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黃百韜臨死時說,他有三個想不通,死不瞑目。

公元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11月22日,黃昏。蘇北平原上,大運河西岸,一個叫碾莊的不出名小地方。

到處硝煙瀰漫,轟隆隆的炮聲漸漸稀疏,喊殺聲越來越近。忽然,幾聲槍響,一個身影倒下。

死者黃百韜,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7兵團司令官。別問我黃百韜是自殺還是他殺,我真不知道,國共雙方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幾乎是同時,黃百韜麾下第7兵團五個軍(25軍、44軍、63軍、64軍、100軍),共計10個師近10萬人,最終全軍覆沒灰飛煙滅。

至此,淮海戰役(國民政府方面稱徐蚌會戰)第一階段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重大勝利,就此打開整體戰役局面;而國民黨敗局已定,唯一變數在於能撤出多少部隊。

一、烏合之眾

第7兵團是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黃百韜兵團組成於1948年6月豫東戰役期間(當時尚無具體部隊編號),開始只有整編25師(即25軍,師長為黃本人,後由陳士章接任)加一個快速縱隊;戰後得到第7兵團番號,調出快速縱隊,編入粵軍63軍(軍長陳章)和64軍(軍長劉鎮湘);48年9月濟南戰役期間,又編入中央嫡系100軍(軍長周志道,即整編83師,該部並不完整,19師在濟南戰役被殲滅);至11月淮海戰役即將開打時,又編入放棄海州撤退下來的川軍44軍(軍長王澤浚)。

就是這樣一幫雜牌軍,在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主力重重圍困下,固守只有野戰工事的村鎮碾莊,足足抵抗了12天之久,造成華野部隊近6萬人傷亡,幾乎佔整個戰役解放軍方面一半戰損。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時任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粟裕大將回憶說:“上至中央軍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們,開始都對黃百韜兵團的戰鬥力估計不足啊!後來我們碰了釘子,可又不敢向毛主席叫苦,只有豁出命來打。毛主席天天來電催問戰況,我心裡很著急。部隊打得很苦”。粟裕坦言,淮海戰役期間他緊張過兩次,第一次就是圍殲黃百韜兵團,太難打了。

淮海戰役總前委(常委劉伯承、鄧小平、陳毅)在發給西柏坡統帥部的電報中委婉指出:殲滅黃百韜部後,華野“部隊必已相當疲憊,刀鋒似已略形鈍挫”。言下之意就是戰鬥艱鉅性超出預想,此戰損失極大,華野部隊不經過整補,已很難進一步擴大戰果。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能得現代中國最優秀的幾位統帥肯定。黃百韜雖敗猶榮,他有效捏合了這支烏合之眾,最大程度發揮了戰鬥力,表現相當出色。

儘管解放軍付出巨大代價,但是這場惡戰有力震懾了敵人;黃百韜敗亡之後,徐州諸軍喪膽,從此一心只顧逃命,再無反撲膽略。

於是有人不禁感嘆:要是黃百韜兵團沒有被困碾莊,而是順利撤回徐州,國民黨方面多了這支能征慣戰的勁旅,淮海戰役勝負未可知也!

二、三不解

黃百韜不是沒有機會全身而退。據此戰之後化裝逃跑的25軍副軍長楊廷宴回憶,黃百韜臨死前對他說:

我有三個想不通(三不解):(一)我為什麼那麼傻,要在新安鎮等待第44軍兩天;(二)我在新安鎮等兩天之久,為什麼不知道在運河上架設軍橋;(三)李彌兵團既然以後要向東進攻來援救我,為什麼當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護我西撤。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黃百韜此言可謂沉痛。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戰前7兵團駐守運河東岸的新安鎮,距徐州大約200公里,在整條戰線中呈突出之勢。黃百韜早已意識到自己孤立無援,極易成為解放軍打擊對象,一再向徐州總部請求西撤與主力會合。經過作戰會議商討,總部決定將各部收攏到徐州附近,但要求7兵團暫時停留在新安鎮,等待駐44軍從海州(今連雲港市)過來,一起西撤徐州。

