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戰疫”,區塊鏈行業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你給多少分?

2020伊始,國人幾乎是在猝不及防之下迎來了一場魔幻般的開局。如今,在這場傾國之力迎擊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戰疫”中,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為贏得最終勝利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看到了英勇戰鬥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也看到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互聯網科技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的應用,那麼,同為近年新興熱門互聯網科技的區塊鏈行業,在截至目前為止的“戰疫”第一階段交出的答卷是否讓人滿意呢?我們通過對網絡公開資料信息的整理彙總,先來看看這份答卷上的內容吧——

新冠“戰疫”,區塊鏈行業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你給多少分?

區塊鏈+公益慈善

應用案例:珞櫻善聯

開發團隊: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崔曉暉教授團隊

案例簡介: 2月3日,CCF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崔曉輝教授團隊師生開發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防護物資信息交流平臺-珞櫻善聯V1.4版本”上線。該系統覆蓋了湖北全省的抗擊肺炎醫院的需求信息和聯繫方式,並將覆蓋全國範圍。系統實現捐贈者和受捐者信息完全開放透明,雙方直接對接,有效協助捐助者快速精準發送防護物資到醫院。

應用案例:善蹤

開發團隊:趣鏈科技

案例簡介:2月10日,由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和技術支持、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負責業務運營的慈善捐贈溯源由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和技術支持、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負責業務運營的慈善捐贈溯源平臺善蹤正式上線。該平臺利用聯盟區塊鏈網絡,為本次疫情中慈善捐贈提供全鏈路可信、高效的解決方案,使需求方擁有方便快捷的需求信息發佈平臺。捐贈方能夠順利完成物資捐贈、受捐方能及時收到捐贈物資、群眾則能看見且相信捐贈的全流程,讓每一筆捐贈都能找到落腳點,從而進一步提升社會對慈善事業的信任度。

應用案例:公益慈善陽光鏈平臺

開發團隊:廈門國際銀行等

案例簡介:由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廈門市慈善總會和廈門國際銀行聯合開發的“公益慈善陽光鏈平臺”正式上線。平臺採用全新的“區塊鏈可跟蹤溯源技術”,藉助區塊鏈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回溯等特性,將用戶捐款情況、捐贈救助信息全部記錄在區塊鏈上。用戶可通過平臺直接查詢鏈上數據,獲取真實的捐款資金流向信息,明晰自己的善款去向。“公益慈善陽光鏈平臺”對項目及資金進行規範管理,不收取任何費用。

應用案例:中國社會扶貧網區塊鏈項目

開發團隊:鬥雲科技

案例簡介:鬥雲科技與中國社會扶貧網合作的區塊鏈精準扶貧項目已經落地並大獲好評,中國社會扶貧網是國務院扶貧辦主管的唯一的社會扶貧網絡平臺。該項目通過對扶貧眾籌項目相關基礎信息、項目過程信息以及捐贈信息進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信息上鍊及鏈上事務更新、查詢,憑藉鏈上數據信息公開透明、易追溯、難篡改的優勢,增強扶貧工作的公信力以及影響力。

應用案例:33複雜美

開發團隊:複雜美

案例簡介:基於複雜美的33區塊鏈慈善平臺,各需求方以自己名義在鏈上發佈需求,相比原本打電話確認需求方的身份地址等,區塊鏈上,醫院可通過身份認證機構申請CA證書獲得簽名,讓大家清晰瞭解院方的確切需求,避免錯捐,同時CA證書也可匹配各供給方、物流方,讓整個捐贈流程公開透明。截止目前,已有400多條慈善捐贈數據上鍊。

區塊鏈+醫療

應用案例:新冠病毒風險篩查系統

開發團隊:西安交大

案例介紹: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工作,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醫學人工智能團隊日前為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緊急開發出一套免費在線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病毒風險篩查系統。據團隊負責人徐頌華教授介紹,該系統是一款綜合的醫療在線服務平臺,打通了醫療環節中的各參與者、各系統、各終端,後臺支持區塊鏈技術,對病歷的訪問管理進行嚴格監控與動態管理。

應用案例:區塊鏈疫情采集監測系統

開發團隊:山東財經大學

案例介紹:在山東省科技廳組織下,依託籌建中的山東省區塊鏈金融重點實驗室,山東財經大學歷時兩天兩夜研究開發了“區塊鏈疫情采集監測系統”,於2020年2月7日凌晨正式部署上線運行,目前全校師生信息採集工作進展迅速。該系統四大主要優勢:有效集成現有科技成果和資源,登錄快捷方便,安全可控,便於推廣複製。

