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有名的蝴蝶效应的案例有哪些?

摁倒你就翻兜兜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蝴蝶效应,最早说的就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一扇翅膀,将会引起一场德克萨斯州的大飓风。说的就是初期一场微小的变动或者偏差,将会引起未来的巨大差异。说起来是十分有趣的,然而就是这样的蝴蝶效应,在历史上也并不少见。

一、外国版

大家上小学的时候都听过这样一个歌谣:

缺了一颗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拐了一条马腿,摔了一位国王,败了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国家。

这是个歌谣,也是个真正的故事。

当时国王理查三世和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大战,因为上战场之前过于仓促,理查三世的马蹄铁上少定了一颗钉子,结果在战争之初钉子脱落,马失前蹄,军心大散,理查三世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败了。理查三世最后的下场是战死沙场。

理查三世死后,英国金雀花王朝垮台,亨利七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结束了英国玫瑰战争,合并了约克和兰开斯特家族的合并。亨利七世死后,亨利八世继位。

在亨利八世期间,英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转向了信仰新教。我们也知道,新教成为了后世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来源之一。

亨利八世后,伊丽莎白一世继位,此后英国逐渐成为了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掉了的铁钉,万万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个王朝的见证。

二、中国版

这个蝴蝶效应,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朱元璋了。

最早朱元璋其实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躲在皇觉寺之中,饥一顿饱一顿,虽然很辛苦,但是至少还能活下去。所以其实一开始朱元璋造反的决心并不是很大。

到了后来,朱元璋的好朋友汤和来找朱元璋,让他跟随自己参加起义军。朱元璋一开始是拒绝的,干起义军啊!这可是要命的事情!你找谁不好你找我。我在这里至少有一顿吃的,去了你那里就是杀头的事情了。

然而朱元璋这样想,但是他身边的人不这样想。毕竟僧多粥少,你朱元璋死了,我们不就可以多吃点了吗?因此朱元璋就被告发了。无奈之下,朱元璋为了活命,只得参加起义军。

不知道多年以后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那个告发他的人,是应该感谢他还是应该跟他打一架。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最有名的应该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而毁掉苏联的事件。他以54岁的年龄能在老人政治的国家上台,完全是在此前的两年间苏共死了三个总书记,苏共有一种末日情绪,需要找一个岁数小、身体棒的人当总书记。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1984年2月,安德罗波夫去世;1985年3月,契尔年科去世。不到3年的时间里,苏联人连续安葬了三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三任国家元首。放眼世界近现代史,可谓一大奇观。

而契尔年科之死纯属偶然。在1984年11月,他举行了阅兵。当士兵行动到他面前时,他脱帽致敬,正好一股刺骨的寒风刮来,光头的他感冒了,且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于是年轻、健康的戈氏上台。

应该说,在是否健康的选择上,苏共是对的。毕竟苏联已经解体快30年了,而戈尔巴乔夫还健在。


赵瑞琦国际新闻观察


潘金莲开了一扇窗户,居然导致中国丧失了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机会。

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是什么说的:

 假如潘金莲不开窗户,就不会遇见西门庆,她就不会被迫出轨,武松就不会逼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大宋江山就被灭了,那就不会有靖康之耻,金兵就不会入关,就不会有大清朝,中国就不会闭关锁国,也不会有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就不会有不平等条约,中国就能早一百年发展起来,说不定早就超过了美国、小日本,将会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嗯,听起来很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无力反驳。

可是,这尼玛就是红颜祸水理论啊,把所有罪责全部推给女性。纣王宠幸妲己而商朝灭亡;周幽王宠幸褒姒导致周朝灭亡;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导致大汉一蹶不振;唐玄宗宠幸杨玉环而引发安史之乱导致大唐由盛转衰。

故而,把中国无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责任推给潘金莲,显然是非常荒唐的。


袁卫宇


种蝴蝶效应是指一些小事件,影响了后来整个时代的发展。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战的时候,有一个叫亨利·坦迪的英国士兵发现战壕外有一个德国士兵。

他举起了手中的枪,但最终这位英国士兵没有扣下扳机。这个惊慌失措的德国士兵逃回了营地,然后刮去了脸上的大胡子。

这个德国士兵就是希特勒。如果希特勒被枪杀,还会有后面的二战吗?如果有,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可以说,这是一个小事件影响大时局的例子。在中国,同样有这样的例子。

建安七年,袁尚大将郭援进攻曹营的绛邑。经过谈判,绛邑的百姓开城投降。郭援进来后,找到了驻守绛邑的县长贾逵。

这一路来,郭援攻无不克,就是在绛邑这里吃了苦头,所以,他也是很欣赏贾逵。

郭援下令贾逵向自己下跪,准备收他为小弟。没想到贾逵骨头很硬,不但不跪,还破口大骂,说你是哪里跑出来的杂毛,想让我下跪?

