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wamg帅


孙权的哥哥指的是孙策,关于孙策的老婆,《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对此有记载:孙策娶大桥,周瑜娶小桥。孙权的嫂子这里指的应该是大桥。



孙权英年早逝,撇下可怜的大桥和孩子

孙策(175年-200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他在《三国演义》中号称“小霸王”。

孙策有勇有谋,心胸开阔,他带领的军队军纪严明。孙策为了父亲杨坚未完成的事业而屈事袁术,不久脱离袁术,统一江东,成为魏、蜀、吴三国创业者中最年轻有为的一个。

孙策24岁那年,带领军队攻取庐江的皖城,虏获了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的桥氏姐妹,从此18岁的大桥作为战利品嫁给了孙策,也可谓郎才女貌。大乔是妻是妾史书没有记载,按理说,大桥跟随孙策这样有担当有抱负的男人生活应该是幸福的。但是,孙策却早早死了。大桥和他一块生活了最多一年多,不到20岁就守了寡。



孙策死的也是可惜,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计划对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军队都已整顿完毕。四月四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快马飞奔,自己的骑兵都被远远地落在后面。此时突然冒出三人,挡在孙策面前。这些人是许贡的门客,许贡之前被孙策所杀,而门客带着他的儿子逃跑了,这次来找孙策报仇。

其中一人一箭射到孙策脸上,这时孙策的骑兵赶来救下了孙策,但由于伤势过重孙策还是死了。关于细节《吴历》载:给孙策治病的医生告诉孙策,他的箭伤能治好,但100天内不能动怒。不料有一天,孙策从镜子中看到自己英俊的面容已毁,立刻大怒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他声嘶力竭地狂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年仅26岁。

孙策临终将印绶交予19岁的弟弟孙权,留下遗言,让众将好好辅佐孙权。

对于大桥孙策留下遗命,命她孝顺老母亲吴夫人。这种命令也在暗示不许大桥改嫁!


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孙权和大桥同龄,有人难免会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孙权可能会纳了小乔。在这里小姐姐说,这些人想多了。孙权不会那么傻,胆也没那么肥,他怕传出去东吴会毁在他手里。古人讲究尊卑有序,注重礼教。他的老母亲吴夫人也绝不会允许他干出这种丧风败俗之事。再者说,孙策死后,本来该将位传于子,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传给了弟弟孙权,孙权如果再去霸占自己的嫂子,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那么孙权继位后,是如何对待嫂子大桥呢?

首先,为了孙家的名声也为了遵循哥哥孙策的遗命,孙权是不会允许大桥改嫁的,他会对大桥很尊重,也很爱护自己的侄子。

大乔为孙策的死泪流满面,更是在哭自己悲苦的命运。古代的女人本就身份低下,又死了丈夫,大桥在照顾婆婆的同时抚育着孙策的儿子。在吴夫人死后大桥应该去了一个隐蔽的地方生活,据说她去了一座寺庙,在那里了无牵挂,安静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小姐姐讲史


这个问题问得好。孙权的哥哥孙策去世的时候年仅26岁,他妻妾的年龄肯定不过20多岁,那孙权是如何对待他正值芳龄的嫂子的?

古人通常不止一个老婆,孙策也不例外。据史书记载,孙策至少有一妻一妾。不过正妻在历史中并无留下记载,反倒是他的小妾被人们所熟知——她就是大乔。

你们没看错,大乔是孙策的妾,而不是妻。两人的故事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浪漫,孙策得到大乔的手段反而有些残酷和趁人之危。

公元199年,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攻下了皖城。城破之后,两人听闻城内桥公有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于是收纳她们为妾,其中大乔归于孙策,小乔归于周瑜。

事成之后,孙策还对周瑜戏谑的说道,桥公的这两个女儿要不是碰上我俩,肯定还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她们应该满足了。可见孙策其实把大乔当做自己的战利品而已,还认为自己有恩于她。

不过还没等两人培养感情的时候,孙策就于200年5月去世了,此时距大乔成为孙策的小妾不过5个月时间,真是有些悲剧。更悲剧的是大乔还没给孙策生下孩子。

孙策留有一男二女,而大乔只跟了孙策5个月,再加上孙策肯定有正妻一人,所以这些后人不可能是大乔所生。

既是小妾,又没有人际关系,再加上没有生下孩子,寡妇大乔的处境可想而知。她的结局要么是守寡孤老一生,要么是受不了孙策正妻的压迫而改嫁他人,仅此而已。孙权也不会把她当嫂子看待。

