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小企業:老闆和員工都難熬

疫情仍在繼續,不斷攀升的確診、疑似病例,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林玲在一家公關公司負責影視項目宣傳,平日工作忙碌,幾乎沒有週末和節假日的概念,可是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她所服務的劇組發佈了停機公告後,她也順勢宅在家裡,整天無所事事,宅到快發了黴。


但林玲宅得並不踏實,她覺得心慌,不知劇組何時才能恢復拍攝,她所在的公司好不容易熬過了前兩年的“影視寒冬”,卻又遇到了更嚴酷的疫情,她擔心自己將會面臨失業危機。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老闆和員工都難熬


失去了大約150億春節檔票房的電影行業損失慘重,2月3日,A股在春節假期後開市,滬深兩股有3000多股近乎跌停,哀鴻遍野。


復工時間不斷在延遲,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關於疫情可能帶來多少經濟損失?對哪些行業帶來影響?知乎上的高贊回覆有:“首當其衝的是旅遊、餐飲、住宿、娛樂四大行業。”員工擔心失業,企業主擔心運轉不良,每個人都被捲入了這場疫情風暴中。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老闆和員工都難熬


謹慎的樂觀

根據《中歐商業評論》的《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如何穿越3個月的生死火線》的報道,賬上現金餘額能維持企業生存的時間,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李明是此次採訪中少見的樂觀者,他的公司同樣因為疫情蒙受損失,打亂了原有的工作節奏。

他的公司主要從事LED廣告標識光源和商業空間照明光源的研發和生產,外貿佔總體銷售的40%。“對於我們公司而言,影響最大的是外貿業務。現在國外早就在正常的採購過程中,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比較長的春節,現在又延長了更多的假期,導致我們的客戶對於我們交付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預計會造成公司外貿在今年下降10%左右。”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老闆和員工都難熬


但李明認為,身為企業的掌舵者,要有長線思維和長遠目光,他每天收集關於疫情的信息和國家整體的經濟走勢,及時地調整公司戰略,雖然原有的工作節奏被打亂,但他已經在部署疫情結束之後,公司可以發展哪些新的業務,及時止損。

其次,材料供應商的延遲復工,也對李明公司的正常運轉帶來困擾,“我們公司大部分材料都是在東南沿海,他們大都是在2月10日復工,我們公司目前有1000人左右,而員工到崗率肯定很低,估計在50%,預計材料採購會在2月底正式恢復正常。”

盼恢復正常

疫情之下,大量的企業都在艱難地維持運轉,但全國各地也出臺了疫情防控期間,為企業減負的措施。

2月3日,上海市舉行新聞發佈會,上海市出臺了企業減負的相關政策,包括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老闆和員工都難熬


2月4日,北京市召開發佈會,出臺了疫情防控期間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將1月、2月應繳納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3月份。對於旅遊、住宿、餐飲、會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教育培訓、文藝演出、影視劇院、冰雪體育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經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確認,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納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7月底。延遲繳費期間,不收取滯納金,不影響正常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

正如武漢作家方方所言,“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疫情籠罩,環環相扣,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按下了暫停鍵,等待重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