郭援大怒,下令处死贾逵,关键时刻,绛邑百姓纷纷前来求情。绛邑百姓在开城时,曾经跟郭援达成口头协议,不杀县长贾逵。大概贾逵在这里的治理还是不错的。

郭援最终是放过了贾逵一命,但这还不是故事的最后。

郭援将贾逵放到壶关的一个地窖里,以腌萝卜的形式保存,准备过两天,等舆论平息之后,拿出来再杀。

这个时候,贾逵是相当绝望,最终实在没有办法,开始忽悠起看守他的狱卒来,他对旁边的看守者说:这里难道没有一个有骨气的人吗?难道要让一个义士死在地窖里吗?

这一说,还真有效果,一个姓祝的狱卒把他放走了,他的名字叫祝公道。看来为人确实公道。

贾逵就此逃出生天,而放他走的祝公道没有碰到自己的公道,被郭援斩首了。最终,曹家反击郭援,替这个祝公道找回了公道。

那么,这个事件有什么后果呢?贾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也是老曹家十分看重的人。后面也是一力支持了曹家称帝。

关键是他的儿子。

十五年后,贾逵的儿子出生了。注意时间,当年祝公道放走贾逵时,贾充充其量连液体也不是。那么这个贾充干了什么呢?他主要帮助司马家推翻了曹魏。

当时,魏帝曹髦对司马昭相当不满,亲自抄了刀要约司马昭去后海的一个野湖。谁知道,大家叫人的时候,司马昭一顿电话打出去:我跟皇帝约了架,在哪里哪里,你们快来。

结果接到电话的人全跑了,其中一个叫成济的马仔有点拿不定主意,跑去问贾充:我该怎么办啊,皇帝是我的领导,司马昭也是我的上级, 我帮谁呢?

贾充一句话就理清了他们的雇佣关系 :“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用问吗?”

你的编制是曹家给的,但工资是司马昭发的,你说你该听谁的?

成济一听,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刀就捅死了曹帝曹髦。

当然,成济这个二愣子背了黑锅,他被以杀领导的名义砍死了,而贾充却成了司马昭的大功臣。后面,贾充也是一力拥护司马家推翻曹魏自己干。他这个举动,气得旁人大骂:你不配当贾逵的儿子。

当然,这也没事,不过是改朝换代嘛,曹魏家的也是从老刘家抢过来的。

问题是, 贾充又生了一个国宝级女儿贾南风。这个大姑娘有四个特点。

1.丑,特别丑,黑粗矮壮。当然,这主要怪贾充基因不好。

2.善妒,醋坛子一个。看到老公泡妞,或者看到小老婆怀孕了,拿着棍子就把人家打流产。当然,这也是基因不好,她的妈咪郭槐就是一个醋坛子。郭槐看到贾充逗奶妈怀里的孩子玩,都能把奶妈打死。

3.好色,贾南风后来嫁给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惠帝。成了皇后,权力是春药,洪荒之力一下冲破任督二脉,不但在宫里跟太医乱搞,还上街抓男人,看到帅哥,一棍子打昏拖到家里嘿嘿嘿。

4.贪权,这个要命。贾南风当了皇后以后就搞起了权斗,一开始是斗倒了太后一家,然后又杀死了不是自己生的太子司马遹,这一下搞得西晋大乱,西晋的八个王爷也纷纷进京抢夺权力。这就是西晋的八王之乱。这个事件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晋朝的兵力空虚,国家分裂。另一个后果,就是引寇入国。有的王爷打败了,就向外面的鲜卑求援,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三百年动荡就此开场。这所有的源头都可以怪到贾南风头上。而再远一点,怪祝公道先生太公道了,早知道,当年冤枉个把好人,不就没事了?

国际上还有西瓜引发的惨案。

1856年,注定是一个跟水果扯不清的年份,这一年,两个水果改变了世界。

一个西瓜改变了大世界,我们先讲西瓜的故事,以此来证明吃瓜群众绝对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纤夫。

1856年的4月,一名美国人到巴拿马旅游,下了火车站,突然觉得口干舌躁,一看,旁边的乱摆卖上,有个卖西瓜的。

美国人兴冲冲跑过去:来,给太君切个瓜。不甜,要你脑袋!

