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孙权、曹操三者,谁更具有管理智慧?

菩提非树LW


大家好,学问之道,一以贯之,我是大话国学。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的心得体会。

刘备、孙权、曹操三者,谁更具有管理智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暗藏玄机。因为这三者代表了三类人:开创者——刘备;守成者——孙权;奠基者——曹操。三人代表不同的类别,想要将他们进行比较就要对他们的才能逐一分析。

分析类别1——开创者刘备

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开创者,他是在荆棘丛中走过来的人物。从刘皇叔到蜀汉皇帝,刘备不知道流了多了泪,淌了多少汗。猥自枉屈,三顾草庐拜访贤能,广施恩德,收纳志虑忠纯之士,将这些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让众人不懈于朝堂之上,忘身于战场之中。他能将众多匡扶汉室的有志之士凝聚起来,而且从《出师表》中,还可以看出他能识人善用: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都是创业中的佼佼者。

分析类别2——守成者孙权

孙权,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的江东天下是从父亲和哥哥手中接过来的,但是他却是守成之人。内事不明问张昭,外事不明寻周瑜,孙权听从前人的教导。在他进行决策之时,尤其是在关乎江东命运之事上,他耐心而又仔细听从谋臣武将的建议,认真周密地思考得失利弊,大胆小心地进行决议,从而维持住了江东政权的稳定。

所以,从这点上看,孙权为守成之人。但是身在乱世,作为守成之人的孙权,恐难以又大的作为。故而相对于一穷二白的刘皇叔,他有所不如。

但在众多皇帝的心目中,孙权是个理想的接班人。

分析类别3——奠基者曹操

曹操作为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在三国领导人中可谓是首屈一指。从他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刹就看到了这个人不一般。设置五色棒,横扫达官显贵,认法不认人。结盟诸侯共同勤王,众人逡巡而不敢进,他敢出兵攻之。挟天子以令不臣,获得中央话语权,接受代理汉朝的政事,不仅在内周旋于文武百官之中,对外还要应对于诸侯割据之事。听起来都让人都疼,可他却做得头头是道——平袁绍,灭袁术,征乌桓,一统北方。

可见其人于兴邦有大利,对社稷有大用,只是可惜身为汉丞相,死封魏武帝,尽管是管理小能手,但是却不知在地下以何脸面去见老刘一家。

综上所述,刘备是开疆立国之人,孙权是守土安家之人,所以孙权不如刘备。而对比刘备与曹操,曹操能识得天下人才唯君与吾尔——青梅煮酒论英雄——识得刘皇叔这条老龙。可见,在管理方面,曹操是胜刘备一筹。

但是,身为汉臣,死为武帝,这使得曹操又比不上刘皇叔了。


大话国学


要说管理智慧我觉得应该是孙权,东吴人才辈出,周瑜之后有鲁肃,吕蒙之后有陆逊,孙权很少像曹操刘备一样自己亲自带兵,这就是管理智慧。


YCsoft


曹操,三国之中,我最欣赏的一代枭雄,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文韬哥


东汉末年,经过30年的混乱之后,最终于公元220年形成了三国!在这一段时间,有三个主角,即: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各自建立了国家!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三国里的英雄,都是建立管理一方的国主。魏国虽然不是在曹操手里称帝建国的,但是是曹操打下的天下。刘备是白手起家,历经多年风风雨雨建立蜀汉政权。孙权虽是从哥哥手里接过的江东,但东吴是在他手里强大起来的。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目标准确,理想远大的大老板,大企业家。三位老板都是知人善用,且很会用驭人之术。

三人里面,曹操应该是最厉害,最好的管理者。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自己的手下很大的信任。鬼才郭嘉在曹操手下工作时,有人举报郭嘉不遵守礼法,应该惩治。曹操却不以为然,认为郭嘉是有大智慧的人,不必在乎这些细节。依然相信并重用郭嘉,还打算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曹操在管理上很有办法,例如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曹操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而且,曹操用人不看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曹操还提倡廉洁,起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曹操手下的名将于禁、乐进,是在行阵间被曹操提拔的,张辽,徐晃都是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例如,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东土,曹操将青、徐二州托付于他,从而得以专心对付袁绍,不必以东方为念;降将文聘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在江汉一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

曹操治军严整,法令严明,赏罚分明。在一次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足见执法认真。

能有个曹操这样的知人善用,赏罚分明,又有个人魅力的领导,手下员工必然死心塌地追随。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715592155148739"} --}

Zh上善若水W


豪无疑问,三个人中曹操是最具智慧的,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大部分用的人是降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善于团结他们,对他们的管理奖罚分明,具体的细节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珍珠黑月季花1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这首歌词中唱出了那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的年代,从十八路诸侯到三国鼎立,三分天下。

而这最大的赢家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了。

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不光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我觉得还要拥有智商、情商、逆商这三商。