孙策正妻的结局要好一些,因为孙权称帝后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她毕竟有名分,再加上生了三个孩子,后半辈子是衣食无忧的。

孙权对他的侄子侄女也不错。他封侄子孙绍为上虞候。将大侄女孙氏先嫁给丞相顾雍的长子顾绍,后改嫁丞相陆逊。二侄女嫁给了朱治的儿子朱纪。


石头说历史


孙权的嫂子,便是闭月羞花的大乔了。孙权的江山,是哥哥孙策拱手让给他的。正所谓“兄弟之妻不可欺”,而今又有“兄弟之气不客气”之说,那孙权是到底如何对待这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嫂子呢?



大乔其实很命苦,虽有倾城之貌,然而生逢乱世,个人的命运只能交给老天。且说孙策和周瑜攻占了皖城,得到了两个绝色美女,一个是大乔,一个是小乔,两个美女都有倾城之色,大乔端庄秀丽,小乔妩媚动人。

孙策和周瑜决定收了这两个美女,孙策是领导,由他先选,他选择了大乔,周瑜没得挑,就选了小乔。周瑜当时还说了句挺不要脸的话,“乔公二女,能给找到我们这样的男人,实在是她们的福分”,夺人城池,抢人闺女,竟还说出如此恬不知耻的话,也真是无语了。



当时,孙策与周瑜已二十五六岁,早就成家立业了,古代又极为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孙策和周瑜,根本不会选择她们做妻子的,只能让其做个侍妾。

孙策当晚与大乔恩爱一夜后,就把大乔送回了大本营吴郡。然后他继续南征北战,四个月后,不幸死于间谍的暗杀。大乔并未给孙策生下一儿半女,就守活寡了,当时年方二十,正是娇艳欲滴的年纪。



如果曹操是孙权的话,怕是早就按捺不住了,因为曹操就好这口,喜欢人妻熟妇。但孙权不好这口,而且他后宫佳丽很多,根本不缺这一类型的。而且古代视兄嫂如母,连江山都是哥哥拱手相赠的,他怎么好意思霸占哥哥的女人呢!

况且,假如孙权真的与大乔有私情,这会成为三国最大的丑闻,也会给蜀国和魏国攻击孙权巨大口实,作为成熟的政治家,孙权断然不会如此冒失的。



对孙权来说,江山只有一个,女人要多少有多少。


一半秋色


孙权的嫂子也就是孙策的老婆,孙策是有一妻一妾的,不过对于孙策妻子正史上没记载,也不出名,倒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是孙策的小妾——大乔,所以就来说说孙权是如何对待大乔的。



孙策人称“小霸王”,字伯符,是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初平二年(191年),他的父亲孙坚在攻打荆州刘表的时候,被刘表的手下黄祖埋伏所杀,年仅37岁,孙策当时才17岁。

等到办完孙坚的丧事加上守孝,已经是初平四年(193年),孙策跑到寿春找袁术,想要从袁术那里讨回孙坚的旧部为父报仇,袁术心有不甘,就让孙策去丹阳找他的舅父吴景,自己想办法去招募兵勇,孙策到丹阳后才招了几百人。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带着几百号人又去找袁术,袁术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给孙策统领,袁术因为向庐江太守陆康(陆逊从祖父)索求军粮没得到,就许诺孙策攻下庐江就把庐江郡封给他,孙策攻下庐江后袁术却出尔反尔,派了自己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孙策对袁术越来越失望。


孙策就想了一个计策,骗袁术说自己愿意带兵去帮助舅父(吴景也是袁术的部下)征伐横江,打下横江后就在江东召募士卒,到时候再带领这些士卒来帮袁术平定天下,袁术觉得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孙策,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了三千兵马,回到江东恢复祖业,周瑜得到孙策写给他的信后,就带兵投奔孙策,孙策得到周瑜的帮助,更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孙策与周瑜同岁,《三国志》记载,孙策是“美姿颜”,周瑜是“有资貌”,可以想见这两人都是大帅哥,江东士民称呼他们为“孙郎”、“周郎”。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已死,孙策也早已和袁术决裂了,孙策想要借机解决掉庐江太守刘勋,就写信把刘勋骗出他的大本营皖城,等刘勋去攻打海昏的时候,孙策和周瑜率领两万人马偷袭皖城,一举攻破。