區塊鏈+疫情防控

應用案例:海淀政務

主管部門: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管局

案例簡介: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運行“零見面”服務模式,採取“以大數據中心沉澱全量數據、電子證照庫歸檔證照數據、區塊鏈平臺只共享關鍵審批信息”的輕記賬方式,企業和群眾可以通過網上申報的方式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減少往來大廳現場辦事頻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海淀區還開發了區塊鏈技術智慧辦,通過“區塊鏈專區服務”平臺進行遠程活體認證,對房屋租賃給企業使用進行事前確認,在住所核驗上率先實現“秒批”。

應用案例:廣州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

主管部門:南沙區科工信局

案例簡介:2月2日,廣州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正式上線運營。該系統基於“南沙城市大腦”,運用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彙總整合疫情重點關注人員、最新疫情數據、資源調度等各類防疫信息,打通各部門的“數據煙囪”,著力打造統一的疫情防控指揮中心。

應用案例:濟南疫情防控平臺

開發團隊:山大地緯

案例簡介:2月6日,由山大地緯建設的基於區塊鏈的濟南疫情防控平臺正式上線發佈。作為濟南市疫情信息直報和政策發佈官方平臺,這款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的微信小程序,建立起疫情信息上傳下達的高速通道,保障疫情防控指揮部實時掌控全面、真實的疫情數據,並提供大數據智能分析等功能,為濟南市打造“疫情防控”智慧大腦。

應用案例:疫情防控數據管控區塊鏈系統

開發團隊:新大陸

案例簡介:新大陸聯手迅雷等企業一起運用區塊鏈技術馳援疫情防控工作,推出“疫情防控數據管控區塊鏈系統”,利用區塊鏈特性,通過採集各級政府公開疫情信息與應對措施信息、各地輿情信息與患者畫像數據上鍊存證,實現了數據追蹤溯源和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有助於為政府等機構的疫情防控各項決策和部署,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持。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應用案例: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

開發團隊:支付寶

案例簡介:近日,支付寶上線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通過搜索同行程查詢功能即可看到。據介紹,有別於其他物資信息平臺,該平臺利用螞蟻區塊鏈技術,由浙江省衛建委、經信廳主導,將對物資的需求、供給、運輸等環節信息進行審核並上鏈存證。同時,支付寶還向疫情相關小程序開發者提供區塊鏈算力永久免費、專項資金支持。

應用案例: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

開發團隊:北京金控集團

案例簡介:2月5日,北京市政府發佈《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建設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為參與政府採購和國企採購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確權融資服務。為積極貫徹落實《措施》,北京金控集團依託旗下“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聯合海淀區政府、微芯研究院等單位,大力推進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建設。2月7日,該平臺正式上線。

應用案例: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

開發團隊:國網電商

案例簡介:國網電商開通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全流程線上融資諮詢辦理服務,藉助區塊鏈多方協同機制,攜手各大銀行,推出收賬款保理融資、物資電商化採購融資、票據直貼等綜合性解決方案,為疫情防控企業提供優惠融資服務。據統計,自1月30日以來,基於區塊鏈的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已為5家生產防疫用品的中小微企業放款1949萬元。

應用案例:區塊鏈醫療健康服務平臺

開發團隊:浙商銀行

案例簡介:浙商銀行推進與瑞康醫藥深度聯合,通過新型的區塊鏈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為瑞康醫藥上游企業和下游醫院、藥店等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更有針對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幫助醫藥流通企業更快、更高效地投入到本次抗疫救災工作中去。

區塊鏈+公民身份

應用案例:區塊鏈疫情監測平臺

開發團隊:鏈飛科技

案例簡介:2月5日,鏈飛科技推出了區塊鏈疫情監測平臺,實時追蹤全國各省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展情況。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該產品開設了“闢謠”功能板塊,該板塊信息將通過數據上鍊操作,寫入鏈飛科技WingChain區塊鏈平臺中,用戶可隨時查看鏈上相關原始數據。而經由區塊鏈構建出的可溯源數據將為後續謠言內容傳播定責、追責提供閉環證據鏈條。

應用案例:疫情防控區塊鏈系統

開發團隊:南京審計大學

案例簡介:2月2日,南京審計大學於上線了疫情防控區塊鏈系統。採用區塊鏈特性,讓數據真實可信,為學校疫情防控的各項決策和部署,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持。目前該系統主要面向的是校內教職工及學生,仍舊是小範圍內的信息記錄。

區塊鏈+保險

應用案例:相互寶使用區塊鏈處理冠狀病毒索賠

開發團隊:支付寶團隊

案例簡介:在疫情爆發期間,相互寶已使用區塊鏈來管理與冠狀病毒相關的索賠。目前,相互寶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添加到符合資格的疾病中,一次性最高賠付額約為100,000元人民幣。相互寶通過區塊鏈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技術特點,保證不會有騙保和賴賬的情況發生。

新冠“戰疫”,區塊鏈行業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你給多少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