期知識分子的生活浮躁和心理的變遷浮沉。

方鴻漸在歐遊學期間,不思進取,荒廢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回國前購買了假文憑“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同海外學子一同回國。無獨有偶巧遇同船留學生鮑小姐並相識相戀,後被鮑小姐欺騙感情以狼狽收場為開場的情感故事。這本書初看像一部言情小說,也有人覺得是一部人情小說,我認為是言情加諷刺的情感小說。作品描述的不僅是方鴻漸的個人感情經歷,而是一代知識分子對工作、對未來,對愛情婚姻迷茫,對人生不知所措的生活劇情。書中把婚姻經典的比喻為被圍困的城堡,即“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恰到好處地表現了現實中的婚姻關係。

感情上,方鴻漸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者,在和對於鮑小姐,他失敗的是無能,對於蘇小姐,他失敗的是窩囊,對於唐小姐,他失敗的是懦弱,對於孫小姐,他失敗的是迷茫。在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和表現,勉強能看出些他有徵服命運擺脫枷鎖的想法外,其它幾段戀情是方鴻漸無謂的爭鬥和軟弱的行為罷了。那個時代方鴻漸的命運不是個例,帶有普遍性,方鴻漸集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被動、無能、優柔、意志不堅定的及經不住誘惑於一身的人。方鴻漸是代表這個時代,特別沒落的一代人,這種失敗是他這種人在面對社會殘酷生存壓力下,帶有著精神危機感,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具有的思想、信仰、剛熱情,可悲的是有時候還想要一點做人的尊嚴。

圍城一書充分地表現了城裡城外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明爭暗鬥、勾心鬥角,兇險狡詐的生活狀態。也淋漓盡致地諷刺了當時知識分子的人性,在批判層面上一是針對社會現象進行揭示。作品通過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策秩序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十里洋行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閉塞落後,對國統教育方面,知識文化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有力的譏諷。二是對當時文化層面的諷刺。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包括方鴻漸在內的一批歸國留學生和當時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進行鞭策的,其內容深邃,意蘊豐富。

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圍城,工作、家庭、學習、生活等都與這座圍城緊密相關,如何把握,如何取捨。這需要我們要保持一顆善良單純的心,榮辱不驚,隨遇而安,關鍵的時候需要我們包容,努力,維繫,需要與命運作鬥爭,只有這樣,我們的這座圍城才不至於坍塌,我們的社會才會延續。


金彬全


我覺得《城南舊事》是一本令人難忘令人感慨的好書.


它記錄了小英子豐富多彩的童年故事。裡面的人物也十分豐富,單純、善良、靈動的小英子;失去兒女的宋媽;和藹可親的爸爸媽媽;好朋友妞兒,瘋子秀貞……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他一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世紀初北京人的生活。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應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小孩的德先叔,椿樹衚衕裡的瘋子,井邊的伴侶,藏在草堆裡的小偷……

這些都是社會底層的人物。作品刻畫出了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表現了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而時代的推移、社會的蛻變、世事的滄桑又通過這些人物的命運世事牽動著我的心。

  文中講的這些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卻發掘出了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這濃濃的離愁別緒對祖國故土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小英子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十分真實、純樸,那樣的純淨淡泊,彌舊溫馨。《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


黃山古村吳秋虎


在文學的殿堂有許多優秀作品感染和打動著我的心靈。青少年時期那些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深深地吸引著我,《紅巖》、《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是我的最愛,書中英雄人物高大的形象,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影響和教育著我走向了社會,走向了青澀的人生之路。在中年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閱讀書籍傾向於描寫個人情感和人生經歷方面的題材,最令我難忘和喜歡的小說是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這部曾經榮獲茅盾文學獎的小說,是一部講述時代大變遷中,一群普通勞動者在平凡的世界所經歷的不平凡的事件,講述了他們所經歷的人生苦難和陣痛,講述了他們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因此這部書是我最喜歡也最不能忘懷的優秀小說。


西域之子cyj


毛主席著作!一切為了人民!為了勞苦大眾!時間越久,越感到毛主席句句真理!


大豐又吉祥


這些年來,空暇的時間中,我常常會捧起自己所喜歡的書籍來看,即使在外面不方便拿書籍看,也會打開手機等等來看電子書的。

要說這些年讀過的書讓我最念念不忘的要屬這三本了。

要知道不同年紀即使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及收穫感悟的。

但這三本,應該是不論我到什麼樣年紀,即使我青絲已變成了白髮,也還會念念不忘的書籍。

第一本,是我初中所有緣遇見了的一本書籍《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桐華寫的。

為什麼念念不忘呢,是因為裡面有些情節令我太多的感同身受,所描寫的簡直就是我們這幾代人青春時期的模樣,難忘的回憶。


這本小說講述了女主角羅琦琦的成長故事,少女時期的羅琦琦天性桀驁不馴,從不妥協,青春期的她遊走在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裡等她成長過程中所發生過的林林總總。