当时江东的两位美人“大乔”、“小乔”跟随乔公正好住在皖城,乔家二美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其美貌却是名声在外,连远在洛阳的曹操也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更何况是江东霸王孙策。

孙策和周瑜哥俩打下皖城后,就一起跑去找乔公求亲,这两人都是当世英雄,乔国老一下子得到两位佳婿,也很乐意,于是孙策纳了大乔,周瑜纳了小乔,好哥们成了连襟,也算是亲上加亲了,孙策跟周瑜说:“乔公二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只可惜大小乔两人的命却不怎么好,嫁的丈夫都短命,孙策死后孙权是怎么对待大乔的?

孙策纳了大乔后,英雄爱美人,自然是恩爱了一段时间,只不过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夫妻之间聚少离多,而更苦的是,大乔在嫁给孙策才几个月的时间,孙策就被刺杀身亡。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已经平定江东,在其平定江东的过程中,也结下了不少仇家,而孙策又喜欢单身出去打猎,这就给了仇家机会,这天孙策跑到丹徒山中打猎,就遭到了埋伏,孙策以前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有三位门客对许贡忠心耿耿,一直在寻找机会,见孙策甩掉了护卫只有一个人,三人就偷偷跟上来,孙策发现不对,虽射杀了一个,面颊却也被刺客射中,其余两个刺客被后来赶到的护卫杀死,孙策中箭后疼痛难当,虽请了医生医治,却因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没多久孙策就疮裂而死了。


孙策在临死前将江东交给了孙权,他的妻儿自然也托付给了孙权,孙策死的时候才26岁,而大乔也才20出头,青春守寡,在清人薛福成的《庸盒笔记》中说孙策死后,大乔哭泣数月而卒,这个说法不大可信,毕竟大乔是在城破之后被孙策虏获,纳为小妾,没多久就同被俘虏的袁术家眷和刘勋家眷一起被送回吴郡,两人感情没有那么深,伤心哭泣肯定是有,却不至于会为孙策殉情。

孙权掌权的时候,虚岁十九,只不过孙权对大乔却不敢有什么非份之想,江东虽然被孙策统一,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再加上大乔小乔的关系,小乔和周瑜的关系,周瑜和孙策的关系,孙权不可能傻到去招惹孙策的未亡人。


所以孙权对大乔也是尊敬有加,把她安排的好好的(也可以说是变相软禁),大乔也因受到孙策的嘱托,照顾他的孩子,把孩子抚养长大,大乔带着孙绍隐居起来,敏感的身份让她只能在余生深居简出,青灯古佛不问世事,独自走完了一生。


历史红尘


孙策也是一个挺悲惨的人,十七时父亲孙坚就去世了,自己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好在孙策早年结交了一些名士,为人仗名声逐渐传开,后来逐渐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投奔了袁术,为袁术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袁术很赏识孙策,但是从来不给孙策升职加薪,只扶持自己的亲信。


孙策觉得对自己不公,脱离了袁术,建立自己的一片地方,经过一番努力孙策打下了江东地区,这年孙策26岁,如此年轻的孙策有些气傲,得罪了一些人。

一次孙策去狩猎,因为马比侍从快,将侍从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这时前方出现了三个人,这三个是都是孙策所杀吴郡太守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孙策对于这三有些防备,三人自称是韩当的士兵,而孙策认识韩当的侍从,对三人发起了质问,三人自知暴露,对孙策发起了偷袭,孙策率先拉弓,射死一人,但是孙策双拳难敌四手,被另外两人射中了面部,随后孙策的侍从赶了过来砍了两人。

随后,将孙策抬回了府邸治疗,但是孙策伤的太重,以当时的医术根本无法挽救,孙策自知活不了多久,交代了后事,因为孙策,儿子太小无法掌控大局,将位置传给了孙权。


随后,在孙权的带领下,江东不仅稳固,而且地盘也进行了扩张,公元229年,称帝,建立了吴国。

孙权继承孙策的位置之后,对待孙策的妻儿怎样?