按戰史:華野主力於6日夜轉入戰鬥狀態,目標直指新安鎮。而7兵團會合了44軍後,於11月7日開始西撤;由於只有運河鐵路橋一條通道,大軍以及混雜其中的難民擁擠,通過效率很低。不得已黃百韜命63軍改走南線窯灣渡河,結果這個軍以及25軍100軍掩護主力的兩個多團都趕不及過河,在野戰中被追擊而至的解放軍分割包圍並最終覆滅。所幸兵團主力已經過河,他們拋棄後衛炸燬鐵橋暫時阻斷追兵,加快行軍速度,至9日到達碾莊。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應該說7兵團走得不慢,三天跑完一半路,平均每天超過30公里。該部原先配屬的快速縱隊已經調離,兵團沒幾輛汽車可用。當時隴海線基本停運,大部隊還是要靠腳板,這個行軍速度在國民黨軍中算相當出色。

無奈解放軍另有高招,華野西路山東兵團從臺兒莊、賈汪一線突破,佔領曹八集擋住去路,隨後解放軍東西對進,將7兵團合圍在碾莊。

如果7兵團能提前兩天出發,便可多走大約50公里,越過大許家、八義集一線,而這裡正是後來華野阻擊東進援敵的主要防線。只要7兵團不被合圍,即使有些損失,主力還是能夠撤回徐州。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即使不提前開拔,如果黃百韜能利用這兩天時間在運河上架設浮橋,那麼7日撤退時就不至於數萬大軍和更多的平民一起擠鐵路橋,取道窯灣的63軍也可能從容脫身。如果能夠多一個軍兵力,哪怕還在碾莊被圍,也許就能熬到最後一刻。

7兵團撤退途中,黃百韜曾驅車趕往曹八集,與駐紮在那裡的13兵團司令官李彌會面,請求他多停留一段時間,掩護自己。無奈李彌以軍令難違為藉口,堅決不等7兵團,造成兩軍結合部脫節,而華野山東兵團正是抓住這個空檔,依託曹八集工事,阻擊黃百韜。如果7兵團能和13兵團連成一片,全軍驟增一半以上兵力,形成更堅強的重兵集團,就未必會被合圍。

如果7兵團能順利撤回徐州,四個兵團數十萬大軍便可蝟成一團,無論是守是走,都要主動得多。

淮海戰役勝負手出現在11月15日。當時徐州主力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13兵團東進解圍激戰正酣,原駐蒙城16兵團(司令官孫元良)北調拱衛徐州,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主力乘敵後方空虛,一舉攻佔重鎮宿縣(守軍只有25軍148師,此前損失慘重正在恢復整補)。這一仗切斷津浦線斷敵後路,從戰略上分割了整個國民黨徐州集團,置其首尾不能兼顧。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如果徐州主力並未東出,在大別山打轉一年多,實力損耗極大的中野就未必敢直取宿縣。即便能夠突襲得手,國民黨軍大可棄徐州南下蚌埠,這樣龐大的重兵集團不是兵力不足的中野所能擋住。華野再強主力還在北邊,不能直接支援,最多追上來吃掉敵斷後一部。

假設國民黨徐州集團能順利撤過淮河,必定會面對現實拋開幻想,貫徹“守江必守淮”戰略,那麼戰事還有得打,淮海戰役進程也將完全不同。

三、黃百韜心裡苦

三個想不通是黃百韜臨終反思。按說這些道理不難懂,黃百韜他是身經百戰的老將,為什麼會臨戰發昏?其實也不難理解,軍令難違。

先看黃百韜的第一個想不通,他怎麼敢不等44軍?他7兵團在運河東岸已經倍感孤立,44軍遠在海州豈不更孤立?要是7兵團先跑,丟下44軍被解放軍殲滅該誰負責?

其實作戰會議本來定的是,44軍走海路南撤,不關7兵團什麼事;但是臨到執行時又改成沿隴海線西撤徐州。這種朝令夕改根本是在拿44軍的死活開玩笑!主事者很快也意識到錯誤,但是他們不是糾正回正軌,而是用更大錯誤來補救,讓7兵團留下等待,拿一個兵團給一個軍陪綁!這種事要是放到邱清泉、胡璉身上,一定會被當作“亂命”拒絕執行!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但是和尚動得,黃百韜卻動不得,因為他不是黃埔系天子門生,沒資格拿軍令討價還價,明知不妥卻也只能咬牙執行。不然上峰動不了邱清泉、胡璉,還動不了你老黃!這就是雜牌的命!