不知道是卖瓜的多要了钱,还是卖了白心瓜,还是买瓜的吃霸王瓜,或是给了假币。反正双方掀了摊子,美国牛仔掏出了短枪,谁知道巴拿马摊主也不是吃素的,从摊后伸出了乌黑的枪管。

霹雳叭啦的,两方乌秧乌秧的就打了起来。

好家伙,这打得天地玄黄,以万物为刍狗。一场恶战下来,占有主场优势的巴拿马人以多胜少,完胜新兴国家美利坚,付出15人伤亡的代价,打死打伤31个美国佬。

这还了得,虽然那时的美国还不是现在的霸王龙级美国,但已经有点街头小霸王的意思,听说自己的国民吃了这么大的亏,立马发通知,要求对方政府马上赔钱交人!

对了,当时的政府不叫巴拿马政府,而叫新格拉纳达。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它的地盘包括了现在的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等地。

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香蕉国。原因我们后面再说。

而美国,我们可以称它为西瓜图,大家看美国的地图, 是不是像切了盖子用勺子挖着吃的大西瓜?

美国西瓜一发火,香蕉小国当然很惶恐,不过人家也不是吓大的,再说了,是你丫的不占理啊,你跑到我们国家来吃瓜,对我们的国民捞出巨枪,我们打死是活该,怎么还要赔钱交人?

香蕉总统的内心是崩溃的,不敢得罪西瓜大国,但也不能就此卧倒默默忍受,香蕉总统的回答是:

如果说,一个游客有权向我们的公民开松,而我们不能反击,那显然是不公平的,容忍这种屈辱的民族是不配生存的!

这意思是,大家算了,都别追究了,两清了行不行。

当然不行,西瓜大国早就饥渴难耐了,他盯住了巴拿马最重要的资源:巴拿马地峡,如果能够在这里开辟一条运河,不但对经济大大的有好处,还能成为美州的霸主。

不过,世界形势错综复杂,英国大哥,法国佬爷都不省心啊。要是冲动起来,万一英法横插一杠呢?

现在有机会了,美国果断出兵,2艘玛丽苏美国巡洋舰“独立”号和“圣玛丽”开进巴拿马,160名海军陆战队登陆,占领了当时争夺西瓜的小摊,并顺便把巴拿马车站给攻占了。从而顺利让新格林纳达政府激动的心情冷静下来。

对嘛,不要冲动嘛,大家坐下来开个会,有什么不妥大家谈妥嘛。饿不饿,切个西瓜吃好不好?

可没想到,这个会一开就是数十年。

因为西瓜君胃口太大了,要侵吞巴拿马湾。

于是,这个马拉松谈判开始了,新格拉纳达都已经换了马甲,改叫哥伦比亚,这是大哥伦比亚,不是现在的缩水版哥伦比亚。谈来谈去,这个运河还是没谈成,西瓜君不急不忙。

自己碗里的菜,坑上的媳妇 ,急什么嘛?!

可没想到,旁边突然伸过来一双筷子,把肉夹走了。

隔壁老王是法国佬爷。原来,哥伦比亚一看美国大爷胃口太大,偷偷联系了法国,把巴拿马运河包给了法国。

这就是前人种树,后人摘桃了,美国出离愤怒。不过,它要收拾法国太容易了。

法国人马上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他们之所以接下这个大单,是因为法国包工头(外交官)雷赛布刚成功搞定苏伊士运河,被认为是法国英雄。

于是,他想把苏伊士运河的成功经验搬到巴拿马。

结果证明,照搬经验,砸的肯定是自已的脚。

巴拿马的情况完全不同,这里全是热带雨林,基础设施基本为零,四万农民工杀进来后,被这里的蚊虫咬得一直静静,光是疫病就干倒一批。运河没修成,旁边就先修起了墓园,上面墓碑林立。

而且,前期工作也不到位,原以为可以打通巴拿马地峡的一众湖泊,修一条直河道出来就行了。结果发现地球并不是平的。太平洋这边的海比加勒比海要低20多厘米。

更坑爹的还有美国佬。

修运河就要运资源,运资源就要通过铁路,而沿途只有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是美国人的。

法国人要使用,运费昂贵,还不保证运期,最终法国人一咬牙,花二千多万美元收购了这条仅值数百万美元的铁路。

自家公司该放心了吧,事实证明,法国同胞还是太天真了,他们还是玩不过五月花后人。铁路虽然是法国的了,但铁路工人还是美国人。这些美国无产阶级很有斗争意识,积极展开同万恶法国资本家的斗争,比如旷工、早退、迟到,薅资本主义羊毛之类的活动。