对于孙策老婆大乔的记载并没有多,连大乔的生卒年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更别提后面的事情了。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孙绍来推测,孙权接手孙策的地盘以后,对待孙策一家挺不错。其次孙权称帝以后,也没有忘掉,封孙绍为上虞侯,并且子孙后代世袭。

从这点看,孙权当上皇帝之后,给孙策的后代争取到了最大利益,孙策的子孙后代,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

孙绍是孙策和大乔生的儿子,儿子都过得那么好,古代百善孝为先,大乔自然也就过得很好,衣食无忧。


历史黔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说法,古人也一直遵循此等讲究,三国中除去诸侯英雄,最让人们忘不掉的,是乱世中的红颜们,三国红颜知名度当属貂蝉最高,大小乔其次,不过这三个女人,结局都不怎么样,尤其是大乔。其实严格一点来说,大乔并不是孙权的嫂子,当年孙策求娶大乔时,是在建安四年的六月份以后,彼时孙策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按照古人十几岁娶妻的习惯,孙策在遇见大乔之前,便已经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故而大乔只是妾室,或者连妾室都算不上,只是孙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故而孙权不会将其看作为嫂子。

孙策身边的女人,就属大乔名气最大,然而事实上,孙策和大乔相处时间也不长,公元199年,孙策率领大军攻破皖城,在驻留之际,听闻皖城中有一人名为桥公,膝下有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于是孙策和周瑜将大小乔收为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乔对于孙策来说,只是战利品而已,两个人相处只有半年时间,孙策在次年五月遇袭身亡,最重要的是,大乔没有给孙策留下一男半女,所以在孙策死后,大乔不可能被孙权奉为长嫂。史书上记载,孙策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四个孩子,没有哪一个和大乔有关,也许是孙策哪位没在史书上留下身影的正妻所生,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妾室,孙策遭遇不幸,江东的希望只能让还没到二十岁的孙权扛。

史书上的孙权,应该算个晚节不保的皇帝,早年时期他英明睿智,江东基业在他手上不断壮大,最后甚至开国登基,而晚年时期的孙权,逐渐昏庸起来,杀害一个又一个忠臣,不过他对侄子侄女们倒还不错,孙策的女儿们,全部嫁给了江东世家大族。孙策的长女,嫁给了顾劭,顾邵乃顾雍长子,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极高,说其才能比陆逊有过之无不及,陆逊乃孙权掌权的左膀右臂之一,为江东立下汗马功劳,顾劭能获此褒奖,足以见社会认可度之高。孙氏能够嫁给顾劭,若说没有孙权在背后推波助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顾劭这个人没活多久,三十二岁死在任期上,可怜年纪轻轻的孙氏,便这样守了寡。第二个女儿,被嫁给了朱治的儿子朱纪,朱纪在史书中并不活跃,且不是朱治最优秀的子嗣,故而没有多少记载。

而孙策第三个女儿,嫁的人应当是三姐妹中,能力最强名气也最大的男人,此人名为陆逊,陆孙氏为其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陆抗,但陆逊官职虽高,架不住孙权晚年的残暴,活生生给他骂死了。陆抗年纪轻轻投身军中,后来西晋攻打吴国,若不是陆抗的话,吴国恐怕会提早灭国,两国交战你来我往,一直到陆抗死后七年,吴国才被彻底灭亡。以上孙策三个女儿的婚事,全部是孙权一人策划,要说他没有一点儿私心,那绝对不可能,但总体来说,三个女子的婚事,都算得上当时最佳,只是世事变化无常。上面也说了,孙策还有一个儿子,此人名为孙绍,相比三姐妹荣华富贵的待遇,孙权对于这个侄子,显然是有些防备的。