这三商都高的人,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成就上都要来的更高。

智商和情商在这里就不多论述了,就题主的问题我们从逆商这个角度切入来看一下三人的管理智慧。

何为“逆商”?就是摆脱逆境的应变能力,面对挫折的心态和心智。

曹操,三人中管理智慧最高的人,也是成就最高的,首先,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才善任,唯才是用,对自己的部下充分信任。涌现出很多诸如贾诩、程昱、司马懿等谋士;他还推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策略,也涌现出了诸如典韦、夏侯渊、徐晃等武将。

赤壁之战时,曹操20万大军拜的一塌糊涂,不仅统一江南是不可能了,就连自己的性命也差点搭进去,但是当他从华容道逃出去之后,竟然哈哈大笑,他笑刘备太疏忽了,自己捡了条命,他分析,如果刘备堵住华容道,自己早死无葬身之地了,他并未因此气急败环一蹶不振。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说,曹操还是三人之中逆商最高的,也就是当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总是能坦然面对,化险为夷。

那么反观刘备,他是白手起家,相比曹操和孙权家底要薄的多,但他以和为贵,知人待士,手下也是猛将如云,关羽、张飞、赵子龙、诸葛亮、庞统等人都跟随他出生入死,忠心不二。

但是刘备的逆商就不怎么样了,否则也不会在自己称帝第三年就死掉了,怎么死的?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孙权打败,退至永安,跟赤壁之战中曹操相比算是一场小败,而且孙权还派使者请和,可是面对这么一个小挫折,刘备一病不起,第二年就病死了。

如此经受不起打击,试想在以后的治国理政很难有很大的作为。

孙权比曹操和刘备小不少,可以说不是一辈人,他继承了父亲和哥哥的江山,但老话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孙权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手底下也笼络这一帮诸如周瑜、吕蒙、黄盖、徐盛等栋梁之材,他既没有曹操那么全面,倒也比刘邦大度,属中规中矩。也是三位中最长寿的。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三位的话,我觉得曹操管理智慧最高。


品读历史者


三个人里面,曹操无疑是个人才能最为全面的,雄才大略,武力和谋略都很高,果断冷酷,世称“枭雄”,同时出道最早,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人才等方面都占据较大的优势。

相比之下,刘备本身的能力并不突出,但是他有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坚忍不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逆商指数非常之高,同时敢于放权,核心员工团队能力很强,文臣能运筹帷幄,武将能攻城拔寨,历经波折,终于也赢得三分天下之一。

而孙权严格意义上属于“富二代”,是从父亲和兄长手上接过政权的,不过这个“富二代”不仅没有挥霍父辈的基业,反而将它继续壮大,北拒曹操,西挡刘备,牢牢保持着三分之一的天下。与其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只擅武力却不擅治理不同,孙权性格果断,善于用人,并兼听礼贤(四十多岁称帝后此项工作开始退步),实在是一个管理高手,连曹操也不得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加入刘备团队时,刘备只有七八个人十来条枪,还正被曹操赶的东躲西藏,可见他要的并不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更多的可能是基于他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以及选择一个信任自己的老板,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更多的人选择曹操,因为他们认为曹操有天子大义所在,是国企,并且企业规模大,效益好,工作稳定,跟着曹操风险更小,前景更好。

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就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

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

刘备可谓能得人死力者矣。刘备手下人才不多,缺少中层干部,但有一点恐怕无人能比,那就是:人尽其才。黄忠的余热就是被刘备挖掘出来的。魏延只是牙门将,但刘备一下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而魏延果然不负所望。还有家喻户晓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恨不得一天上二十五个小时的班。在这个公司里,很少有人偷懒。这是个股份合作制公司,董事长:刘备,最佳CEO。

说说孙权了。孙氏东吴是最早打下基业的。在改革初期,孙策就敏锐地感觉到,江东地区的房地产业潜伏着巨大的商机。如果以旧城改造的名义申请,那地价只有十分之一。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如此,资金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不过这难不倒孙策。他通过关系找到了时任淮南省长的袁术,送上传国玉玺,顺利拿到了第一笔贷款。在短短数年间,孙氏家族就垄断了江东的房地产业,成为东南第一富豪。现在,你应该知道孙氏公司是什么了吧。如果你猜不出,就睁大眼睛继续往下看。民营企业!所以你明白了,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异常发达是有历史传统的。有的人愿意辅佐孙权,大多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定居江东,有家族的牵绊,不愿意背井离乡,同时担心如果加入曹操或刘备,会不会有地域的歧视,会不会在安排工作和升职加薪等问题上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曹刘孙三人身上肯定有很多特质,一个一个讲也没有必要,我只能取其精华地举一些对于我们很实际有用的来讲讲。在我看来,他们各自最主要的特质分别是:曹操为 “大气”,刘备为“坚韧”,孙权为“果敢”。