很快,承建的法国洋际运河公司倒闭关张。

这个时候,美国人出手了,他们成立了一个家运河公司,要求接手法国人的烂摊子。法国人还挺顽强,表示这活我们干得差不多了,给多少钱也不卖。

美国只用一招就摆平了法国。

你们要是不同意,我们就在尼加拉瓜开一条运河。让你的运河没建成就成为多余的。

法国一看,美国人太任性,忍痛割肉,把投入巨大的运河权,以四千万卖给了美国。法国包工头侯赛雷,不是,是雷赛布就此倒台,据传还吞并工程款,从民族英雄成为阶下囚。成也运河败也运河。我莫名想到了杨广兄弟。

那么,美国成功了么?不成啊,还得人家哥伦比亚同意嘛。

哥伦比亚很有个性,打死也不从美国,因为美国胃口太大了,不但要管理权,还要驻军权等等。这就是卖国辱权,打死也不签!

那怎么办?

美国拿出看家宝,既然你们政府不同意,我们就帮你换个政府罗。

美国盯上的是巴拿马。

巴拿马当时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虽然当年跟美国吃瓜客打架的是他们,但他们还是很欢迎修运河的,因为中央政府老是搞不定,他们意见很大,早就想单干了。

经过美国的大力帮(DIAN )助(FU),巴拿马独立成功,独立领袖阿马多在庆功宴上喊的口号是:巴拿马共和国万岁!罗斯福万岁!美国万岁!

对了,罗斯福是美国总统,美国有两位罗斯福总统,一位是帮助美国打赢二战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称小罗斯福。

另一位就是帮助美国拿到巴拿马运河的西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

这两位是叔侄关系。

小罗斯福跟华盛顿,林肯并称美国三大杰出总统。大家还知道美国有个总统山,上面有个大脑袋,分别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

那这个罗斯福是打赢二战的小罗斯福吗?

不是!

这个是老罗斯福。他能够上山占一头之位,正是因为拿下了巴拿马。可见其重要性。对了,人家还调停了在中国东北打的日俄战争,拿到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样一来,美国终于收服了巴拿马,修起了运河,1920年,终于通航!

那么,由这个西瓜开始的故事结束了吗?

没有,这仅仅是开始。

1912年,美国攻进尼加拉瓜,建立了军事基地。

1898年,美国攻进古巴,现在还占着关塔那摩基地。

1915年,美国攻进海地。

1916年,美国攻进多米尼加。

1917年,美国差点再度与墨西哥开战。

1919年,美国攻进洪都拉斯。

……

这一切都有一个特色,美国怼的这些国家都盛产香蕉。所以,这些战争被统称为香蕉战争。

巴拿马,香蕉一号,尼加拉瓜,香蕉二号,古巴,香蕉三号,海地,香蕉四号……

一个以西瓜开始的惨剧,以香蕉结尾,这两个水果见证美国逐渐成为美州霸王。


脑洞历史观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历史上产生蝴蝶效应的例子还真不少。讲几个有趣的无名小人物引起的历史事件。

一、一个女人乱吃醋,引起兵火连天,皇帝被劫。

东汉末,董卓死。他的部下李傕和郭汜一发狠攻进长安,把持了朝政。这哥俩都是贼匪粗人,打仗有一套,治国就发蒙了。于是,两人天天绑在一起,研究如何理政。时间长了,郭汜的老婆不干了:“我家老郭这天天往李傕家跑,早出晚归的,肯定是那个该死的老李头子给他安排漂亮妹子,把我家老郭的魂勾走了!”于是,心里恨透了李傕。女人一吃醋,就容易疯狂。某天,李傕给郭汜家送来一桌丰盛的饭菜,老郭媳妇暗暗在饭菜里下了毒。郭汜刚吃两口,他老婆就大惊小怪,说菜里有毒。郭汜当然不信,“我和李傕是铁哥们,老铁了!他不可能害我。”这时,老郭媳妇抱来一只大公鸡,喂了几口菜,不一会公鸡就蹬腿死翘翘了。郭汜目瞪口呆,不敢相信李傕这家伙竟然如此“狠毒”。

老郭媳妇仍不罢休,提溜来一桶大粪,吓唬老郭:"老头子,你中毒了!粪汁可解毒,快把这桶干了吧!"郭汜吓坏了,咕咚咕咚喝了一大马瓢屎尿!心里一直骂到李傕第十八代祖宗!