其实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孙权对孙绍会有防备,说白了是利益之争,因为当初若不是孙绍年纪小,江东之主的位置,不一定是孙权的,孙权接管江东时年纪不大,很多人认为他成不了气候,江东会被取而代之,而当时的孙绍,比孙权年纪更小,也就只有几岁,在江东根基不稳的情况下,无法让一个幼子来当领导人,于是孙权上位成功。对于这个侄子,孙权本人爱恨交加,一方面给太多,怕威胁到自己地位,另一方面待遇太差,旁人又会说自己苛刻,对不起过世的兄长,所以孙绍最后仅仅被封为侯爵。孙绍先被封为吴侯,后来因为孙登的儿子封吴侯,孙权才将其改为上虞侯,孙绍去世以后,儿子孙奉继承爵位。孙皓当皇帝时,听信谣言说孙奉当立,于是将其杀死,江东小霸王孙策就这样绝后了。

孙策的三个女儿和儿子在其死后都没有受到任何迫害,起码在孙权掌权时没有,除了对孙绍防备一些,孙权也并未做出什么举动,而孙策的正妻,也就是孙权的嫂子,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依靠既有事实猜测的话,晚年应当不会差到哪里去,首先能嫁给孙策的人,起码得门当户对,孙策的父亲孙坚,在江东颇有威望,能与其联姻的家族,非富即贵,所以即便在丈夫死后,这位妻子还可以返回娘家,人生后半段起码可以衣食无忧。其次若是正妻,并生下孙策的子嗣,那么就当孙权接任江东之主,对于嫂子想必也是十分客气的,毕竟古话说长嫂如此,孙权再怎么不喜欢,还是要做好表面工程的,按照他对几个侄女侄子的态度,在物质方面孙权起码不会苛刻她。

史书上没有记录这位正妻的消息,要么是早逝,要么是史料丢失,不然依照孙策的历史地位,总归会有一言半语留下,不至于连名字都没有,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尤其是三国这种乱世,女子更是举步维艰,许多女孩子生来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姓氏,故而孙策的正妻有可能是这种情况。但总的来说,孙策去世以后,他的正妻还健在的话,不会受到什么苛刻对待,因为她身边还有几个孩子,孙权对她自然也要尊重,以后的日子只要当个失去丈夫的富太太,物质条件不会差到哪里去,惨的是孙策那些漂亮的妾室,在乱世失去依附的美人,终逃不脱被送人与香消玉殒的命运。


木剑温不胜


关于孙策的妻妾,历史留名的仅有大乔,那么孙权又是如何对待嫂子大乔的?占有?逼死?改嫁?颐养天年?或是其它?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周瑜)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古代婚礼讲究的是“娶妻纳妾”,而孙策纳的是大乔、周瑜纳的是小乔,足见大乔、小乔的身份都是妾。

公元199年12月,周瑜攻打皖城,孙策纳大乔为妾。公元200年4月,孙策于丹徒山中打猎遭遇暗杀重伤,后不治而亡。

也就是说,从大乔被孙策纳为小妾,两人相处不足4个月。同时,在孙策死之前,他还曾率军大败黄祖,招降豫章,接着又打算图谋中原。

以此推测,大乔和孙策相处的时间应该更短,两人间到底有多少真感情,还真是难说。但是,根据孙策死时仅有24岁,而当时他已有一子二女,又长期征战忙于事业,后面一直也没有正妻的记录等情况来看,当时大乔的身份虽然为妾,但是实如妻。

据《江表传》记载: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由此也可看出,孙策对纳大乔为妾也是很满意的。同时,由于孙策子孙绍、女二孙氏尽皆年幼,养育三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大乔的身上了。所以,以此推论,孙权应该让嫂子承担起了抚养侄子、侄女的责任,最后生老病死而终,或陪伴清灯古佛无疾而终。

那么,孙权有霸占这个“国色”的嫂子、或其它迫害企图吗?

应该不会,理由有二:

  1. 兄弟姐妹不容。孙坚生有五子,即: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三女,即二孙氏(孙权姐)、孙夫人(孙策妹,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孙尚香,后嫁刘备)。江东基业可是孙策打下来的,如果接位的孙权不能好好对待孙策的孤儿寡妻(妾),怕这些兄弟姐妹也不会答应吧,他的位置还坐得牢吗?

