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百年孤独》的人,要不觉得沉闷,要不热捧,为什么出现这种落差?

写作者林莫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读了整整三遍,这本书有着诸多的美誉。例如,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我也是看了诸多的介绍才决定要读这本书的。

第一次读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里面的名字实在是太坑人了,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红楼梦的时候,里面的人物多有这种感觉,可是在《百年孤独》中人物并不是很多,只不过是这个家族一直在重复使用,最后几代人的名字都傻傻分不清楚。第一次阅读的体会很简单,就是作者写了一个叫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从他们家族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建立马孔多到小镇在狂风中消失的故事。觉得这是一个很荒诞的故事。

后来我进行了第二次阅读,这一次阅读比第一次速度快乐很多,因为在第一次时当我发现人名很容易搞乱时我画了一张图,用于帮助我的阅读,这一次我只用了两天就读完了。这一次我的感触有些不同,首先我惊异于母性或女性的伟大,乌尔苏拉从最开始一直到临死之前,他一直总是精力充沛。努力的教导子女孩子,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她的这种精神,这个家族不可能延续百年。同时我也感到很困惑为什么他们家的男人到最后都是在孤独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于是我读了第三遍,但是在读之前,我先查阅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就是本书的作者的一些经历,同时我查阅了拉丁美洲的历史。这一次阅读,只用了一个晚上。但是我知道了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百年孤独》,作者在写马孔多,但是实际写的是用马孔多代表整个的拉丁美洲。他们家的七代人代表的是整个的拉丁美洲,在资本家的压迫下受苦难的平民,他们有的奋起抗争,有的碌碌无为,有的思想激进。但是终归败给了资本家还有野心的政客。关于他们家族的魔咒以及孤独的循环,实际上是在写拉丁美洲的人民,他们一直在饱受压迫与苦难。

回到问题。读过《百年孤独》的人,要不觉得沉闷,要不热捧,为什么出现这种落差?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一个如何读书的问题。任何的一本小说,如果我们只关注人物以及故事,那么这就是一个故事,一个谈资,证明我看过《百年孤独》这不伟大的著作。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疑问,读书真的是为了看表面的故事吗?我的理解不是,伟大的著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可以让我们不断的思考。所以之所以有人觉得沉闷是因为他只是在看故事,被里面一大堆人名搞得稀里糊涂的。而很多人追捧是因为他们在一直思考在不断地思考中发现了更多有趣的事物。

这就是我的理解。


观复正秋


《百年孤独》这本书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另类,它确实出现了两极分化,喜欢他它的,非常喜欢,而不喜欢的,就觉得特别的没意思。

我自己,看完过这本书,看了两三遍,刚开始我看的时候确实觉得特别的没意思,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描写,没有什么优美瑰丽的风景描写,感觉很沉闷,压抑,但是看到了后面,我就觉得很惊叹,作者的表达手法,他用了一种匪夷所的描述,描述了这家人的故事,后来成为名著,它用了现实魔幻的描写手法,到后面看的时候,我越来越入迷却,它这里面可能想表达的也有一种人类生命的顽强吧!

其实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他会看下去,也会去理解的,这就是说为什么会有高山流水需要知音呢?就是这个意思吧,那著名的天后王菲也唱过《百年孤独》这首歌,可能也是灵感来自于《百年孤独》这本书吧,总之,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飘然雪伊—娱乐百态


《百年孤独》让人“晕”!

我读《百年孤独》是借助“喜马拉雅”网,随“主播罗宁”的播音跟读,啃完了这本书。

我想,难读主要有三个原因:

1、《百年孤独》的“特殊”。它从“许多年之后”开始,任爱情、死亡、空虚、和欲望在百年的长河中翻来荡去。学者喜欢把《百年孤独》看成是以神话方式写就的南美历史。

2、《百年孤独》的“距离”。小说采用循环往复的结构形式,集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怪诞的艺术夸张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隔阂。

3、《百年孤独》的“孤独”。马孔多的历史提示我们,孤独在“解放”和“专制”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马孔多在孤独中诞生,在孤独中兴盛,又在孤独中消亡。

其实,《百年孤独》对生活的洞见,使它成为历史的缩影。《百年孤独》是“磁铁”,对于读者,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会出现磁性。因而,“沉闷”与“热捧”,就是这种“落差”的体现。


楼上风雨


我属于读过《百年孤独》的人,不觉得沉闷,也曾推荐别人读。

推荐的理由是这本书很耐读,里面有作家马尔克斯的思想,小说写法很值得我学习。

我读这本书的角度,是小说写法,因为我个人有写故事的想法,也许还准备写小说。因此,我读过许多小说,并觉得《百年孤独》是一本必读书。

我后来也读了莫言的短篇,加深对魔幻叙事的理解。

坦率地说,我之所以不觉得沉闷,还是因为我读得不够深入,好多名人说读过体会了深深的孤独,这是不是一种故作高深,我也不知道。

而,结合拉美历史来解读这本书,我又不大有兴趣,至少目前不会,从人文历史去解读,我会觉得沉重。

我给读者的建议就是,从作者如何讲故事的角度去读,会觉得更好。此外,千人千面,读者有权觉得自己如何去读。

在目前阶段,我还给不出更多的内容,也许再读几年,多读几遍能理解更深。

感谢题主,我胡说一句,大部分人非但读不懂《百年孤独》,能坚持读完的人也是不多的。


冬生读书


我来回答

罗卜青菜,各有所爱!



阿妮758


觉得沉闷与热棒的人都没有读懂《百年孤独》。


光量子宇宙


不知道,没读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