从此,郭李二人反目,天天领着军队在长安城里死磕!两军互攻数月,可怜长安城的老百姓遭了殃,稍不留神就会被万马蹬踏、万箭冷射,死了上万人,京师之内尸横片野。皇帝(汉献帝)来劝架,不但不好使,而且连自己也搭进去了。李傕抢先一步,把汉献帝一块给劫持了。郭汜一看:“好你个老李头子!你敢劫持皇帝,我就劫持大臣。”于是,一票公卿大臣全部被捉!从此,三国群雄混战正式拉开序幕。

就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女子,因为无缘无故的乱吃醋,竟让皇帝遭了殃,进而改变了历史进程。

二、还是一个女人乱吃醋,不小心打翻了一个帝国

明朝七品知县毛羽键,突然祖坟上冒青烟,竟然升官当御史了!来到京城的花花世界,遍布灯红酒绿、烟花柳巷,终于禁不住诱惑,腐败了,养起了小三。某天,毛御史正和小蜜缠绵依偎之际,老婆突然破门而入。被抓了个现行,奸情暴露的毛羽键,跪了一夜的搓衣板!第二天,气急败坏的毛御史责成相关部门彻查老婆大人是怎么突然跑到京城的。最后弄明白了,是官府的驿站送黄脸婆来的。毛羽键心里这个恨呐!上书皇帝要求裁撤驿站。皇帝竟然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于是,驿站系统的相关人员全部下岗,其中包括一个青年。这个无辜的青年,失业之后走投无路,心一横,造反了!于是,他打进了北京城,逼得皇帝上吊自杀,推翻了大明帝国。这个失业青年名叫李自成。

一个醋坛子,就这样一不小心打翻了一个帝国!

三、小官员没喝上好酒,结果闹大了,导致国家都城被围。

春秋时,楚国强大,鲁国和赵国很会拍马屁,都向楚王进贡美酒。赵国产好酒,鲁国酒则薄而无味。楚国管酒的一个小官员品尝完赵酒之后,很是喜欢,于是向赵使私自索贿赵酒,赵国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小官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把鲁酒和赵酒的坛子掉包,鲁国的坛子装赵酒,赵国的坛子装鲁酒,抬给楚王喝。楚王喝完“赵酒”之后大怒:“好你个赵王,送我这破酒!敢藐视于我?我削不死你!”于是,派兵攻打赵国,一直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围城一月。

就是因为没给一个小官酒喝,竟然导致国家都城被围,赵国表示很无辜很受伤!

四、两个小女孩因抢桑叶打起来,引起两个国家的战争。

还是春秋时,楚国边境小镇钟离和吴国边境小镇卑梁相邻,都处于两国边境线上。平时鸡犬相闻

,本相安无事。某一天,一个钟离的小女孩和一个卑梁的小女孩去采桑叶,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两个人都采一棵树上的桑叶,互不相让,打了起来。这一打,惊动了双方家大人到场,本来小孩打架,没啥大事,劝解劝解就好了呗!然而,双方家大人都是爆脾气,护犊子心切,于是,两个家庭大人们祭起来了电炮飞脚,一顿猛干。这一干,又惊动了两镇百姓到场,一看自己镇子的人被揍,于是群殴起来。结果,有卑梁的人被打死。

接下来,事态继续升级。卑梁的老百姓不干了,请愿卑梁镇的吴国守城长官,要求报仇。卑梁守城长官率领大兵袭击扫荡了钟离。楚国一看:“你吴国敢初一我就敢十五!”,派大军不管三七二十一,攻占了卑梁。吴国一看:“小楚无礼!看我不整死你!”派公子光(j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率领大军,又攻占了楚国钟离和另一重镇居巢,再屠两地而去。从此,两国正式全面开战!

两个小女孩采桑叶引发的小矛盾,最后竟然导致两个国家互相屠攻伐,数万人头落地!

以上这些无名小人物小琐事,最终引发历史大事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蝴蝶效应。虽然历史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影响了历史。


品谈客


大明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说亡于阉党,有人说亡于鼠疫,有人说亡于满清,而梁启超则说:明朝亡于御史毛羽健。

梁启超的这一说法,是不是太过武断了,一个小小的御史,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颠覆大明王朝?


梁老师说的有道理吗?

若用蝴蝶效应来分析,似乎有些道理!

毛羽健究竟何许人也?