  2. 原班人马不会答应。虽然孙权继承了江东基业,但是江东的文武重臣基本上都是孙策生前的班底,孙权又岂敢做令文武重臣心寒之事。

另据清人恭福成的《庸盒笔记·卷五》记载:吴长沙桓王夫人桥氏,桥夫人归桓王未及两年,桓王遽薨,夫人哭泣数月亦卒,节烈可钦。

据该史料所言,孙策和大乔感情深厚,当孙策死后,竟然哭泣数月,伤痛过度而亡。

总之,孙权对于哥哥的唯一嫂子大乔,应该是礼遇有加和厚待的,并没有发生像有些人说的什么“寒心论”。


祥子谈历史


孙策死后,孙权继承了东吴的大权,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使得东吴做大做强,成为了乱世中的“三国”之一。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让我们见识到了“大乔和小乔”的美貌动人。同时我们也知道,大乔被孙策纳了妾,而小乔嫁给了周瑜。


那么,孙策死后,以大乔为代表的孙策妻子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呢?

  1. 大乔和孙策并非你情我愿的因为爱情。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作者都不惜笔墨描写“大小乔”的美貌和才学,而且引起了天下英雄的慕名向往。比如说诸侯孙策、曹操、袁家二兄弟。恰恰是孙策攻破了乔国老的城池,他们一家做了阶下囚。大乔被迫嫁给了孙策,做了妾,而小乔则许给了周瑜,这里面满满的都是战利品的味道。

  2. 孙策意外身亡,孙权接手东吴政权,大乔们身份地位急转直下。孙策和大乔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他在几年之后,遇刺身亡,而是否和大乔留下后代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本来大乔的地位就不高,只是孙策的妾而不是妻,现在老公死了,地位下降肯定是没的商量了。
  3. 孙权没有赶尽杀绝,也没有趁机占便宜,只是冷酷的“流放”,大乔孤苦伶仃的走完了暗淡的一生。据历史记载,孙策只有一个儿子叫做孙绍,而且并不确定是大乔所生。孙权也并没有垂涎嫂子们的美色,只是把她们安静的“软禁”了起来,而且并不允许她们改嫁,所以,大乔在19岁守寡以后就过完了孤苦伶仃的一生。

所以说,孙权在哥哥孙策死后,对嫂子们并没有更加过分的待遇,比如说强纳为自己的后宫,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待遇,只是“软禁”起来让她们渡过了落寞的一生。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公元200年5月5日,年仅26岁的“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留下了大乔等妻妾及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孙绍。大乔是关元199年12月被孙策俘虏,并纳为妾。他在半年后遇刺身亡,却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半年内,大乔最多能为孙策生下一个遗腹子,是不可能生下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可知,大乔并不是孙策唯一的妻妾,她是唯一一个有记载的妻妾,其余的在史书上连记载都没。孙策死后,孙权究竟是如何对待其家人的?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由于儿子孙绍年幼,孙策死后,数年打下的江东基业由二弟孙权继承。那么,孙权继承江东基业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大乔等人的?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合理推测,从孙策死后1—3年、3—5年后两个时间段分析如下。


孙策死后1—3年内,孙权对待嫂嫂毕恭毕敬,礼遇有加。

江东本来是孙策和好伙伴周瑜出生入死,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和年幼的孙权没有一毛钱关系。产业都是父死子继,孙权作为兄弟,本来是没有继承权的,只是由于孙绍年幼,才让他捡了个便宜。孙权在继承江东基业后,非常感谢自己的兄长孙策。他知道江东基业是哥哥给自己的,手下部将和官员也是兄长的亲信。孙权如果想要顺利继承江东基业,做的第一件事是安抚孙策的旧部及嫂嫂。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又唤诸弟嘱曰:“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诸弟泣受命。


孙策去世时,年仅26岁,大乔年芳二八,其余妻妾估计岁数也不会超过26岁。在孙策刚刚去世一两年内,孙权应该会对自己年轻貌美的嫂嫂大乔等人毕恭毕敬,真心感谢兄长孙策。孙权这样做,是做给孙策旧部看的,为了将孙策旧部收为己用,为了江东更好的发展。


孙策死后3—5年后,孙权可能将嫂嫂大乔等人改嫁。

孙权掌权三年后,将孙策的旧部收为己用,如周瑜、张昭、张纮,周瑜,同时招贤纳士,收罗了自己的亲信,如诸葛瑾、甘宁、吕蒙等人。这时,孙权掌权已久,江东政权稳定,已经不需要小心谨慎了,不需要如坐针毡了。孙权收罗了那么多人才,得有安抚、联姻,尤其是江东士族。


