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百年孤獨》的人,要不覺得沉悶,要不熱捧,為什麼出現這種落差?

寫作者林莫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我讀了整整三遍,這本書有著諸多的美譽。例如,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我也是看了諸多的介紹才決定要讀這本書的。

第一次讀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裡面的名字實在是太坑人了,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讀紅樓夢的時候,裡面的人物多有這種感覺,可是在《百年孤獨》中人物並不是很多,只不過是這個家族一直在重複使用,最後幾代人的名字都傻傻分不清楚。第一次閱讀的體會很簡單,就是作者寫了一個叫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從他們家族第一代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建立馬孔多到小鎮在狂風中消失的故事。覺得這是一個很荒誕的故事。

後來我進行了第二次閱讀,這一次閱讀比第一次速度快樂很多,因為在第一次時當我發現人名很容易搞亂時我畫了一張圖,用於幫助我的閱讀,這一次我只用了兩天就讀完了。這一次我的感觸有些不同,首先我驚異於母性或女性的偉大,烏爾蘇拉從最開始一直到臨死之前,他一直總是精力充沛。努力的教導子女孩子,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她的這種精神,這個家族不可能延續百年。同時我也感到很困惑為什麼他們家的男人到最後都是在孤獨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於是我讀了第三遍,但是在讀之前,我先查閱了加西亞·馬爾克斯也就是本書的作者的一些經歷,同時我查閱了拉丁美洲的歷史。這一次閱讀,只用了一個晚上。但是我知道了這本書的書名為什麼叫《百年孤獨》,作者在寫馬孔多,但是實際寫的是用馬孔多代表整個的拉丁美洲。他們家的七代人代表的是整個的拉丁美洲,在資本家的壓迫下受苦難的平民,他們有的奮起抗爭,有的碌碌無為,有的思想激進。但是終歸敗給了資本家還有野心的政客。關於他們家族的魔咒以及孤獨的循環,實際上是在寫拉丁美洲的人民,他們一直在飽受壓迫與苦難。

回到問題。讀過《百年孤獨》的人,要不覺得沉悶,要不熱捧,為什麼出現這種落差?其實很簡單,這就是一個如何讀書的問題。任何的一本小說,如果我們只關注人物以及故事,那麼這就是一個故事,一個談資,證明我看過《百年孤獨》這不偉大的著作。在這裡我要提出一個疑問,讀書真的是為了看表面的故事嗎?我的理解不是,偉大的著作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可以讓我們不斷的思考。所以之所以有人覺得沉悶是因為他只是在看故事,被裡面一大堆人名搞得稀裡糊塗的。而很多人追捧是因為他們在一直思考在不斷地思考中發現了更多有趣的事物。

這就是我的理解。


觀復正秋


《百年孤獨》這本書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另類,它確實出現了兩極分化,喜歡他它的,非常喜歡,而不喜歡的,就覺得特別的沒意思。

我自己,看完過這本書,看了兩三遍,剛開始我看的時候確實覺得特別的沒意思,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描寫,沒有什麼優美瑰麗的風景描寫,感覺很沉悶,壓抑,但是看到了後面,我就覺得很驚歎,作者的表達手法,他用了一種匪夷所的描述,描述了這家人的故事,後來成為名著,它用了現實魔幻的描寫手法,到後面看的時候,我越來越入迷卻,它這裡面可能想表達的也有一種人類生命的頑強吧!

其實真正的文學愛好者,他會看下去,也會去理解的,這就是說為什麼會有高山流水需要知音呢?就是這個意思吧,那著名的天后王菲也唱過《百年孤獨》這首歌,可能也是靈感來自於《百年孤獨》這本書吧,總之,我還是非常喜歡的!





飄然雪伊—娛樂百態


《百年孤獨》讓人“暈”!

我讀《百年孤獨》是藉助“喜馬拉雅”網,隨“主播羅寧”的播音跟讀,啃完了這本書。

我想,難讀主要有三個原因:

1、《百年孤獨》的“特殊”。它從“許多年之後”開始,任愛情、死亡、空虛、和慾望在百年的長河中翻來蕩去。學者喜歡把《百年孤獨》看成是以神話方式寫就的南美歷史。

2、《百年孤獨》的“距離”。小說採用循環往復的結構形式,集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說、怪誕的藝術誇張和象徵手法為一體,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隔閡。

3、《百年孤獨》的“孤獨”。馬孔多的歷史提示我們,孤獨在“解放”和“專制”的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馬孔多在孤獨中誕生,在孤獨中興盛,又在孤獨中消亡。

其實,《百年孤獨》對生活的洞見,使它成為歷史的縮影。《百年孤獨》是“磁鐵”,對於讀者,只有在某些條件下才會出現磁性。因而,“沉悶”與“熱捧”,就是這種“落差”的體現。


樓上風雨


我屬於讀過《百年孤獨》的人,不覺得沉悶,也曾推薦別人讀。

推薦的理由是這本書很耐讀,裡面有作家馬爾克斯的思想,小說寫法很值得我學習。

我讀這本書的角度,是小說寫法,因為我個人有寫故事的想法,也許還準備寫小說。因此,我讀過許多小說,並覺得《百年孤獨》是一本必讀書。

我後來也讀了莫言的短篇,加深對魔幻敘事的理解。

坦率地說,我之所以不覺得沉悶,還是因為我讀得不夠深入,好多名人說讀過體會了深深的孤獨,這是不是一種故作高深,我也不知道。

而,結合拉美歷史來解讀這本書,我又不大有興趣,至少目前不會,從人文歷史去解讀,我會覺得沉重。

我給讀者的建議就是,從作者如何講故事的角度去讀,會覺得更好。此外,千人千面,讀者有權覺得自己如何去讀。

在目前階段,我還給不出更多的內容,也許再讀幾年,多讀幾遍能理解更深。

感謝題主,我胡說一句,大部分人非但讀不懂《百年孤獨》,能堅持讀完的人也是不多的。


冬生讀書


我來回答

羅卜青菜,各有所愛!



阿妮758


覺得沉悶與熱棒的人都沒有讀懂《百年孤獨》。


光量子宇宙


不知道,沒讀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