毛羽健湖北人,官不算大,正三品;权不算高,监察御史,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毛羽健虽然是个常人,但他做了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最终却改变了历史。

他做了什么事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天启二年,毛羽健弹劾阉党杨维垣、阮大铖,结果被反咬一口,被魏忠贤罢免官职,灰溜溜地滚回了老家。

没过几年,崇祯做了皇帝,一开始便清算了魏忠贤等一众阉党,同时将遭阉党陷害的大小官员重新启用,毛羽健也是其中一员。

当毛羽健接到皇帝任免通知书后,喜极而泣,第二天,便收拾行囊回京赴任去了,离开之前,毛羽健对老婆说:“夫人,我先去京城探探情况,等安顿下来了,再来接你!”

这里要交待一下毛羽健的老婆,她长的也算标致,但唯一的缺憾就是性格彪悍,蛮横跋扈,经常对毛羽健实施家暴。

毛羽健见了老婆,就像见了老虎一样,瑟瑟发抖,这次不带老婆去京城,其实是想过几天安稳日子。


到了京城的毛羽健,没有母老虎的管束,就放飞自我了,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好不快活。

不久之后,毛羽健包养了一个如花似玉小情人,二人一起如鱼得水,如胶似漆,别提多快活了!

这天,毛羽健正与小情人在床上快活,突然听了一声怒吼,“小健,你这个贱人!”,紧接着听见“砰砰砰”的踹门声。

“我的天哪!老婆来了!”毛羽健吓傻了,结果可想而知,毛羽健被揍个半死,小情人的衣服也被撕烂了,脸也被抽的破了相。

后来毛羽健发了毒誓,彻底与小情人分手,否则遭雷劈,大老婆这才饶了他。

事后,毛羽健越想越窝火,这个悍妇大老远的怎么过来的呀?湖北老家离北京可是千里迢迢啊?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老婆是走官道驿站来的,古代官道就相当于现在的高速,一溜烟就跑过来了,十分方便快捷!


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毛羽健大骂道:“该死的驿站,我要弹劾你!”

说做就做,第二天毛羽健就上了道奏折,说官道驿站维护成本高,人员工资高,利用效率低,百分之八十私人使用,公家使用不到百分之二十,建议取消官道驿站。

崇祯批示道:“等等再说吧!”

毛羽健不依不饶,又找了几个大臣,继续提建议,不取消驿站绝不罢休。崇祯觉得,此时明朝与清朝激战正酣,国库又空虚,取消驿站确实能减少国库支出,崇祯大笔一挥“同意”。

崇祯这大笔一挥,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要知道,成千上万的驿卒吃这碗饭的,取消驿站之后,驿卒就失业了,加之当年闹饥荒,失业无异于死亡,他们被推上了绝路。


果然有个叫李自成的驿卒振臂一呼,“迎闯王,不纳粮”,口号一喊,成千上万的驿卒加入了造反大军。

几年之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呈燎原之势,最终攻入了北京城,崇祯上吊自杀,大明灭亡。

假如毛羽健不包养情人,就不会想到取消驿站;假如不取消驿站,李自成就不会失业;假如李自成不失业,就不会带头造反;假如李自成不带头造反,可能大明就不会灭亡。


一半秋色


讲个小段子吧。


有这么一个女人,看她前半生委实是很倒霉的那种。

喏,她谈的第一门亲事,老公在她还没过门的时候就死了,然后呢,她又被一个王爷看上,结果那个王爷也是她还没过门就死了。家里人都慌了,请来个算命的,这算命的也不知道是真牛逼还是塞了钱,掐指一算,说这女孩命格很大,将来是要做皇后的(潜台词就是前面死的两个格局太小了呗)。嗯 ,于是她老爹,就把这个女孩往宫里送。


后来啊,太子的一个爱妾死了,郁郁寡欢。皇帝发现儿子不开心,就给他选妃。大概就是一排女的站哪,就等太子翻牌子。可是那天呢,太子的心情其实并不是很好,也没心情选人,但是又拗不过父母的皇命,于是,这个太子就随口说了一句,这个女的还行。这个时候呢,我们的女主人公当天穿的那件衣服,刚好与别人不同,而她的位置呢,真好又跟太子坐的位置最近,于是人们以为太子喜欢的是她,就把她选为太子妃。


后来,我们的女主人公就从太子妃变成了皇后,从皇后变成了皇太后,乃至太皇太后。中国历史上,能比她在位时间还长的皇后,只有清朝的孝惠章皇后了。而且,在她当皇后的61年里,她把她们家的子弟都安排上了要位。她的家族也成为了当朝的第一大望族。