第二本呢,是散文家簡媜所寫的書籍《只緣身在此山中》,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

這是一本2009年所出版的圖書,這本書收集了她所寫的散文三十餘篇。裡面所描寫的佛之意境是可圈可點的。很有感覺。




還有一本是餘華的《活著》,身而為人,要好好活著,感恩每一天的生活!每每看一次就有不一樣的感悟與收穫且感慨。

《活著》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與大家分享:“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照片均自己拍攝。


君好哇


以前買過一套《中國人史綱》臺灣作家柏揚著,上中下三冊。作為國史通俗讀物,該書作者以自己的淵博知識,個性化見解和幽默文風解讀了從上古年代到現代,不止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古代地理方位,地名變更的註解,彌補了讀者的知識缺陷。每章節末尾,作者把同時期的世界史重大事件進行簡單對此,讓讀者開闊了眼界。後來一位朋友移民去美國,我把這套書送她。過了幾年,我還是對該書念念不忘,於是又買了一套新版的《中國人史綱》,黑色封面,上下兩冊,週末泡上一盞茶,品茗翻閱,在歷史中縱橫。作者柏楊說:“我們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我們以當一箇中國人為榮,不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中國——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的唯一的立足點。 ”




藍星文明影像


這些年你讀過的書哪些讓你最有感慨,看完後也久久不能忘懷的?

——看《皮囊》有感,想起童年有關生死的三兩事。

不是很愛看暢銷書,暢銷書有點像流行服飾,猛一看乍眼,再回首往往俗不可耐。但提起暢銷書也不用鼻孔出氣鄙夷的“哼”出聲來,試想《紅樓夢》、《茶花女》、《基督山伯爵》這些那一個不在當時就已經炙手可熱,暢銷得不要不要的。

古人說開卷有益,稱不欺我,一本書有那麼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話能帶給你些啟發、思索,那麼這本書就沒有白讀,“皮囊”就是這樣一本書。

“皮囊” 又稱“革囊”就是皮革製成的袋子,比喻人身。

恰恰我們在這副皮囊上花費了太多的精神,好吃好喝、好穿好用伺候,並從其中也獲得了極大的快感。這種快感也驅使我們去忙碌、去掙扎,皮囊折騰著我們,我們也在折騰著皮囊,直至生命的終點。《皮囊》這本書講述了父母的死亡,講述了天才的泯滅,講述了自己的奮鬥。

生與死永恆的命題,自生命誕生的那一天死亡就如影相隨。有人選擇性失明、有人選擇用各種保健品或其它手段維持對抗(這與古代帝王求長生藥並無本質的不同)、有人選擇宗教寄託……記得童年的我格外貪玩,有一陣子儘管每天已經玩的累地合不上眼,卻遲遲不敢入眠,莫名害怕這樣的好日子一覺醒來後灰飛煙滅又或者永遠醒不過來。

在現在想來,所謂的好日子不過是有衣穿、有飯吃、作業不多罷了,細細回憶還有很多不堪的畫面,但就是這樣日子誰要讓那時的我去死,絕對不樂意的。年幼的我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被失眠折磨的苦不堪言,問老師不可能,問家長絕逼被扇遠(而且那時的我已深深瞧不上所謂的大人,懷疑問了也得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鼓足勇氣向自己的好朋友坦白了這堪不破的苦惱,我現在還記得她的名字—“劉小藝”。

“小藝,你想過死沒?”

“你害不害怕死?”

“我們死了會去哪裡?”

天可憐見她一個小學生,居然要回答這類似哲學三大命題的疑問,可是小藝同學並沒有讓我失望——

“我想過,我不害怕。”

“為什麼不害怕?”

“反正人人都是要死的,害怕有什麼用!”

是呀,沒有用的事有什麼可困擾的,聽完這一番話我立刻重返無憂無慮的童年。這件事在我的記憶中是如此的生動、鮮活,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不敢小瞧小學生,誰知道他們腦子裝了什麼?在故作天真的面容下是不是隱藏著深沉地哲學思辨。不知道別人怎麼樣,反正我覺得自己是越活越退化了。

不久後我父母上班的醫院裡死了個病人,由於他們上班的地方是精神病院,所以死人並不常見。只記得院子裡的孩子高興地炸了鍋,都想去見見死人是什麼樣,於是乎夜深我們砸破陳屍的小俱樂部的玻璃(沒太多死人當時醫院還沒有停屍房),一個個半大的孩子陸續爬了進去,屍體陳放在房間正中,靜靜地蓋了塊白布。幾個膽大的湊近先是掀開了腳接著掀開了頭上的布,死者是個中年女人,長什麼樣記不得了,只記得在昏暗的手電筒及燭光下,臉忽黃忽白。更膽大的孩子還上前摸了摸腳,我也挨近戳了戳,很硬,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果然死沒那麼可怕,就跟睡沉了一樣,我心裡這樣想——“要是我睡死過去,別說有人戳我的腳,就算被抱來抱去也不知道。”

對死的懼怕,在那一夜算是徹底翻了篇。

“別讓這肉體再折磨靈魂了”,“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

作者的老奶奶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這兩句話有些人一輩子也看不透說不出來。看到這兩句父親從住院到去世的過往歷歷在目,改天寫吧,要不然又是一兩萬字擋不住。

對於死,我能做什麼呢?

無非是不找死,不怕死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