曹操的用人之道是很值得去研究的,如此有智慧的一个人,他是如何治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呢?曹操的用人之道可以说是: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补充说明一下,这个是曹操前期的用人之道,非常时期用非常之道,德才兼备固然好,但唯才是举更适合当时形势,所以说曹操也是个务实的人)。而且在用人时处理各种关系时也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德才兼备,唯才是举;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招贤纳士,尽释前嫌;抓大放小,不拘小节。从上面的原则以及真实的故事来看,曹操用人时是将人才放在个人恩怨上的,哪怕你曾经背叛,哪怕你再惹我讨厌,只要你真有能力,我就用你。而且他征战回来后,若败了则检讨自己,若胜了必重赏大家。他游刃与其部下和对手之间,从容,洒脱,无比的大气。

而刘备用人则不一样,都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我不敢苟同,虽说在特殊情况下,哭可以当做一种手段,因为是最质朴的,所以也最能打动人,但是光靠哭,能拿天下?但是从这个哭中我们看到刘备的用人之道是动之以情,绝对的礼贤下士,以心换心。他的两兄弟也是他最得力的战将,以及赵云,诸葛亮后来的黄忠魏延等都无比的忠诚。为什么刘备屡战屡败大家还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为什么?我想是因为他的屡败屡战吧?一方面欣赏他的仁义,一方面感动于他的坚韧。一起做事的,领导先泄气了,那就等于失败了一大半。不管住什么事!

孙权对于用人,我想更多的是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起初的大将军周瑜,后来的鲁肃、吕蒙,再后来的陆逊,以及元老张绍等,孙权都给予极高的信任。这和他的特质也分不开的,多疑的曹操就不会,导致曹操处理人际关系极其复杂,但是曹操有能力操控,而孙权则以信任取胜。每一种方法我们都有必要去学习,去借鉴,但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加以糅合,让自己的固有特质与做法相称,则其法有最大效用。

毛泽东最推崇的三国人物是诸葛亮和曹操。认为他们在军事战略上都是一流的。他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同工作人员谈话时说:“(《三国演义》这套)小人书不简单哪,言简意赅。就那么几句话,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代出来了。道理一目了然。孙刘联合一把火烧了曹操,烧出一个三国鼎立,刘备犯了错误,被火烧连营死在白帝城。诸葛亮临危不乱,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局势。‘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符合辩证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朝的张良和三国的诸葛亮都比较出色。











柴门闻犬吠666


要说识人之明,三人可以说在同一级别,识人水平之高,毫无疑问都是高手在中的高手

要说用人,三人的侧重点就不同了

曹操的基本盘是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戚,虽然五子良将立功甚多,但始终被曹家压了一头,很少有方面军让异姓带队的

孙权可能是继承兄长势力的关系,再加上吴国本身地方势力很强大,导致了孙权用人,基本都是一些大族的人才,而非清一色亲族,周瑜,鲁肃,陆逊,都是一等一的人才,用人技术高超,不用多言(其他人不一个个点名),虽然打仗不行,但用人方面,我想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刘备在识人和用人上,实际要比曹,孙更高半酬的,像关羽这样的大将,成名后喜欢,那没什么了不起,在卖豆子的时候就发现他是未来的人才,才是刘备厉害的地方

比如荆州用诸葛,汉中用魏延,黄忠做先锋,这些人在跟刘备之前,都是默默无名之辈,像黄忠这样60多还勇猛冲刺第一线的虎将,在跟随刘备之前,几乎毫无战绩可言,居然带队砍了地区司令夏侯渊...

也包括刘备点评的马谡,"夸夸其谈"

如果没有刘备,很多三国的名人恐怕无法被历史所记载,刘备作为识人用人第一名,应该没什么问题

爱才方面,不用过多的证据,刘备>曹操>孙权,这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刘备爱才不仅靠的睡觉,还让众人信任,经典黄权投魏实在让人感动

曹操早期还是非常爱护人才的,后来那条不归路就不说了,荀彧的事就是个例子

孙权不说了,晚年胡搞八搞的黑历史太长了,连陆逊也无法善终


小齐说故事


三分天下,相互制衡,三人无疑都是大英雄,具有顶级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三国的实力、资源各不相同,对领导者的实力要求也是各不相同。如果互换位置,曹、刘、孙可能都无法达成各自的功业。三人都很好地把个人特质与自己面临的任务和拥有的资源合理结合起来,恰当地分配、使用,优秀地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从这一点上讲,三人是不可比的。

从个人奋斗上来说,曹刘二人前期经历曲折,凭着超强的意志和能力,走向巅峰。孙权则相对轻松,家传基业。他们与部属的关系和感情,相对影响力都是不同的。面对不同情况,三人最终的表现都很有智慧。

据此,我认为智慧是无法比较的。只要能正视、尊重事实,不自大、不盲目,踏实努力,就可以成为智慧。


扯闲龙门阵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目标准确,理想远大的大老板,大企业家。三位老板都是知人善用,且很会用驭人之术。

三人里面,曹操应该是最厉害,最好的管理者。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自己的手下很大的信任。鬼才郭嘉在曹操手下工作时,有人举报郭嘉不遵守礼法,应该惩治。曹操却不以为然,认为郭嘉是有大智慧的人,不必在乎这些细节。依然相信并重用郭嘉,还打算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