不過執行命令也分個怎麼執行法,黃百韜完全可以留一部等待44軍,主力先行過河,為什麼要機械執行軍令一窩坐等呢?

歸根到底還是雜牌惹的禍。黃百韜雖然戰功赫赫,但是朝中無人。黃百韜雖得益於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顧祝同提攜,終歸還是旁系;7兵團編成不久,各部來源複雜互不熟悉,黃百韜新官上任,威信未著,自己的基本部隊只有一個不完整的25軍(148師在宿縣被殲滅),不能有效駕馭諸將,重要事情還得跟他們商量著辦。黃百韜雖然原籍廣東,但是早年便效力北洋軍閥,和陳濟棠餘漢謀一系粵軍毫無關係。

派誰留守東岸就是“重要事情”。大家都不是傻瓜,都明白7兵團位置突出處境危險,當然是離徐州越近越好,誰肯自我犧牲成全他人?除非黃百韜拿25軍留守才能服眾。問題是各軍出身不同貌合神離,黃百韜必須攏在自己手裡邊看著,才不至於臨敵迅速潰散。後來脫離大部隊走窯灣的63軍便是明證,他們僅堅持三天即告覆滅。假如老黃髮揚風格,打發其他部隊先走,恐怕這些人立馬丟下司令官逃奔徐州去了,不用解放軍打,整個兵團就潰不成軍了。

再看黃百韜第二個想不通,不架軍橋看起來是老黃髮昏,其實也跟7兵團組織鬆散有關。軍橋在哪裡架,由誰來架,都是有得扯皮的問題;而且徐州總部本來答應派工兵團來搭橋的,後來不知為什麼沒來。這樣一耽擱,兩天很快就過去了。

最後看黃百韜第三個想不通,表面上老黃是在譴責李彌不講義氣只顧逃命,但他又不是小孩子,哪會不知道國民黨“盟軍有難不動如山”的德性。他肯出死力救人,可別人就未必有這種覺悟了。李彌跟他又不是生死之交,怎麼可能為他將自己置身險地?軍命難違只是藉口。

黃百韜實際是在控訴總部毫無信用,隨意更改預定部署,卻不肯進行相應調整。因為44軍危險就叫他留下等,那他7兵團就不危險嗎?為什麼沒人肯等他?就因為我黃百韜是後孃養的?

四、假如可以重來

黃百韜三個想不通雖是馬後炮,但是假設成為現實,是不是就能挽救7兵團呢?圖樣圖森破!按粟裕最初關於淮海戰役的設想,是要在運河東岸抑留解決黃百韜,然後席捲海州連雲港,最後才相機攻取徐州。老黃以為自己跑得慢,其實已經快得超出解放軍預料了。

那為什麼7兵團還會被合圍呢?前面說過,是從臺兒莊賈汪一線直插過來的華野山東兵團擋住去路,而駐防這一帶的第三綏靖區雖然兵力不強,但總有二軍四師近3萬人馬,即使不難解決也要耗費時間。實際情況是3綏區在副司令張克俠、何基灃率領下發動起義,主動歸附解放軍並讓開大路。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3綏區起義是11月8日的事,也就是黃百韜離開新安鎮的次日。世界上沒那麼多巧合,唯一的解釋就是:解放軍早做好了3綏區工作,只是要選擇一個最有利的時機發動。

所以即便黃百韜不管44軍死活,提早兩天上路西撤,3綏區起義完全可以相應提早兩天發動,7兵團還是在劫難逃。

退一步說,哪怕7兵團跑得快,數萬大軍行軍也要綿延十幾裡,充其量是少數先頭部隊通過曹八集,他們未必來得及佔領鞏固陣地,介時大部隊還不是要被山東兵團側擊?沒有碾莊堅固陣地依託,7兵團與解放軍野戰的前景實在不容樂觀。須知100軍的先頭部隊44師就趕到了曹八集,結果讓同時抵達的華野13縱隊吃了個乾乾淨淨。