再之后呢,他们家族里有个人想当皇帝了,装模作样好多年,终于图穷匕见,向她索要传国玉玺。而她一气之下,把玉玺扔在了地上。


是的,她叫王政君。那个想当皇帝的人叫王莽。


萌萌的糯包子


1938年苏联和日本间的张鼓峰冲突事件,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当时苏军几十名士兵登上张鼓峰后开始构建防御工事,日军驻扎在朝鲜的第十九师团团长尾高龟藏中将也不甘示弱,立即派人秘密进入张鼓峰一带打探军情,没想到的是被发现了,苏军二话不说,反正语言也不通,立即开枪扫射并击毙了一名小鬼子。

这一下子可惹毛了小鬼子,驻苏联的日本大使立即提出抗议,要求苏军撤出张鼓峰并共同商议边界问题,没想到吃了闭门羹,苏联对日本的抗议置之不理,气急败坏的鬼子扬言要好好教训老毛子,一群无脑的陆军参谋部立即要求驻朝鲜的第十九师团把主力集结到边界一带,等待命令蓄势待发。

但是,大本营参谋总长和海军部都反对在张鼓峰挑起事端,因为当时正值武汉会战,为了打这场战役日本国内已经倾尽了国力,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如果因一场冲突事件而演变成一场大规模战役,虽然关东军兵强马壮而且闲着也没事,但物资补给跟不上,两线作战无异于自掘坟墓,因此拒绝了参谋部的开战请求。

此时,脸部毫无表情的裕仁表面上也拒绝了参谋部的开战请求,但其内心其实很想教训一下老毛子,认为经过大清洗后的苏军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只不过是国力不允许罢了。但是,二战日军以下克上的“优良”传统再次延续了,第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来个先斩后奏,通过夜袭的方式以极小的代价,瞬间夺取了张鼓峰和沙草峰。

裕仁在得知战报后喜出望外,笑颜逐开,但令他所料未及的是苏军已经在不停地调兵遣将,在张鼓峰一带增兵至两万余人,包括一百多辆坦克和飞机及六十多门火炮,此时的第十九师团主力不过七千余人,并且缺乏重武器,空军和海军都去支援武汉会战了。第十九师团只坚持了一个礼拜就败了下来,令裕仁和参谋本部大惊失色。

虽然苏军的伤亡高高于日军,但由于苏联并不想将争端扩大化,最后双方通过谈判的方式结束了冲突事件。此时关键人物跳了出来,就是担任关东军作战参谋部少佐辻政信,认为张鼓峰的失败乃大日皇军的耻辱,关东军必须挽回颜面,一个狂热的典型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小小参谋的“翅膀”的震颤就像蝴蝶一样,即将燃起了一轮大风暴,就是日后爆发惨烈的苏日诺门坎事件。

旧日本最出名的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员、陆军大学,这三所军事院校辻政信都混过,而且都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辻政信在陆大以第三名曾成绩毕业并成为“军刀组”成员,这个组曾出过不少恶魔,如东条英机、谷寿夫、松井石根、石原莞尔等,虽然辻政信至死最高军衔只是一个大佐,但这货权力很大而且东条老鬼就是其老师,中将师团长都要对其敬畏三分。

张鼓峰事件后,“日军能以一个兵打苏军十个兵”的狂言就是辻政信发出的,也是极力主张将抗战扩大化的狂热分子之一。1939年在担任关东军作战参谋时,张鼓峰事件的“小胜”让辻政信产生了错觉,一直在煽动关东军对苏联作战,最终以关东军司令部的名义签发了一个满苏边界纠纷处理文件,鼓励前线部队不断地向苏军挑衅,于是爆发了诺门坎战役。

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关东军在空战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当朱可夫调到战场后,关东军的情势开始急转直下了,关东军的防御工事和仓库损失惨重。但辻政信竟然伪造大捷战报,还以作战课长及总参谋长的名义调集了大量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最终战争的规模越演越烈,经过惨烈的交战后关东军第23师团主力损失殆尽,投入的战车部队根本不是朱可夫装甲部队的对手,最终以惨败收了场,辻政信也被关东军司令部一脚踢走了。

早在七七事变爆发前,日军的海军和陆军曾就南进还是北进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日本军部不得不做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同时南北并进,但是,日本陆军并不甘心,依然坚持全线北进苏联的战略。在辻政信一手导演的诺门坎大风暴后,日军见识到的不仅是苏军强大的军事实力,更是见识到了苏军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与以“强盗”为主的日军后勤补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最终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野心,也直接改变了二战的走势。


赛门之略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蝴蝶效应是这样出现的——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终于轮到奥斯曼帝国扬眉吐气了:地中海,我们来啦!