如孙权将孙策的三个女儿嫁给顾卲、陆逊、朱纪,其中顾卲是丞相顾雍长子,陆逊是四大都督之一,朱纪是将军朱治次子。江东有四大家族,分别为“陆、朱、顾、张”,孙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四大家族之三的陆、朱、顾。如果孙策有第四个女儿,就可能嫁给第四个家族张姓了。《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记载如下: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


虽然孙权为了让自己的侄女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她们安排了美好的婚姻,想让她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政治联姻的气息太浓了。万一他的三个侄女不喜欢这段婚姻呢?孙策的三个女儿都被孙权拿来政治联姻,那么他的妻妾也是可能被拿来政治联姻的。三国时期,社会气息开放,还没有程朱理学,那时的寡妇是可以改嫁的。

社会名流也有很多迎娶有夫之妇或者寡妇的。如曹操曾纳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为妾,纳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为妾,曹丕迎娶袁绍儿媳甄宓为妻,刘备迎娶吴懿之妹为妻。总之,东汉末年,社会上并不禁止寡妇再嫁,也不以此为耻。所以,孙策去世几年后,大乔等妻妾对亡夫的感情逐渐淡化,孙权为了嫂嫂的幸福生活,也是为了政治联姻,是可能将她们改嫁给士族的。


由于《三国志》等史书对孙策妻妾的记载很少,只有只言片语,《三国演义》中也没有她们的下落描述。在这儿,只能依据三国时期的社会风气,及《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合理推出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的。

在孙权继承江东的前几年,为了安抚孙策旧部,应该会将孙策遗留的妻妾奉为上宾,在局势稳定后,他会逐渐淡化孙策在江东的影响,可能将孙策的妻妾改嫁,这样更加有利于自己在江东的有效统治。孙权在称帝后,只是将兄长孙策追封为长沙桓王,将孙策的儿子孙绍封为上虞侯。

你是如何看待孙策妻妾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孙策的老婆,就是孙权的嫂子,其中一个就是有名的大乔。

实话说,孙策日理万机,大乔死的时候还是处女呢!

孙策娶大乔,应该是建安四年199年,那一年大乔19岁。《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说,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虏获二桥姐妹,孙策自纳大桥为妾,周瑜纳小乔为妾。大乔嫁给孙策后,两人聚少离多,仅仅四个月后就去世。大乔自此沦为了寡妇。从此史书再没有提到此人。不过清朝人薛福成的《庸盒笔记》说大乔在孙策死后,哭泣数月而卒。

孙权有没有对这个“处女嫂嫂”怎么样?这个很难说,因为在三国那个时代,不管是女认还是男人,都不是很在意名节问题,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南宋以后才出现。所以,大乔后来命运如何,无非就三种情况:

1,守寡:守寡的情况和《雍和笔记》差不多,那一定是每天青灯古佛孤独终老,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流行佛教,念佛这样无聊的娱乐都没有,所以我觉得守寡可能性不大。

2,改嫁:如果改嫁的话,有可能是孙权指婚,也看是周瑜介绍。这一家人关系很亲密,让孙权的嫂嫂去接一个姻亲,也是不错的选择。刘备、曹操、曹丕等人都娶过别人的老婆,这改嫁应该很正常。

3,早死:这种可能性也不小,在战乱中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娶了,结果没多久老公就死了,伤心加上生病,一命呜呼也正常。看《红楼梦》你会觉得这些公子小姐都是纸糊的,一生气就吐血,一吐血就死。

孙策的小妾如何处理不清楚,但孙策的两个女儿,都是用于了政治婚姻:

大女儿(姑且叫孙大姐)嫁给了顾雍。《三国志·顾雍传》载:“权妻以策女。年二十七,起家为豫章太守。”顾雍是蔡邕的学生,是吴郡四大家族“虞、魏、顾、陆”的优秀人才。

雇佣死后,孙大姐又改嫁给了陆逊,吴郡四大家族只有陆家走的最远,陆逊的儿子陆抗当过大将军,陆抗的儿子陆机和陆云在西晋依旧是知名学者。

二女儿嫁给了东吴元老朱治的三子朱纪,朱纪才能一般,声名不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