其實7兵團到達碾莊後就收到3綏區有變的消息,黃百韜趕緊召開會議商討對策,當時多數人主張乘解放軍立足未穩,咬牙拼命衝擊,寧可損失大一點,也要通過曹八集。但是64軍軍長劉鎮湘卻主張就地堅守待援,理由是碾莊有13兵團駐防時修建的比較完備工事系統,64軍已控制陣地。有傳言說真實原因是,黃百韜部署下一步戰鬥時,分配給64軍的陣地古名土山,相傳為關羽被曹操圍困最終投降之處,劉鎮湘覺得不吉利,所以不想走。劉鎮湘甚至表示要打別人去打,他們堅決不走。

黃百韜猶豫再三,還是下不了決心丟下64軍單幹,恰巧此時國防部來電:“七兵團未過運河,便如此凌亂,恐繼續西進,被共軍尾追,陷於潰散。故令獨斷專行,迅速決策。如有必要,可在碾莊略加休整,如能擊破敵人再走亦可。”該電雖然要黃百韜自行決斷去留,但總體傾向是讓7兵團停下來整理一番。因此黃百韜最終決定堅守碾莊待援。

黃百韜的選擇不能算錯,7兵團長途行軍疲憊不堪,因為急於擺脫追兵甚至跑得建制散亂,國民黨軍可沒有解放軍那種自覺組隊鍥而不捨持續作戰精神,硬要堅持可能更壞。事實上黃百韜正是依託碾莊陣地,才能將從未配合作戰、互相不熟悉的四個軍,捏成一個整體頑強抵抗。如果換成野戰,更可能是大家各懷心思誰都不願出死力,甚至爭先逃命直接潰散。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有人以為:可以讓佔領陣地的64軍留在碾莊,其他部隊繼續前進;這樣既不會陷於爭論耽誤時間,又可在情況不利時有個退路。

此論執兩端而取其中,貌似中庸,其實大錯特錯!7兵團已經陷身絕地,唯有橫下一條心,大家併力死戰,才能求一份生機。分成兩部的結果必然是:突擊部隊覺得有後方退步不肯死拼,留守部隊又怕前方突圍自己跑了也沒有堅守意志。況且64軍是當時7兵團唯一建制完整的軍,幾乎相當於兵團三分之一兵力;如果說整個兵團投入野戰都吉凶難卜,那殘缺兵團還有勝機嗎?

五、末世

黃百韜出身雜牌。他早年投身北洋軍閥,先後效力於直系奉系,北伐戰爭後他最終投靠蔣介石。因為他不是黃埔出身,長期不得重用,直到抗戰後期,才在顧祝同提攜下升任25軍軍長。

老黃知道自己不是嫡系,非常重視這個機會。他為官廉潔作風樸實,經常深入一線掌握部隊,狠抓訓練,將一個由不同軍閥部隊拼合起來的25軍打造成戰鬥力出眾的優秀部隊。

抗戰勝利後,25軍改編為整編25師,老黃任師長。此後他積極投身內戰,長期在華東中原地區與解放軍作戰,每戰爭先,戰鬥肯出死力。先後參加過蘇北系列攻堅戰、孟良崮增援戰、南麻臨朐增援戰、膠東掃蕩戰、大別山戰鬥、鹽南戰役、豫東戰役等一系列重大戰役,表現相當積極。

尤其在著名的豫東戰役,華野先攻克開封,繼而圍殲區壽年兵團,黃百韜臨危受命帶隊救援,經拼死作戰救出區兵團殘部整編72師,並與邱清泉整編第5軍配合,擊退華野主力。此戰後黃百韜被蔣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不問政治立場的話,他確為優秀軍人。

淮海戰役,黃百韜臨死前說:我想不通,死不瞑目

但是非常諷刺的是,淮海戰役中最先覆滅的是黃百韜、黃維這兩個盟軍有難,必拼死相救的人,而那些寧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傢伙最終也沒能逃過死神的眷顧。

這就是末世之徵,當優秀品質不能益國益民而只會弄死自己荒謬情況成為現實。這樣一個時代,不覆滅還有天理嗎?

本文作者:鱷魚不哭,“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