呵呵。

有人扬眉吐气,就一定有人倒霉,倒霉的人就是欧洲。

地中海是什么意思?

是欧洲人通往中国的生命线。

欧洲的中世纪黑暗无比,愚昧、穷困、落后,就指着从中国弄点好东西来接济生活呢!屋漏偏逢连夜雨,穷就穷吧,还把生计给断了,这下完了!

欧洲人苦闷无比——我们怎么能离得开中国呢?只有中国可以救欧洲。

那怎么办?

欧洲人只有想办法自救,去探险吧,也许能够找到通往中国的新航路。比方说,从哪里先到印度,然后就能到中国了。

结果,整个欧洲掀起了航海探险的浪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航海时代。

谁最穷谁的探索欲望就最强,而谁就最先崛起。西班牙崛起了,葡萄牙崛起了,荷兰崛起了,比利时崛起了……这些国家在欧洲本就是弹丸之地,但新大陆的殖民地的开拓,让他们成为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及其周边海洋,如此广阔的沃土及沃土上孕育的财富改变了欧洲的贫困面貌,欧洲陡然而富,国力爆棚,领土面积更是大到不知所措。

而不断的航海、战争,加之财富的积聚,很快带来了另外的东西,那就是工业革命。

此前,就算他们积累了财富,这些财富也只能有一个去处,就是源源不断地流往中国——欧洲人这么辛苦,原来就是给中国打工,真是太悲催了!

怎么办?

我们要有赚中国人钱的勇气!

虽然……愿望是良好的,但是中国人就没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赚不到他们的钱怎么办?

我们有大炮了啊,为什么不能干!

对中国动武?你们确定?

是的,就对中国动武,我们试试看。

于是,大英帝国心怀忐忑地试着对大清帝国开了炮,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多年以来在他们心里神一样的存在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然后,就是我们最不愿回首的近现代史😔

当年就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哆嗦,整个世界文明史的进程就改写了,蝴蝶效应影响之大,非此莫属。



真相很简单


风华史为您解答!

我们总喜欢对历史上决定性的时刻充满假设,如果是另外一种可能,历史走向又会如何?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毫厘之差,历史巨轮便无法挽回,如同蝴蝶效应一般。

冥冥中自有天意。

荆轲刺秦王,正危急关头时,一个太医扔出药包砸到荆轲,短短失神一瞬间,秦王趁机抽出长剑。也许没有那个药包就没有后面的大一统王朝,两千年帝制。

蒙古大汗蒙哥攻打钓鱼城,不料被一宋小兵飞矢射中而亡,而远在西亚的旭烈兀率大军回国与忽必烈争位,哪知整个欧洲因此获救。

明朝给事中刘懋给上疏崇祯皇帝,节省开支裁撤驿站,崇祯准奏,李自成正是驿卒出身,被裁撤后生活无依……

李成梁养寇自重,养出个努尔哈赤,后人也几乎为清兵所杀,一饮一啄天注定。

历史上蝴蝶效应的故事很多,鸿门宴上,项羽不会算到日后会死于刘邦之手;华容道上,关羽也不知曹操会要了自己的命;慈溪太后举办一场生日宴会也不会料到甲午兵败。

当然,最出名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9月28日夺取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的战斗中,英法联军对抗德军,一度被火力压制,二等兵亨利·坦迪只身一人跃出战壕,匍匐前进消灭了德军重机抢手,最终德军溃退。此战亨利·坦迪被英国战报五次宣扬,战后也凭此英勇表现赢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当然这不重要。

在打扫战场中,亨利·坦迪发现一个年轻的德军伤兵,这个德军伤兵蹒跚地走在荒凉战场上,没有任何武器,已经筋疲力尽,这时伤兵也注意到不远处拿枪瞄准他的亨利·坦迪,历史性的一刻到来了。

这个德军伤兵没有惊慌失措,只是面无表情死死盯着亨利·坦迪,麻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我那时的确瞄准了,但我从来不射杀伤兵,” 亨利·坦迪日后回忆起当时的一幕,“我让他走掉了,他稍稍点点头,然后一瘸一拐走远了。”

这名年轻的德军伤兵叫阿道夫·希特勒,后来在他的会客厅里一直悬挂着一幅画,画中是个背着伤兵的英国士兵,画的名字就叫“英国最勇敢的士兵亨利·坦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